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 第26章 富民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第26章 富民

作者:冻颇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09 19:21:27 来源:文学城

老鸦聒噪,一声一声,叫得楚霆心里发毛。

他端着顾夫人硬塞给他的托盘,上面一盅滚烫的老鸭汤,隔着漆盘都觉得烫手。

顾夫人听说父亲与军师、唐显二人议事,连云桐都在却无人来叫他这个长公子,心情不虞,叫人去厨房盛一碗汤,要他亲自送到书房。

楚霆明白她是想提醒父亲,应带着他处理事务而非长姐,然而楚霆也是发自内心觉得,这次的事务,不是他能掺和的。

钢铁之利涉及过广,长姐有私心,父亲难以左右。

可他又不能不听命,四弟病情反复,母亲心情本就不好,他若不顺从,恐怕要火上浇油。

顾夫人也知道楚霆不敢与长姐相争的想法,派了个婆子跟随楚霆一直到书房外,不待楚霆反应,婆子便高声道:“夫人给将军送羹汤来了。”

不过片刻,房内便有仆人出来,请楚霆入内。

婆子止步于门口,却没立刻离开,估计是顾夫人的意思,非要楚霆在里面待上一段时间才算完成任务。楚霆只好硬着头皮绕过屏风,却发现书房内并无剑拔弩张的气氛,或者说,他所担心的两位当事人都不在。

只有唐显与聂泉跪坐在席上,神色自若似是在聊闲篇,见楚霆进来,聂泉半起身迎他:“将军在换衣服,县主去厨房了。”

“换衣服?”楚霆茫然,“为什么要换衣服?”

“在下技艺不精,”唐显淡声道,“本想为将军与聂兄展示一下点茶之道,未料烫到将军,泼湿了衣袖。”

楚霆将信将疑:父亲一双铁掌,厚厚的老茧,会被烫到拿不住茶盏吗?

“那长姐……”

聂泉微笑着:“方才聊得兴起,忘了明堂还未用过晚饭,县主自道招待不周,前去厨房为明堂招待一桌小席。”

楚霆这次真的听出问题来:长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客气了?

他茫然地看了看两人神色,都是一片淡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楚霆再往四周去找证据,忽得发现父亲的案桌缺了一角,木茬粗糙,仿佛是被人用蛮力生生掰下来的。

楚霆:果然发生过什么是吧。

兴许是楚霆谴责的目光太过明显,唐显若无其事,聂泉的脸皮还没修炼到家,轻咳一声,将唐显泡的茶给他沏了一杯:“大公子,喝茶。”

“县主与我提过,大公子要随我们去榆宁做事,是吧。”唐显沉吟片刻,做了决定,“既如此,大公子也可一道旁听。”

之所以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两人,完全是他们都觉得这事若让父女俩自己来谈,大打出手都是轻的,吵到断绝父女关系也未必能解决问题。故而聂泉“失手”泼了茶,唐显适时“饥饿”,将两人都支开一段时间,由他们进行冷静人的理智会谈。

楚霆虽然害怕父亲与长姐冲突,但内心中还有一丝隐藏的激动与好奇,乖巧坐在席上,竖起尖尖的小耳朵。

却听聂泉一开口,就问了唐显一个要命的问题:“榆宁铁坊,依县主之令,还是明堂之令?”

唐显目光微垂,不到片刻便做出回答:“依唐某之令。”

楚霆还没来得及偷偷抽气,就听聂泉又笑问:“那明堂之令,是依自己之意,还是县主之意?”

唐显也笑了,没有正面回答他这个问题,无奈摇头道:“聂兄一针见血。”

“售钢之事,明堂之意,与县主之意,全然一致否?”

“自是有不同之处,”唐显淡笑道,“然,现在是一致的。”

“榆宁乃新遂下辖,”聂泉亦无奈摇头,“明堂却已有内外区别之心。”

他与云桐是“内人”,意见不同可以慢慢商榷,然而面对聂泉与楚戈两个“外人”,他们的意见必须一致。

唐显仍然回避这个问题,只一笑罢了。

榆宁日渐做大,迟早要与新遂有权力级别上的冲突,虽不至于大动干戈,但矛盾是避免不了的。

“这是后话,若仲明有意,改日可以深谈。”唐显亦不知榆宁日后要走向何处,他是真的很想和人探讨这个问题,可云桐懒得奉陪,总说到时他就知道了。

“关于售钢一事,价格最多降至五分半。”

聂泉晓得这是一种谈判心理,先由云桐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个天价,然后唐显扮好人大幅降价,在谈判后程状似勉为其难的再次稍稍降价,这样对方就会觉得占到便宜,欣然接受了。

经历先前的艰难拉扯,唐显肯再让利半分确实让聂泉一瞬升起:要不就这样罢。幸而楚霆突然到来,打断了唐显,让聂泉理智回归,坚定摇头:“你我都知道,即使折到一半,榆宁依然有丰厚利润。”

“自然,”唐显坦然承认,“聂兄总不会要我们成本价售与军中吧。”

“有何不可呢,你可以稍稍提价,但如此厚利,实在不厚道啊,”聂泉竭力劝他,“胡人凶恶,前线形势朝夕莫测,若能得此批神兵利器,将减少军中多少损失,挽回多少将士的性命!钱财乃身外之物,再多有什么用呢,不过随躯壳一同入土,不若将此利报国,这不是我们一直的抱负吗,明堂,你想想罢!”

楚霆几乎要被聂泉语气中的痛惜打动了,去看唐显的反应,却见他注视着聂泉,微微笑了:“仲明觉得,售钢的利润很大,是吗。”

“不是吗?”聂泉反问,“这些年榆宁售卖刀剑铠甲与军中,难道不是获利颇丰吗。”

“可榆宁财政,依旧入不敷出,”唐显淡声道,“聂兄可信?”

“怎会?不论钢铁,榆宁售纸、售瓷、售糖,即使县主不对外售粮,还有还有盐利呢?都是大笔的进项。”聂泉曾估算过榆宁官办作坊的收益,得出的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大到让楚戈眼红,痛骂孽女富庶如此还要向老父亲追债。

聂泉不解,甚至想到了云桐私肥荷包,大手大脚花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猜得也不错。

“铺路修墙,各种公共建设,这些是大头。除此之外,办学院养学生,扩大县衙编制养农官,设官办医馆养医生,设官办作坊养各种匠人。我若告诉聂兄他们每年跟我要多少经费,恐怕聂兄会以为我犯了癔症,在说梦话。”

“我只说此次新式炼钢法,聂兄可知自县主丢下这个想法,到铁坊变成现实,他们的高炉里烧掉了多少钱吗。”唐显叹了口气,声音沉沉,颇有些怨念,“这么说吧,折成粮食,可抵宁州半年赋税。”

聂泉骤然失语,半晌哑然道:“这……利器虽好,可会不会过于劳民伤财?”

楚霆对宁州一年赋税多少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半年赋税,应是很夸张的数字。

“我说句自大的话,除了榆宁,天下没有一处能容得下他们这么折腾,”话中不经意透出骄傲来,唐显声调微扬,“仲明兄问我的抱负,这便是我的抱负。”

“伤财是有,却不伤民。这些钱粮并非凭空消失掉,它以无形的姿态在官府与各作坊之间流转,通过百姓的口袋,经过百姓的饭桌,落在每一个人手中。”

铁坊要练一批钢材,向矿场窑厂购买原料,矿工、窑工获得工作机会与薪酬,他们的家人到市集上购物,店家得以维持生计,继续向各作坊购买原料制作商品。作坊接到订单,获得收入,发给工人薪酬,如此循环往复。

最终,以其他形式,比如税收,回到官府库中。

“仲明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再多不过随躯壳一同入土,大谬也,”唐显说,“只有流动起来的钱才值钱,流动的钱越多,百姓的生活才能越好。仲明欲以成本价购入军械,不是不可,工人也可糊口,铁坊也可运作,然,短视矣。百姓没有生计以外的钱用于消费,集市便会萎缩,政府税收便会缩水;铁坊没有足够的盈润,便无法负担发明创新所需支出——这样的话,坩埚炼钢法根本就没有机会诞生。”

话音落下,聂泉沉默了许久,手指不受控制地掰来掰去,大约是在掐算什么。只是唐显这席话远远超过他的准备,其中蕴含的道理也超出他从前所学。

楚戈早就换完了衣服,没有云桐与他作对,他尚能耐心地躲在用作分隔的帐幔后偷听两人交锋。唐显一席话也说懵了他,半晌没给出反应。

水击铜盘,铮的一声唤回聂泉的神智,他微微苦笑,并袖向唐显作揖:“未能与明堂共事,是我一大憾。”

“明堂于内政上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聂泉顿了顿,忽有些了然,“或许应当说,县主于内政上的本领,令人望尘莫及。”

他与唐显一同求师,学习的内容大同小异,从无哪位大儒,有如此清晰的“富民”理论。

分别几年,唐显从何处有了这般进步,不难猜测。

唐显没有否认,朝聂泉还礼,仍温煦道:“会有机会的。”

聂泉只当他这句话是客气,一旁还在纠结唐显话中逻辑的楚霆却抬起了头,偷偷瞄了一眼唐显。

兴许与长姐相处久了,当唐显不自觉流露出与长姐相同的气息时,楚霆脑内顿时警铃大作。

云桐用这种笑容说话时,从不与人客气。

聂泉没有察觉,将话题拉回他们最初的企图,轻叹道:“明堂说的虽有道理,但,军中确实出不起钱。”他们也承担不起分期利息——即使楚大将军的自尊心听不得,这也是事实。

唐显早有预料,从袖中摸出一卷纸来,进入下一个环节:“我有三策,可为将军解忧。”

楚霆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看着聂泉热切地追问详情,仿佛看见一条大鱼蹦跶着主动往鱼钩上挂。

聂军师虽是高人,却还没逃过唐县令与长姐联手做局。

他不由冒出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还未来得及自鸣得意,忽然闻到背后传来熟悉的老鸭汤的味道。

回头一瞧,长姐手里端着一碗汤饭,不知什么时候回来,靠在门边微微歪头,盯着他看。

楚霆打了个寒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富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