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 第57章 第五十七回

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57章 第五十七回

作者:青丘一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21 03:17:41 来源:转码展示1

皇后难产。

宫中仿佛被一片乌云笼罩, 往日灿烂辉煌的金黄琉璃瓦也光泽暗淡,众人心头沉甸甸地坐在坤宁宫偏殿里,强作镇定。

太皇太后手中的念珠拈得飞快, 康熙在偏殿里来回踱步, 急切地盼望着另一边的偏殿中能传来好消息。

娜仁看着殿内芸芸众生, 只觉‘众人皆醉我独醒’, 却又比他们更觉酸涩,垂着头, 摩挲着腕上那一串红玛瑙珠,默然未语。

“生了!”东偏殿忽地爆发出稳婆带着庆幸的喊声, 隐带泣音:“是个小阿哥!是个小阿哥……”

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松了口气, 回过神来神情各异,纳喇氏攥紧了手中的绢帕, 心情复杂。

太皇太后面上透出喜色,康熙几乎眼睛登时就亮了起来, 拔腿就要往东偏殿跑——皇后难产了一天一夜, 他们也在这坐了一天一夜。

康熙恨不得放肆地笑给普天之下所有人听, 他喃喃喜道:“大清等这一天,等了许久了……朕!等这一天, 也等了许久了。”

娜仁心里却猛地咯噔了一下,听着婴儿的哭声, 心情愈发沉重。

未过几息,慌乱的声音隐隐约约传入在座众人的耳中, 是:“皇后娘娘出大红了!”

透过这声音,几乎可以想象到东偏殿内稳婆太医是何等的慌乱不堪。

康熙一脚刚跨出殿门,听得最为真切,几乎是一瞬间, 脸煞白的,手扶着门框,呼吸微滞。瞬息,他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厉声喝道:“何人胆敢擅出此慌乱人心之语?”

几乎同时,娜仁的心猛地沉了下去,闭目握拳,深呼吸,如此几次,方才恢复平静。

这是对她而言,刨去那些稚嫩的孩子们,第一次直观交集不小的人离世。

即使此时宫中丧钟还未响起,她心里却已然放起悲声。

听着坤宁宫中杂乱的脚步声与噪杂的交谈,娜仁睁开眼,张开手,垂头仔细地打量着,又虚虚握拳,嘲讽一笑。

人家穿越带个空间灵液,恨不得叫谁死谁死,叫谁活谁活。

她呢?她只能静坐在这里,感觉着生命的流逝。

多悲凉啊。

虚握的拳头中空气带着夏日的热,娜仁倏地紧紧握住,唇抿得失了颜色也无知无觉。

“娜仁……莫怕。”太后走到她身边,按了按她的肩,低声安慰道:“会无事的。你若是怕,回去等着就是了。”

“我没怕。”娜仁嗓音微微有些沙哑,“就让我在这等着吧。”

这一殿的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无论平日里如何地不和,或偶有些龃龉,都不是什么恨不得地方立刻去死的大仇。况且皇后素日不说心胸豁达,在小处上也少有与人为难,出手阔绰大方,处处又遵着规矩行事,并不算难相处。

如今皇后生产遭遇意外,若只是大出血,止住了就好。但迟迟止不住,其中定有原由,后果也十分严重。

念着皇后好的还有不少,这会危急之际,心里自然都不好受。

康熙一颗心挂在了皇后身上,众人都往东偏殿去了,小阿哥被稳婆清洗干净裹着鹅黄襁褓抱过来,太皇太后仔细看了许久,却笑不出来,“是个周正孩子……皇后如何了?”

稳婆道:“血尚未止住,医女已经施针了。”

东偏殿内的西洋自鸣钟指针嗒嗒地走着,南边暖阁里一片慌乱噪杂,这边屋子里却仿佛连一根针掉在地下的声音都听得到。

一群人就坐在这里,心急如焚又强作镇静地等待。

一国之后的丧钟敲响在两个时辰之后,小阿哥的啼哭一直未止,哭声细细的,微有些哑,仿佛哀鸣。

娜仁鼻子一酸,终于坚持不住,眼泪滚滚而下。董氏跌跌撞撞地站起来奔向产房,不顾规矩挤开康熙,伏在皇后床边,一声声凄厉地喊着“格格”,兰嬷嬷与九儿委顿在地,三人抱作一团,哭声回荡在宫殿中,使人甚是心酸。

太皇太后呼吸一滞,好半晌,长长叹了口气,眼眶微红,“苏麻喇……”

“唉,在呢。”苏麻喇忙拭了拭泪,倾身侧耳过去。太皇太后呐呐道:“又送走了一个。”

她说得没头没尾,苏麻喇却听得清清楚楚,心酸得难受,张张口,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少年夫妻,一朝薨逝,留下个懵懵懂懂仿佛也知道母亲离去啼哭不止的娃娃,康熙心中悲痛非旁人可及。

但他总要振作。天下的君主,不能将自己长久地困于悲痛之中。他肩上还有天下万民,有南方乱局。

皇后梓宫暂且安放于乾清宫外,及至二十七日,康熙亲自送皇后灵柩至巩华城。

被取名‘保成’的小阿哥暂且被养在慈宁宫,因胎里养得不错,小阿哥生得白胖可爱,太医在经历过为皇后接生后保住脑袋的艰难后,对此格外庆幸,照顾起小阿哥来便更加精心,生怕自己的脑袋哪天又不稳当了。

康熙归来时天色已昏,在乾清宫匆匆梳洗一番,便向慈宁宫去了。

彼时慈宁宫内已掌了灯,一靠近正殿,便听见小女孩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康熙不由眉目一松,不由自主地笑了笑,复又微顿,问:“慧妃娘娘在这?”

“是,慧妃娘娘下晌带着小公主过来陪老祖宗用晚膳。太后娘娘也在。”许四海笑道:“老祖宗近来食欲不佳,慧妃主儿常带着小公主过来陪伴,老祖宗才会开怀。”

康熙道:“阿姐对老祖宗素来孝敬有加、关怀备至。”

“皇上来了。”娜仁从窗内见到他,便笑了,“一路回来辛苦了,怎么这么急着就过来了?你儿子好好的,都成了老祖宗的宝贝了,我这醋一缸缸地酿,也无法,只能搂着皎皎做‘明日黄花’了。”

康熙忍俊不禁,从巩华城一路归来心中的苦闷一扫而空,摇头轻笑道:“阿姐你若是明日黄花,朕成什么了?在老祖宗心里扫地都不配。”

“听你们两个耍嘴皮子。皇帝,快进来。”太皇太后推窗瞥了康熙一眼,笑骂道:“没个正形的猴!”

康熙便笑着入内,太皇太后没等他行完礼就连着叫他上炕坐,又问一路上如何如何,见康熙目光不住地往保成身上飘,不由笑道:“知道你记挂着孩子,如她所说的——”太皇太后抬手指指娜仁,戏谑道:“可没人敢亏待你儿子。”

“老祖宗您说笑了。”康熙赧然道:“您也打趣孙儿。”

不过还是认真打量打量儿子,小娃娃胖嘟嘟地,小脸上的肉都软绵绵的,白嫩嫩的小手在脸颊边握成拳头,一身甜滋滋的奶香气。

皎皎被汗阿玛抱在怀里,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忍不住去看小弟弟。

康熙一扬眉,笑着问:“皎皎喜欢弟弟?”

“喜欢!”皎皎回答得干脆,非常理直气壮,“弟弟好看!”

“你这丫头啊!”太皇太后一口茶险些呛了自己,支着身子一指点点皎皎的额头,太后在后头推推娜仁,嘀咕道:“像你。”

康熙朗笑两声,掂掂皎皎,道:“皎皎和你额娘可真不是一般的像。嗯……有几日没见,皎皎又重了。”

“是,一日要两顿膳食三顿点心。”太后悠悠地道:“仔细着吃成个小胖墩,以后嫁不出去了,你额娘要哭死的。”

娜仁嗔她道:“您怎么什么话都和孩子说呀!”

康熙捏捏皎皎的笑脸,沉吟一会。皎皎眨巴着大眼睛期待地看着康熙,等待着阿玛为自己说一句公正话。

却听康熙道:“确实是又圆润了些……”

皎皎大受打击,瘪瘪小嘴眼圈一下就红了,坐在康熙怀里默默掉着金豆子,鼻子眼睛都红彤彤的,哭得人心都碎了。

“偏你们两个没王法的!竟是来招惹我们皎皎来了!”太皇太后看不下去了,指着太后与康熙骂道:“等以后皎皎不理你们了,你们只管哭去吧!”

她向皎皎张开手臂,哄道:“皎皎乖,皇玛嬷和汗阿玛坏,不理他们,到皇太太这里来。”

皎皎没吭声,低着头微微啜泣。

娜仁瞪了康熙一眼,“你也跟着起哄!”

“朕、朕不也是想逗逗皎皎吗。”康熙有些无辜,也很是心疼,抱着皎皎贴贴小脸,哄道:“皎皎不哭,汗阿玛方才的话都不是真的,是逗皎皎的。咱们皎皎啊,是星星,是月亮,世界上最好看的小姑娘!谁家的小格格也比不过。以后汗阿玛要让皎皎成为最尊贵的公主,给皎皎建这世上最大的公主府,给皎皎选最温柔体贴的额驸……”

太皇太后横他一眼,“越说越不像话了。”

皎皎擦擦眼泪,藕节似的手臂环住康熙的脖子,软乎乎的小身体贴着康熙,许是一直坚持喝牛羊乳的缘故,身上的奶味儿比之还躺在襁褓中的小不点也不遑多让。一颗老父亲的心啊,就像被暖炉子围起来的雪,化得一汪水似的。

于是嘴一张,今年新进的贡纱贡缎珍奇珠花等等就都进了皎皎的库房,娜仁不由打趣道:“这两滴眼泪珠子掉得可真是值钱。”

皎皎窝在她怀里,扯着她的袖子,软软地道:“额娘坏!”

“都开始跟着老师上课了,还装什么小姑娘?”娜仁一扬眉,笑着道:“就黑你汗阿玛的东西吧!你们父女两个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可不掺和了。”

康熙忙道:“皎皎还小呢,这就跟着先生上课,是不是早了些?”

“先头,三四月份里就定下的事,本是预备着五月就开始授课的,偏生拖到了六月里。如今左右天儿也热了,上课也煎熬,我想着不如就歇个暑,入了秋再开始上课。还能容她一二个月的懒。”娜仁慢慢说着,随口道:“不早了,清梨与我说,她少年时闺中姊妹都是如皎皎这个年纪就开始学习的。要想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虽然我们皎皎已经足够显贵了,可难道想叫人说是个不学无术的公主吗?”

她垂着头,看着皎皎。

皎皎鼓起脸颊脆生生地道:“不要!皎皎会跟着先生好好学的!”

“好!皎皎有志气!”康熙遂喜笑颜开,再没说什么阻拦的话。

皇后的谥号选了仁孝二字,乃是上等的美谥。赫舍里家愁云惨淡几日,又因为这谥号与皇后留下的小皇子有了底气,在前朝极力撺掇立储之事。

倒也不是做得很明显,只是有几位文臣上书启请早立国本,也有自行发愿的,更有私下里与赫舍里家有往来的。

若是从前,康熙自然要大怒一场。但皇后临终前殷殷与他说了许多,更明明白白地说出“不必因妾之早亡惜及鄙家”这样的话,反而让他心软,对赫舍里家诸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况……那些大臣所奏之事,确实是他一直来心中纠结之事。

此时南方局势危机,立储稳定军心是可行之策。皇后用一条命换来这一个孩子,中宫嫡出,也担得起太子之位。

只是此时稚子尚幼,一切还不宜明着抬出来。

康熙心中暗自思忖着,拿定了主意。保成暂且还养在太皇太后那里,放在别处她也不放心,唯二放心的地方,娜仁那里是不合适,太后是干脆没带过孩子。

故而只能先请她将就一段日子。保成生而丧母,体质虽不错,却时常日夜啼,不知是何缘故,太医束手无措,乳母们想了百般方法均不得用。

太皇太后哄哄虽有成效,但上了年纪的人了,夜里总是起身也不是个法子。

康熙也不好意思总是这样叨扰劳累太皇太后,心中那定主意之后,晚间请安便屏退众人,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是说——你要将保成抱到乾清宫去养?”太皇太后沉吟许久,拧着眉头,目光直直地看向康熙,带着探究、不解与几分莫名的情绪,即使康熙历练老成,对上她的目光,也莫名觉出几分心酸来。

康熙心中一沉,知道太皇太后是想起那些陈年往事来,轻叹一声,轻缓而坚定地道:“孙儿不是汗阿玛,保成也不会是当年的四皇弟。保成是中宫所出,仁孝留给孙儿的唯一血脉,孙儿定要护他平安成长,乃至日后,九泉之下,方有颜面见发妻。”

太皇太后舒了口气,道:“你这样想,是好的。但皇子养在乾清宫不成体统,你若怕劳累我,或者太后,或者嫔妃间位尊者选一个。昭妃出身镶黄旗钮祜禄氏,身份尊贵,若养保成,说不定能将镶黄旗与正黄旗真正绑在一起,也好为南方战场效力,免了许多事端。”

“昭妃不合适。”康熙摇摇头,平静地道:“昭妃性情清冷淡薄,在宫中在意之人不过二三之数,若将保成交予她抚养——这大清天下,要不得一个冷心冷清的太子。”

太皇太后眉间的印痕更深,“但将保成抱到乾清宫去,就是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群臣目光所在,有皇子的嫔妃的眼中钉、肉中刺。”

康熙从容答道:“孙儿自信护得住一个孩子。况且,后宫嫔妃之中,孙儿能够放心交托保成,也能全心照顾保成的,唯有阿姐一人……”他微微一顿,缓缓道:“只是阿姐身边已养了皎皎,正是要费心的时候,保成尚幼,只怕会叫阿姐劳累分心。”

太皇太后深深看了他一眼,轻叹一声,感慨道:“也罢,你如今也大了,独断朝纲多少年了,有些事情,你自己拿注意便是。但有一点,保成年纪尚幼,还是先立住了再说别的吧。”

康熙恳切道:“孙儿谨记老祖宗教诲。保成这段时间,多亏您的护持,孙儿铭记五内,永不忘怀。”

忆及幼年,康熙又觉伤感,不有眼圈湿润微红,低低哑然道:“老祖宗,孙儿已经没了妻子,她只留下保成一个。”

“莫哭。”太皇太后长叹一声,将多年的辛酸尽数压在心底,抚了抚康熙的肩,一字一句,缓缓地道:“你是大清的帝王,天下百姓都是你的子民。你有保成,还有许多许多的人。你是撑天的柱,若是你一蹶不振,玛嬷老了,那这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就真保不住了。”

康熙强压下泣意,对着太皇太后,正色道:“孙儿明白。”

太皇太后笑了笑,“我知道你会明白的。”她重新坐下,和缓了面容,用闲话家常的语气道:“皇后走了,你难过,玛嬷心里明白。少年夫妻,黄泉为友,如今一个走了,留下伶俜一人,个中滋味……不是外人能够体会到的。但你不止是皇后一人的夫,你还有满宫的妃嫔,你也是她们的天,不要久久沉浸于悲伤中,伤了更多的人。”

她还有一句没说的是:生前感情也没到生死相随的地步,皇后满腹放心不下地去,如今多痴情、伤悲,都是于事无补,生者的独角戏罢了。你的伤悲,并不能弥补皇后多少。

平心而论,这些年帝后之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却没到夫妻同心的地步。

康熙此时的伤悲,一来感伤自此再无发妻相伴,自苦日后孤单;二来想也有将朝政乱事烦心压力加注于丧妻的伤悲之中。

这绝不是个好兆头。

太皇太后一生经过太多风雨,见过太多人事,深知康熙如果这般感伤自苦下去,只怕……

“爱新觉罗福临,你已经对不起我这个额娘了,就保你这个儿子,能平平安安地从那困局里走出来吧。”送走了康熙,太皇太后兀自在炕上枯坐良久,方才喃喃道。

康熙做下什么样的决定,后宫里暂时还没有风声。

自打皇后去世之后,命妇哀悼行礼均由昭妃带领,这仿佛给了前朝后宫一个讯号,不顾当年吃的教训,命妇们再度一窝蜂地涌向长春宫。清寂多年的长春宫再度热闹起来,昭妃一开始不堪其扰,还打算寻个法子故技重施祸水东引到太皇太后或太后那里。

然而康熙回宫后,与她促膝长谈了一番。也不知二人都说了什么,自那日之后,昭妃接待妃嫔诰命们也多了几分耐心,虽然不过是不再开口婉言赶客,也足够使人吃惊了。

娜仁和她说话一向直接,那日问她其中缘由,昭妃却难得地卖了个关子,只道:“再等几年,你就知道了。 ”

“可真是,咱们两个什么关系,你还瞒着我。”娜仁撇撇嘴,“谁知道你们私底下搞什么鬼呢?”

“是极,是极!”清梨在旁边敲边鼓,“你就告诉我们,又有何妨呢?天地之地,你知我们知罢了。”

然而昭妃是心智极坚之辈,下定了决心,又岂是她们两个可以动摇的?故而只是缓而淡定地摇摇头,平静地道:“且等着吧。如今告诉你们,万一叫皇上知道,反悔了呢?”

娜仁心里琢磨着,应该是立后的事。可以昭妃的性子,别说立后了,就算是当皇帝都不止于怎么放在心上,怎么可能在意到为防康熙后悔,连她和清梨都瞒着的地步呢?

她就这样左思右想也没个结果,幸好她不是会和自己的好奇心死磕的人,没想出结果来,就干脆放下,不想这一茬。

昭妃不是说几年之后就知道吗?那就等几年又何妨。左右娜仁在这宫中,旁的不多,闲时候最多。

康熙将保成抱去乾清宫抚养可以说在宫中掀起幡然大浪,本来因皇后过世而升起些小心思,正打算敲边鼓搞搞小动作把保清捞回宫的纳喇氏大受打击,咬碎了一口银牙,也无可奈何。

初六,三公主满月。

说来这三公主,只晚了保成三日出生,二人在宫中的地位待遇却是天壤之别。

她的额娘兆佳氏也是皇后选入宫中,因合过八字,要为康熙开枝散叶的。倒是开枝散叶了,孕期却和皇后撞到一起,便只能窝在宫里悄无声息地养胎。晚了皇后两日诞育公主,小公主倒是还算健康,她却碰上宫中大丧,月子没做好,如今卧床养病。

三公主满月礼与保成的满月礼间隔不大,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康熙为女儿取了‘定’字,皎定,寓意倒是极好。但娜仁私下里寻思着,康熙这几个女儿的名字,可真是各个奇葩。

皎安——教案。

皎娴——饺子馅。

如今来了个皎定——脚钉。

可真是一个个的,专往狂野方面发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