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科学家闯汉末 > 第三百七十三章 第一次科举的准备

科学家闯汉末 第三百七十三章 第一次科举的准备

作者:云舒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2 08:10:53 来源:转码展示1

不说那韩馥得到袁绍的书信后大喜,不但觉得袁绍并无吞并冀州之心,而且还决定联合袁绍促成此事,却说长安,董卓已经收到了马强派人送来的文书。zuowenbolan

自躲进关中后,董卓就开始沉迷享乐了起来。

董卓的年纪毕竟太大了,又没有子嗣,他现在想的,更多的还是如何能在活的时候多多享乐,那叫一个日夜笙歌,通宵达旦,好像把他在西凉丢的数年找补回来。

房中,董卓打着哈欠躺在胡床上,一群舞女正在跳舞,李儒则坐在一边。

“马强青州”董卓哼了一声,闭着眼睛说道“文优啊,你看这事如何处理啊”

李儒抚须说道“关东诸侯果然开始了互相残杀,太师如今大可放心了。”

李儒先说了句没用的,然后继续说道“朝廷迁都之后,对关东的影响就大大降低了,既然这马强希望等到朝廷的认可,朝廷也需要在关东彰显自己的权威,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日后也好借此行事。”

董卓坐了起来,看着李儒奇怪的问道“借此行事”

李儒点头道“关东诸侯中,以马强、袁绍、袁术三人最强,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册封,那么日后,便可用此来挑拨他等互相厮杀,等他们厮杀累了,也就是朝廷重出关东的时候了。”

董卓打了个哈欠,点头道“那你便去办吧,我累了,退下吧。”

李儒拱手告退,等到了屋外,听着里面的歌舞之声,李儒不由叹了口气。

董卓虽然保持着昔日的残暴,但失去了志气的他又能维持太师的威严多久这长安城中不知道多少人想他们死,这样下去,这长安,对于他们来说,真的还安全么。

李儒来到尚书台,正式下诏,以马强扫平青州黄巾有功为由,拜马强为青州刺史,并且同意了马强上表的三个郡守。

而此时的平原国中,马强举行的科举马上就要开始了。

由于是第一次科举,所有人都没有经验,这个没经验不仅仅是对学子来说的,对马强也是一样,马强是考了很多次试,但从未组织过啊,不过即使如此,对于作弊什么的,马强还是有一定心得的,毕竟自己家里的某个小魔女,连无线电作弊都用起来了

“为防止夹带舞弊,保证科举公平,所有学子衣服均需拆线,鞋袜只可单层,毛笔笔管需镂空,砚台不可厚过一寸”郭嘉读着下发的考试需知,不时的点头。

“看来这科举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马强早有预谋啊,否则哪里能这么短的时间里,制定如此周密的规章制度。”郭嘉心中暗道,然后看向了四周和他一样的学子,有的在忙着拆衣服,有的在打听哪里可以买合规的笔墨纸砚。

科举对于汉朝人来说,其实不能说是陌生,因为按照汉代的察举制度中本来就要求被举荐的人需要经过五策这样的考试的,如考试不过的,就不能入选,只是因为后来这制度日渐腐朽,这种所谓的考试也就变成了走过场。

科举和察举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是否要考试,而是是否能自主报名,按照察举制度,是由当地推选人才参加考核,而科举是自行报名参考。

科举最大的意义在于削减了地方对官场输入渠道的把控,将此收为中央掌控。

“快来看啊今天的报纸上有科举考试的例题”一个学子挥舞着报纸大声喊道。

随着一声呼喊,所有人都围着那拿着报纸的人争先恐后的看了起来。

郭嘉没有去争,而是直接翻窗出了旅舍,找到报童买了一份报纸,然后坐在一早点摊子处细细的看了起来。

“科举分不同科目,不同科目考题不同我报的是军略科,原来如此,倒都是实操题目。”

郭嘉等人在为科举做准备,马强也是如此。

“所有学子都需要先照相,防止枪手替考,入场的时候要由军士搜身,段英,你亲自监察刺史,就调徐和、司马俱的兵马,他们和待考的士子大都没什么瓜葛,出问题的几率最小。”马强对段英、贾诩几人说着整理后的科举办法“考完后要先用纸条糊住姓名,将卷子编号,再誊抄一遍,防止有记号和认识笔迹,再多人交叉阅卷,防止阅卷者主观性太强。”

“明公如此科举之法,可用万世啊。”段英看向贾诩说道,贾诩也不由的点头。

贾诩一直很钦佩马强这一点,总是能想到系统的办法解决问题。

“好了,那就这样办吧,先组织考生照相,让林芝负责这事吧,照相现在她算最熟悉的了。”马强不由想起已经被自己装裱起来的三英战吕布的照片,虽然模糊了一些,但依旧是无价之宝了。

说完科举,马强开始继续说青州的黄巾安置以及北海、东莱两郡的事情。

“子龙来电,徐和到了乐安后和管亥见了面,管亥对于投靠我军依旧有疑虑,他已经率军到了都昌,似乎有躲避我军的意思。”

“已经有消息说韩馥和袁绍生隙,青州必须尽快彻底拿下,否则难以对抗拿下冀州的袁绍。

立刻发电给赵、林,如果管亥五日内依旧不答复,就先将管亥在北海城下的军队吃掉”

在马强心中,此时最大的敌手不是还无立锥之地的曹操或者刘备,而是随时可以鲸吞河北的袁绍,在众多诸侯中,袁绍也是士族成分最纯的一家,和自己是天然的敌手。

“徐州陶谦呢”

“糜家已经帮我们转交了我等修好的书信,陶谦的回信也已经到了,明公请过目。”贾诩将书信递给马强。

马强接过看了看,点头道“陶谦已经答应卖粮草给我们,但他要军械和战马,看来他的志向果然不是待在徐州养老。”

“军械和战马他准备往哪里用兵”段英思索了一番后笑道“必然是豫州”

“哦为何”

“天下十三州中,人口以荆、冀、益、豫四州为最,就像我等希望拿下冀州一样,他陶谦也必然希望能拿下豫州。

对于陶谦来说,豫州的沛国极为重要,如果拿下沛国,拿下徐州的西南半壁就有了保障,进可攻取中原,退可割地自守”

沛国,马强看向地图,沛国和小沛是两个概念,小沛是沛县,沛国是一个郡国,沛县是位于沛国最上端的一个城市,如果徐州有了沛国,那么就有了一把可以随时刺向兖州的刺刀和防御西南的盾牌,而这把刺刀就是小沛,这也是为何小沛这个地方在陶谦、刘备乃至吕布割据徐州时地位如此重要。

“小沛对我等现在没那么重要,他要打就让他打,我们需要的是粮食,否则明年秋收之前,我们青州恐怕都无力征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