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九重一路有你 > 第66章 第六十三章、金陵夜市

九重一路有你 第66章 第六十三章、金陵夜市

作者:JIN槿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23:01:29 来源:文学城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大有“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沧桑之感。

如燕时年二十有一,却已是太妃的位分。这短短的一年里,她先是小产伤身,再是殉情轻生,经历了太多伤痛,渐渐成了世外之人。如今的她,幽居在仁寿宫南院的梅林角楼里,日日吃斋念佛,调养身体,得益于星梦的照拂,倒也没人敢去搅扰她,使得她的精神比从前好了许多。

“爹,娘,前面乾清宫传来旨意,道是戌时正点开始,若我们早到了可直接进去,不必在门外立候,”如燕一边一个搀着父母亲,脸上喜气洋洋,“我已然到殿内瞧过,可有意思了呢,一会儿你们可得沉住气,千万别太吃惊哟!”

听了她这么一说,大家也都好奇不止,赶紧请内侍打开贺年殿的大门。

雕花木门被推开的一刹那,但听得丝竹之声悠悠传来,殿内的柱子上到处贴着大大小小的城门告示,横梁上还挂着各种飘扬的酒旗,伴着阵阵欢声笑语,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好似一个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棋盘街巷。

殿内仿照南京的夜市,设了十六座店铺,彼此错落,皆是百姓打扮的宫人们在到处走动。

最先映入眼帘的,当属乐工局开设的胡琴工坊,里面看琴的几位顾客即兴演奏起了《渔舟唱晚》。

对面则是尚服局的两家铺子——司宝司开设的古董行中,少东家正在检验一块玉佩的成色;司衣司开设的成衣店与之毗邻,里边摆着各种上好面料的新裁冬衣,每一件都不到市价的三成。

东南角上,尚食局开设的小吃铺子足足有六座,小贩吆喝的除了有金陵名点,还有现场制作的五彩糖人,排队等候的食客许许多多,一直排到了设在西门的太液池渡口那里。

“三哥,这也太好玩儿了吧,”延龄环顾四下里,瞧着人们这边走走那边看看,与外头大街上的情形一般无二,着实兴奋不已,他指了指不远处捏糖人的摊位,与鹤龄道,“你看那妇人手艺多好,咱们这就去请她给做个威武的青龙将军!”

不等鹤龄张口答应,便被弟弟半哄半骗地给拉了过去。

张峦见兄弟俩如此,面露不悦。如燕看在眼里,忙小声解释道:“爹,您有所不知,那位捏糖人的,乃是尚食局的正六品司膳女官杜音,想必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些来头。陛下既是诚心邀请,您二老还是快些进去,一同尽兴吧。”

张峦微微颔首,遂与金念一道走进这熙熙攘攘的街市之中。凭着共同的兴趣,夫妇二人走进了尚服局司宝司的古董行,在那儿观赏宫中的稀世珍宝。

“欢迎光临,二位想看些什么?”那少东家发现有新客上门,忙放下手中正检验着的玉佩,疾步过来迎接他们。

“我们随便看看。”张峦谨慎起见,朝他作了个揖,而后在圆角柜旁兀自看了许久,终是相中了一方南宋时期的端石七光砚。

金念了解丈夫的心思,遂同那少东家试探道:“官人平时也没别的爱好,唯独喜欢舞文弄墨,您看这砚台,能不能让他试上一试?”

那少东家打量了眼夫妇俩,也不多话,直接从圆角柜上取下了那方端石七光砚,又甚是周到地为他们拿来了笔墨和几张宣纸。

张峦称谢接过,刚要磨墨挥毫,忽见鹤龄满面红光地跑了进来,咯咯笑个不停,“爹,娘,我们找到二姐了!你们猜她刚在做什么,哈,她在和卖糖炒栗子的乐新吵架,说那丫头的秤砣有问题,多问她要了半贯钱,大姐和四弟好不容易把她劝下来了,哈哈哈……”

“笑什么笑,梦儿人呢?”金念忍不住训他道。

“过来了,他们三个都朝这边来了。”鹤龄往后面招了招手,不多时,如燕、延龄和星梦便先后进到了古董行里。

话说如燕看到那少东家的面容,不由怔了一怔,随即瞥向身旁的星梦,却见她也是一脸惊愕。

张峦见到次女,当即搁了手头的笔,欲上前行君臣之礼,但听得身后的少东家淡淡道了一句,“这儿是夜市,不是朝堂,岳父不必如此拘谨,随意尽兴便好。”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惊。张峦、金念、鹤龄、延龄、如燕无一不是立马跪下,行三跪九叩之礼。唯有星梦立在原地,愣愣地瞧着他,眼里不知不觉泛起了晶莹。

前些日子,她一直忙于新年里的后宫布置,但这都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的,除夕守岁之夜,并未算在其中。

犹记得,私闯御书房那夜,他为了安抚她的情绪,主动提出要请她的家人除夕进宫团圆,这是自大明开国以来,对后宫女眷少有的恩典。她原本以为,他只不过想走个过场,这无非又是一顿循规蹈矩的宫宴,因而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对她而言,无论何种形式的见面,只要能与家人团聚,便已心满意足。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他竟会在日理万机之余,亲自策划了这场曼妙绝伦的金陵夜市。为了给她一个惊喜,他不惜屈尊纡贵,粉墨登场,如此的保密到位,又是如此的别出心裁。

“都是一家人,快快平身。”朱祐樘摘下了扮少东家戴的**帽,绕到柜台前,亲自将张峦和金念扶起。

眼见皇帝称呼自己为岳父,又亲自过来相扶,张峦顿时吓得手摇脚颤,多亏星梦拉着如燕一道上前搀扶,这才好不容易站直了身子。

朱祐樘瞅着张家两兄弟还跪在原地,战战兢兢不敢站起,于是踱到他俩跟前,半开玩笑道:“方才跑进来喧哗,讲皇后跟人吵架的那位,胆子也太大了,是鹤龄还是延龄啊?”

兄弟俩面面相觑,遂不约而同地向前跪爬了小半步。

朱祐樘笑看他俩小小年纪,虽玩世不恭,倒也有情有义,心中顿生怜爱之意,于是又逗他们,“还不起来么?朕都说了,夜市而已,换作寻常百姓家,哪儿有姐姐过门半载,姐夫与小舅子尚未照过面的?”

这话既是暖心又是在理,大家都听得受用无比。鹤龄与延龄又抬头瞥向星梦,见其颔首示意,方才敢站起身来,向皇帝作自我介绍,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原来如此,”朱祐樘了解以后,绕回到刚才的柜台前,磨墨提笔,在那宣纸上写下了“奇货可居”四个遒劲大字,又从袖中取出印章盖上,吹了一吹,“朕听闻,最近你们兄弟的促织生意挺红火,这幅字就赏你们做招牌了。还有那方南宋的端石七光砚,岳父既看上了,就请拿回去吧,切莫再与朕推辞。”

张峦听得这话,连忙带着两个儿子叩谢圣恩。

“岳父快平身,今日是家宴,无需拘礼。”朱祐樘颇为无奈,只得再次扶起他们。

“启禀陛下,”李广这时一身船夫装扮,进到古董行里向皇帝叩首,“北海浮冰已清,通往湖心亭的画舫也已备好,就等着您和娘娘的御驾了。”

“好,那就启程吧,”朱祐樘率众人走出古董行,又与张峦和金念温言道,“朕将家宴设在了太液池的湖心亭中,那儿氛围安静,又有供暖和香薰,赏夜景也好。一家人没那么多规矩,您二老且随朕与皇后、容太妃同坐一船吧。”

“全凭陛下做主。”张峦与金念一齐福了福身。

鹤龄和延龄不时地张望着外头,朱祐樘察觉之后,立马明白了他们的小心思,于是笑道:“你俩就先留在这儿吧,好吃好玩的自取便是,若有什么喜欢的大物件,只管与掌柜登记,朕会让内务局统一送去张府。记住,半个时辰后,务必去太液池渡口坐船过来。”

“谢陛下恩典。”两兄弟没想到皇帝姐夫如此通情达理,自是喜不自胜。

太液池渡口,从贺年殿内一直绵延到西门外的临湖之地。广袤的星空下,朱祐樘首先登上彩灯环绕的画舫,然后亲执妻子的手,扶她走过踏脚板。

“唉呀,陛下不是素来节俭的么,”两人面对面时,星梦在他耳畔轻咬了句,“今宵又是金陵夜市,又是游湖画舫,这么大阵仗,得花多少银子?”

朱祐樘淡淡一笑,伸手轻轻抚平她那微蹙的月棱眉,“这你放心,今夜的花销都出自内藏,原是我在东宫多年的积蓄,可没用到国库和内帑的半文钱。”

话音刚落,但见太液池对岸,水烟桥上亮起了缤纷烟花,瞬时将湖面映得如同白昼。

星梦瞅着眼前如梦似幻的一切,刹那间,觉得自己仿佛是站在云霄。今生今世,富贵恩宠已极,幸福与荣光同在,这个皇后,当得是愈发有意思了……

紫禁城,长乐宫西配殿。

郑绿梳独坐在金琉璃瓦的屋脊上,出神地望着西苑上空的烟花。火树银花照亮她的脸,竟是憔悴苍白,泪流满面。

她的胸口紧捂着一个鹅黄色的旧荷包,那曾是与性命同等重要的东西——承载着抹不去的青涩,道不尽的回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