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第191章 都该杀!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191章 都该杀!

作者:南山有龙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28 11:36:31 来源:转码展示1

朱骥缓缓吐出两个字:“谋反!”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似乎外面的寒风穿透墙壁,吹进了文华殿。

自从南京兵变开始,便陆续有急报送回京师。

看着一封接一封的急报,朱祁玉、曹鼐等人,从最开始的震惊,不可思议,慢慢地,变得……习以为常起来。

内阁大学士高毂被扣在淮安府,震惊。

三千营全歼倭寇主力两万余人,嗯,很震惊。

建文太子突然出现在南京,震惊!

白莲教起兵造反……继续震惊!

皇上亲自领兵平叛,并下旨处斩谋逆主犯一百二十人,流放三千余人。紧接着,大肆抓捕出海走私者,从开始的几十,几百,几千……现如今,这桩桉子已经牵连进去几万人,江南人人自危,衙门里的官员都少了一半,嗯……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反而感觉,没那么震惊了。

可是,高毂被抄家,搜出来几百万两赃银,再一次让人震惊。

而且,这桩桉子很可能并不是一桩简简单单的贪污桉,江南官员谋反,绝对早就布好了局,也就是说,京师中定有他们买通的人。

如此一来,就意味着江南这场大火,马上要烧到京师来了。

朱祁玉作为朱家王室,自然不会包庇这些人,可问题是……太多了!

当年的洪武四大桉,所有受牵连者加起来,大约七八万人。

现在的人数早就超了,而且超了很多!

也就是说,仅仅这一个桉子,已经盖过了明初洪武四大桉的风头。

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与日俱增!

可想而知,自此以后,天下人口中,甚至后世的史书中,对正统皇帝的评价,必然会加上暴戾二字。

无论是何缘由,无论是何真相,人们只会记得结果,那就是,你杀了太多的人。

沉默了许久,朱祁玉才慢慢回过神来。

他的脸色开始缓和,说道:“你说的很对,此事绝不会这么简单,要顺藤摸瓜下去,挖出这些赃银背后的人,五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说送就送,贿赂内阁辅臣,其背后绝对还有事,继续查下去。”

朱骥回道:“请殿下放心,锦衣卫定彻查到底!”

回到北镇抚司,立刻有人将审讯结果拿了过来。

“禀大人,那个姓李的管事全都招了,高子栋,高子梁兄弟二人死不开口,是否用刑?”

“用!”

朱骥面无表情,冷冷道:“另外,这些时日,尤其要关注京城百官的宅邸,还有他们临近的宅邸,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动,说不定,有人和高家一样,也是这样藏匿金银,他们看到高家的下场,必然做贼心虚,忙着想要搬家,将人盯住了,没准儿还能捞到几条大鱼。”

“是!”

昭狱,几名校尉剥了高子栋的外衣,开始用刑。

仅仅不到半个时辰,高子栋便熬不住,口里大呼,连连告饶。

随后,他便被带到了审讯室中。

朱骥已等在这里,看着已是遍体鳞伤的高子栋,缓缓慨道:“你爹是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天下人无不敬仰,可谓是光耀门楣,令人称羡。只是可惜偏要做贼,库房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你们一家人却吃糠咽菜,我很好奇,这么多年来,贪污的赃银花了几两?”

高子栋戴着镣铐,此时只趴在地上喘着粗气,脸色尽是凄苦的表情。

朱骥背着手站了起来,继续说道:“事到如今,你们高家已经完了。你应该已经得到消息,皇上在南京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你家的管事已经全都招了,现在我需要问你几个问题,若是说了,还有的聊,若是不说……”

高子栋嚎哭道:“我说就是了,你要问什么?”

朱骥神色平静地说道:“你是聪明人,我要做什么,难道你心里不清楚吗?这些银子,难道是凭空来的。那个一车一车往你家里送银子的人,也绝不是因为他们仰慕你高家,这是交易,给了多少钱,就得办多大的事,我没说错吧?”

高子栋脸色惨白,哽咽着点了点头。

“究竟是谁送的银子,他们有什么诉求,说清楚了,我固然不可以为你免死,但是至少可让你死的痛快一些。我敢保证,只要你老老实实交代,自然会给你一个体面。”

高子栋死死地看着朱骥那双透着寒芒的眼睛,好一会后,才缓缓道:“我若说了,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朱骥笑了:“我现在就可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不要再耽误时间了,我的耐心很有限。”

高子栋面色还是有些犹豫,但是想到刚才的那些刑具,不由得浑身打颤。

朱骥站在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说道:“你也是金榜题名的进士,或许在你读书的时候,你也想过,如书中所说的那样,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这教训还不够沉痛吗?那些给你家送来金银的人,并不是你门的朋友,你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既然如此,你就该抓住机会,利用他们,给你自己减轻一些罪责。”

高子栋脸抽了抽,他本是恨恨的瞪着朱骥,可现在,脸色微微有些松动。

“你猜的都对,给我家送银子的,只有一人,便是南京的梅林荣。”

朱骥笑了,说道:“这个我早就知道,现在我想问的是,他为何送银子,他有什么目的?”

高子栋叹了口气,如实说道:“梅林荣每年冬夏两季,都会送一大笔银子来,平日里,也不会叫我爹帮什么忙,只不过……”

说到这里,他迟疑片刻,继续说道:“此人隔三差五,会送一两张条子来,有时是在朝中为一些人说说话,有时是提拔哪个官员。”

“提拔哪一些官员?”

高子栋抬头看着朱骥,沉默了一会,而后道:“南直隶、浙江、江西、两广,下至知府、知县,除此之外,还有武官。”

朱骥倒吸了一口气,问道:“这么多?上上下下总共有多少人?”

高子栋想了想,说道:“记不清楚,至少百人以上。“

朱骥大致明白了,梅林荣不惜花了五百万两纹银,其实是为了买官。

而且,大多集中在江南沿海一带。

朱骥沉吟片刻,继续问道:“你爹只是一个内阁大学士,如何能确定这么多地方官的去留?”

高子栋苦笑一声,随即道:“我爹身为大学士,确实不好具体过问这些事,但是朝廷任免,有朝廷的章程。只需按照章程去走,以我爹的身份,稍稍做些小动作,还不容易?”

“怎么个章程法,你爹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高子栋解释道:“比如说,广州府某县的知县出现了空缺,这样的级别,只需要吏部一个主事就可以决定,要收买一个主事很容易。”

朱骥点点头,主事确实不算什么重臣,很容易被收买。

高子栋又说道:“那么早已拟定的人选,便可轻松进入备选,备选之后,只要有人为他说话,譬如,我爹会下一个条子,吏部见了,便不会为难,毕竟只是区区一个知县。”

朱骥皱眉道:“每一次,都是下条子?”

高子栋摇头道:“其实也未必,毕竟有的备选,也不容小觑,不过只要在这个时候,随便让一个御史,在这个时候弹劾一下其他的候选人,那么不管有罪无罪,这些人势必也就得垫后了。”

朱骥又问道:“就算你爹每次都去打招呼,吏部每次都答应?”

高子栋便道:“只是地方官吏,无伤大雅,吏部没必要和我爹作对。再者说了,就算是吏部尚书也有求于我爹。”

“求你爹什么?”

高子栋回道:“五品以下官吏,吏部可以自行决定,五品以上,则需要廷推。我爹所推举的,多为地方官,吏部就可以做主。同时,若吏部尚书自己门下,有些学生故吏想往上走,倘若廷推之中,我爹站出来反对,那便决不可能。因而吏部上上下下,都愿卖我爹这个人情。”

大明推举官员,确实有一套流程。

而这个流程,某种意义而言,和内阁、吏部息息相关。

高毂这样的人,若是要安插大量的党羽,确实非常容易。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是内阁大学士。

只要他愿意舍得下老脸,吏部巴不得卖他这个小小的人情。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倘若有内阁大学士希望自己办一件举手之劳的事,绝大多数人第一个念头绝不是办不办,而是在想,高阁老居然这般看的起我?

平日里巴结都排不上号,现在人家找你办点事,难道还能拒绝?

一个人情,或许就能决定自己的前程。

如此一来,这一件件的小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朱骥听完之后,又问道:“这些银子,只是买官?”

高子栋点点头,如实道:“大抵都是。”

朱骥继续问:“到底有多少人,又牵涉到了哪一些,全部交代!”

“这个……实在记不清了。”

高子栋脸色为难地说道:“我爹每年都会送一些条子,条子里什么人都有,只是都是一些小官,有一些进士,还有不少举人,就算你把我爹叫来,他自己也记不住。”

毕竟像知府和州县,或者是同知、县丞之类的小官,堂堂大学士,怎么会关注?

最高的级别,也不过是布政使而已。

朱骥皱眉,又问道:“武官有吗?”

“武官也有不少。”

“都是什么级别?”

“大抵都是地方上的千户,佥事,同知,也有指挥使,而且都在江南的诸卫所。”

“五百万两银子,安置了多少人?”

“真的忘记了……”

高子栋努力思索片刻,依然无奈地说道:“至少上百,甚至更多,其实这是些许小事,实在不值一提。”

朱骥显然看法是不一样的,冷笑道:“些许小事,这些小小的卫指挥、千户、知府、知县在你们眼里是不值一提,可在地方上,便是一个个的地方父母,掌握一方的民政和军政。亏得你高家还自恃清高!”

高子栋却反驳道:“就算我爹不举荐,势必也会其他人举荐。”

朱骥怒斥道:“到了此时,还敢狡辩?他们给你家送这么一大笔银子,安插了这么多地方官,全都集中在江南沿海,他们是什么心思,你会不明白吗?”

对于这个问题,高子栋垂头不语。

高家老宅就在淮安府,江南沿海的士绅,早已走私成风,而这种买卖想要办起来,自然少不得当官的。

于是,官商勾结,士绅一体,每天喊着祖制不可违,海禁不能开,背地里却独占海洋之利,赚得盆满钵满。

要不然,五百万两银子从哪来?

当天下午,朱骥便将初步审问过的结果报了上去。

朱祁玉看完之后,先是沉默了许久,然后说道:“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江南各府各县都被梅林荣控制了?”

“正是!”

朱骥点头道:“恐怕梅林荣一个人没那么大的本事,江南各州府,已经是铁板一块,若不铲除,那才是动摇国本。”

朱祁玉闭上眼,心里十分纠结。

他本以为,皇兄朱祁镇在江南大开杀戒,实在不妥,可是现在来看,这些人该杀!

两人交谈之际,曹鼐和张益走了进来。

这二人看到朱骥,也没在意,上前道:“这是内阁起草的奏疏,请殿下过目,如果没有问题,立刻拍六百里加急呈送南京。”

朱祁玉接过奏疏,只看了一眼,便放下了。

“此事还需再议!”

曹鼐不解,问道:“昨日殿下与臣等商议,奉劝皇上施以仁政,减少杀戮,为何……为何……”

朱祁玉沉下脸,说道:“我改变主意了。”

曹鼐又问道:“殿下此言……何意?”

朱祁玉澹然道:“我突然觉得,那些人都该杀,既然皇上做的没错,为何要劝谏?”

曹鼐愣住,转头看向张益,大抵是在问,郕王殿下是怎么了,为何一转眼,就翻脸不认账了?

昨日明明是他自己说,皇上在江南杀戮太重,让咱俩回家写奏疏劝谏。

朱祁玉将供状递过去,说道:“你们自己看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