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科举日常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科举日常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作者:岛里天下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0-07-01 13:00:12 来源:转码展示1

日子如同流水, 在文阳县的日子里杨晔除了应付想攀附杨家, 上门送礼的一些小官儿和商户外, 日里便和阿喜在园子里摘柠檬捣腾,除了做柠檬水外,还给家里人做了两回无骨鸡爪, 再者就是分了些柠檬的枝干送去村子里,希望村民能够把柠檬树培育出来。zhongqiuzuowen

阿喜也跟着杨晔去了一趟村子, 是特意去感谢沈大夫的, 当初按照沈长年治疗结巴的法子以及开的药,现下结巴好多了, 也有了身孕, 昔时在京都没办法去拜访沈长年, 如今不去恐怕以后就难有机会了。

杨晔得知后还特地在县城里买了些名贵的药材,当是送给沈长年的谢礼,到时候再麻烦大夫给阿喜开点安胎药,用不了几天又得回京城,少不了颠簸,这来来回回的, 他怕阿喜的身子吃不消,沈长年的医术高,有他开药, 他心里也好安心些。

昔年他们举家搬进县城,在村子里的房子久无人居住便有些荒废了,沈长年住进去以后, 倒是打理的井井有条,又有了烟火气。

两口子到时,门上了锁,并没有人在家里,站在院门口,瞧着矮小的茅草房子,昔时在这里进进出出,如今看着倒是觉得熟悉又陌生的很,仿佛往时劳作的那些时光是上辈子的事情一样,两人不禁都陷入了回忆里。

过了好些时候,杨晔才看到跟着沈长年住在此处的小童背着采药背篓从山里回来,远远瞧着穿蓝色粗布衣裳的小童,十四五岁的年纪,个子也不算高,两只手勒着背篓绳,低头看着的路的样子,让他看得有一瞬的出神。

几年前阿喜奔走在这山野之间时,也就是这个年纪、这般神态,那些时月里他自以为对阿喜没有多余的意思,甚至还防着人家、生怕人家喜欢他,殊不知每次下工见着阿喜不在家,站在院子里望着曲折的山路小道时,心中的那些等待人归家的盼望,早就一点点的把人藏进了心里。

想起往事,再看到身旁温柔的人,他觉得心里分外的柔软。还好,他们修成正果,人一直在身边。

“在想什么呢,小童让我们进屋去坐。”

手忽然被拽了一下,他游离的心神也被拉了回来,笑了笑,随着阿喜一起进了屋。

屋里一切如旧,只不过添置了些新的家具和用具,还有一屋子的药草味道。

小童泡了些茶水进来:“沈大夫到隔壁村出诊了,去了有些时候,应当快回来了,杨老爷稍坐片刻。”

“无碍,你去忙便是。”

沈长年的医术早已经从枣村传到了方圆百里的村子,他不仅医术高,待人又宽厚,村民们但凡有些疑难杂症都来找他,日里往这儿的村民不少,有些知道他住处的县城人都要特地来村里请他看病。

虽然来村子的日子不长,可现在已经算是村子里德高望重的人物了,村长也十分敬重,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是杨晔举荐过来的原因。

村民们爱戴沈长年,时时送些瓜果蔬菜米粮,无钱付医药费的村民很多就是拿粮食或者鸡蛋家禽抵的,这边有了沈长年,谁还爱看那些脾气坏又爱占便宜的大夫,贾长春的日子便不好过了。

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从邻村回来的沈长年瞧见停在村子外头的马车,就知道可能是杨家的人来了,快着步子赶回家,小童在门口给他接下药箱子,杨晔两口子还真是来了。

“草民参见大人!”沈长年见着杨晔急忙行了个礼。

杨晔把人扶起来:“沈大夫如何这般生分,竟还行此大礼。”

“早听闻杨大人高中状元,本想到县城恭贺,可这阵子实在出诊的多,一直不得空去县城。”

“沈大夫行医救人,这才是要紧事情。”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杨晔把带来的东西送给了沈长年,在投其所好这项上他拿捏的准,收到药材,沈长年果然高兴,遂又给阿喜把了把脉。

“夫郎身体虽然不算健壮,但是胎相却是很稳的,只要一直保持着舒畅的心情,会对胎儿好的,草民在给夫郎开一张安胎的方子。”

拿到了方子,两口子都很高兴,一趟双方都十分愉快,在村子里办完事情,村长和沈长年一同把杨晔两人送到了村口,瞧着人上了马车去了才交谈着回去。

回到宅子,许秋荷一家来了宅子里,杨晔好些时候没有看见云野了,把三岁的小男孩儿抱起来,发现这小子不仅长得挺高,身体也很结实,抱着还挺沉的,眉眼间已经有了刑槐的英气,跟他父亲一样爱虎着一张脸,看着又奶又有些严肃,实在有趣的很,他还想逗逗小崽子,结果瞧着粉嫩嫩的小湘出来后就挣脱了他的怀抱,要和小丫头去玩儿了。

“先前听阿喜说你伤了腿,现下可好利索了?”

刑槐摆摆手:“之前去了不熟悉的林子,被熊抛了一抓,得亏阿喜请来了沈大夫,现下已经没有大碍了。”

“沈大夫的医术是让人放心的,今朝我和阿喜才去村里找了他一趟。”

六月初,天气正是热的时候,杨晔和阿喜回到了京城。

回文阳县前杨晔就在京城里买了个家奴,他们走了差不多一个月,现下京城的住所已经修缮打扫好了。

杨晔没怎么花银子在修缮房子上,只保证刮风下雨屋里不漏就成,从县里来时也未曾带什么名贵的东西,宅院没有花瓶字画装饰撑着,房子又老旧,显得很是简朴。

在一个新的地方生活,起初本就要艰难些,再者杨晔也未曾打算在官宅里常住,在孩子出生前,他定然会在京城置办好新的宅邸。

六日,杨晔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上朝。

纪朝上朝的时间极早,夏秋季节里卯时四刻便开始上朝,也就是早上六点,他住的地方单离紫禁城就有四十分钟的路程,再从紫禁城门进入上朝的金銮殿又的足足二十分钟,这单程就是半个时辰的时间。

为了上朝不迟到,将将卡着半个时辰是不行的,万一路上出现什么突发情况之类的,起码要放宽个二十分钟,在家时还得仔细洗漱拾掇,沐浴焚香,再不能一副糙汉模样,得保证最好的仪态出现在皇帝和群臣面前,如此一折腾,杨晔半夜就得起来了。

家里点着油灯,阿喜前一夜里睡的浅,一来是有了孩子以后睡新的地方有些认床,二来杨晔要上朝的事情悬在心头,怎么都睡不踏实,杨晔轻手轻脚起床的时候,他也就跟着起来了。

昨儿就给杨晔的朝服熏了香,等着杨晔洗澡出来他亲手把朝服给他穿上,虽已经见过了皇上,但是进朝堂还得见到文武百官,第一印象也是十分要紧的,生怕杨晔马虎了在仪态上出了茬子。

“以后别那么早起来,如此操劳着孩子怎么受得了。”

杨晔整理好自己,瞧着脸上丝丝倦容的阿喜,出门前他把人塞回了床上。

阿喜却并不想躺在床上,他抓住杨晔的手,起身拿了挂在衣架上的外衣披在身上,道:“阿晔头次上朝,我想在门口看着阿晔去。”

杨晔拢了拢阿喜的外衣,里头只穿了一套白色的亵衣,十分单薄,隐隐间已经可看腰比以往粗了一圈,他轻抚了一下阿喜的肚子:“好。”

夜色朦胧中,夏日的晨风裹藏着露水的气息拂过脸庞,带着一片凉意,他在巷子转角处同阿喜挥了挥手,看着乌发垂于肩头的人温柔笑着,他心生暖意,也清醒了许多,大着步子往正街上去了。

朝廷文武百官,其实从住所的远近便差不多可以看出官员的权势地位,往往靠近紫禁城的官邸,不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便是皇亲国戚的住所,他现在这住所其实也还算是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位于中间地段。

李橙和温寒的住宅比他的还要远一些,不过李橙未曾去住朝廷分配的住所,李父为了奖赏儿子考中了榜眼,出了血本在京城里置办了个三进的私宅,前两日杨晔去瞧过,里头设施完善,仆从良多,李父是一早就准备好了这处私宅,只不过今下才转到了李橙名下。

经此杨晔也再次被李家的家底给震撼了,难怪李橙时时顶撞宋庭游,凭借着宋家那眼高于顶的德行,还会对李橙和颜悦色。

步行去京城的路上,杨晔杂七杂八乱想了很多,清早的京街已经十分嘈杂了,这个点儿正是夜市和午市替换的时间段,说话的声音不如白日夜里大,可收摊儿开门的声音平平砰砰,在悠长的街道里更是响亮。

杨晔步子快,一路上也瞧见了不少上朝的官员,有着急赶着往紫禁城方向走的,也有在刚刚支起的小摊儿上吃馄饨喝稀饭的,纪朝京官是九品以上方可入殿上朝,而这九个品阶的官员里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日日早朝,五品以下的则初一、初六、十五才上早朝,一个月就上三天。

他瞧见那些神态自若还在早餐摊前吃早饭的衣饰纹样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而急匆匆的往往都是些五品以下的官员,日日早朝的高官儿们摸准了早朝的习性,对时间的把握也更加稳当,自然是不像一个月上三次早朝小官儿的惶恐。

杨晔瞧着这一派现代上班的模样,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里头。

杨晔进紫禁城到大殿外头时,宦官将他引到偏殿去候着,这会儿里头已经等了不少官员,他进门竟有好几个老态龙钟的官员上了招呼行礼,皆是一些比他官职低的七八品官员,其中有两名都是在翰林院任职的,他客气的与之寒暄了几句,信步朝着站在最里头正望着他的温寒去。

“你还是来的早,跟以前在县学里一样。”

温寒道:“我也才刚刚到,生怕杨兄还同昔日在县学一般踩着点儿来,这朝不知李兄到哪儿了。”

“放心吧,上学堂如何能跟上朝比。”毕竟上学迟到最多被夫子责骂两声,而上朝迟到则要被罚俸禄,迟到过三还是要挨板子的,他可不信李橙敢迟到。

话音刚落,李橙也被宦官引着过来了,两人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三人聚在一起,不乏有目光扫来,作为新人,会被大家打量也情理之中,他们也安然自得的没去理会,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乔公公前来宣众官员上朝。

按着凭借顺序,一排四人,分成两列依次进入大殿,诸官员统一将手中的朝板置于左手弯处双手盖合,一一到齐之后,乔公公高声宣话,众官员行礼叩拜,一套复杂的程序走完后才正式上朝。

新官入职,少不了自我介绍,置于龙椅上的皇帝提了一句,杨晔便知趣的从队伍中出列,回皇帝以后会报效朝廷云云的话,顺道也让诸位官员认识认识新科状元,接着就是李橙和温寒了。

时下没什么大事,今日早朝主要就是让诸位官员见新人罢了,一些例行公事的话和程序之后,诸人便再次行跪拜大礼恭送皇帝离殿,整个上朝拢共就那么几句话的功夫,却是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繁文缛节实在太多了。

早朝结束后并不代表诸官员就能回家了,而是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做事儿了。

杨晔在翰林院任职,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记录皇帝的言行,掌修国史,草拟一些典礼的文稿,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其实无国家大事时,还是比较闲的,现下没有什么大的典礼要举行,皇帝也未曾发布大的诏令,目前也就修修国史。

第一天上任,有人带着教着做事,一切倒是都很顺利,坐在梨花木凉椅上写字抄书,可比早朝时在大殿跪来跪去舒适多了,不多时就到了中午,享用了饭食之后,下午时间过的也快,申时就可以离开了,也就是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时辰。

杨晔算了算,这一天上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除了早上要来的很早之外,一切都还尚可,反正他又不用天天上早朝,不上早朝八点到翰林院就行了。

美中不足的一点便是宋庭游也是翰林院的官员,而且还是他够不着的高官,不过像他那般的官员,也没多少时间搭理他,再者,少傅大人偶时也会在翰林院晃悠,为此,倒是也不用太过担忧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端午节快乐!

感谢在2020-06-23 22:02:18~2020-06-25 21:27: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南木 24瓶;伪淑女_宋宋 10瓶;口袋里没有糖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