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十大败家皇帝[历史直播] > 第15章 广子

四日里,始皇帝命人整理了刘邦、萧何、韩信、张良,项羽……所有被提及的人的资料,亲自查阅他们的情况。

他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哪些人能为他所用,又该如何为他所用。

虽然刘邦后来反了大秦,为绝后患他应当处死刘邦,但按照后世看法,大秦显然不是处死一个刘邦就能挽救的,反而应当重用如今没有反叛之心的刘邦等人。

他不做更多的犹豫,亲自下旨召刘邦萧何等人入咸阳宫。

至于张良,项羽等人,天生与秦朝立场相左。他只命人前去探查监视,等他见过刘邦等人后再做决断。

只是咸阳离沛县有将近一千八百里,快马加鞭也要十天左右的时间,现在就是耐着性子等。

原先习惯、并不觉得缓慢的路程时间,却因焦灼的心而觉得的煎熬。

直道也需要修整起来。

但是以当前的国情来看,大秦疲敝,无力承担这样的工程,需要至少休养生息十至二十年。秦直道只能留着给秦二世、三世去修了,不单单是运输作战物资的路线,通往全国各地的道路也要修,组建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不,待到大秦朝人才济济,百姓富裕后,他自己就能修,留一个太平盛世给子孙。

此时,他恨不能多活几年。

其他各朝各代:

天幕两个视频,一个讲了胡亥,一个讲了汉初三杰,虽可以史为鉴,但毕竟距离他们太过遥远,因此大多是抱着观看的心态,没有意识到不同时空的皇帝们也一起在看,暗自猜测下一个败家的皇帝会是谁呢?

汉孺子刘婴?汉灵帝刘宏?还是晋武帝司马炎?……

刘邦/刘彻/刘秀等汉朝皇帝:看看接下来上榜的兔崽子是谁!

汉桓帝、汉灵帝好的很啊,他们都记着呢!

朱元璋有点担忧下一个要盘点的败家皇帝就是他大明朝的朱祁镇,至少也要等到朱棣回京再盘点吧,让这逆子好好看看子孙造反当皇帝把家给败成什么样了,免得说他冤枉了他。

明朝的诸位皇帝都担心接下来天幕盘点的败家皇帝会是朱祁镇,在文武百官面前丢人。

众人猜测中,四天之期很快结束,天幕再现异象,《盘点十大败家皇帝系列》如期而至。

一众皇帝正襟危坐,生怕盘点的是自己的儿子/孙子。

熟悉的声音响起:【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上次说过一周更新一次败家皇帝系列,话不多说,咱们今天就来盘点十大败家皇帝第二位——】

【注意看,这是一条已经存在千年的人工河流,沟通南北,是古代的水上交通要道,每天在河上往来船只络绎不绝,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它就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熟悉的开局独白,不同的是,这次天幕上出现了一张地图。

水蓝色的线代表河流,红色的圆点代表城市,河流途径的地区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画面一转,出现了古代京杭大运河船只往来的繁华景象。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有三千六百里,沟通了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货运量庞大,可运载一千多吨位的船舶,也就是十万钧。】

“十万钧!!”隋朝之前的皇帝们看清这条河,倒吸一口气。这是何等伟大的工程,简直可以媲美长城!

嬴政叹为观止。

他修长城,修直道,修运河,主要都是为了军事目的。没有想到后世的帝王为了经济民生,而修了一条这么长的运河,沟通南北,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

南蛮之地,竟然也能如此繁荣。

隋炀帝杨广思索着,这运河和他让人挖的渠有点像?但是沿途经过不大一样,或许是他的子孙又扩大了路程?

哈,他就知道,这河一旦修成,果然是千秋之功,他是可以媲美秦始皇的千古一帝。

看来败家子很可能是他的子孙了,呵,败坏祖宗的家业,可耻!

元、明、清的帝王们慌了,尤其是明朝的皇帝们。

看这河的走向是通往通州的,摒弃了杨广挖的通往洛阳的水道。

这天幕接下来要盘点的败家皇帝,不会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吧?

【说起这条河,大家肯定就知道我今天的视频主角是谁了。和胡亥接手的大秦不同,这位完全就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前朝的的众人一怔。他们纷纷想到之前点评秦始皇筑长城时天幕的点评,莫非这运河……

【我们知道,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晋朝也分为西晋和东晋。东周之后为春秋战国时期,东晋之后为南北朝时期,俱都充满了战乱与纷争。】

“明朝呢?汉朝呢?三国呢?还有宋朝呢?怎么不提?现在又出来了晋朝和南北朝?”嬴政释然,“看来不光是他大秦,其余朝代也没有传至万世的。”

这最后一个败家的皇帝应该是前面提到的宣统帝吧。

司马炎震怒:他统一的国家又分裂了?

到底是哪个不肖子孙败家?把他司马家三代人的努力给干废了?

完了,天幕接下来要盘点的败家皇帝不会他司马家的子孙吧?

满朝文武都看着呢,这丢人可就丢大了。子孙不肖,让他这老祖宗蒙羞。

汉朝各位皇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他知道,晋朝是什么?难道是明朝亦或是三国之后的朝代?

隋文帝杨坚:“……”有种不好的预感。

若论败家,汉朝的桓、灵二帝应该榜上有名,天幕从秦朝的胡亥开始盘点,却跳过了这两位,直接讲到了南北朝。要知道南北朝之后就是他大隋。

难道是他的大隋出了败家皇帝?

杨坚怒从心头起,握紧了朝笏,他倒要看看是哪个不肖子孙。

【历史惊人的相似,秦朝作为继周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二世而亡。隋朝作为继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也只传了一代。】

嬴政:“……”

杨坚:“……”

这一刻,这两位横跨千年时空的皇帝,有了感同身受的复杂感觉。没别的,就是想骂人。特别想。

汉朝各位皇帝:秦汉之后,到底出现了多少个朝代?看起来不止二十五个的样子。

隋文帝位面

公元600年,庚申年,开皇二十年。

杨坚犹豫要不要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听到这话下定了废太子的决心。

杨勇果然不堪大用。

这是老天在助他挽救隋朝的命运,当即就想让人拟旨,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然而下一秒……

【废话不多说,下面开始盘点第二个败家皇帝,那就是,修建京杭大运河几代君主之一的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位面:

已当了十二年皇帝的杨广豁然站起身,踹翻一旁的侍从暴怒道:“通州和洛阳方向都不对,这怎么可能是朕修的河!”

他身边侍从们顿时跪了一地,瑟瑟发抖。

隋文帝位面:

刚改立杨广为太子的杨坚:“???”什么?这不可能!

杨广也懵了:“???”什么?这不可能!

杨坚是唤来大臣一同看这天幕的,因此杨广也在他身侧,他心跳砰砰的,“噗通”一声双腿直直跪倒在地:“父皇,儿臣冤枉!”

【杨广出身名门望族弘农杨氏,祖上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东汉名臣杨震。】

西汉的皇帝们:有前汉、后汉,怎么又冒出来个东汉?我汉朝到底建立了多少政权?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又是什么意思?

汉安帝位面

公元123年,延光二年

被天幕点名的杨震:“……”我没有这种败家的不肖后人。

樊丰阴阳怪气:“杨太尉,你的后人出息啊,能在天榜上留名。只可惜留的是千古骂名,比秦二世还要败家。”

太监的声音尖,听起来增添了讽刺效果。

生有数个儿子,孙子众多的杨震:“……”

虽然后代当了皇帝让他心里很高兴,但是吧,他现在得面对君主,当下表忠心道:“臣不知杨广是臣哪个儿孙的后代,臣现在就宰了杨广的祖宗,免得生出这么个遗臭万年的玩意,有辱家风。”

汉安帝刘祜倒不至于糊涂至此,安抚道:“自汉以后,王朝更替也不只是一次两次。杨爱卿莫要冲动,统一南北的隋朝开国皇帝也是你的后人。”

杨震心中窃喜。

刘祜紧接着问道:“朕有一事不明,还望杨爱卿解惑。”

杨震道:“陛下请问。”

刘祜问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是何意?”

杨震:“!”

他没想到过去的事被天幕给抖出来了,只好向陛下解释:“臣任东莱太守时,有人欲送臣金银,被臣拒绝。他说这事无人知晓,臣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刘祜有点不高兴了,道:“太尉倒是清廉,向你行贿的人是谁,怎么不说?”

杨震心里咯噔,他不想牵连朋友:“此事过去多年,已然记不清人名。”

王密只是想感谢他的举荐之恩,并非是行贿。

刘祜没再追究。

下次杨震若是再敢谏言,他就追问行贿的人是谁。

记性不好,当回家休养。

【为什么要说起弘农杨氏,因为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他的母亲杨艳也是杨震的后人。可以说杨氏一族显赫,能再出杨坚、杨广这两个皇帝也不意外。】

樊丰阴更乐了:“了不得,听闻杨太尉家风严谨,果真是名不虚传呐。”他还当杨震当真是高风亮节呢,呸,乱臣贼子。

天下是汉家天下。

杨震非帝室之胄,后代子孙却当了皇帝,不是逆贼是什么?

若不是天幕说杨广是南北朝之后的隋朝皇帝,他现在就可以向陛下谏言,治杨震一个谋逆大罪。

杨震:“……”无话可说。

辞官吧,这个太尉他没脸再当下去了……教育子孙后代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命。

【回归正题,上次盘点胡亥的时候说过,秦亡之一的原因便是胡亥得位不正,本来无缘帝位。杨广和他有一点相似之处,却又不大相同。

他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和胡亥一样,都是父母宠爱的孩子。他本来也是无缘皇位的,亲哥杨勇才是太子。不过谁让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呢,在父母面前哭一哭,太子之位轻松到手。】

天幕里上演着视频:【隋文帝杨坚立太子、封王之后,杨广应当去封地走马上任。离别之前,杨广跑到在母亲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说兄长容不下他,要杀他。独孤皇后心疼儿子,也哭的很伤心,于是决定废除长子的太子之位,改立次子。】

【隋文帝怕老婆,竟然怕到在立储这样的大事上也听老婆的,结果悔之晚矣。】

其余各朝,皇帝们都震惊了。

魏文帝曹丕:杨广夺嫡如此简单?

唐太宗李世民:羡慕杨广得父母宠爱,只需要争宠就可以得到太子之位。别人夺嫡是争宠,猫狗相戏,而他夺嫡是争立战功,龙争虎斗,更是搏命。

夺嫡难度和曹丕、曹植相当,甚至比他们更难,只是对于他而言,运筹帷幄是以成功罢了。

特意陪着一起看的长孙皇后,瞧见他的表情,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便握着他的手安慰他。

李世民感受到她的温度,叹息着将长孙皇后拥入怀中:“这些年还好有你在身边,观音婢。”

其实他已经很少想起当年往事了,偶尔想起来,也是感叹巨多。

明成祖朱棣也在暗搓搓的心酸:朕在爹爹的心中还没有孙子重要,着实羡慕杨广。

当年削藩,他一个亲王,甚至要靠装疯才能躲过清算。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杨广这手段放到大清早就被碾成渣渣。

秦始皇嬴政忍不住按住突突乱跳的额头:他是病死在外,被奸臣把持朝政,才没法传位扶苏。想不到这隋文帝杨坚这般胡闹,说改立太子就改立,岂非儿戏?

而且要他说多少遍,他根本没有那么宠爱胡亥,看他知晓此事后毫不犹豫处死胡亥就看得出来。

隋文帝位面

杨坚顶着百官震惊的眼神,怒道:“一派胡言!”

他指着跪在身前的杨广,对着百官大声道:“朕改立广儿为太子,众卿难道不知道吗?”

“朕分明是因为广儿生活节俭,将来必定是一位能够体察民情的君王;是因为相士说广儿贵不可言,有帝王之相;更是因为广儿不爱声色犬马,会是一位明君!

反观那废太子杨勇,他集结百官朝贺有不臣之心,贪图美色宠爱姬妾,甚至想诬陷杀害广儿!这些事,你们难道都忘记了?”

什么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哭一哭就有了皇位,立太子的事,可能这么随便吗?

百官闻言,不少人应和道:“陛下所言甚是,想来是后人编排,是非可恶!”

杨广也跟着大声说:“父皇一统天下,乃是与始皇比肩的千古一帝!定是那后世朝代,有人嫉妒父皇功绩,是以篡改史书!父皇,您千万别中了后世人的诡计!”

天杀的天幕!他伏低做小,已经装了这么多年,眼看皇位唾手可得,竟然会出现这等变故。

怎么办,怎么办……得想个办法,打消父皇的疑虑。

杨坚闻言点点头,脸色却没有好看多少,目光沉沉地看着天幕。

他确实很宠爱杨广,但这会心里充满了疑虑,没有叫杨广起身。

他倒要看看,是怎么个“悔之晚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