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九重一路有你 > 第7章 第四章、深夜召见

九重一路有你 第7章 第四章、深夜召见

作者:JIN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23:01:29 来源:文学城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初十,元宵将至,皇城里处处忙着张罗,一片热闹。

从万岁山上俯瞰,宫墙内外,一片白雪茫茫。纪唐和妹妹曼陵坐在山上的晚枫亭中,正说笑着。

“仙琴也真是的,就任那秦胖子闹腾。”曼陵满脸愠色道,“万喜的人什么东西,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她是想息事宁人,只是人家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纪唐喝了口茶,凝视着一旁的青花瓷壶,“再说万喜究归是皇贵妃的亲弟弟,这次的事可能没那么简单。”

“你是说,这次的事只是个引子,后面会有大动静?”曼陵盯着哥哥,骤而苦笑道,“多少年了,仗着皇贵妃,和东厂一道胡作非为,朝内朝外样样不放在眼里,就连你”

“我明白你的意思。”纪唐淡然地笑了笑,看了看亭外恭候的长随李广。

李广见状立马跑上来,帮两人倒茶。

“李公子,你选的那方墨甚好,想不到如今眼力颇佳啊。”曼陵啜了口茶,含笑称赞了他一番。

李广见她如此称呼自己,放下青花瓷壶,慌忙跪下道:“奴才惶恐,只是尽力办好差事而已。”

“那店家的东西不错,你跟着皇兄那么些年,果真是长进了。”曼陵漫不经心地吹着浮上来的龙井茶叶。

“谢公主谬赞。”李广缓缓站起来。

“差事办得不错。”一旁的纪唐添了一句。

“谢殿下。”李广小心翼翼地答道,但掩不住脸上的欣喜。

眼前的这位纪公子,正是大明的皇太子朱祐樘。他在微服出游的时候常自称纪唐,可能是为了怀念他早逝的母亲,纪淑妃,那位为了让他活下去而被万贵妃逼上绝路的年轻姑娘。

他低眉啜了口茶,“宫里昨日如何?”

李广恭声回道:“禀殿下,邵宸妃昨日午时去了万贵妃宫里,说是去一块儿用膳,可到傍晚时候才出来。”

朱祐樘微微点头,遥看着黄昏下的紫禁城,白雪皑皑中,金顶红墙与落日余晖相衬,竟有几分凄美之感,不禁吟道:“风平浪渐起,暗涌潮底生。静观城中色,多少生死争。”

他平日里喜欢弹琴作画,倒很少吟诗,见仁和公主一副吃惊的样子,笑道:“作得不好,有些俗化了。”

“这诗意境到了,在宫里,这些不过是家常便饭,咱们也习惯了。”曼陵说着,站起身来,望了望天际,“万氏既然想再玩一场,咱们就陪她到底吧。”

她远远朝山腰处的几个锦衣卫做了手势,示意他们要下山了。

回到东宫的时候,天色沉暗下来,还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雪。

朱祐樘匆匆用了些晚膳,便继续开始读书了,这是他在宫里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比起成天应付那些别有用心的墙头草,他更喜欢在书里探寻思想的共鸣。

皇城里的明争暗斗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永远在那么持续着。

年方十八的朱祐樘置身其中,已经能够做到应付自如。

李广在一旁磨墨,朱祐樘奋笔疾书,写了篇《淮南子》的札记,吩咐他给太傅谢迁送去。

李广走后,他在座位上打了个哈欠,无意中瞥见那方徽墨暗香,上面已然让尚工局的司宝女官雕刻了清雅的“雪中之梅”,那两个小篆“暗香”亦带着几分古蕴。

朱祐樘若有所思地看了很久,想起了那日在广福客栈的后院,四人围坐在一起沏茶品墨。那位张姑娘是如此的谦逊而又富于才情,特别是她对于茶道的见解,绝非一般人可比拟。

他起身去架子上找了会儿,翻出了本很久未看的宋版孤本《茶经》,拍了拍上面的灰尘,自言自语道:“难得它还在。”

他想着如今这《茶经》久置不用,倒是可惜了,所谓宝刀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这上好的古书若是送给那张姑娘,也算是赠给行家物尽其用了。于是便将那《茶经》置在了书桌上,准备在扉页上写几句。

“殿下,乾清宫的梁公公求见。”外头的侍卫叩门道。梁芳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他亦是万贵妃跟前的红人。

“请他进来。”朱祐樘即刻放下笔,合了书页。

“奴才参见殿下,”梁芳应声而来,笑眯眯道,“殿下,陛下请您现在过去一趟。”

“知道了,本王这就去。”朱祐樘微微颔首,兀自拿了一黑领斗篷披上。

皇帝在夜晚很少召见人,如今却想见自己的儿子。

雪还在下着,穿梭于紫禁城长长的回廊间,朱祐樘心下有些奇怪。梁芳在他的一旁,躬身提着盏宫灯,一言不发,只是紧跟着他的步子。

到了乾清宫门口,先是梁芳进去禀告了一声,不一会儿,里面的侍从便把宫门打开了。

朱祐樘掸了掸身上的积雪,走了进去,解下斗篷交给边上的内侍。和外面的严寒雪夜相比,这里烧的地火龙让人感觉温暖如春,明亮的灯火亦让人倍感舒适。

在一个内侍的指引下,他径直往里走,又跨过三道高高的门槛,看到了盘坐在炕上用点心的皇帝。

朱祐樘恭敬地走过去,在距离皇帝三四步远的地方下跪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皇儿平身,”朱见深招了招手,指了指自己对面炕上的位置,示意他坐下。

朱祐樘点了点头,坐在了父亲对面。

“这么晚让你过来,可别冻着了,”朱见深吩咐内侍去拿了个暖手炉给儿子,“怎么不见你身边那个李广?”

“回禀父皇,儿臣写了篇札记,让他送去太傅那儿了。”朱祐樘作揖道。

朱见深遂朝一旁的梁芳递了个眼色,不一会儿,屋子里的侍从鱼贯而出。他示意朱祐樘坐着别动,自己起身去一旁的书案上拿了几份奏折,放到儿子面前,“你看看这个。”

朱祐樘过目了下折子,上面说万喜的干儿子秦鹏在京城的一家客栈里闹事,胡乱投掷锅碗瓢盆伤及无辜,打伤的人多半是贵胄子弟,包括周太后的弟弟长宁伯周寿彧,这回也受了轻伤。

言官们的结论是养不教父之过,请求将万喜予以严惩,以肃风气。

他本就知道万喜的人在广福客栈闹事只是个引子,事情绝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过这次他们的如意算盘似乎是打错了,要知道,像广福这样的百年老店,去的人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惹毛了这帮人那只能是引火烧身的下场。

他合上折子,略一蹙眉,“不知父皇预备如何处置这事儿?”

朱见深正嗑着瓜子,此时他从盘子里抓了一把,撒在儿子面前,又将它们分至两边,淡淡道:“你若是朕,该如何?”

朱祐樘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一边是自己的亲祖母周太后,一边是得宠的万贵妃,于是低头答道:“儿臣觉得只要家和万事兴,便一切都好。”

朱见深瞅了他半晌,忽而笑道:“朕让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思。其实说到底,这天下终归要交到你手上的,但讲无妨。”

朱祐樘将折子合上,双手递还给父亲,“父皇若是为难的话,可暂将折子留中。祖母那边,若父皇准许,可考虑将长宁伯的位子迁一迁。”

“朕原本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唉……”

皇帝叹了口气,他心里知道这位年长自己十七岁的万贵妃可谓是母亲的眼中钉、肉中刺,平日里无端就想寻她的错处,这次的事竟还扯到舅舅长宁伯那里,怕是不能简单收场了。

他盯着对面的儿子,缓缓道:“祐樘,朕晓得你与皇贵妃向来不合,这趟的事儿你能说自己就安然无恙了?”

“儿臣惶恐,还请父皇明示。”朱祐樘闻得此言,连忙跪下。

“朕听说你最近常跟曼陵一同出宫,跟朕讲讲,都去哪儿玩了?”朱见深也不喊他起来,只是磕着瓜子。

“回禀父皇,儿臣昨日陪同皇妹去逛了长安大街,今日则去了万岁山赏雪。”朱祐樘跪在地毡上如实答着,他心下明白,皇帝已然看过锦衣卫的密折,此刻正在试探他。

“前天晚上你和李广去了那家广福客栈用晚膳,宫门下锁的时候才回来,”朱见深稍许停顿,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儿子,冷冷道:“你早就知道这事了,是不是?”

“儿臣的确前日从店家嘴里得知了此事,但想必父皇应更先得知,故不敢来扰了父皇,”朱祐樘抬头看着父亲,眸中依旧清澈如初,从容道,“父皇今晚传召儿臣,莫不是怀疑儿臣参与此事?儿臣”

“朕没这个意思,谁让你跪的,起来。”

皇帝的疑虑有些减退,毕竟自己的儿子自己还是知道的,显然先前有人给吹过的枕头风不怎么管用了。

“朕这些天前朝事儿忙,你代朕多去看看祖母,顺便把这事儿给她疏通疏通。”

“儿臣遵旨。”朱祐樘起身时,一下子觉得双腿跪麻了,那种强行站起来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却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以免矫揉造作之嫌。

他徐徐坐回暖炕上,神色保持如初。

皇帝觉得有些委屈了儿子,便对他又说了些关切之语云云,最后还特许他与仁和公主元宵节可出宫游玩,又让梁芳执灯一路送他回去。

祐樘的诗系小槿原创哦

喜欢故事的读者大大们,还请多多收藏捧场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4、深夜召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