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第14章 14:考科举也要学五禽戏

唐瑾以为是什么大事,唐老爷子却说要教大家五禽戏。

一听五禽戏,唐瑾眼睛一亮!据说五禽戏是华佗模仿动物动作所创,能锻炼身体,应该比广播体操还要效果好?

唐家人都嗡嗡议论,唐老爷子点名了:“乖乖,你说!”

三岁的唐瑾比起一岁时高了一个头多一点,也还是个矮豆丁,他站在唐老爷子身边,声音是孩子独有的清脆:“不干活的话,就不能锻炼身体,老是坐着身体就会变差,就会成为‘文弱书生’。”

这是一个“孩子”的解释,他不能大道理一堆,只捡最重要的说。

唐老爷子很满意,在晨光里点着头:“谁不想学?”

唐二婆如今对学习深痛恶绝,不明说不学,只问:“学这个有啥好处?”念书还有好处,五禽戏是个啥东西?

“好处就是能长寿。”唐老爷子扫了一眼唐二婆一眼,道:“乖乖哥哥姐姐都得学,至于你们……”唐老爷子扫了一眼柴氏和唐二婆唐三婆,很不满的道:“爱学不学!”

唐二婆缩一下肩膀,不出声了。

今年过完年以后,唐二婆借着照顾唐二婶坐月子不上课,月子坐完了还是不肯上课,一副反正我就是不上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态度,大有“我看你还真敢休了我回家”的姿态。

唐老爷子问起怎么不上课时,她头疼的道:“爹,我真不行了,真学不会你也看到了。”说着,还拉了柴氏一下。

柴氏也不想学,不过她是大嫂,不能起个坏头,没说,现在唐二婆说了,她道:“我还要照看小五小六,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不太好。”

唐三婶唐四婶生了儿子停了一段时间的课,过后还要上课,柴氏就自动出来照顾孙子了,也不上课一段时间。

“不上课,以后笔墨纸可没你们的份。”唐老爷子道。

他这一松口,唐瑾的婆婆婶婶们都脸上一喜,觉得终于不用再受累了!

柴氏与唐二婆都连忙道:“不用不用,我们用着也是浪费钱。”唐三婆在一旁跟着点头。

“买纸买笔买墨的钱也不会给你们了,谁跟我学我给谁。”唐老爷子又声明清楚。

三人都说是:“不要不要。”。

“那好,不想学的,以后可以不学了。”唐老爷子下了结论。

这话一出,真是让柴氏和唐二婆喜得不得了,感觉一下子变的身轻体健,连唐三婆都大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让唐瑾来看,唐老爷子之所以同意了,大概是看大家都是“小学课程上完了”。

这一年多也不是白学的,成人到底是比小孩子定性一些,认真起来学的也快。就算是学得最差的唐二婆,也背过了九九口决成法表,会了加减乘除,会打了算盘——虽然经常算错,但到底是会了方法。三百千也是背的八|九不离十,《大学》《中庸》也是能背一点出来的。

当然,字也认得一些,就是会写的少。

柴氏能比唐二婆强一些。

唐老爷子一发话,晚上唐三婶一想,不上课就得干活,上,不能被大嫂比下去!唐四婶也存着不能差大嫂太远的意思,决定上课。唐二婶也决定上。

所以第二天柴氏和唐二婆唐三婆就不来上课了,结果连唐瑾他三哥也借着唐老爷子说不想学的可以不学这个借口不想上课,气得唐三叔揍了他一顿。

不过马上的,唐三婆又来上课了,她发现她不上课,她家儿子就没以前用心了,为了让儿子更用心,她只能上课了。不过跟以前也不一样,不是每节课都上,但每天早上下午总有待在堂屋的时候。

现在唐老爷子一说爱学不学,唐二婆就不敢出声了。

最后当然是跟着一起学了,因为能长寿啊!

学了后觉得这比上课简单多了,更是乐意了。

不过这只是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很多人都懒了,不是每天都锻炼,唐老爷子也不强求,只是要求孩子每天都跟跟着练。在唐老爷子眼里,没成亲的都是孩子。当然,太小的例外。

教五禽戏的第一个晚上,睡觉时唐老爷子对唐瑾道:“乖乖要好好的学五禽戏哦,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在考场上吃不消的。”

唐瑾很乖的点头。哪怕现代离这个世界几百年,他也听说过有些人下了考场累病了,有运气不好的没治好就死了,没死的身体也差下来,几次下来,举人进士没考上,倒是垮了身体,拖累了家庭。

《论语》是去年冬天就开始教的,让唐瑾来说,比起《大学》《中庸》来难度差不多,不过《论语》字太多,他也没数,只是问唐老爷子:“《论语》总共多少字?”

唐老爷子笑道:“《论语》共一万一千多字,《孟子》共三万四千多字。”

一个比一个字数多了。

唐瑾又问:“那五经呢?”

唐老爷子好笑的问:“你问这个做什么,怎么,怕难了?”

唐瑾摇了摇头,才念一年多,他还不到三岁,还没厌学。

唐老爷子高兴极了,道:“《周易》两万四千多字,《尚书》两万五千多字,《诗经》三万九千多字,《礼记》九万九千多字,《春秋左氏传》十九万六千多字。”

唐瑾心里快速的一算,共三十八万三千字,再加上四书的四万七,它共总共要背四十三万字!

好多,不敢想像!

“老爷全背过了?”唐瑾疑惑的问。

“老爷全背过啦!”唐老爷子叹息着道。

唐瑾:“……”好吧,早知道要背的很多啊!上小学一二年级肯定觉得文言文是天书啊,等到了学天书的时候,用心也能学得会,他现在担心字数多背不完太早,万千人都能背得过,没道理他背不过!

背不过最多多背两年!

学习学习,他要好好学习!

等唐老爷子的《论语》教完的时候,唐瑾快要过三周岁的生辰了。比起家里别的人生辰时一碗长寿面加鸡蛋,唐瑾的生辰可谓隆重。自家做了六种菜,有荤有素,围了四个拼起来的桌子在院子里,男女各两桌,吃的小孩子们都特别开心。

生日过后,就开始教《孟子》了。

《论语》一万一千多字教了七个多月,当唐瑾背过的时候,竟然不敢相信自己背过了!其实背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难的,每天学一点背一点,不知不觉一半背过了,再一眨眼,全背过了。

其实一算,大概学了两百二十多天吧,按两百天来,二十天一千一,二天一百一,一天也就五十五个字。

谁一天背不下五十五个字,一首七言律诗还要五十六个字呢!背起来不也挺简单。

所以他背的挺熟的。

每天背上一百多字,第二天背新的,再把昨天、前天、大前天、四天到七天之前背过的再背一遍,忘记的补充;有时不背新的,温习前几天学过的或者全部温习一遍。

教这么长时间,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学习文言文每一个字和词的意思。要说成语精简,那文言文的字和词就是精简加生僻。

以前想要阅读和写作文,不是得把每一个字的意思和词的意思弄明白了,你才能看懂别人写的,也才能在自己写的时候有词可写,所以唐瑾现在处于一个打基础的状态。

等教到《孟子》的时候,唐瑾明显的能感觉到自己学起来简单了一点,很多字和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理解了,都能看个半懂。

唐老爷子教起来时比教《论语》时就快了一点,一万一千多字的《论语》教了七个月,三万四千多字的《孟子》只教了一年。

唐瑾满四岁的时候,四书已经学完了,不说背的滚瓜烂熟,至少熟记于心,一般背个一两字都不会停顿的,停顿了也会马上想起来,不会停住就忘记了。

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学的非常熟,学完了扔过手,那样太浪费时间,而且以后容易忘,还是要复习的,这样才能长久的熟记于心。

这两年里,他的婶婶和三婆基本都不来上课,只有闲的时候偶尔会听一些,目地还是为了监视处家孩子。他爹他叔他哥他姐们都在跟着学,大人们可能是有点基础,再加上上进心强,都跟上了唐老爷子的进度,不过学的都没有唐瑾好。

唐瑾他以前听人说,小孩子记忆力超好,在他觉得他比起以前来能更快的记住东西时,以为不是他变聪明了就是小孩子的记忆力好。后来一想,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他用心。

因为想着念好,很用心,比以前念书时都用心多了,因为用心了,才能更容易记住。

四岁生辰过完,开始教《易经》。

上课这一天,唐瑾很是兴奋。以前也是看过相师啊算命啊那一类的东西,觉得那种人都超牛,现在他正在学习以后怎么牛!

谢谢小开使柠檬C*扔了1个地雷,开心极了,抱住转圈,亲一大口。

谢谢下边小天使灌溉的营养液,哈哈,太高兴了,谢谢谢谢,亲一大口。

“里关”, 10(哇,10瓶!好多,亲一口。)

“忘了”, 10(开心,爱你不多说,啾咪)

“懒人PK”, 2(跟谁PK啊?谢谢亲,啵~)

“2333”, 20(摇晃摇晃,兴奋的用力摇晃,哈哈,给你双倍的吻~)

努力变身码字机,快来用留言来淹没我啦,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14:考科举也要学五禽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