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精英男傍上长公主 > 第72章 第 72 章

精英男傍上长公主 第72章 第 72 章

作者:执笔画青眉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10 04:24:47 来源:转码展示1

“世伦兄, 乐淑郡主是哪家的郡主?”朱士应问道。kanshushen

沈世伦瞥了他一眼,不敢当面问的胆小鬼,道:“齐王府的。”

“齐王府?”朱士应瞪大眼睛, “就是几年前……”

沈世伦点头。

朱士应肩膀一耸,苦着脸道:“不好办了, 我爹那人最是固执, 他可能会不同意我和郡主的婚事吧?”

沈世伦:“……”谁给他的自信, 觉得他们已经谈婚论嫁了?

“不行, 我得先说服我娘, 只要我娘同意,我爹不同意也得同意。”

听到这话, 沈世伦挑眉, 没想到承安侯那样的糙汉子也怕老婆,看来承安侯夫人驭夫有道啊。

朱士应心急,便要回侯府找他娘说和,沈世伦连忙拉住他, 戳破他的幻想, “八字还没一撇呢, 你着什么急?”

朱士应懵懂茫然地看向他。

沈世伦叹气, “郡主的心思你知道吗?”

朱士应摇头, “这种事怎好当面询问, 我想让我娘替我去求娶郡主,探探她的心思。”

才见两面,就想上门求亲, 这家伙速度够快啊,不过这在古代也正常,毕竟他们没那么多机会见面。

“若是她拒绝了呢?”

朱士应摇头,坚定道:“不可能,我才貌双全,除了世伦兄谁比得上我?郡主肯定会同意的。”

沈世伦:“???”

那你还探个鬼的心思,直接说人家姑娘心悦你呗,这家伙自恋的臭屁毛病还真一点没变。

不过,乐淑郡主那样子,倒是真像有心思的。

沈世伦对此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他的人生大事,还是他自己去操心吧。

朱士应回府去说服承安侯夫人,沈世伦也回了公主府。

不出意外,乐淑郡主正在这里。

“沈公子,你没有乱说话吧?”这人一点也没有方才的温柔小意,目光不善地看着沈世伦。

沈世伦走到长公主身边走下,随手拿起一个橘子,道:“郡主放心,不该说的话我一句都没说。”

乐淑郡主满意地点头,看来她的郡马还没丢。

再次警告沈世伦一番,乐淑郡主便起身离开。

长公主这才开口道:“乐淑看中的人竟然是朱士应?”

她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都懵了,她记得乐淑说她看中的郡马博学多才,温和有礼,是个特别好看的端方君子。

那人是朱士应?长公主总觉得对不上号。

沈世伦点头,笑道:“没错,我今天就在他们二人身边,真是一个比一个会演戏。”

长公主面色有些怪异,“我们要不要提醒乐淑?”

“不用提醒,”沈世伦摇头,“他们两个都是爱玩之人,士应兄的家世也算配得上郡主,虽然认识的过程奇葩了些,但他们其实挺合适的。”

这也是沈世伦不曾拆穿他们的原因,两个戏精凑在一起,岂不是正合适?

长公主倒也不担心乐淑郡主受委屈,朱士应是沈世伦的朋友,她多少有些了解,虽然人不靠谱,却难得有颗赤子之心,若是他们两人真在一起,肯定不会让乐淑郡主受委屈。

沈世伦将剥好的橘子放进长公主嘴里,继续道:“士应兄已经打算让承安侯夫人去齐王府提亲了。”

长公主闻言倒不意外,他们现在私下见面倒底名不正言不顺,与名声有碍,两人若是有意,早点订下亲事也好。

朱士应和沈世伦同岁,都是明年行冠礼,乐淑毕竟是郡主,婚礼肯定不曾仓促,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去筹备,正附和她的身份。

见长公主理应如此的表情,沈世伦暗叹口气,看来是他不合群,想得多了。

在现代,哪怕是相亲,也要相处几个月才会订下,还是古代的效率快。

……

朱士应的动作不算慢,半个月后,承安侯夫人便派媒人去齐王府探口风,乐淑郡主的婚事自然是由老王妃做主。

老王妃听闻是承安侯的次子,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将媒人打发走了,媒人也不意外,谁家的女儿不娇贵,一般都要上门几次,才会同意。

乐淑郡主也得到了消息,没想到朱士应的动作这么快,不过也不排斥,毕竟她也想尽快把郡马骗回家。

待齐王下值回来,便立刻让他去老王妃那里探口风。

佛堂

齐王拱手道:“母妃,听闻有媒人上门求娶阿姐?”

事关他阿姐的终身大事,由不得他不重视。

老王妃自然不会瞒着他,“没错,承安侯的嫡次子,可惜不是长子。”

言下之意,便是对朱士应不满意。

齐王其实也觉得朱士应的身份配不上乐淑郡主,朱士应不是长子,意味着他不能继承侯位,虽然考中了探花,可谁知道他将来会爬到什么位置。

再说侯位才是可以传下去的爵位,官做得再大那也是一时的。

齐王将老王妃的想法告诉乐淑郡主,道:“阿姐,那人身份差了些,配不上.你。”

“胡说什么,”乐淑郡主白了他一眼,“阿姐觉得挺配得上的。”

母妃不同意?这倒是件麻烦事。

听到这话,齐王一愣,随后恍然,“阿姐,你见过那朱公子?”

“当然,你阿姐是那种随便把自己嫁出去的人吗?”乐淑郡主把头一抬,得意道。

这可是经过她亲自挑选的郡马。

齐王蹙了蹙眉,没有说话。

次日,去礼部上值,齐王办公的房间和秦镇相邻,他们正好遇上。

犹豫片刻,齐王询问道:“秦大人,可知道承安侯次子?”

建平城很大,也很小,昨日承安侯夫人派媒人去齐王府的事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秦镇同样听说了,对于齐王的询问一点也不意外,道:“并未相处过,只听闻他和公主府的沈公子交好,现在翰林院任职。”

和沈世伦交好?听到这个消息,齐王稍微放心些,想来人差不到哪里去。

进入房间,看到桌案上的那些卷宗,齐王顿时头疼了。

他一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想当好这个礼部郎中,可他一看到那卷宗那么厚,他就蔫了,别的同僚一个时辰或许更短便能看到一卷,他用一天都不一定看得完。

所以,哪怕齐王不像乐淑郡主说得那般混日子,其实也差不多。

他的顶头上司礼部侍郎估计也看在他齐王的身份上,不敢为难他,未曾给他布置新的任务。

没有压力,齐王看卷宗愈发地缓慢,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还没看一半。

齐王走到桌案后坐下,打开卷宗,便开始愣神。

虽然乐淑郡主已经及笄,是应该议亲的年纪,可他们才回京不到两个月,便有媒人上门提亲,这速度还是让齐王有些措手不及。

他们自幼一起长大,即便是经历几年前的变故,他们都不曾分开过。

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阿姐会嫁人的,她不会一直陪着他。

这般一想,齐王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承安侯次子,一点好印象都没有。

进入十一月,寒冬已至,冬风凛冽,沈世伦正在陪长公主吃火锅,这火锅他们多日不吃,现在竟有些怀念。

自从乐淑郡主回京后,长公主等人在太后面前就失宠了,她不论是打麻将还是吃火锅都只想着乐淑郡主,长公主进宫的次数明显减少不少。

沈世伦将已经煮熟的肉片放进长公主碗里,道:“老王妃不同意郡主和士应兄的亲事?”

乐淑郡主知道老王妃的性格,她想要说服老王妃改变主意不大容易,只能求助外援。

长公主就是乐淑郡主的外援。

“老王妃看不上朱士应的身份。”

沈世伦闻言了然,次子没有继承权,乐淑郡主是齐王的胞姐,仅谈地位的话,确实差了些,但若是乐淑郡主愿意,这不是问题。

或许是看出沈世伦的心思,长公主道:“老王妃比较固执,想要让她改口,只能母后出马。”

他们都是晚辈,哪怕身份再高,他们的话,老王妃自恃长辈的身份,想不听就不听,只有太后的话她不能无视。

半个月后,承安侯夫人的媒人又一次上门,再次被打发走,次日,老王妃便被太后请进宫。

她们说了什么,无人得知,沈世伦只知道朱士应和乐淑郡主的亲事定下了,婚期还未定,他们得先按照规矩走六礼。

等六礼走完,朱士应差不多就行冠礼了,正好成亲。

现在权贵之家的子弟,差不多都是行冠礼之后才会成亲,为了他们的身体着想,也不会胡乱给他们塞通房丫头。

只有在他们成亲前,才会为他们安排一女子教他们知事,但一般不会收入房中,毕竟没有未娶妻先纳妾的道理。

随着乐淑郡主和朱士应的婚事走六礼,乾兴六年也过去了,这已经是沈世伦在乾朝度过的第三个新年,他已经越发习惯古代的生活。

毕竟,什么都不用做,任何事都有人伺候的生活,想不习惯都难。

吴伯在乾兴五年定下的聚德楼扩张计划,在乾兴六年没有实现,但地已经买好,新年过去就可以动工。

景芩书肆也扩张了,因为签约的作者越来越多,书肆越来越出名,已经是公主府不容忽视的一项进项。

沈氏商行一直是两位执行掌柜在打理,商行内的商贾已经不止是建平的,周边县城的商贾也有加入,随着沈氏商行的扩张,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商户加入。

这商行本是为了对付赵氏商行建立,会发展得如此大,沈世伦并未想到,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商行的众多商户有,利益驱使,扩张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严格遵守他的规矩,沈世伦对此并不会在意。

早朝

今年又是举行会试的一年,此事照常由礼部负责,礼部尚书洪林年逾五十,身体还算硬朗。

乾兴帝看向洪林,道:“洪爱卿,会试一事,礼部可有人选?莫要再发生乾兴五年的事情。”

洪林恭声道:“皇上放心,微臣已选定齐王殿下主持此事。”

“齐王?”乾兴帝皱眉,抬眼看了看站在最后排的少年。

“正是齐王,齐王殿下曾协助准备宫宴和祭祀一事,礼部上下无不赞叹王爷处事周到,将会试交给齐王主持,微臣相信不会让皇上失望。”

“即便如此,会试一般由礼部侍郎主持,齐王的官职低了些,再加上他年幼,还需要磨练,可让他从旁协助,主持一事,另选他人,”乾兴帝沉吟片刻,说道。

洪林闻言,只得道:“是,微臣遵旨。”

下了朝,齐王并未离宫,随着乾兴帝去了勤政殿。

乾兴帝坐在御案后,轻笑道:“可埋怨朕撤了你主持会试一事?”

齐王摇头,“皇兄自有道理,而且臣弟做不了那个。”

别人说做什么他可以去做,可若是让他成为发号施令的那个人,齐王还没经历过那种场面,有些发怵。

“关于如何主持会试,礼部中定有卷宗记载,你自幼聪慧,多看看想做好不难,只是你到底年幼,会试又是国之大事,若是做好便罢,但若办砸,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皇兄一片苦心,臣弟明白。”

乾兴帝点头,“这一次你从旁协助,多听多学,朕等着你能帮上朕的那一天。”

“皇兄放心,”齐王听到这话,顿时干劲十足,决定回去多看看卷宗。

回到王府,齐王还不曾换下朝服,便被老王妃叫去。

老王妃看到他,直言道:“听闻皇上不允许你主持会试?”

齐王闻言一怔,“母妃怎么知道的?”此事刚过去不久,按理说不应该传出才对。

老王妃面不改色,“你是母妃的儿子,你的事情母妃怎么会不知道。”

齐王了然,“儿子多谢母妃关心,至于会试一事,皇兄说我还年幼,先跟在旁人身边学学。”

“年幼?”老王妃冷笑,“你只比皇上小一岁,他都当了多年皇帝,你不过只是主持小小的会试,有何不可?”

齐王蹙眉,“母妃万不可这般说,儿子与皇兄岂可相比,而且皇兄也是为了儿子好,会试是国之大事,儿子才进礼部几个月,岂可越俎代庖。”

本应该由礼部侍郎主持,他一个礼部郎中哪有资格,岂不是会引起士子的不满。

从一开始洪林想让他主持会试的时候,他就拒绝过,结果洪林只是笑眯眯地和他说好话,就是不同意。

现在有乾兴帝出面拒绝,正是齐王所愿。

老王妃闻言,眉头紧锁,正要呵斥,却又压下怒火,道:“既然如此,你就在礼部多学学,干出些实绩,莫要辜负皇上对你的信任。”

“母妃放心,儿子谨记。”

离开佛堂,齐王总感觉心里怪怪的,母妃似乎对他过于关心了些,从小到大,母妃的心思一直在大哥身上。

哪怕大哥做出那等事,母妃也不曾怪罪他,反而说了不少大逆不道的话。

直到这两年开始信佛,性子变了不少,不再提起大哥,可也不曾对他和阿姐有多关心,怎么现在……

齐王已经过了想要母亲关心的年纪,他只希望老王妃不要惹事就好。

最近乐淑郡主都在准备亲事,出府的次数都变少了,她不会绣嫁衣,但也需要像模像样地绣几针。

就这几针,乐淑郡主也需要练练,还要整理聘礼。

六礼已经走到纳征,承安侯府已经将聘礼送来,还有一对活的大雁,从重视程度上来说,朱士应的态度让齐王很满意。

公主府

沈世伦正在逗弄彩儿,他在教彩儿学新的话,之前那句,本来听得挺浪漫的,可听得次数多了,长公主就不想听了,而且若是再来次乐淑郡主那种事多尴尬。

于是,彩儿终于可以做鹦鹉该做的事,它可以说更多话,不会再因为多说话被沈世伦教训。

彩儿仿佛放飞了自我,最近活泼得不行,经常和沈世伦对话。

“彩儿,说句吉祥话。”

“公子你好。”

“这句不算。”

“沈世伦你个混蛋!”这是跟长公主学的。

沈世伦黑着脸,“这不是吉祥话,你再说不对就不给你饭吃了。”

“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沈世伦终于满意了。

长公主看着他们一人一鹦鹉在那对话,忍不住笑了。

沈世伦将食物喂给彩儿,走回长公主身边,抱着她埋怨道:“殿下,彩儿就是欠饿,非要威胁它一番才听话。”

他总觉得这鹦鹉要成精了。

长公主摸摸他的头安慰他,同时道:“本宫听说朱士应亲自捉了两只大雁给乐淑当聘礼?”

“他倒是想,”沈世伦嗤笑,“他捉了三天,连大雁的毛都没有碰到,最后还是要靠朱统领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就跟朱士顺捉得差不多。

“虽是如此,可心总归是好的。”

朱士应能想到送一对活的大雁,这份心意便难能可贵。

沈世伦颔首,“士应兄生怕郡主受委屈,翻了很多书,将整个亲事的流程研究得很清楚,就怕漏了什么。”

那认真的劲儿,沈世伦觉得他科举时都不一定这么认真过。

长公主闻言,靠在沈世伦怀里,用脸颊蹭蹭他的胸口。

沈世伦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怎么了?”

“乐淑比本宫小不少,都已经要成亲了,”长公主幽幽道。

沈世伦闻言一怔,不知该说什么。

长公主见他不说话,不满地抬头看他,双手捧着他的脸,不悦道:“莫非你从未想过这事?”

沈世伦苦笑,“想过是想过,可问题是这不是我想就可以的。”

“那你告诉本宫,你是怎么想的?”

“当然是想迎娶殿下为妻,定下白首之约,”沈世伦勾唇,认真道。

他们心意相通,感情到了,亲事的事情当然会想到。

只是他们身份特殊,而且公主府可还住着三个面首呢,一系列事情等着他们处理,想要成亲并非易事。

长公主知道现在来说,成亲对他们还有些远,她要的是沈世伦的态度,听到这话,心里自是万分甜蜜,主动搂住沈世伦的脖子,靠近他,吮舔他的嘴唇,两人的呼吸瞬间纠缠在一起。

……

静安宫

今日只有长公主和乐淑郡主在此,乐淑郡主的婚期已经订下,便在今年的九月初五,这是钦天监算出来的好日子,正好在朱士应行冠礼的后面。

想起沈世伦说他们一个比一个会演戏的事情,长公主问道:“乐淑,你打算何时跟朱公子坦白?”他们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总不能一直这么骗对方。

“坦白?”乐淑郡主一懵,“坦白什么?”

“你说呢?”长公主挑眉。

“哦,我装温柔的事情吗?”乐淑终于明白长公主的意思,随口道:“不用坦白了,他早就发现了。”

“那他……”

“如果皇姐指的是他看着像个谦谦君子,实际就是个缺心眼的事情的话,我也知道了,”乐淑郡主说得极为随意。

长公主:“……”

这两人什么时候掉的马,他们竟然一点消息都没得到。

不过乐淑郡主对朱士应缺心眼的评价倒是挺贴切的,看来两个人已经很坦诚了。

这时,太后突然开口道:“乐淑都要成亲了,宜昌你有何打算?”

长公主闻言看向太后,眼中带着询问。

“你府上的面首,除了世伦,你还碰过谁?”

长公主摇头,“没有别人。”

她心里只有沈世伦,怎么会碰别人。

“既然如此,你和世伦打算如何,虽然哀家不介意他的身份,可若是你们真的认定了,又何必让他一直背着面首的身份。”

“儿臣没这么想,只是想时机到了,便将其他面首驱逐出府。”

“怎么算时机到了?”太后追问。

“当然是……”长公主突然顿住。

她突然不知是捉到左相的暗棋算是时机到了,还是扳倒左相才算是时机到了。

太后叹气,“旭儿已经大了,亲政也有几年,他不需要你再为他忍让,宜昌,你总要为自己想想。”

“可是府里还有左相的暗棋。”

“将他们全都赶出去,何必再管谁是暗棋……宜昌,你要明白,若是你想养面首,左相的暗棋当然需要提防,可你只要世伦一个人,那他们谁是左相的人,没有一点意义。”

长公主怔住,太后说得话她从未想过。

从她认定沈世伦,养面首的事便就只是戏言,他们早晚会成亲,可她没想到原来这个时间可以很近。

长公主再次抬起头,眼睛闪闪发光,“母后……”

太后含笑,道:“哀家会吩咐内务府筹备你的婚事,最起码也要明年才能成亲,足够你处理府里的事情。”

长公主点头,“儿臣多谢母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