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 > 科技之全球垄断 > 第294章【一个网传消息让整个业界难以平静】

这件事情就这么迅速确定了,罗晟毫不犹豫的拍板,而陆琦也没有在科技综合体大厦逗留太久,在这边待了二十分钟左右就离开。kanshushen

而罗晟也顺带安排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送一个元素周期表的墙柜给陆琦,完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编排打造,除去放射性元素之外,其它所有元素实体都要有。

价值不到2个亿而已,小钱。

相比较陆琦今天提出的bestack开源项目,这个搞出名堂来何止两个亿,他也是富豪,而且从来都是工作找他的那类人,如果他说要从蓝星科技离职了,甚至表露出这种意愿,电话就会被猎头公司打爆。

对于这样的人送钱送股权什么的太俗套。

不过罗晟最欣赏陆琦的是他所坚守的原则,其首要原则是坚守价值观,陆琦将这个原则列在第一位,把正直的人品放在工作精神与专业能力之前,何况他的专业能力摆着的。

仅凭这一点,各大巨头发动抢人大战就不意外了。

正如《资治通鉴》里的一句话:有德无才,其德可用;有才无德,其才难用。

陆琦的第二个原则是永远正能量,这是他的工作原则,加入蓝星科技集团至今,他的手下从来没有看到他抱怨或有消极情绪。

高度自律,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其实也很可怕。

每天学习,陆琦的座右铭是——做的更多、知道更多、成就更多。

每天坚持阅读最前沿的论文,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软件,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的版本好,明天的版本一定要比今天到的版本好。

把公司当成个人事业,职业经理人做到ceo的不少,但能走到陆琦这个位置和格局的找不出几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把公司当成个人事业一样来经营,蓝星科技集团去年的云计算业务远超罗晟的预期,陆琦功不可没。

谦逊真诚。

作为科技界成名已久的大咖级人物,但个人非常谦虚,他禁止员工对他以“陆总”来称呼,要求一律直呼其名,无论是邮件还是其他,只要发给他,他一定会回复。

也难怪会被硅谷和国内的科技巨头们疯狂争夺了。

这样的人才谁不喜欢?

……

时间一天天流逝,新开年年初,蓝星科技集团已经确定了开源云平台的发布会日程,今年上半年的重大发布会事宜要进行三次,分别是在线云翻译、跨平台聊天应用hatapp和云计算开源项目bestack、

罗晟虽然已经从两家公司繁重的运营管理中解脱出来了,但他并没有就此咸鱼下来,每天的工作同样非常繁多,只不过重心基本上已经放到了攀科技。

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随着华国的制造业总量超越美国,后者就已经实华国为战略竞争者了,要知道就连美国人曾经的对手,前苏联、日本、欧盟在制造业规模的巅峰期都没有超越美国,日本最高峰的时候才相当于美国的70左右。

但华国超越美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老美必然会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打压计划。

作为华国的公司,罗晟旗下两家跨国巨头集团还都是高科技领域,不用怀疑,抢打的就是出头鸟。

所以罗晟也不敢再这个时候咸鱼下来,必须要完成从菜鸡到凤凰的涅槃,美国人能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不奋力打造“备胎”计划,将来的日子不说没法过,肯定及其难过。

就说蔚蓝海岸集团旗下的azure手机,过半的供应链伙伴都是美国的公司,还有的是日本,摄像头传感器就是和索尼合作,存储和屏幕是和三星合作,欧洲也有一些合作伙伴。

美国人之所以放蔚蓝海岸公司的业务进入北美市场,就是看到了这些,知道蔚蓝海岸只要一被卡脖子,就会要死不活。

有命门捏在手里,而且不止一两个,美国人才能这么有恃无恐。

否则,以老美的尿性,又怎可能会放任罗晟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敛财而无动于衷。

一旦这些海外的供应链伙伴撂挑子不跟你玩了,蔚蓝海岸就会面临休克的危机。

罗晟早已经感受到了华尔街蠢蠢欲动了,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蔚蓝海岸现在是非上市公司,华尔街在这里面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道理也很简单,蔚蓝海岸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笔外资,不像“混血”的蓝星科技集团,蔚蓝海岸的血统那是纯的不能再纯的“华夏血统”了。

如今,蔚蓝海岸的收入和利润,美国人或者直接一点就是华尔街,恐怕早就已经眼热不已了。

之所以现在放任,肯定是在谋求更大的利益。

真的去相信这个世界是贸易公平,公平竞争以产品优异就可以取胜的人,不是真傻就是坏透了。

罗晟从来不相信这一点,而他的猜测就是美国人正在等,等蔚蓝海岸对供应链形成深度依赖之后,再掐断威胁,这个时候就必然会导致一个后果,蔚蓝海岸越发辉煌一旦休克,带来的损失规模是天量级别的。

到那个时候,在谈判桌上美国人的筹码就有了,华尔街可以顺势以此为筹码,要求入股蔚蓝海岸,并且要求上市,甚至更苛刻的条件,否则你不答应就休克致死吧。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局面,而蔚蓝海岸又没有可替代海外供应商的“备胎”,必然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就直接死掉,不想死掉就只能屈辱的接受美国人和华尔街摘桃子。

就像三星那样。

……

到了本月底,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风声,搞的内地整个it界都不平静了,甚至都传到了硅谷那边去。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消息在业内突然疯传的结果,那就是当今全球云计算领域的霸主,蓝星科技集团旗下的星云(star-cloud)被传出要开源的消息。

刚刚进入2009年,云计算就被推到了风潮的最前沿,几乎一夜之间,原本只有零散的几家巨头在玩的东西,一下子涌入了大批的新玩家。

而这种局面下,那些刚刚进来新玩家们根本就无处下手,只知道这玩意很挣钱,一定要快点占坑,但一点不夸张的说90以上都是两眼一抹黑,不过是看到了这里时座超级金矿,都想上来分一杯羹。

想要进入这个领域不是说进来就能玩的转,有钱只是基本。

蓝星科技集团旗下云计算服务的工程师规模已经突破了12000人的超级团队,大大小小的研发中心也遍布世界各地,全球知名大学都有资助,这是与ib合作的结果,并且平均下来每天都有人离职,每天也有人入职。

这么大的一个团队加上罗晟的技术才撑起了星云(starcloud)全球云服务70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全世界现有为数不多的云玩家几乎都是或参考、或模仿“星云”起家的,这些玩家包括如今耳熟能详的谷歌、微软。

自己搞一套体系出来的太少了,亚马逊是一家,ib是一家,但微软和谷歌都是摸着蓝星科技过河,一看就是失去了梦想和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不对,还有两家也拿着“放大镜”狂照,就是这次10亿美元报表的弄潮儿赛富时公司和甲骨文公司。

国内就不用说了,目前除了蓝星科技,就阿狸在做,也是逮着罗晟疯狂暗中观察。

阿狸必须得做,因为今年阿狸有个重大的计划要上线了,那就是“双十一”购物节项目策划已经上马了,剁手节的开端从今年开启。

届时,当天产生的庞大的成交量数据,突然暴增的访问量等问题都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支撑才不会崩溃宕机,这里面牵涉到了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等方面,阿里的“飞天系统”就被寄予厚望。

不过留给阿里的时间也不多了,只有十个月了,要是“飞天系统”承载不了这一重担,阿里将会面临两个选择:

其一是放弃“双十一”购物狂欢这一营销策划,其二是去隔壁的苏城找罗晟寻求解决方案,蓝星科技旗下的星云(starcloud)是肯定能够轻松搞定,这一点阿狸绝对不怀疑。

显然,不到万不得已,阿狸是不愿意去求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目前为止,想要什么样的云服务解决方案,星云(starcloud)都能提供服务,如果不能,那这个星球上就没有这项云服务。

因为在这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在当下,蓝星科技说第二,没有人敢跳出来说自己是第一。

就是这么自信。

可想而知,如果网传的星云(starcloud)要是开源,那简直不得了,不亚于互联网界的一场大地震。

起初人们是不信的,理由很简单,除非蓝星科技的高管层都脑子秀逗了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可这话又说回来,天下无风不起浪,这股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在这个时候起风了,那就显得有点诡异了,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

关键是,蓝星科技也没有出来辟谣啊,这才是重点。

这种事情,最好是宁可信其有。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都不会傻到猜,很简单,打个电话去咨询求证一下不就结了?

不管能不能得到确切的结果,打电话咨询总比自己瞎鸡儿猜测要强吧。

于是,蓝星科技集团的电话被咨询者们打爆了,国内的国外的概莫能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