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 第217章 外国出版社的重视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第217章 外国出版社的重视

作者:鲜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07-02 07:25:44 来源:转码展示1

7月1号,《轴心时代理论》创下了线上线下销量大捷。jiujiuzuowen

7月10号,再版30万册,上架销售,线上8万册秒光,线下22万册,秒光。

人民出版社面对着这惊爆眼球的销量,大家都傻了,一时间无所适从。

毕竟,这只是学术作品啊。

毕竟,这只是新作者作品啊。

一本学术作品打破最快售罄记录,这在华国图书市场上,从没发生过啊。

本来他们以为再印30万册,就能基本喂饱市场了,可万万没想到,这30万册丢到市场里,竟然瞬间被消化掉!

这是多么大的市场号召力啊!

开会,大家讨论了很久,社长广泛听取意见后,大手一挥:“那就再印它30万册!”

再印30万册!督促印刷厂,重点印刷,并加班加点!

7月18号,带着印刷机味道的新鲜书籍被分批次运到全国书店,这次不再同时上架,因地制宜。

于是乎,天锦市18号到货,18号售罄!

春城市19号到货,19号售罄!

牡丹市20号到货,当天售罄!

商海市20号晚上下班时间到货,某书店临时开门小范围营业,当晚售罄!

……

30万本书,再次销售一空。

人民出版社社长再次大手一挥,再印50万册!

这50万册的销量终于放缓了,不过在7月31号之前,还是售出了40万。

新书上架销售的一个月的时间内,再版三次,累计销量110万册,辉煌的销售记录让出版业瞠目结舌!

三联出版社的社长何文君背着手望向窗外,李亦儒的家就在窗外的南方,仿佛他能看到似的。

“非官方作品中,这是近20年卖得最好的作品了,我万万没想到能重振出版业雄风的,竟然是一部学术作品。这绝对是打破了市场规律啊!”

副社长点头称是:“的确是啊,一个月卖出110万本,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我甚至有点儿想不通。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这本书到了年底,有一定几率突破200万的销量啊!

《轴心时代理论》的确是优秀的学术作品,但这销量也太吓人了啊!”

何文君叹了口气:“其实,销量吓人的另一面,是不是也说明了,咱们并不是一个读书大国呢?

以咱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咱们的图书业本该更好吧。

不过这不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咱们要研究的是,如何抢下李亦儒下本书的签约权!”

副社长想想:“我的意见是,我亲自去谈,咱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签下李亦儒的下本书签约权。”

“同意,但你去不合适!”

副社长笑笑:“没什么不合适的,礼贤下士嘛!”

“我的意思是,我亲自去谈!”

副社长一阵沉默,搞了半天,是觉得自己分量太小啊!

李亦儒的下本书本计划在9月前筹备完,10月份上市的,但见《轴心时代理论》销量爆火,李亦儒决定将下本书的计划延期。

在《轴心时代理论》的价值完全显现后,在进行下本书的上市推广,这是一个很符合市场的运营。

但是下本书的签约权,在新书爆火后便受到了无数出版社的关注。

从7月中旬开始,就陆续有出版社接触自己了。

到了8月3号这天,李亦儒不仅仅在跟国内出版社接触,甚至还有国外出版社。

李家客厅,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女人正在跟李亦儒谈《轴心时代理论》海外的版权。

这个女人叫**丽丝,是美国学术出版社的代表。

爱丽丝给出了一份报价,10的版权。对于这个版权,李亦儒只能表示遗憾。

爱丽丝翻译:“爱丽丝女士说,这已经是对国内作家最高的报价了,她并不理解您为什么回绝得这么果断。”

李亦儒笑了,他心里明白美国出版业特别会包装作者。他已经想到自己英文版的书封了:华国单月销量过百万的现象级作品,一个18岁青年的学术巨著……

然后还得找某个大学者写个序言,在一通吹。经过老外的包装后,这本书的英文版想必不会差!

毕竟老外也有猎奇心理啊,见吹得这么厉害,估计总有一批人会被吸引住。

而且单月销量破百万,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传奇!

一旁的吴律师道:“海外版权,我们低于15的版税是不予考虑的,抱歉。”

爱丽丝翻译:“什么?您要知道,这真的是我们能拿出的最大的诚意了,我们不仅仅要支付李老师10的版税,还要支付翻译家的版税,并且要承担销量失败的风险啊!”

“翻译家的版税?”李亦儒笑笑,“我的书不需要其他人翻译。”

“什么?可老外看不懂中文啊!”

“我的意思是,我亲自译成英文。”

爱丽丝一惊,紧接着笑道:“我知道李老师英文很好,但是中译英并不是高考考试那么简单,它涉及到美国人的语法习惯,而且,翻译是件非常耗时间并且极其专业的事情。”

李亦儒思考了一下:“给我一周时间,一周后您再来,再做决定不迟。”

爱丽丝保持着友善的态度,但是离开李亦儒家门的时候,她板起脸道:“这个年轻人太理想化了,翻译工作是特别专业的,而且非常消耗时间,一周的时间亲自翻译成英文版,我的天啊,怎么可能?

翻译对英文的要求是极高的,并不是应试作文的翻译啊。

这个年轻人用你们华国话说,飘了啊!”

中文翻译在旁边也不好说什么,他也觉得这件事情不切合实际,他也认为,在新书爆火后,李亦儒有些飘了。

一周翻译出一部书,别说李亦儒了,就算是大翻译家也做不到啊。

中文翻译只能看着外国女人吐槽,真的一点儿帮李亦儒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这天晚上,李亦儒正在家里仔仔细细翻译《轴心时代理论》这本书的时候,那位中文翻译打来电话,代表私人立场建议李亦儒将书的翻译权交给专业人士,至于10的版税,翻译说的确是美国出版社对国内一线作者的稿酬了,考虑到翻译家等各方面因素,再高也不现实了。

李亦儒笑着表示对这位翻译友情提示的好意,再多的话也没法解释了,一切靠译文说话吧。

翻译作品这件事情,中译英和英译中,李亦儒前世都做过。

这个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当时做这件事情,单纯是为了把外国介绍到国内,或者把国内作品推向世界。

他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已经从事相关工作了,所以说他现在捡起曾经的工作,基本上驾轻就熟。

而且轴心时代理论前世诞生于西方,李亦儒最先接触轴心时代理论,也是看的英文版本等若干书籍,虽然他写的《轴心时代理论》有了很大变动,但还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所以,他亲手翻译自己作品《轴心时代理论》这件事,特别地靠谱。

从单纯的文本翻译角度来看,因为有着特殊的语言天赋、英文版著作存于脑海,以及前世的工作经验等诸多有利因素加持,他绝对不比其他翻译家差。

从对轴心时代理论的理解上来说,又有哪位翻译家比原作者更明白这个理论呢?

很多翻译家翻译作品,都会有悖于原文的意思,而李亦儒就没有这个烦恼。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李亦儒亲自翻译《轴心时代理论》,都是最靠谱最可行的。

但是李亦儒目前只能被大家误会自己飘了,毕竟他没饭解释他前世如何如何,毕竟在大众眼中,他还是一个高考英语打了149分的学生,跟翻译家这个词,相距甚远。

所以,面对大家的误会,李亦儒只能埋头苦干,暂时装孙子。

一周后,李亦儒给爱丽丝打去电话,爱丽丝如约而至。

她还是那么有职业素养,和李亦儒握手寒暄,并静静地看着李亦儒:“李先生,不知道您的翻译工作如何了呢?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该重新谈一下版税了呢?”

在李亦儒从抽屉里拿出英文版《轴心时代理论》之前,爱丽丝都没想到李亦儒真的能独立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别管翻译得怎么样,起码这本书安安静静地躺在茶几上,就就让爱丽丝有些佩服。

英文版的印刷和装订很正规,这是李亦儒麻烦出版社帮搞定的,李亦儒翻译这部作品,其实只用了5天的时间而已。

茶几上一共放了5本。

爱丽丝等3位外国友人分别拿起3本,翻译和中方人员拿起另外两本,大家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翻越着。

爱丽丝很快被文本内容吸引住了,连续翻了四五页后,她才突然意识到,她被内容吸引住之后,竟然忘了自己本职工作:评估这部译文。

她看不懂中文原著,也不清楚英文翻译精准与否,但她在译文中没返现任何的语法错误以及美国文化的常识性错误,从一个普通读者角度,她挑不出任何毛病!

其他几位老外也面面相觑,暗自点头。

翻译看得特别认真,他对照着中文原版,逐行地研究着这部作者亲笔译文,他此时满脸惊叹,满脸不可思议,满脸的疑惑不解。

翻译想不通,国学牛逼也就算了,怎么连翻译作品也是这么牛逼?

片刻后,翻译放下这部译作,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牛逼啊!”

爱丽丝:“hat?”

李亦儒:“partofthebodystructureofananial!”(动物身体的一部分结构)

翻译:“thistranstnistoogood!”(这部译作简直太棒了。)

爱丽丝一头雾水,怎么两个人对这个词的解释,竟能如此的南辕北辙?

见时机成熟,吴律师趁热打铁:“我们的诉求是,低于20的版税,我们不考虑。”

爱丽丝一怔,啼哩吐噜说一堆,翻译挑重点简短翻译:“您之前不是说15的版税么,怎么又涨价了?”

吴律师:“因为我们负责了译文工作,所以涨了5的。”

“你这太狠了吧?爱丽丝女士说,我们要再考虑考虑,请给我们几天时间,这本书,我们能拿走么?”

“当然可以。”李亦儒点点头,他已经提交注册了。

爱丽丝拿走这本书的译文是有目的的,她要请专业团队进行核实,这本译文究竟是不是如翻译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瑕!

她总觉得翻译有些偏向李亦儒,毕竟翻译是华国人,偏向李亦儒也是情理之中。

尤其是关于“niubi”的翻译,李亦儒和翻译竟然同时脱口而出两个完全没联系的意思,她当时就有些疑惑了。

将书亲自带回美国,专业团队进行紧急核实,终于发现了此书并非完美无瑕。

任何一部译文,不管谁翻译的,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算是母语写作,成稿后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校对的,这是正常的,更何况是翻译呢。

爱丽丝翻看着这本译作中出现的5处问题,整个人如遭电击!

第15页第3行,不应该用“,”而应该用“”;

第53页第15行,严格意义上讲,不该用过去进行时。

第108页第9行,和原著相比,漏字。

……

整本译作中,只出现了无关紧要的5处问题而已,这在整个译文领域,可以称得上极佳的译文了。

正常上市的书籍,如果仔细调查,一般也会出现远大于8处的问题啊,即便经过了多人校对!

而李亦儒可是一周之内独立完成的翻译工作啊,并且还没人给校对过啊!

一个18周岁的高中毕业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自己作品的译文工作,简直神奇到令人敬佩并无法理解好么?

爱丽丝直接就订机票飞向了京城。20的版税她觉得太夸张了,15的版税他们还是愿意给的。

这天是8月20号,李妈正在给李亦儒整理行李,他已经决定准备飞往商海市了。

8月28号,富旦大学开学,李亦儒决定提前过去。

和其他外地考生不一样,其他考生提前去只能住旅店,但李亦儒,人家在商海市有家啊!

不仅仅一个家,目前在商海市,李亦儒拥有3处豪宅,充分践行着狡兔三窟的原则。

三处房产都是商海市的核心地段。

除了这3处豪宅外,李亦儒将剩余的资金全部购买了黄金。

这都是硬通货啊,房产短期内见不到投资效益,因为商海市的房价已经达到暂时性的天花板了,可能下个十年,房价会有明显上升吧。

黄金呢,李亦儒稳稳赚到了,他在黄金历史低价的时候购入的,而且正常来说,黄金是数一数二稳妥的保值途径。

李亦儒不求增值,但求别财富缩水就好。

跟他一同飞往商海市的,除了父母外,还有马剑。

马剑顺利地考上了华师大,这也让李亦儒有了光明正大去华师大看美女的机会。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李亦儒班级里,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学生一共3人,其他同学要么本科要么读专,还有复读再战一年的。当然弃学从商的也有几个。

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崭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李妈在收拾行李,马剑在一旁帮忙,并仔仔细细地听着客厅里的商谈。

直到三联出版社何文君最终脱口而出“我同意”三个字时,马剑才霍地起身,望向客厅互相握手的众人,他非常地惊讶。

因为,华国出版业近30年内,最高的版税诞生了——25!

李亦儒打破了华国童话大王20的版税记录,成为近30年内,华国版税最高的著作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