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开局一座城镇中心 > 第一百四十章 肯定是魏军伏击了我们

“你说是魏人伏击了你们?”

中军大帐之中,林旭面无表情的看着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林风问道。

“末将轻敌冒进,被魏人所趁,损兵折将,堕了我大秦军威,甘愿领受军法处置。

只是伏击末将的那股敌人,虽然没有穿着魏军的红衣红甲,反而是黑衣黑甲,但是极有可能是魏人为了故意掩饰身份才”故意如此。

而且这股敌人战力强横跟我军也在伯仲之间。而且还拥有至少在两千名左右的火铳兵,这显然不是高胡子那等贼军能够拥有的精锐。

所以末将基本可以肯定这些人都是偷偷潜入我大秦的魏兵。”

跪在地上,甲胄战袍破烂不堪,满脸脏污的秦军先锋大将面带惭愧地说道。

林逸听罢,沉吟一番后又让林风将昨日的战事经过一一细说了一边。

林逸昨日逃出生天,一路向南奔逃,路上又收拢了不少手下的溃兵,回到三水县大营的时候竟然收集了将近一千骑兵,这让他因为中伏惨败带来的沮丧心情稍微轻松了一点。

但是一想到一向治军严厉的林逸,他又心中忍不住的发突,不知道林逸会怎样处置治军这个败军之将。

虽然没有人能做到每战皆胜,但是自己当初可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拿下宁县县城,阻截赵彪贼军返回延安府的,结果连贼军的毛都没看到一根就被人给伏击了。

第一仗就惨败,而且连敌人是谁都没搞清楚,这对于这次的平叛大军的士气会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代价。

但是如果伏击他的人是魏国秘密潜入秦国的精锐军队,那么自己就算有战败的罪责,那比起轻敌冒进导致惨败这个罪名来说显然就会轻了许多。

不是我无能,实在是魏国人太狡猾。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林风也不例外,所以这次伏击他的敌人就算不是魏人,那也必须是魏人。

回到营中的时候看见大营空空,值守的将领说是林逸带着一万大军去找三水县县尉李旭的麻烦了。

林风听完一阵愕然,自己这边刚打了败仗,自家主帅咋又跟自己人干起来了?

大概询问了一下缘由后,林风急忙骑上马就冲出了大营来找林逸。

他没有林逸那么骄傲,自然知道若是两军真的爆发了冲突,那将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波。

而且魏军精锐已经潜入了秦国,己方若是还在自己人火并的话,那无疑会让秦人痛,魏人快,会让原本已经稳定下来的局势陷入比之前更加糜烂的境地。

那样的结果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后果。

所幸他来得及时,带来的消息也让林逸能够顺利成章的撤军回营,让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最终平稳落地。

林逸虽然没说,但是林风却能从这位年轻的同族主帅脸上看到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本着一口咬定是魏人伏击自己从而减轻自己罪责的目的,林风在一些细节描述上免不了的就带有了主观偏向。

这些话在他逃回来的路上都不知道在心中演练了多少遍,所以说的自然是天衣无缝,娴熟自然。

林逸对这个同族的心腹大将还是很信任的,听完之后便吩咐他下去养伤休息了,倒也没有说什么治罪的话。

这让林风心中庆幸自己顺利过关,只要现在不追究,以后就算再追责,那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他急忙拜谢告退,心中更加坚定无论是谁问起都要说成是被魏人所伏击的想法。

林逸屏退了左右,一个人站在中军大帐中,面对着秦国舆图沉默了半晌。

最终他的目光定在了跟延安府隔着一条黄河的晋地,那是赵国的地盘。

赵国也是当世大国,北接匈奴,南邻魏国,西边又与秦国以黄河为界,东边还跟齐国挨着。

赵国国土辽阔,大禹治水之后分封的九州之中的冀州之地几乎全部被赵国占据。

只是赵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却因为山地众多,再加上常年与周边各国争战,所以地广人稀,论综合国力的话跟秦国相差不大,但是比起魏国和齐国来都多有不如。

周太祖驾崩之后,天下格局逐渐固定的这近百年来,秦国和魏国虽然战争不断,但是跟一河之隔的赵国也多有摩擦。

但是因为双方隔着宽阔的黄河,想要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渡河入侵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古代的军事条件下,大江大河往往成为天险,所以两国之间的冲突虽然频繁,但是规模却都比较小。

若是赵国想要入侵秦国,要么是向北进入漠北草原接道绕到秦国北部进入秦国腹地,要么是渡过黄河从魏国境内向西进入秦国。

这两个方向都不可能,前者作为宿敌的北元余孽不可能任凭赵国大规模的借道。

后者更是不可能,毕竟赵国和魏国之间也是没少打仗,而且假途灭虢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魏国君臣就是脑子再进水也不可能同意这种事情的。

而且这几年秦国和赵国虽然算不上关系多好,但是双方都互相派过使臣表达过彼此愿意和睦相处的愿望,不能给第三者留下可趁之机。

再加上之前从来没有收到赵国秘密向秦赵边境调集军队的情报,秦国黑冰台的情报收集能力还是很靠谱的。

沉吟半晌后,林逸将那支身份不明的敌人是赵军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了。

如果不是赵人,那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魏人了。

魏人如今正在边境聚集大军和秦军对峙,又支持怂恿高胡子叛乱祸害秦国腹地,所以魏国派出精锐军队协助高胡子贼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林逸心中还有很多疑惑,按照林风所述,埋伏他们的魏军至少在五千以上,那么这么多的魏军是从何处潜入秦国的?

从魏国进入秦国最快的途径当然是经函谷关或者潼关进入关中,但是两关这几个月都有大军驻守,连人数太多的商队都不让进出,所有的行人车辆骡马都要细细检查,所以这些魏兵不可能是从两关进入的。

难道是越过黄河从赵国境内渡河进入延安府的?

如果这样的话,黄河边上的秦军守将也有通敌的嫌疑了?

而且这么多的魏人,黑冰台那边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林逸虽然满腹疑窦,但是却在心中已经相信了这支军队是魏人秘密派遣的精锐了。

只是,若真是魏人秘密派出的精锐军队的话,那么自己该如何应对?

如果说之前对于平定高胡子贼军林逸充满信心的话,那么经过林风这一场败仗引出了魏人的精锐军队就让他之前满满的信心又打了一个问号?

难道要向朝廷求援吗?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来,就被林逸自己否决了。

朝廷大部分的军队都在边关上被魏人给牵制了,这次能抽出这两万人马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御林军虽然总共有十万多人,但是若是再抽调的话,那么长安城的防御就会降低到一个危险的境地,没有人能够冒这个险。

自己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的军队,这其中还包括一万地方府兵,自己的嫡系羽林左卫剩下不足一万。

若是用来剿灭高胡子贼军,这两万人足矣。

但是若要再加上最少五千人的魏军精锐,那么兵力明显不足了。

若是再有一支精锐军队可以帮助自己对付高胡子贼军,那么自己就可以专心的对付那支秘密潜入的魏军了。

虽然林风描述的魏军很强悍,但是林逸认为那是失败者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敌人越被形容的强大,失败者的失败就越心安理得。

隐藏在暗中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这支魏军现在已经暴露了,那么他们最可怕的地方也就失去了。

两军对阵,林逸自问不输给任何人。

但是哪里又去再找一支能够协同平叛大军作战的精锐军队呢?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林逸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刚刚和自己一万大军对峙的三水县乡勇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