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九重春 > 第10章 第十章

九重春 第10章 第十章

作者:崔罗什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08 16:51:42 来源:文学城

八年后。

显昭十八年,早春二月。

又到了一年中踏青的好时节,清晨时候一开窗寒意便扑面而来,前夜下了些小雨,院子里草木被洗得干干净净,门前石阶下青苔渐绿。

元令霜最喜欢这样冷冽干净的气味。她还没有梳头更衣,只穿着一件薄衫,伏在窗边吹风。

保母安娘正捧着熏好的裙子进来,一见她又这样,连忙叫侍女:“椿芽,快给公主披件衣裳,早春寒凉,别把人吹坏了。”

元令霜转过面来宛然一笑:“我又不是灯草做的,这点小风,怎么会把我吹坏了?”

她这话一出,室内几个伺候她洗漱的侍女和安娘都跟着笑起来。在公主身边惯常伺候的人都知道她极是耐寒,早春的寒凉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甚至十分惬意。

安娘便不再念叨她,让椿芽椿叶服侍她梳头更衣。

距离元令霜出宫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这八年来,她一直住在洛州的齐王府。

当初她离宫不久,郑贵妃生下了一个女儿,按排行是三公主。后来又过三年,宫中又添了一位四公主。此后就一直没有动静了。

当年众人都猜测郑贵妃只要生下皇子,一定会被封为皇后。如今这些猜测也烟消云散,皇帝没有皇子出生,郑贵妃也仍是贵妃。

这些宫中的事流传到洛州齐王府,齐王府的人还会议论,不知道宫中什么时候接二公主回去。但是随着她年岁渐长,再没有人在她面前提回宫这件事。

似乎所有人在心中默认她再也回不去京都,回不去皇宫。

她已经虚十二岁了。这个年龄该准备议婚了,即便公主也不例外。但宫中依然对她不闻不问,只有文昭仪依然会在逢年过节时候送些财帛来。

皇帝似乎完全忘记了还有她这么个女儿。

如今元令霜说起阿爷阿娘,想起的都是齐王和齐王妃。“父皇”和“母后”距离她已经太远太远,以至于变得有些虚无缥缈。

“公主,今日要不要带那支红宝石金花钗?”椿芽轻声问。

元令霜回过神来,看向面前铜镜,镜中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还未完全长开。她又看了眼镜子前的首饰匣子,里面钗子都是些平常款式。

她挑了两支细细的银嵌水晶钗,递给椿芽:“这样就行。”钗头水晶颜色晶莹,倒也玲珑可爱。

收拾妥当,元令霜由两个侍女陪着,乘车去了王府中心的东照堂。这里是齐王的居所和书房,最是严整肃穆。平时除非节庆,元令霜很少来这里。

今日是因为齐王因公务离开洛州,回京一段时日,出门前见见子女,叮嘱敲打一番。

丫鬟老远看见元令霜走来,连忙为她打起帘子。元令霜款款步入,只见书房中已经到了一群人,或站或坐,见她入内,众人的目光都望过来,屋内一刹那安静。

好像不论元令霜在这里住了多少年,突然出现还是会让齐王府的人惊住——

只见她一身半旧衫裙,乌发上只点缀了两支水晶钗,双唇未染胭脂。简素若此,却依然夺人眼目,全仗她那张脸生得好。初显少女模样,已有一种天然的精致,剔透的风流,让人忍不住好奇她成年之后该是何等美貌。

元令霜不管众人的目光,先向上首的两位妇人招呼:“于夫人,刘夫人。”

她们是王府侧妃,因为齐王妃懒散不理事,府中许多事都交给下面人打点。这两人管着不少庶务。

于夫人微笑还礼。

刘夫人还礼之后又拉住元令霜的手,啧啧叹道:“才几日不见,公主又出落得更好了!最难得这般不爱脂粉钗环……哪像我们蕙娘,整日捣鼓这些,前日又制了一套香蜜口脂。”

蕙娘是刘夫人独女,比元令霜大一岁,已经与洛州白氏订婚。此刻一头珠钗,颇是贵气,她笑吟吟说:“阿娘记错了,前日得的口脂不是我制的,是白家九郎送来的。”

白九郎就是她的未婚夫。两人去年年底订婚,交往赠送便不再有顾忌,光明正大起来。

刘夫人笑道:“他三天两头给你送东西,我哪记得这许多。”

蕙娘面色含羞:“若是旁人送的或是我自制的,定会分给妹妹一份,只可惜……哎呀,霜儿那里想来也不会缺好东西。”

元令霜知道她是在炫耀未婚夫体贴关怀。她毫不在意,柔声道:“没关系,姐姐下次亲自做胭脂口脂时候记得多送一份过来,别再忘记就好。”

她话音刚落,书房内唯一一个年轻男子元学义忽然呵呵一笑:“蕙娘上次说要送我好酒的,我连影子还没瞧见——我也不是说贪着两坛好酒。只是这许诺的事情总该做到。不至于要我在婚礼上向妹夫讨吧?”

蕙娘面色泛红:“三哥这话……”

刘夫人也听不下去这混话,却不好发作。元学义比小时候没多少长进,性子既憨又傻还耿,经常满口胡话,不为齐王所喜。但就因为齐王儿子只剩下他一个,满府上下无人敢开罪。

她只能耐着性子道:“老三,你们亲兄妹,孩子之间何必计较这个。回头我就让人送两坛石冻春过去。”

元学义却依然不依不饶:“夫人这话就差了。我计较的并不是这两坛酒,而是蕙娘的承诺。”

元令霜不再插话,只是坐到一边。另外两个王府庶妹芸娘和萱娘斜着眼睛看她一眼,也不与她说话。这两个妹妹年龄小些,不知道听了什么话,一见到她总是一脸害怕的神色。

她不过是个不得宠的,被赶出宫的公主,无权无势,柔柔弱弱,有什么可怕的?

刘夫人和元学义正你一句我一句的掰扯不清,一声咳嗽在屏风后面响起。两人登时闭嘴,室内又是鸦雀无声。齐王整理着衣领,从屏风后面绕了出来:“在吵什么,一早上就不得清净。”

众人忙起身,参差不齐行礼。

齐王目光扫了一圈,没半点笑容。他只看到一屋子女人——不够聪明又爱算计的妾室,三个没什么用的庶女,一个棘手又得供着的养女。唯一一个儿子文不行武不行,上不得台面,看着就来气。

他长叹一口气,在榻上坐下:“我明日启程进京,这次因为吐蕃使者来朝拜,我会多留在京中一段时间,协助鸿胪寺和礼宾院招待来使。这段时间我虽不在府上,但你们功课不可松懈。尤其是学义……”

元学义听到父亲点名,不情不愿地站起来:“儿谨记父王教诲。”

齐王瞪着他:“我还没说完!今年我特意给你从京中请来的云先生,是个渊博大家,从前皇上都夸过的。京中多少人家都争着奉为座上宾,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请来。你不论如何也得给我学进去!”

元学义耷拉着眼皮,闷声应了。

齐王又说:“前年黄河大水,去年关中又大旱,连着两年大灾年,圣上因此下了禁奢令,宫中自贵妃起都裁减用度,以做榜样。我们王府也该如此,往年春天踏青赏花,郊游宴乐,花费巨大。今年我不在洛州,你们行事都收敛点,别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我回来再查账册。”

他环视众人,目光落在元令霜身上,不由自主点点头:“像霜儿这样就很好。”

一旁的蕙娘侧过脸去,翻了个白眼,低声对身边的芸娘说:“装什么清贫呢。要我可受不了。”芸娘刚想笑,瞥见齐王正看向她们,她连忙收敛神色。

齐王训话完毕,众人退出书房。元学义窜得最快,一眨眼就溜了,生怕被他老子逮到。元令霜慢悠悠起身准备离开时候,齐王开口叫住了她:“霜儿,你留下。”

落在最后的刘夫人看了一眼齐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先离开了。

齐王叫元令霜到近前说话:“你知道吧,今年秋天淳安公主要完婚了。”

元令霜点点头:“之前就听说了,上个月姐姐给我写信,里面也说了父皇已经下了旨意,礼部和钦天监挑好了吉日,在今年十月办婚礼。”

齐王温和道:“我知道大公主向来牵挂你。这些年一直给你写信,逢年过节也不忘送钱帛来,对你多有照拂。她办大事,你也应该备一份贺礼才不失仪。”

元令霜回答得乖巧:“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在准备了。阿爷不用担心。”

齐王又问:“我这次进京,你有什么想要的?不论是什么新奇的好玩的,我都给你带回来。或者给你买个百戏伶人来解闷?”

元令霜什么也不要。她只说自己什么都不缺。

齐王感慨:“王府虽然不缺供养,但小女儿心性,都是喜欢新鲜漂亮玩意的,就像蕙娘她们,哪一季不是做的衣衫裙子穿不完?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懂事了。你虽然不是我亲生,但从小就在王府抚养,我早把你当自己的亲女儿,比蕙娘她们几个更看重。你不必压抑自己,有什么想要的直截了当说出来,阿爷一定满足你。”

说话间,下人已经摆好朝食。齐王叫元令霜一起到桌边用些。

元令霜挽着披帛,亲自侍奉,双手捧着盛着汤的金花小碗递到齐王手中,然后柔声说:“阿爷这么说,那我确实有一件事想要……“

齐王笑呵呵:“你说。”

元令霜慢声细语:“我一直和大姐姐书信往来,却一直见不着面。如今大姐姐成婚办大事,我很想去见见她,当面道喜。只怕她成婚之后,更难见着了。”

齐王笑容一僵,手中小碗里的汤晃了晃,像一个小小的湖泊被投了一颗石子。

时间跳跃**

今天评论前一百依然会有小红包掉落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