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猛地睁开眼,“我好像……”他顿了顿,似乎对自己要说的东西并不肯定,迟疑着看向一旁的父亲,不知道该不该说。
“任何动静都可以,哪怕是你不太确认的,也都可以告诉长安哥哥。”
沈安对小满说完,又转头对刘硕解释:“刘大哥,我只是想尽可能多收集一些信息,或许之后调查能用上,信息的真伪我们自己判断,您别担心。”
听他这样说,刘硕开口:“小满,长安哥哥既然这样问了,你就把你想起来的东西都告诉他。”
得到了父亲的许可,小满这才对沈安道:“我好像听见了有人咳嗽的声音。”
咳嗽?
沈安神色一凛,如果这是真的,这意味着,现场除了小满之外,还有第二个人!
“但我当时太害怕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听错了。”小满声音犹豫地补充:“又或者,是奶奶在咳嗽……”
沈安思索着:“当时你是站在院子里?”
小满:“对,我就站在鸡圈前面。”
他话音刚落,一条私聊信息在沈安面前闪现。
【私聊】楼兰:问他,他怎么确定,那只怪物要的是他,不是鸡?
沈安看到信息,微微一怔,很快反应过来,他温言询问男孩:“小满,你有没有想过,按照你说的,当时你就站在鸡圈前面,那只怪兽向你的方向扑过来,可能是想要抓鸡,不是想伤害你呢?”
小满闻言愣住了,脸上露出茫然,他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虽然比一般孩子聪明懂事些,可毕竟还是个孩子,当时情况危急,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在一瞬间发生。
他看着那只狰狞可怕的怪兽张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只觉得自己下一秒就要命丧兽口,从来没想过,怪兽可能是冲着鸡来的,自己只是挡在它和“夜宵”之间的一个碍事的障碍物。
小满后知后觉地考虑起这个可能性,“我,我不知道。”他有些语无伦次起来,“我看它朝我扑过来,还张着嘴,我以为它是要吃了我……它不是吗?我没想过这个,我不知道……”
赵婶着急地打断他们,问道:“长安小哥,你的意思是,那怪物可能不是冲着小满来的?是冲着我家鸡来的?”
沈安望向楼兰,楼兰冲他微微颔首,沈安意会,答道:“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们还得再进一步调查。”
他转向小满,男孩正因为答不上刚才的问题而紧张无措,沈安柔和安慰道:“没关系,小满,不用紧张,你已经告诉哥哥很多很多有用的信息了,谢谢你。”
他从随身包裹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油纸包,递到小满面前,“这是饼干,一种很好吃的点心,是甜的,哥哥送给小满,如果吃药觉得苦,可以吃完药之后吃一块,嘴巴就不苦了,小满要好好吃药,好好休息,快快好起来,好吗?”
油纸包用细麻绳捆着,散发出一股惹人垂涎的诱人甜香。
这股甜香对幼崽的吸引力很大,小满自从出事之后就一直吃不下饭,现在一闻这股香气,久违地察觉到了饥饿的感觉。
他没忍住,咽了下口水,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直接收下,而是望向母亲。
张婶连忙替儿子推拒:“长安小哥,我们已经非常麻烦你们了,怎么好还拿你的东西。”
“都是我家里自己做的,不值钱,是我作为哥哥送给小满吃的,而且我们初次登门,也没有带什么东西,已经非常失礼了,这个就请收下吧。”沈安温和却坚决地把油纸包直接塞进小满手里。
张婶看着儿子出事之后第一次流露出想吃什么东西的样子,最终没舍得再拒绝,再三向沈安道谢:“真是不好意思,太谢谢你了。”
“您别那么客气。”沈安站起来,对张婶夫妇道:“张阿姐,刘大哥,我想去你们的后院看一看,可以吗?”
“当然。”
刘硕夫妇把老母亲留下照顾儿子,带着沈安三人转移到了后院。
和前院一样,后院也布置的很整齐,左手边是茅厕,右手边搭了个草棚子,里面用木头围成三个围栏,现在其中有两个都是空的,只有一个围栏里围着一群鸡。
沈安问刘硕,“刘大哥,当时你们找到小满的时候,他站在哪个位置?”
“那晚我不在家,是小满他妈第一个见到他的,这个得问他妈。”刘硕看向妻子。
张婶走过去,在围着鸡的围栏前边前后踱了几下,最后在一个点站定,“大概在这,当时我听到动静,从屋子里出来看,一出来就看见小满站在鸡圈前边哭。”
沈安走过去,按照小满刚刚的叙述,蹲下来,模拟他的站位尝试了一下。
“这个位置,正好挡在鸡圈前面。”荆楚走过来,站在沈安面前,他人高马大,这样背着光一站,正好自动充当起“怪物”一角,“要说那怪物是来抓鸡的,也不是没可能。”
沈安站起来,问张婶,“张婶,出事之后,家里的鸡有少吗?”
张婶:“哎哟,这还真没数过。”孩子出了事,这几天家里三个大人都为这事揪心,谁也没想起鸡的事情,“不过我记着上一次数的数,我现在再数一下。”
她很快把鸡群清点完毕,告诉沈安,“没少,我上次数是11只,现在还是这么多。”
荆楚:“那看来怪物就算是来抓鸡,也没得逞。”
楼兰走过来,他并没有加入沈安和荆楚二人的模拟现场还原活动,视线在三个围栏上依次掠过,“你们家的牛和猪都迁到了别的地方?”
“是,自从开始丢牛之后,村长就组织大家,把各家各户的大牲口统一集中起来,日夜安排人值班,轮流看守,每家都要出人。”刘硕道:“小满出事那天晚上,轮到我值班,所以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还是小满他娘叫人去喊我,我才赶回来的。”
荆楚:“这么看着有用吗?”
张婶叹着气,“嗐,也没什么用,还是在丢,我家的猪,在迁去之前丢了一头,迁去之后又丢了一头。”
楼兰:“为什么只迁走了猪和牛,唯独把鸡留下?不怕丢吗?”
“不是不怕,是顾不过来。”刘硕无奈,“咱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养鸡,就拿我家说,我家原先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两个月前前后后丢了有七八只了,这些都是剩下的,别家也都和我家差不多,全村的鸡加在一起恐怕得有好几百只,要是集中起来,一是没这么大的地方放,二也是人手太少了,这么多鸡实在看不过来,再加上鸡也没大牲口那么贵,所以就还是各家自己养着,丢了就当倒霉吧,反正,就算是牵到一起也还是得丢。”
他最后一句话带着点不知道是自嘲还是埋怨的意味,落在沈安的耳朵里,竟然还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
丢了这么多家畜,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损失,然而这大损失与丢孩子相比,又一下显得都不算什么了。
沈安看着空了的两个围栏,思索着,鸡,猪,羊,牛……
突然,一道灵光在他脑海中闪过,他急切地转向刘硕:“刘大哥,自从您家的猪丢了之后,还丢过鸡吗?”
“这……”刘硕对于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他回忆了一会儿,“哎”了一声,“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没有。”
“没丢过。”张婶非常肯定地说:“自从开始丢鸡之后,每天早上起来,我喂鸡的时候都会把数量点一遍,有时候一天要点好几回,有一阵子几乎天天丢,但自从丢了第一头猪之后,就再没丢过鸡了。”
刘硕又道:“不过,这其实也不奇怪,每次是哪家丢畜生,丢什么,丢几只,这都是说不准的,没什么规律。”
“那别家呢?”沈安追问:“自从开始丢猪和羊,别家还有没有丢过鸡?”
“这还真不知道。”刘硕想了想,摇摇头:“这两个月,村里每天丢畜生都不是什么新闻了,要是哪天没丢才是新闻,大家都习惯了,除了最开始那几次,我也没具体打听过,就算当时听人说起,现在也早就忘了。”
沈安:“我记得刘大哥您说过,村里到现在为止,一共丢了六头牛?”
刘硕:“对没错,是六头。”
沈安:“那这六家分别是那几家,你记得吗?”
“这个记得。”刘硕道,牛是大牲口,村里能买得起牛的人家没有多少,所以他每一户都记得。
“能不能告诉我一下?”沈安道:“还有猪和羊,丢了这两种牲畜的人家,刘大哥你记得多少,也都麻烦您一起告诉我。”
“没问题。”刘硕一边回忆一边说,张婶还在旁边“查漏补缺”,很快给沈安提供了一份长达二十几户的名单。
说完,他有些不解地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到他们家里去调查一下。”沈安解释了一句,又接着问:“除了鸡,猪,牛,羊之外,村里还有没有丢过其他的动物?比如鸭子或者鱼……还有兔子?”
“鸭子和鱼……”刘硕想了一会儿,道:“鸭子是丢过的,我们村里养鸭子的人不多,主要都住在溪边那块,鸭子和鸡不好放在一块养,太麻烦,所以一般养了鸭子的人家里,就不会再养鸡,我没注意过到底哪家丢了多少鸭子,但要是养鸭子的人家里都没丢过,肯定早就有人说了。”
“但鱼和兔子还真不好说,村里没人养鱼,因为我们村就靠着溪边,要吃鱼随时能去抓,没人会自己养,兔子就更没人养了,不是自己养的,丢了我们也不知道。”
“有哪几家人养了鸭子,您能也给我个名字吗?”
从刘硕口中得到几户养鸭人的名字,沈安手里的名单又添几行,荆楚凑在旁边看着他写名单,好奇地问:“长安,你写这个干什么?”
沈安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抽空答:“我可能找到了一点线索。”
“啊?”荆楚震惊地瞪大眼,“这么快?!”
有没有小可爱猜到,答案是“咳嗽”!
(截至目前是没有的,本届无奖竞猜落下帷幕,暂时无人得奖,大家再接再厉哦hhhh)
未来三天獾要和朋友一起出门玩,可能不一定能每天更新,我会带上电脑尽可能更的!但如果没更的话,先和大家说声抱歉了!
夜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有人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