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九重一路有你 > 第85章 第八十二章、南台密召

九重一路有你 第85章 第八十二章、南台密召

作者:JIN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23:01:29 来源:文学城

继摘星亭上匆匆一别,苫烟原路返回乾清宫西暖阁,莫希林则从后山跃下,反方向绕到西华门,从那儿直走通往西苑门的甬道,去往南台静谷园。

后半夜的南台静谷,灯火星星点点。进山山道两旁,十步一岗,都是熟识的御前侍卫。莫希林顺利地一路西进,不到半刻钟的光景,便已抵达了位于园林最西最偏的一处院落——苔香阁。

三面环水,一面以绿波长廊与外相连,苔香阁依旧保持着它从前的风貌。只是今夜,一番迎来送往的热闹,让它稍稍变得与众不同了些。

八仙过海的走马宫灯下,太医院院判刘文泰坐在廊椅上,捣鼓着他那木药箱上愈来愈不好使的铜搭扣。

立在他斜对面的是原坤宁宫侍卫长叶笙,正倚着阑干不时张望四周,此刻瞥见莫希林归来的身影。

“叶兄,”莫希林快步到他身旁,“怎么还没进去,里头现在谁啊?”

叶笙面露苦笑,压低声音道:“陈准和柯寻,你走后没多久,他俩就来了。”

又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陈准与柯寻方从苔香阁中出来,同廊下三人互礼之后,便疾速消失在了夜色中。

萧敬瞅见莫希林,笑与他招手,“莫侍卫长回来了?太好了,陛下正等着您呢,快和刘院判一道进来吧。”

“好,”莫希林拱了拱手,临走不忘打趣叶笙一句,“看来你得压轴了,叶兄。”

话说苔香阁内室里,一片静谧昏暗。

放眼整间殿室,只条案上点了盏七彩琉璃灯,榻边放着一炉檀香,幽幽散发出宁神沁脾的芬芳。

朱祐樘独自靠在太师椅上看书,这会儿见莫希林和刘文泰进殿,示意他们不必行礼,直接过来说话。

莫希林走至御前,从怀中取出丝帕,将苫烟的发现和计划一五一十地转述。朱祐樘也不打断,待耐心听完所有,遂命刘文泰即刻查证丝帕,发现其中含了梅花鹿血、黄毛鹿茸、豹肉、羊腰、野山参等十余味大补药材。

“依爱卿看,”朱祐樘合上书,眉梢浮现一抹凝重,“此药酒有毒否?”

“回陛下,大补之物虽则无毒,但汇集成此药酒,便另当别论了,”刘文泰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阐释医理,“但凡男子饮下此酒,气血沸浮于胸,加之迷情香作用,若再引得行房中事,必会伤及五脏,损害体内精元。是故劝饮此药酒者,与杀人无异。”

“原来如此,好精细的功夫,”朱祐樘冷冷叹了句,目露不屑的同时,口吻渐凉,“可有解法否?”

“有。北域冰莲,寒地极阴之物,可化此大热,”刘文泰想了一想,又补充道,“微臣记得,御药房的冰室里尚有十株冰莲,皆为辽东岁贡。”

朱祐樘满意颔首,“如此甚好,烦劳爱卿回去,将冰莲尽快入药,明日辰时之前,朕要看到可服用的成品。”

“是,微臣这就去办。”刘文泰叩首跪安,而后退出殿外。

“你且去飞来阁那边瞅瞅,”朱祐樘回头又与萧敬吩咐道,“他们要是谈妥了,就让何千元过来。”

“奴才遵旨。”老太监亦躬身告退。

伴着殿门轻轻拢上,莫希林成了唯一还留在御前的人。

他低眉顺眼立在那儿,洗耳恭听圣意,然而朱祐樘却并未再语,只是翻开适才看到一半的书,兴然有味地继续读了下去。

许是光线昏暗的缘故,他只觉皇帝那张棱角分明的面庞,在琉璃灯的映照下,往日温和良善的样子不再,反倒显出一种难以捉摸的阴鸷。

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暗叫不妙。

毫无疑问,这寂寥的片刻光景,全是缘于他的自讨苦吃——早前黄昏时,李献吉在侍卫班房门外拦下他,塞过一个包袱,请他转交给皇后。

据李献吉所说,自打听闻了西苑北海的事端,便日夜寝食难安。帝后失和,绝非他之所愿,冷宫清苦,他只想出一份力。

碍于故交情面,莫希林答应了,谨慎起见,他私下打开包裹查验了番。里头只有两样东西,五十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和一本名曰《剪灯新话》的志怪小说。

他思虑再三,决定呈报皇帝,但天威难测,他又着实不愿担受犯颜的风险,因而,直到去赴苫烟的约会之前,才委婉地托萧敬拿到御前……

“他可真是用心呐。”

就在莫希林魂游物外之际,恍然听见对面的主子开了金口。

“五十张连号官银,够抵他半辈子俸禄了。还有这本《剪灯新话》,通篇讲述‘人鬼交合,一如人间’,自正统年间,便是禁册之首,亏他还有本事寻得来。”

“当然,这些都是小伎俩。他料定,你就算提前检查一遍也发现不了什么,而后定会把东西全当作烫手山芋,原封不动地送到朕面前来。可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要给皇后捎什么,只不过是想借你的手,将讪君卖直的谏言呈上来。你被人家利用得彻头彻尾还浑不自知,你是傻子么?”

朱祐樘说罢,举起手上的《剪灯新话》,狠狠朝莫希林脚边扔过去,幸而后者反应极快,一个跪地俯冲,双手稳稳接了住。

“陛下息怒!微臣罪该万死!”莫希林赶紧讨饶道。与此同时,他将那本《剪灯新话》颠来倒去,逐页细细翻看。

这回他才刚翻两页,便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原来,在书的扉页空白处,李献吉用小楷写了满满整页,远而观之,宛若书中印刷的一幅精致字帖: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他读到这里,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即使再不通诗词歌赋,他也晓得这是西汉名家司马相如所作《长门赋》末段。

想那《长门赋》,本是为幽居长门宫的废后陈阿娇所写,写给当时已有新宠在怀的汉武帝刘彻,以期挽回少时金屋藏娇的兰因之情。

而今,李献吉重抄原赋末尾最催人泪下的八句泣诉,无非亦是想以文悟主上,希冀皇帝可以念及过往情分,对皇后宽宥一二。

“陛下,他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啊!”莫希林急中生智,故作夸张地叫骂道,“戏耍微臣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借古讽今,在您面前议论后宫事,当真是狂妄之极!微臣请旨,这就连夜上门把他抓来!”

“朕要你去拿人了么?”朱祐樘听得他这顿对李献吉的痛骂,虽明知是讨巧之举,但还是情不自禁地为之受用,神色亦跟着缓和下来,“这个节骨眼上,朕压根不想瞧见他。既然他存心作死,那就让他破财免灾。方才你说,苫烟终于松了口,好啊,这五千两朕且统统赏你,全当是随礼钱了。”

“谢……陛下恩典。”莫希林虽得了意外之财,但并未表现出多少欣喜,相反,他为自己得了李献吉的积蓄内疚不已。

按说二人一文一武,本应无任何交集,却私交甚好,不因别的,只因骨子里都是一样的讲求道义。

莫希林造膝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手头那本《剪灯新话》交还御案,进而伏地叩首,“陛下,微臣与苫烟自知身份卑微,实不敢劳您牵挂,只是苫烟那丫头素来倔强,微臣惶恐,她这回是提了条件的。”

“什么条件?”朱祐樘啜了口盏中的白茶,淡淡一笑,“哦,朕忘了,迎皇后回宫是吧。坊间浮议,朕也并非一无所知,怎得,皇后不住在坤宁宫,你们就那么紧张?朕今夜不也搬来南台静谷了么?”

“可您明明知道郑”

“禀陛下,汝宁府禁卫长何千元已恭候在殿外。”莫希林正欲再劝,忽而外头响起了萧敬的声音。

“传。”朱祐樘略正坐姿,清了清嗓子,将《剪灯新话》塞进了案角批好的奏折堆里。

来人是一位身材挺拔、皮肤黝黑的高个儿男子,宛若三十五六的年纪。青布包头,一身驼色交领棉衣,脚上还穿着麻鞋,乍看之下,活像一位走南闯北的货郎。

他在萧敬的指引下进到内室,于御前行三跪九叩大礼,“微臣何千元,叩请陛下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声如洪钟,在场众人皆为之一震。朱祐樘疾步绕到案前,亲自将他扶起,“何爱卿,你来的正好,东厂和锦衣卫那边,都照过面了吧。”

“是,微臣与陈提督、柯同知都见过了。此番进京的五批河工名册、火器装备、行军路线、聚散节点已全部登记。微臣受崇王殿下之托,带来邵贵太妃年前写给殿下的亲笔密信、殿下乞罪的密折,以及殿下的册宝和印鉴,恭请陛下御览。”

尽管与皇帝相隔咫尺,何千元还是循着宫规,老老实实地把红木锦盒交给萧敬转呈。

皇帝首先从中取出了那封密信,果不其然,同北镇抚司之前查探到的如出一辙,字里行间尽是肮脏的交易。

全信甚为冗长繁琐,大致内容是提醒崇王,在去年的废储之议上,他作为先帝一母同胞的幼弟,为了迎合圣意,不曾替皇太子说过一句公道话,现如今新君登基,免不了秋后算账,只怕他的好日子是到头了。

鉴于情势,她指明,眼下新帝膝下无子,而兴王作为先帝次子,仍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

信中还提到了景泰八年的夺门之变,并以黄金二十万两和划江而治许诺,请小叔子将王府中的五千卫士扮作商队,分五批送入京城。

皇城长安左门的侍卫长姜云忠已被买通,届时五千卫士只需按图索骥,待控制了奉天、谨身、华盖三大殿,兴王即位颁诏,所有人的命运都将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