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抗日之活着再见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全面反攻(一)

抗日之活着再见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全面反攻(一)

作者:敖楚戈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6 03:17:26 来源:转码展示1

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柏林近郊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已经彻底宣告胜利。

然而,在亚洲战场,日本却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其在声明中称:

“日本为求自保自卫与东亚之解放而作战之决心,丝毫未感动摇。德国之投降,不能令日本之作战目标有丝毫之变更。”

由此,日本成为世界反***斗争中最后一个顽抗的敌人。

面对小日本的垂死挣扎,在冀西地面上,两股铁流同时涌动,国共双方相继发起了反攻。

军分区独立旅和教导大队先后从李家洼拉出,己经相继拿下灵庙和马店,郭仲达的抗日救**也从大王镇出击,收复了韩集。

很快,双方都把目光盯上了同一个地点——杨家桥车站。

杨家桥车站距离临城四十多里,是临城的门户,一旦拿下,就可以兵临城下。

落日的余晖中,杨家桥车站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孟占山带着几个侦察员小心翼翼地潜至车站附近,端起望远镜开始观察敌情。

本以为是故地重游,熟门熟路,谁知除了那堵弹痕累累的外墙以外,一切都己变得陌生。

外墙附近布满了鹿砦和铁丝网,外墙被加高加厚,墙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坚固的碉堡,几百个光着膀子的日军正挥汗如雨,将外壕加宽加深。

孟占山是行家,敌人的工事构筑的很复杂,外壕、鹿砦、铁丝网,再加上密密麻麻的火力点,足以让任何进攻者胆寒。

更让他吃惊的是,日军不仅在前沿阵地构筑了完备的工事,其核心工事更见水平。

以车站为中心,沿车站大楼和站台一气筑有二十多个子母连环堡,车站大楼的门窗全被封死,每个房间连同楼顶都成了火力点。

孟占山的脑子“嗡”的一下,子母连环堡,他太熟悉了,那是在榆树镇之战中,敌人留给他的最深刻的印象,曾经让老二团吃过大亏。

现下,敌人又如法炮制。

眼见日军布防如此严密,孟占山的脸上阴云密布,他原想通过上次的下水道渗透进去,可下水道早已不见了踪影。

他一连用望远镜扫了好几个来回,居然没有发现任何“打点”,不由得愁眉紧锁。

“报告……”

一名通信员匍匐而至,低声向他报告。

“讲。”

孟占山停止了观察,扭头望向年轻的通讯员。

“报告团长,陶司令命令你马上去参加会议。”

“好,我知道了。”

……

傍晚时分,孟占山策马来到军分区简易的指挥所,一众干部正分坐于两条长长的枣木凳上,一边抽烟一边低声交谈。

前面是李昆、陆参谋和许达,后面是韩山河、鲁大明和孙家湖,陶司令和徐政委则端坐于台前。

为了配合军分区反攻,冀中军区特地把特务团也调了过来,团长就是孙家湖。

学成归来的孟占山现在已是老一团团长,现下他军容整齐,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弄得久未见面的鲁大明直犯嘀咕:

——娘的,这还是孟占山嘛?

眼见众人到齐,陶司令清了清嗓子:

“嗯,嗯……同志们,静一静,现在开会……

同志们,苏联红军已经攻克了柏林,德国鬼子已经宣布投降!现下,就剩下小日本了。

很显然,小日本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同志们,前一段时间咱们牛刀小试,在灵庙和马店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是,现在国际形势变化很快,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一鼓作气拿下临城。而拿下临城的关键,就是攻占杨家桥车站!”

说到这,陶司令停顿了一下,拿起桌上的水杯开始喝水,众人议论纷纷,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现在同盟**队摧枯拉朽,任谁都知道,抗战的胜到己是指日可待。

此次军分区集结了四个团,还有二十多支地方武装,众人无不信心满满。

“同志们,我要提醒大家,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根据情报,郭仲达已经被任命为新编第五十四师二六三旅上校旅长,新编五十四师少将师长陈兴晟不日就将率领大部队和他汇合,共同出击临城。

同志们,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就会落于人后!……大家有信心没有?”

“有!”众人响亮地回答。

陶司令点了点头,冲李昆挥挥手:“李参谋长,你来宣布作战命令!”

李昆打开文件夹,开始大声宣读:

“同志们,此次作战由教导大队和老二团担任主攻,老一团担任总预备队,由特务团负责打援。

各部之间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李昆一气念完了作战命令,陶司令问:“同志们,有什么异议没有?没有的话,我们就讨论具体细节。”

“有——”

一人挺身而起。

“噢?孟占山?……你小子,是不是又想抢主攻?”

“不,陶司令,我想说点别的。”孟占山回答的很干脆。

“哦?请讲——”

“同志们,杨家桥车站乃是敌人重中之重,现在已由西尾大队接替了原来的青木中队。

西尾大队可是中村联队的精锐,而且还有刘麻子的伪军配合,兵力不少!

中村联队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这帮家伙尤其擅长构筑工事,凭险据守。无论是在土围子还是在榆树镇,我们都吃过大亏。

对于这样的对手,强攻很难凑效,只能巧打,出奇制胜……”

“哦,怎么个巧打法?”陶司令问。

“抱歉,我还没有想到,但我觉得,如果不能巧打,宁可不打或者缓打!”

徐政委摇了摇头,沉声道:

“孟团长,现在不同于以往,小鬼子兵力匮乏,军心涣散,而我军兵强马壮,士气正盛。

我们必须加紧进攻,尽快收复失地。

现在形势很微妙,我们和国民党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无形的竞争,我们一定要抢在前头。”

李昆接过话茬,朗声道:

“是啊!谁先收复临城,谁就会占据主动。鬼子已经将榆树镇的大批粮弹都转移到了临城,那可是很大一块肥肉,我们一定要抢先拿到!”

鲁大明霍地站了起来,大声道:

“孟团长,我发现……你自打从抗大回来以后,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以前你深入虎穴,长途奔袭大王镇都不害怕,怎么现在面对一个小小的杨家桥车站,就望关兴叹了?”

韩山河也不理解,他也觉得孟占山太保守了,于是插话道:

“老孟……时不我待啊……

敌人已是强弩之末,蹦跶不了几天了……

没错,打车站是攻坚,可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现在已经不是和鬼子打麻雀战的时候了,我们要全面反攻,就必须学会攻坚,要从过去的游击战术做出一定的调整……

何况,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炮兵,几个团加起来有十几门迫击炮,一百多发炮弹,就算把炮弹都打光,能拿下车站也值!”

“是啊,灵庙据点和马店据点也挺难打,可我们不是照样也拿下来了吗?”

鲁大明紧接着韩山河的话说:

“如今的鬼子已经今非昔比了,战斗力大不如前。

就拿打灵庙据点来说吧,鬼子发动反冲锋,在鬼子的军曹被我挑翻以后,剩下的鬼子居然被吓破了胆,不顾小队长的拼命阻拦,纷纷往后便退。

有个被吓坏的鬼子,竟然当场向我们鞠躬求饶,边鞠躬还边解下腰间的子弹盒,高高举起,以示没有敌意。

哈哈,头几年咱们俘虏一个鬼子有多难,这一仗,我们就俘虏了两个!

狗日的完全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喽……”

鲁大明的话让大家纷纷点头,他话里话外透出的自信,让众人感同身受。

眼见众人信心满满,孟占山不由得长叹一声:

“唉,大概是我久疏战阵,己经有点英雄气短了……

好吧,我少数服从多数!……”

陶司令听了嘿嘿一笑:

“我说,不简单呐,以前的霹雳火也懂得服从了……

不过,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同志们,敌人非常清楚,如果杨家桥失守,临城即失屏障。

所以,他们一定会做垂死挣扎,如此一来,杨家桥必有一场恶战。

我们要做足准备,在敢打敢拼的同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减少伤亡。

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把这个铁核桃砸烂!”

说着,陶司令举起右手,做了一个用力下劈的动作。

众人纷纷点头,很快,大家便开始讨论具体作战事宜:

“要多准备云梯,从各个方向同时进攻……”

“围墙前有深壕,搭云梯并不容易,可以先用炮火把围墙轰出几个口子,也好填埋深壕……”

“炮弹应该尽量用来对付碉堡,我们可以多收集门板,利用门板通过深壕!”

“我们还可以挖地道,直逼车站大楼,用炸药炸毁大楼……”

众人议论纷纷,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最后大家都带着昂扬的斗志起身离去……

孟占山也离开了,虽然面上有说有笑,可他内心里却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怀有隐隐的不安……

他曾与中村联队多次交手,经验就是:这帮家伙极善于防守,虽然鬼子已经日薄西山,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困兽犹斗?

眼见众人信心满满的样子,他不由得心生忐忑:

——我己经离开战场很久了,是不是我的战斗意志也衰退了?还是我跟不上形势了?

——唉……

——但愿我只是杞人忧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