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 第4章 一只鸡引发的血案

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第4章 一只鸡引发的血案

作者:墨尔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25 01:15:19 来源:文学城

秦朝

这首清新自然的五言律诗和秦始皇熟悉的《诗经》《楚辞》风格并不一样。

不过诗歌之美是共通的。

初次读来有些别扭,秦始皇揣摩片刻,渐渐琢磨出了趣味:“写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还没等他细细品味,就听到天幕说话。

悠悠我心:【王勃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写下了这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后来也登上教科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语言清新高远,全诗开合顿挫,堪称千古送别诗之名作!】

【一首诗,让朋友千古留名!(虽然我们仍未知道杜少府的全名)。】

【对了,王勃善用典,这首诗用的典故比较多,我只挑一个比较特殊的讲一讲。剩下的就放在大屏幕上,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他随意地扫了一眼,刚看到什么的时候,目光停滞住,瞳孔微微缩小,顿时警觉起来。

要素察觉!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意思是长安城由三秦拱卫,透过风云遥望着五津。】

【“三秦”是指长安关中一带。楚汉争霸时,西楚霸王将这里分为三份,分给秦朝的三个降将,所以后人称这里为三秦之地。】

【为什么要挑这个典故来讲一下呢?因为王勃和秦朝某种意义上来说,挺有缘分。】

【王勃出自太原王氏。太原王氏称秦朝名将王翦为他们的祖先,称家族历史可追溯到秦朝。对了,那个非常有名的琅琊王氏也是一样。】

秦始皇抬起右手,虚握剑柄,很好,很好。

不管这天幕有何来意,姑且相信说的是真的。

所以他的老家关中地区被分割了,还分给了三个降将!?

用叛变的秦人去统治秦人,关中地区永远不会和平,再无崛起之日。

事实证明,他想的是对的。刘季打到关中的时候,百姓们恨透了章邯等人,对刘季等人夹道相迎。

他们的儿孙和将领一起出征,一个都没回来,那将领却靠着卖国享受富贵。他们怎么配?

很快,宫外传来响动声。

战战兢兢的王翦来到咸阳宫,膝行向前,向秦始皇请罪。

没有人找他,他却主动来了。

此刻,他心情非常复杂。

倘若天幕说的是真的,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很昌盛,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这个什么王勃还被天幕点评为十大诗人呢!

身为先祖的他未来肯定不愁香火,逢年过节就有很多人来拜祭。这简直是无数达官显贵的究极梦想。

可未来是未来,现在是现在。

大秦灭亡之后,王家非但没有覆灭,还发展得这么好,甚至形成世家,哪个皇帝看到能高兴?

所以在他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带着孙子王离朝秦皇请罪了。

他晚年放下兵权,明哲保身,闭门不出,就是因为不想像武安君白起那样凄惨死去!

秦始皇却面色如常,沉声说道:“起来吧,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认的是大秦名将王翦,又不是叛将王翦。”

天幕将三个叛将和王家分开叙述,说明王家很可能不是那三个叛将。

再说了,在灭楚之战中,他交给对方六十万军队,那是倾国之战。倘若对方有异心,那么灭亡的就不是楚国,而是秦国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并不会因为还未发生的事情而质疑自己的爱将。

王翦顿了顿,叩头谢恩,心里松了口气。看来这关,勉强过去了。

秦始皇话锋一转,目光沉沉,看向站在祖父身旁的年轻人:“王离,楚国贼心不死,朕派你领兵五千,去调查那所谓的楚汉之人。”

“臣遵旨!”

在六国还没覆灭、楚怀王客死于秦的时候,楚国曾经流传过一句来自隐士南公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国虽然只剩下三个氏族,但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国!

秦始皇听过这句谶言,并不放在心上。像这样诅咒他的预言,他听过无数次。

六国里的每个国家都吵吵嚷嚷,要灭亡他呢。

他并不相信这句谶言,但天幕的话,让他不得不在意。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从名字来推测,恐怕和如今楚国那群亡国遗民逃不了干系。

这个推测让他没来由地有些心乱。

楚那个蛮夷之地位处东南,距离咸阳太远了,几乎是最难管的地方,那里的百姓只认楚国,而不认秦国。

他做好了慢慢消化这块肥肉的准备。如果大秦能绵延一千年,一代又一代帝王的努力,迟早会让这些亡国遗民忘掉楚国这个概念,从骨子里变成秦人。

无论有再深的仇恨,只要过了三代人,也会忘了七七八八。

可是那西楚霸王居然还打着楚国的旗号。

这不就是说明帝王的恩泽还没有让他们忘掉旧主吗?

是后来的帝王太没用,还是秦朝延续不过三代?亦或者两者都有?

这不可能!

他面上不显山不露水,然而攥紧拳头,骨节发白。完全不敢相信,或者说,不想相信这个推测。

奋六世之余烈,怎么会三代而亡?

秦始皇通过犄角旮旯里的小小信息,就分析出了这么多线索,这就是千古一帝的智谋。

不久,秦始皇冷静下来,下令让太史令记录天幕,力求将所有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他没有那么爱诗歌,对盘点诗人兴趣不大。有吟诗作赋的时间,他宁愿去批奏章。

可是今天的事情告诉他,在天幕的犄角旮旯里,也许藏着秦朝相关的信息。

先不管天幕说的是不是真的,都必须记下来,逐字分析!

........................

视频的主人可不管自己掀起的滔天巨浪,悠悠哉哉继续说:【讲到这里,大家也都看出来了。】

【王勃家境好,得领导宠爱,名声又很甚,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可惜呀,接下来,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原因非常儿戏。】

【这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沛王李贤高高兴兴地拉着一堆贵族子弟玩斗鸡。】

【斗鸡,是鸡之间的搏斗。这种游戏起源于春秋战国,汉代传承下来,在唐代非常盛行。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喜欢玩斗鸡。】

【当时的民间童谣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如果斗鸡玩得好,可以获得贵人的赏识,获得官位,根本不用读书写字。】

【沛王李贤当年十三岁,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好玩的娱乐,梨园老祖唐玄宗还没出生呢。李贤和朋友一样沉迷斗鸡,没事就跟外面的人打比赛,结果跟自己的兄弟英王李显杠上了。】

【谁都觉得自己的鸡厉害,谁都觉得别的鸡是垃圾,于是决定斗一场鸡。】

水幕上出现新的画面。随着男子一声高呼:“放鸡!”

两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杀气腾腾地搏斗起来。

围观的人不停喝彩,两位王爷不停给自己的鸡加油打气,气氛热闹得不行。

而王勃站在旁边,安安静静,与众不同。

他家风很严,从小就爱读书,不喜欢这种玩乐。比起斗鸡,他更想去看书。

沛王李贤玩得正嗨,看到王勃这么不合群,心想:“这王大才子莫非是不喜欢斗鸡,才冷着个脸?”

他想让王勃也参与进来,让场子更热闹,一来二去想出了个好点子,笑意盈盈:“子安,今天这么热闹,斗鸡这么好玩,你文采出众,不如写一篇斗鸡相关的文章吧!”

王勃觉得这事很无聊,但王爷之命,哪能不从?

他只能提笔写了一首骈文《檄英王鸡》。

紧接着,这首骈文浮现在天幕之中。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

.............

不少没见过这篇文章的人心中啧啧称奇。

善用典故,对仗工整,文采飞扬。

明明主题是在搞怪,却妙笔生花,太绝了。

秦朝,沛县

未来的汉朝开国皇帝刘季如今还是个无名小卒,在家乡担任沛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

他只比如今的最高统治者秦始皇小两三岁,已经是个中年人了。

几年前,他们沛县来了一位有钱人吕公。在宴会上,吕公很赏识他,问他要老婆不要?

他要了。

他娶了吕公的女儿吕雉,生了孩子,算是成家立业了,可是并没有稳重多少,身上的游侠风气没有褪去,还是非常散漫。

如果世道不乱,他估计会一直这么潇洒地过下去。

刘季嘴里叼着草根,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刚刚从鸡笼里掏出自己的鸡,便听到头顶的天幕在说斗鸡。

他也会作诗,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忍不住哈哈大笑:“好,这篇文章不错,这王勃啊真是个妙人,不是只会写骚诗的读书人!”

“我要给这个文章换个名字,从今天起,它就叫《檄樊哙鸡》!”

旁边的发小卢绾无奈地笑笑。

刘季,卢绾,樊哙……他们从小光着屁股一起长大,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今天抽出空来,玩一场斗鸡。谁知这天幕也这么应景!

听刘季这意思,估计是把王勃当他朋友了!

事实正是这样,刘季没读过多少书,却很喜欢和读书人来往。长官萧何从来不会陪他玩斗鸡,他也不会上赶着找没趣。

如今这个读书人王勃就很对他胃口,肯定和他玩得来。

他感慨道:“不能和这王勃相见,实在是一大憾事啊!”

真羡慕那唐高宗,有这么一个人才!

这篇骈文从天幕传出去后,成了许多时空斗鸡爱好者的最爱。从此以后,在斗鸡之前,找人写檄文成了风雅之事。

...............

在斗鸡爱好者对这篇文章交口称赞的时候,年轻的王勃来到了皇宫门前。

他刚刚接到唐高宗的诏令。

因为天幕提到了他,所以唐高宗主动召见他,好像要提拔他了!

要是知道连汉高祖刘季都对他称赞有加,想和他一起玩耍,估计会高兴地痛哭流涕吧。

现在,他最关注的皇帝,并不是汉高祖,而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唐高宗李治。

他听到天幕这么称赞自己,不高兴是假的。

他现在还没有做出这篇文章,但想来也快了。皇帝应该会更赏识自己吧!

就在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时候,天音传来。

听完这悠悠我心的话之后,王勃感觉自己的脚就像是灌了水泥,一步也走不动了。

明明距离皇宫只差临门一脚,他却有些不想迈出最后一步。

身旁领着他的宦官也惊讶于天幕说的话,顾不上催促他。

【檄文是一种官方文书。古代打仗,讲究师出有名,不管是不是正义之师,也必须通过檄文来把自己包装成正义的。一般发了檄文,就意味着我要打你了。】

【王勃给鸡写檄文,跟过家家一样。用我们现代人的目光来看,挺有趣的,但是,皇帝可不觉得有趣。】

【据说,唐高宗见了王勃的“大作”之后,非常生气,叹息道:“我真是看错他了,这人哪里是什么奇才!明明是歪才!什么叫二雄不堪并立,这是在说两位皇子不能共存吗?两位皇子斗鸡,沉迷游戏,他不劝诫,反而夸大事态!太过分了!”】

【上见之,怒曰:“此乃交构之渐。”——《资治通鉴·唐纪》】

【这是兄弟互相构陷,互相残害的开始啊!】

【唐高宗当天就罢免了王勃的官职,把他赶出了沛王府。】

【一代天才王勃就这样被赶出了京城。】

........

秦朝,沛县

刘季已经把王勃认为朋友,闻言情不自禁张大嘴巴,草根从嘴里掉了出来,都没注意到。

“游戏也要当真?这唐高宗的心眼比绣花针眼还要小哦,无趣,无趣。”

他摇头晃脑:“可惜了这大才子啊!”

说着说着,他笑盈盈:“如果天幕能把这人才送给我就好了,嘿嘿。”

专门给他写讨鸡檄文!

这时,正在休假的萧何凑巧来到河边,见他们还在玩斗鸡,连忙走过来:“谁让你们在这玩斗鸡的?都给我回家去。”

刘季仰着脸,感觉自己就是那被迫害的王勃,义愤填膺道:“凭什么不让玩啊?哪条律令不让我玩?鸡又招谁惹谁了!”

萧何捋着胡须,高深莫测:“你别管那些有的没的,你照做就可以了。反正,这段时间别玩了。”

刘季有些云里雾里,但萧何是他的好朋友兼顶级上司,他总不会害自己。

刘季便和自己的发小们把鸡收回笼子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边走,一边还和樊哙嘟哝:“这天幕这么精彩,我正好不想玩斗鸡呢,回家看天幕去了。”

萧何目送着他离去,重新抬起头看着天幕,轻轻叹气。

他作为大秦基层小官,心细如发,才高八斗。曾经有人推荐他到咸阳任官,他都没有答应。

他可是看得明白,王勃之前那首诗以及天幕的注解吐露了天机。

这大秦,要起风了。

..............

唐高宗对王勃的处置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连唐高宗的父亲唐太宗也不例外。

他扭头看向太子李承乾,谆谆教诲:“你知道什么叫做上行下效吗?”

“你因为一点小过错,就发落才子,明面上看起来是小事,但影响是很大的。以后那些才子必定人人自危,玩斗鸡的时候,都要战战兢兢,害怕触犯你的禁忌。平民百姓都要畏手畏脚,惶惶不可终日。”

“你需要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才能得民心。”

魏征成天挑他的毛病,恨不得指着鼻子骂他,他都没有处置他。

承乾没有学到自己半分肚量啊!

李承乾心中委屈,自己未来会因为游戏之文生气?

他倒是觉得这文章写得挺不错,王勃也挺好玩的呀。

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之后,性情居然变了这么多。

他不知该怎么解释,只好点头应是。

李世民教训完太子,心中松了口气,余光瞥见旁边温润如玉的小儿子李治,感慨极了。

雉奴从小就聪明,仁慈又孝顺,和兄弟关系很好,朋友非常多。如果他是皇帝,绝对不会随意处置这个才子!

而这时,天幕说道:【观众是不是觉得挺无语的?这唐高宗怎么开不起玩笑啊?对王勃来说,简直是无妄之灾。可以说是一只鸡引发的血案。】

【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儿子斗鸡,干什么非要找王勃发难?】

【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记载唐高宗仁孝,“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还有的史料记载他懦弱,怎么搞起了文字狱?简直是人设崩了!】

【关于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毕竟大唐王朝是出了名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唐高宗的父亲通过玄武门之变,才登上皇位。】

【唐高宗自己一开始不是太子,和皇位无缘,最后却脱颖而出,登上皇位。有人戏称他捡漏王,什么都没做,天降一个皇位。】

【对了,也有史学家觉得他腹黑,认为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讲敢做。不是不争不抢,而是善于用弱,大智若愚。采用了不流血的玄武门之变。】

【唐高宗的性格是有所争议的。不管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兄弟相争,一直都是李家的禁忌话题。】

【至于唐高宗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也不重要。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王勃被最高领导人厌恶了。】

【总之,这就是唐高宗对王勃的第二叹。】

【第一次叹息让王勃飞黄腾达,第二次让王勃坠入深渊。】

....................

大唐贞观年间

李世民:“?????”

长孙皇后:“???”

李承乾和李泰:“???”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扭过头去看着长孙皇后,见她也是一脸迷茫,这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

“唐高宗自己一开始不是太子,和皇位无缘,最后却脱颖而出,登上皇位。有人戏称他捡漏王,什么都没做,天降一个皇位。”

李世民满心对李承乾的教诲梗在嗓子眼,上不去也下不来,憋得面色涨红。

所以这发落王勃的唐高宗并不是太子李承乾!

那这高宗到底是谁?

此时正是炎炎夏日,宫殿里温度不低,然而天幕话音落下,气氛顿时降到冰点。

那股冷意仿佛能钻入骨髓,将人冻成冰块。

周围的侍从面对整个大唐最尊贵的家庭,齐齐跪了下来,恨不得挖掉自己的耳朵,好过听到这等惊天秘密。

保不齐要掉脑袋了!

今天提前更新啦,10点就不更啦。

谶言来自:《史记.项羽本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猫匿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一只鸡引发的血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