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九州人皇 > 第一章 圣人降世

九州人皇 第一章 圣人降世

作者:乘六龙御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15 14:55:02 来源:转码展示1

晋升平五年五月(361年),晋穆帝司马聃崩,司马丕继位,次年改元隆和。xiashucom

是夜,天高云淡,繁星满天。高台上一老道,手执拂尘,目光深邃,仰望北极星空。

忽然,那北极天空最为明亮的紫微星微微一闪,似乎有常人不可见的一道力量直贯而下。那老道悠悠的道:“世人如鱼游沸鼎,燕处危巢,你终于来了啊。”

晋太和五年(370年)四月,秦王苻坚遣王猛等人统步骑六万,分兵两路讨伐燕国。王猛克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入晋阳,大破燕军,所过郡县,皆望风降附。十月,王猛与燕将慕容评战于潞川,燕军大败,斩俘十余万燕军,王猛率军进而围困邺城,天下大震!

十一月,秦王苻坚得知王猛大胜,欣喜若狂,亲率精锐十万奔赴邺城,俘燕王慕容暐,燕国诸州牧守及六夷渠帅皆来归降,燕遂亡。秦国得燕郡一百五十七,户二百四十六万,人口九百九十九万。至此,燕国经三主,历三十四年而亡。当时是,秦国有一统北方、气吞万里之象。

晋咸安二年七月(372年),京城建康。皇宫内,一身穿黄袍的老者躺在榻上,面色蜡黄,气息微弱,几近油尽灯枯,一群官员垂手立于一旁,个个悲切,人人含泪。

此时已是中护军的谢安进言,跪泣道:“陛下,今日已经连发了四道诏书,大司马推迟不至,国事不可延误,还请陛下速速定夺啊。”

这老者便是晋简文帝司马昱,此时他已是弥留之际。

司马昱用力挥了挥那枯瘦蜡黄的手,叹了一声:“也罢,拟旨:大司马桓温依周公之例摄政。如少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拟完毕旨,群臣哭泣之声不绝,有的悲愤,有的痛惜。

片刻宫外有喧哗之声,只见侍中王坦之手持诏书闯进宫中,他又急又气,不顾君臣礼仪,将手中诏书,撕得粉粹,又跪于榻前,双目流泪,悲泣道:“陛下何以致此,拟如此之诏!”

人之将死,什么功名利禄、江山社稷,都如过眼云烟。司马昱只是微微一笑,似乎要挤出最后的力气:“天下,傥来之运,卿何所嫌!”

王坦之霍地起身,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怒目圆睁,手悲愤的指着门外,顿足怒道:“这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独断专行而枉自断送祖宗基业啊!”

尚书仆射王彪之手执玉圭,出列劝道:“陛下,大司马权倾天下,素有野心,久怀异志,所欠者唯大义之名。如此立诏,岂不是予大司马口实,将江山拱手相让与桓氏,陛下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陛下三思啊。”

司马昱微弱的目光打量了群臣一眼,他对桓温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与桓温曾同朝为官,私交甚好,桓温废司马奕,拥立自己为帝;另一方面,桓温独揽朝政,操纵废立,有夺帝之心。

司马昱思虑片刻:“如此,坦之,便将诏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效诸葛武侯、王丞相之故事。”群臣领命,埋首地上,三呼万岁。是夜晋简文帝司马昱驾崩。

太子司马曜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晋宁康元年(373年),江州。

在通往浔阳郡的一条官道上,一老道迈着大步,健步如飞。只见这老道高而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背上一柄铁剑,手中一杆拂尘,身着邋遢的灰色麻衣道袍,那油腻的衣袖被风吹得列列而飞。

这麻衣道人边走边吟:“走走走,游游游,不学无术我不发愁,逢人只说三分话,全凭三寸烂舌头,马屁拍得他腿抽筋,蚊子腿上撇块肉,老虎嘴上揩点油,东南西北混饭吃,坑蒙拐骗最拿手……”

快要进到浔阳城中,人烟渐渐稠密了起来。田地里的农户正在辛勤耕耘,路上的贩夫也匆匆忙忙为一日三餐而奔波。

老道进到城中,在一人口稠密的街边,也不打扫一番,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从怀中麻利的掏出一块写着“算卦看相”的麻布,平摊在身前,只见他背脊挺立,眼观鼻,鼻观心,神情似笑非笑,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此举立即引来过往路人瞩目,纷纷停了下来。有一好事青年上前笑道:“喂,老道,你这算卦多少钱,准不准啊,不准可不收钱。”

老道不动如山,张口缓缓说道:“本神仙算卦没有不准的,一卦十个铜钱。”众人听他自称神仙,神仙不都是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吗,这神仙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大家不由哄笑了起来。好事青年将身边的衣着褴褛的老头一把拽过来,问道:“老神仙,你给他算一卦,他有几个儿子,这卦钱我付了。”老道不为所动,仍然闭眼道:“先给钱,后算卦。”

十个铜钱倒是不多,好事青年一把铜板哗啦啦的扔在老道身前,老道听见铜板落地之声,慢悠悠的睁开双眼,将铜板尽数拾起,放入怀中,打量了一眼这老头,然后伸出右手食指立于胸前。

浔阳城不是大城,人口往来较少,周围基本都是认识的相邻,众人见老道给出答案,又都哄笑起来。好事青年面露鄙夷之色,哼道:“你个招摇撞骗的老骗子,这老张头都五十三岁了,至今没有娶妻,哪来的儿子,呸!”

老张头没有见过市面,惶恐地挣脱了好事青年的拉拽:“大家都是同乡,且莫取笑于我。”老道笑道:“非也,我说的是一个儿子都没有。”大家知道遇到骗子,人也都渐渐的散了。

天色渐晚,老道收了麻布,往城边的一个城隍庙中行去,进到庙中,只见这庙破破烂烂,光线晦暗,显然已经荒废许久了,他随便找了个草堆,伸了一个懒腰,和衣倒下,呼呼大睡。

夜月东升,暮日西沉,模模糊糊中,貌似一个小孩身形的人影也轻车熟路的来到城隍庙门口。这人影摸了摸肚子,嘴中呢喃道:“好饿啊。”说着也往草堆中躺下。

忽然小孩“啊”的一声惊呼,身子弹了起来,惊恐的看着草堆。草堆中慢悠悠的站起来一个高大的身影,伸了一个懒腰,吟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谁打扰本神仙清修啊。”言罢,打着火折子,点了一跟蜡烛,庙中顿时亮了起来。

亮光中,只见这小孩秀眉俊目,面庞清秀,身材瘦弱,衣着单薄,光着脚丫,大概十一二岁光景。小孩见是一个大活人,松了一口气,摸着胸口笑道:“老爷爷,你怎么在也这里啊。你也是没地方住吗?”老道眼神温暖地看着小孩,走过去怜悯地抚摸着他的头,“是啊,老神仙我也无家可归,你也住在这里?那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小孩面露喜色,拍手笑道:“好啊,咱们以后就是邻居了,我也算有个伴了,就是老了点。”

老道胡子一翘,怪眼一翻:“没大没小的,尊老爱幼懂不懂。”

小孩心中暗笑,长成这样也算神仙,再说哪有神仙住在破庙的,他憋住笑意,一本正经的道:“好的好的,我尊老,你爱幼,咱们以后要相敬如宾。”老道微微脸上一抽:“江流儿,以后说话不懂就别乱用典故。”

江流儿面露惊讶,奇道:“老爷爷,你怎么知道我名字。”老道面露得意之色,哼道:“老爷爷能掐会算,天下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你好好休息,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见识爷爷的本身。”

江流儿对老道很是同情,这么大一把年纪无家可归,还四处流浪。为了维系老道那可怜的自尊心,于是他嗷了一声,假装佩服,在老道身边躺下,很快睡去。老道眼光深邃,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抚着胡须,凝视着江流儿半响,然后将身上麻衣道袍脱下来,轻轻盖在江流儿身上,也在他身边躺下。

“老爷爷,你顶着我了。”

“嗷!”老道将胳膊收了收。

天色一亮,一老一小各自出门,小的帮人放牛看鸡打杂,老的继续招摇撞骗。

天色一晚,又都回到庙中,天南地北的侃天侃地,并讨论一天的收获,相处得十分融洽,有好吃的都互相搭伙,当然,互相两字是不存在的,都是江流儿吃老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