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开局0天赋的我苟到了三国最强 > 第6章 传承

开局0天赋的我苟到了三国最强 第6章 传承

作者:安静的九乔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17 来源:文学城

孙策神智完全清醒时,发现自己已经越过秣陵,正置身于牛渚矶附近的一个猎户聚居的小村落里。

在这里他得到了妥善的照顾,伤势渐渐平复。

将他捡回来的那对猎户父子,懂得“识水”的父亲名叫向刚,旁人都管他叫“向老爹”。儿子叫向强。

这父子俩都是性情和善,待人有礼,对孙策照顾有加。他们问起孙策的名姓,孙策哪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提起自己的乳名,叫做“阿策”。

这是一座住了三十余户、两百来人的小村庄,村里都是猎户,除了妇孺老幼,村中各个都是打猎的好手。

孙策借住这里养伤,刚好见识一回猎户们对“智脑”的应用。

按照孙策的观察和芯片槽随后做出的判断,这群猎户们在基础智脑的平均水平之上,至少有三人,分别掌握了“识水”、“辨植”、“驯兽”这三种特殊技能。

“识水”是向老爹的独门绝技,自不必多说,有他在,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能喝上清洁的山泉水,人人身体健康,很少生病;

拥有“辨植”智脑的人能够根据叶片、花朵和果实的样子辨识野果野菜是否可以入口食用。孙策曾见识过拥有这种智脑的猎户带回来几个其貌不扬,甚至极其丑怪的果子,但去皮之后食用却鲜甜可口,令人惊叹;

此外还有“驯兽”智脑——村中猎户所豢养的三十多只猎犬,都由同一名猎户所驯。当猎户们出发打猎时,猎犬们在这名“驯兽”猎户的指挥下如臂使指,极富灵性。可一旦换了个人指挥,就发挥不出这样的效果。

除了这三项绝技之外,猎户们会的更多是箭术。但他们的箭术明显不如孙策在丹徒县城外遇到的那样精准凌厉。以此类推,丹徒那位弓箭手所拥有的,应该就是那名叫“百步穿杨”的特殊智脑,不像这边大家都只是基本款。

孙策观察着猎户们,猎户们也在观察他。

孙策有种感觉:大家都意识到了他的不同,能看得出他不具备任何特别的智脑——寻常猎户们管卓越的“智脑”叫做“本事”,吐属文雅些的管它叫“天赋”。

“阿策,你长相忒好,为啥这么没‘本事’?”

一个圆脸的年轻猎户笑着打趣孙策。他叫阿铁,至多只有十六七岁,手里总爱把玩一把短短的猎叉,一张脸坦白而真诚,完全是一副口无遮拦的样子。

孙策原本就拿定了主意藏拙,见对方问,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羞涩。

“阿铁,”向老爹却站出来帮孙策说话了。

他数落圆脸少年:“你这话说的可忒不厚道。如今可是乱世,遭逢变故的人多了去了,动不动便是与家人亲族离散的。”

向老爹说着转头望向孙策:“阿策,你阿爹过世的时候你不在身侧吧?”

孙策一怔,想起父亲孙坚。

自他记事起,孙坚就一直在南征北战,讨黄巾、讨董卓……极少有机会回家探视。

初平三年,孙策十七岁时,全家人在寿春接到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得知孙坚在追击黄祖时被黄祖部下用冷箭射死。连孙坚的尸身,都是孙氏兄弟后来去袁术处讨来,送回老家安葬的。

“是的……”

孙策追思此事,脸上流露出哀伤与惭愧——黄祖的杀父大仇,他至今还未能报。

向老爹便肃然点头道:“果然!果然!”

其余围坐在此的猎户们纷纷叹息:“难怪!难怪!”

阿铁也连忙换掉嬉皮笑脸的表情,连声抱歉:“阿策,对不住,早知道你是这样的身世……我不该笑你的。”

——这怎么回事?

孙策傻住。

他没有智脑,是因为“误入”这宇宙的关系,与父亲孙坚过世时自己在不在身侧有什么关系?

但众猎户们看到孙策这般表情,都认为是触及了孙策的伤心事。大家忙不迭地改换了话题。阿铁也绝不敢再嘲笑孙策“没啥本事”了,而且在当晚吃饭的时候往孙策碗里多挟了一只野鸭腿。

*

几日一过,孙策伤势痊愈,体力尽复旧观,便向猎户们问路,想要前往丹阳。

向老爹听了孙策的请求免不了一怔,他对孙策很有好感,原本想要收留孙策在村中长住的。

但他一听说孙策想要前往丹阳“投亲”,便通情达理地点了头,并主动提出可以替孙策找几个认识的船夫,送孙策溯江直上,前往丹阳。

就在此时,村里三十多只猎犬突然此起彼伏地吠叫出声。

不一会儿,守着村外道路的阿铁举着从不离手的猎叉跑回来,高声喊道:“山越,是山越!”

阿铁身后跟着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人,穿着质地不错却显陈旧的直裾深衣,手中却提着个打着补丁的布包袱,背上背着一个用来装竹简的书箱,一副风尘仆仆的读书人模样。看年纪这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但是眉宇间透着与年纪并不相称的老成。

这外来的少年跟着阿铁赶到村子跟前,也大声道:“的确是山越,看情形是想要征募……”

村中的猎户们一听,纷纷开始大骂。

山越本是山贼,所谓的“征募”不过是搜剿村落,强行令村民从原居住地徙离,迁至他们所驻扎的山林中,命老弱妇孺下田种植谷物,匠人炼铸兵甲,青壮则为兵为匪,用作对抗官军和其余山越的小卒。

孙策一听说来了山越,“嗖”地站起身,四下里寻找趁手的武器。

向刚却伸手将孙策一拦,说:“阿策,你先退到安全的地方去。”

他又吩咐自己的儿子向强:“你照顾阿策!”

孙策立即被向强拉扯着退入村中,与迅速聚集在一处的妇孺老弱一起,暂避在村中茅屋之后。

村口这边,山越已经到了。

孙策听见一个声音大吼着:“宗帅潘临如今欲在本地屯林历山,秣陵一带猎户百姓无不闻风来投……”

孙策在心中骂道:无耻!

潘临这人他很清楚,不过是一个山贼头目,无治理之才,却好杀戮,而且欺软怕硬。孙策在时,此人是一打就跑,一打就跑……如今竟然敢到秣陵附近来抢地盘了?

他心中愤怒,便没听见山越又说了些什么。

但听向老爹在远处大声告知:“我等世代生活于此,只以打猎为生,不想加入什么潘大帅潘小帅的队伍。尔等要强拉我等去入伙,难道不是和那无道皇帝治下强征徭役的官兵们一样?”

对方又说了几句,孙策听见他们隐隐约约地提到了“孙郎”二字,好像在说,孙郎当年不也如此?

这边向老爹也理直气壮地回复:“孙郎至少能约束属下,对治下百姓秋毫无犯。你们潘宗帅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业,能与孙郎相比?”

孙策还从未听到有人评价自己,心里一阵自豪,却听见身边向强小声说:“只可惜孙郎死了。再无人肯为了我们向山越出头。”

孙策:我就在你身边好好地蹲着……

就在这时,忽听一声尖叫,随后是尖利的唿哨声,旋即传来猎犬狂吠、撕打与喊叫之声。

向强一个激灵:“动手了!”

这个年轻人担心父亲的安危,随手提了一把猎叉冲出去,将孙策忘在脑后。

孙策又哪里是闲得住的?他也随手捡了一把趁手的猎~枪,跟着向强就向村口冲。

这小村的村口已是一片混战。人人嘶吼着杀红了眼,正以命相搏。向强与孙策刚刚冲到村口,暂时还无人理会他们。

山越来人有上百,与村中精强的猎手人数大致相当。

可能是因为村中的“驯兽”猎户先发制人,三十几多只大大小小的猎犬一起冲上撕咬,一时间倒让手持弓刀兵器的山越们猝不及防,手忙脚乱。

孙策提着手中猎~枪,这枪虽然没有他惯用的“霸王枪”那样顺手,但也轻重适中。眼看一名山越提刀冲向强砍来,孙策一枪~刺出,解了向强的围。

但向强丝毫没留意孙策的帮忙,他突然大喊一声:“阿爹!”紧跟着上前两步,从地上扶起一人,再度哭道:“阿爹……”

被向强扶起的正是向刚,此刻他仰面朝天躺着,胸前要害处扎着一柄短刀,鲜血早已染红了向老爹身上的麻布粗衣。

除了向刚,还有几名猎户的尸身正横七竖八地歪在村口的道路上,看来猎户们的猎犬固然“先发制人”,山越们仗着兵器犀利,也已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孙策再次出手,猎~枪挡住一名山越的攻击,护住向家父子。

向强却根本不察,他的全部心神都在弥留的向老爹身上。

向老爹强笑着,断断续续地道:“是福……不是祸,是祸……”

他猛地抽一口气,嘴里渗出血沫,喉间传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躲不过的……强子,爹的时候不多了……来吧!”

向强鼻音浓重,摇着头大叫:“不,不——”

“阿爹,你挺过这一阵,强子去秣陵找大夫,去找给你治伤的大夫……你一定能好的!”

向强的声音转为嚎哭,孙策在一旁听得心酸。

却听向老爹微弱的声音里透着焦急:“不……不,不要浪费你阿爹和你祖辈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识水’!”

勉力与山越相搏斗的孙策恰好一回头,见到向老爹染满鲜红的右手恰好从脑后举起,勉力举至向强面前。

那只手中捧着一团光亮。

向强涕泪纵横,但还是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这团光亮,将它举高至头顶,闭上眼,然后将手轻轻地按在自己的太阳穴上。

那团光亮倏忽之间消失了。

向强睁开眼,他整个人的气质在孙策眼里似乎有些不同。他看起来老成了不少,但眼中所增添的沧桑感终究化不开浓重的悲恸。

而向老爹原本高高举起的右手,这时终于无力地垂落。

孙策猛醒:“是‘识水’!”

他瞬间得了灵感,明白了向家父子之间传递了什么,也明白了向老爹为什么会问起孙坚过世时孙策是否在他身边。

这个宇宙里存在的“智脑”,也就是“芯片”,或者说,特别的能力……是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的。父死传子,前提是长辈过世时晚辈就守在身侧。

“对,没错!”

芯片槽这时懒洋洋地确认:“芯片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但人只有临终时才能将它取出,交给下一代。转让窗口期十分短暂,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将自己的智脑传给他人……”

竟是这样。

孙策心里感叹着,手中的猎~枪却不停,枪尖虚晃,猛地送出,“噗”的一声,正扎在一名山越的手腕上,马上让对方丢了武器,捂着手腕退开。

“原来是你!”

一个声音响起。

一对形状特别的三角眼正上下打量着孙策。这眼神如鹰隼般锐利,虽然没能准确辨认出眼前人的面貌眉眼,但依旧从他的身形和动作认出了孙策。

孙策心中警惕,手中的猎~枪再次握紧几分。

这是狭路相逢:此刻他面对的,正是曾在丹徒城外对上过一回的那名山越头领。

说一下文中的几个地名:

“秣陵”就是后来孙吴建都的“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牛渚矶”就是今天的“采石矶”,现在在马鞍山境内。

“丹阳”并不是今天江苏省辖内的丹阳,它是汉代的一个郡,郡治在宛陵,也就是今天安徽宣城。

“曲阿”反倒是今天的江苏丹阳。

……

总之作者的地理真的不怎么样,万一文中有哪里弄错了请大家一定及时指出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传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