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静日思 > 第4章 月

静日思 第4章 月

作者:爱妮九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7 05:37:36 来源:文学城

那边厢,一红一绿两个邪祟又回了王家,对着王若兰做出各种怪状,王若兰尖叫着乱躲,王夫人抱着她大哭,众奴仆家人都无所见,束手无措。

那小道士提剑上前喝道:“休得无礼!你等是求财求物,但说无妨,不得在人家内帷放肆!”

那穿红的叫道:“小道士,与你何干!此是她前世欠我的,今生合该偿还。”

小道士心道,我自是知道,不然早就剁了你。因问道:“究竟是何冤孽?”

那穿红的便道:“我前生原是将要得道的狐仙,她是前朝一名官家子,命人猎火狐,我恰好逢着劫,求他饶我,谁知他见我口吐人言,越性叫人把我砍杀,又剥下皮革做了袍子。他今生又投了贵官家中,因此一事投了个女身,原该受夫家磋磨至死。偏我已得准了消息,要去转世投胎做人身,恐来世不得向她讨债,故前来先报前冤!”

小道士听了这番话,也动了恻隐之心:“此间主人答允给你们做法会,超度你们可好?”

那穿红的叫道:“我已有了投胎去处,稀罕什么超度!”

小道士道:“虽然你等有前世冤孽,究竟你们又不能夺命追魂,这般吓唬她又如何?不如得些实惠去吧。”

穿红的不愿,穿绿的却道:“大姐姐不要固执,妹妹随你来一场,得些好处也好。”

小道士见状,趁机道:“我听你们说卫探花家大姑娘字好,我们便请她来,抄一部经书烧与你们如何?”

穿红的大笑道:“小道士知道什么?卫大姑娘好的不是字,我也不要什么经书。”

小道士见它们语气松动了,便道:“你们要什么,只管说来。此间主人乃是贵官,去请卫大姑娘来,你们再在她面前作怪,可不尊重。无如请主人求告卫大姑娘,你们想要什么,求她写一写可好?”

穿绿的便道:“我爱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向卫大姑娘讨一张。我爱兰花,也请卫大姑娘给一幅。其余金银首饰,四时衣裳各一套。”

穿红的道:“既如此,我也要苏东坡的《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一首,雪中红梅一幅。金银首饰,四时衣裳,同妹妹的一样。”

小道士一一答应,又问道:“两位好歹将来历说明,不然我等如何将东西送与两位?”

穿红的道:“我名丹珠,妹妹名叫绿珠。我等乃是城西南山上修炼了八十年的狐,不幸一日同遭了猎人之劫。”

这两个,先时俱是青面獠牙,目光炎闪,形容凶恶极煞,听得小道士答应请卫大姑娘助力供奉,王夫人在旁边没口子答应,便一抹脸另化了一副形容,变作两个五短身材,白脸皮吊梢眼的女郎,说道:“既如此说,我们且等着。”

众人都无所见,王若兰却苏醒了过来,抱住王夫人不放。王夫人也自害怕,无论小道士说什么,都只管答应。又听得小道士说不必请卫大姑娘亲来,只要请她如题作几幅书画,再烧送几套衣裳首饰,便可化解此劫,哪里还按捺得住?忙叫道:“风跑!快去请老爷,去卫探花家!”

王天官听得这般说,忙命驾车,请了院判大人作陪,登车同去。

可巧卫炜已经上值去了,王氏在家中,听得王天官来访,唬得一跳,又听说是要求卫舒的书画,更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觉得不好出见,一时又觉得不好推辞,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幸而陈福满在外,已经将王天官与院判请到厅中上茶,又命人速速骑马去翰林院请老爷,打发自家媳妇来见王氏道:“太太,此事须得老爷知道。姑娘年纪小,这事也该好生与她说,别吓着了她。”

早有红缨跑去告知了卫舒,卫舒听了,也觉得吓了一跳,道:“我早起确实让紫珠去烧了些旧作业,难道真有鬼怪好字纸么?”

紫珠亲自拿去化字炉的,听说当时有两个狐鬼守在自己身边抢字纸灰儿,也怕得牙齿上下打架,身子都软作一团了。

卫舒性子像卫炜,也是把持得住,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爹爹定然不会推辞的。只是这事不可声张,闹出去的名儿不好听。”

怀珠也道是,卫舒便命红缨去上房对王氏说了这话,又命怀珠道:“我记得往日曾写过这些,不知它们如何得知。你带着她们且去翻找一下,若有,就找出来交付王天官家去吧,他家还不知道急得怎么样呢。”

怀珠答应着,带着丫鬟们下去找。卫舒的书画习作都是收在箱笼里,整整齐齐的,一齐搬上来,卫舒打开一张张翻看,果然有《满庭芳》和《江城子》各一张。看到画时,只有一幅春兰,长在悬崖之上,一轮明月在天,彼时在旁题诗一首,乃是宋代徐鹿卿的《咏兰》头四句:“丛兰抱幽姿,结根托山壤。所据良孤高,其下俯深广。”

卫舒略略一看,将两篇字及春兰画都放在一旁,踌躇道:“我素未画过红梅。”起身踱到窗前,忽瞥见那桃花,心中灵机一动,触上心来:“怀珠,备下笔墨宣纸颜料来。”

她习画时,梅兰菊竹俱是一起学的,只是春兰夏荷秋菊都画了,唯独雪梅未画——因她病倒了。此时又无雪景梅花,她病中也未曾看过,只得将往时记忆,加上学画时观摹卫炜画的梅花,比照着窗外桃花,模拟一幅。

等将诸物备齐,卫舒卸镯挽袖,洗了手,才提笔,便如走龙蛇,随意点捺,不一时,便成了一幅小横条。卫舒凝眉一看,虽不大好,也无如何了,立命怀珠等将画烘干,好交付给王天官去。

王天官与院判坐在客厅上,闻得家中只有女眷,方知十分唐突,幸而卫家管事十分殷勤,说道已去请了卫翰林回来,太太又传话,说已经让小姐去找书画了,才放心下来。

王天官此时才有心思打量卫家陈设,见一水儿楝木家具,平常花样,十足一个普通中等人家的样儿。唯墙上所设条幅、斗方,俱是龙飞凤舞,不失名家风范,一看落款,皆是卫炜所写。再看不远处一幅对联,写着“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笔力不似卫炜,一看落款是卫舒,王天官便知这是卫大姑娘的手笔。忙细细看去,虽是女子所书,却无半点脂粉气,唯个个点笔俱作花瓣一样,轻灵可爱。

王天官不由得起身上前去看,院判见状,也跟上去。王天官一个一个字看过去,再将整幅字一看,竟觉得花瓣纷飞,满纸潇洒,不禁赞道:“好字!好字!”因指着向院判道:“我虽知卫翰林字好,竟不知他女儿这字也这般好。不愧是探花家小姐,这字已自有风骨。”

院判笑道:“我才疏学浅,还看不大懂,只觉得这个雨字,十分好看。”

王天官笑道:“不错不错,雨中藏四花,点滴在心头。”

院判笑道:“都说字如其人,卫大姑娘这字也是一样。”他曾替卫舒诊治过,见过数面,自然知道她生得娇美。只是医者父母心,他也无暇去细看病人容色。此时想起来,原来卫大姑娘竟是生得比他生平所见的女孩儿都要好看些,只是病中憔悴,他又只顾察颜观色,不及细细端详品度。

王天官还不知其意,说道:“卫探花的字更好,然卫大姑娘尚未及笄,稚子手笔,难能可贵。”

话音刚落,便听得门外有人朗声道:“正是,稚子手笔,不敢贻笑大方!”

两人忙看去,只见卫炜匆匆快步进来,一边抬手与两人见礼,一边笑道:“小女闺中练字,不敢辱贵客清目啊!”

院判连忙还礼,王天官则抬手笑道:“卫翰林太谦虚,大姑娘有乃父之风。”

卫炜在两人跟前站定,气息微喘,额角带汗,幸而衣袍整齐,便知他急忙赶回,三人也不急着寒暄,依礼分坐下。

卫炜稍稍拭去汗水,才笑道:“下官今日当值,不及迎接贵客,恕罪,恕罪。”

王天官笑道:“是我唐突,然事出有因,非我等不知礼也,望卫翰林勿罪。”

卫炜闻言,正色道:“我听下人说得语焉不详,敢问大人,所言之事可是属实?”

王天官有些尴尬,但想着家中妻女情状,仍是如实道:“确有此事。好叫卫翰林知道,我家原请了院判大人——大人现在此,施针开药,又指点我往清泉观请了玄能、玄清两位天师,原指望将此怪歼灭。谁知玉牒焚去,却得知此怪乃是小女前生冤亲债主,前来讨还,阴司已是核准了,应有此劫。说道只是惊吓,不能夺命,然那怪物日夜叫嚣掷跳,凶恶非常,小女闺中弱质,只被吓得魂不附体。如今玄清天师问准了那怪,只要求得卫大姑娘字画数幅,它们便心甘情愿退去。卫翰林,我故知‘子不语,怪力乱神’,然此事就在我至亲身上,干系我女,我不得不厚颜前来求助了。”院判在旁,也忙出言作证。

卫炜听罢,不由得点头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王天官触上心来,滴下泪来,忙抬手去拭泪。卫炜扭头去问陈福满:“姑娘知道了么?”

陈福满肃身道:“姑娘知道了。姑娘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老爷回来了,也不会推辞的。只是这事不可声张,闹出去让外面的人知道了,说的名儿不好听。”

卫炜道:“正是这个理。”又回头向王天官道,“还望大人,念在我儿援手份上,无论成与不成,都莫向外人宣扬。”

王天官忙也抬手回礼道:“卫翰林放心,若非不得已,我又怎会将内帷之事随意宣扬?”

他见卫炜家郑重,不免回过味来,就有些怪昨日去给王夫人传话的婆子,进而连龙府也牵连上了。自家内帷的事,王若兰又是个定了亲的大姑娘,大庭广众传扬了出去,岂能无损名声?又一想自家为了挑生辰八字相合的丫鬟,遍寻京城的三姑六婆,闹得沸反盈天,更是不堪。今日过后,不知旁人对自家有什么说法,只怕再说不出什么好话来。因这些念头不断起来,纷纷扬扬,晕晕乎乎亦不知作何感想了。

卫炜再料不到王天官心中想法,只吩咐重沏上茶来,立等着姑娘那边送书画过来。王天官心中昏沉,正自尴尬,不好答话,幸而院判在旁,又与卫炜谈论了一些卫舒病后调理身体的话,倒也一递一递地相谈甚欢。

幸而只过了半个时辰,里头传出来一个匣子,陈福满亲自接了捧上堂来呈给卫炜:“老爷,姑娘找出来的书画。”

王天官闻言,精神一振,不由得引颈张望。卫炜便就着陈福满手中,打开匣子,将里面的书画取出,一一揭开给两人过目。

因是日常习作,均未装裱,只见两篇词作皆用行楷抄就,笔力不下方才所见条幅,只是不若条幅上大字的潇洒,十分规整。再看那春兰,倒显得笔触稚嫩,唯布局错落有致,兰叶自然,别有风味。卫炜笑道:“小女去年才开始学花卉画法,有辱大人清目了。”

王天官笑道:“卫翰林过谦,这就很好。”

又打开雪梅,卫炜一看,不由得失笑,摇头道:“胡闹,胡闹。”

众人看去,只见纸上画一敞开的明窗,窗外一树红梅,枝上犹有积雪,梅花却红艳欲滴,仿佛蕊吐芬芳,令人沉醉。王天官看时,只觉得这梅花与春日碧桃,有异曲同工之妙。

卫炜笑道:“小女从未画过梅花,这必是对着桃花画的。虽不好,也无如何了,让大人见笑了。”

王天官这才恍然大悟,再看题诗,也是苏轼的七律一首:“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王天官不免也捋须呵呵一笑,卫炜无奈道:“偏她促狭。”于是将书画重放入匣中,双手递与王天官:“下官本欲留饭,只怕大人家中仍盼着大人早早归去,来日再请大人。”

王天官心中感激,接过匣子道:“大恩不言谢,翰林高义,还望来日不吝与我来往。”

两人也不多寒暄,王天官道一声告辞,便与院判起身登车归家。卫炜送了两人,因原是请假归来,吩咐了陈福满两句,便仍回去上值了。

王天官与院判一路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亲自将匣子捧到了内室。

彼时王天官出门,老道士玄能已选出了四名丫鬟,打发婆子带下去剃发清洗更衣完毕,便引来守在王若兰床前。那丹珠、绿珠两个狐鬼站在门前看着,嘿嘿而笑。

小道士法名玄清,原是修道世家出身,拜在观主门下,因天赋好,出身高,极受宠爱。他平素大胆,两鬼作怪时尚且不怕,此时见她们好歹有了个人样,更是放心与之攀谈。

“那卫大姑娘,是什么根脚?”

丹珠笑道:“什么根脚?小道士别胡说,大姑娘就是个人。”

玄清笑嘻嘻道:“我不信,你们这般喜欢她,莫非有什么前缘?”

绿珠道:“我们倒是想,可惜没这福气。”

玄清又问道:“你们要那卫大姑娘的字画作什么?”

绿珠眼里迸出光芒来:“小道士,我才不信你不懂。譬如你说烧经书,得了有什么好处?”

玄清道:“自然是为了功德超度。然而你们不是说不用超度么?”

绿珠喜滋滋道:“经书易得,这功德也有限。也罢,你们活人得了也无用,何妨告诉你一番?姐姐虽有了投胎去处,我却还没奔头。得了卫大姑娘的字画,我便有了前程。”

玄清听了,越发糊涂了:“这是什么话?难道这字画,可作投胎之法?”

丹珠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傻孩子,哪有这样的捷径?不是你想的这个,妹妹生前修炼比我刻苦,原已可化人形,死后也修炼不辍,但毕竟没了肉身,难以再行狐修之道,只得想法修个鬼仙之道。”

玄清聪敏,一听便知:“难道要借那字画修行?我孤陋寡闻,从来不知有这样事情。”

丹珠也不愿多说,只道:“等你见到了,就知道了。”

正说着,便听到下人来报,老爷送书画进来了。丹珠绿珠喜不自胜,就地一滚,化作两只狐狸,在门前掷跳。王天官都无所见,疾步走进来,玄清忙上前接住。

王天官带汗笑道:“小天师,书画在此,还请你速速送去。”

玄清接了匣子,见两狐蹲踞地上,目光灼灼盯住,便笑着答应了。王夫人连忙命人将备下的头面衣裳也捧了上来。

两狐此时只看得那首饰衣裳一眼,便浑不在意,只盯着玄清手里的匣子。玄能设起坛来,玄清上了法坛,一番荐告已毕,便打开匣子,取出书画,展开一看,也不觉有何异样,反不如首饰衣裳耀眼夺目,便不在意,于坛前焚化。

玄能未开法眼,玄清却见那狐狸守在火盆边上,对着火焰一吹,那火顿时化作绿色,幽幽直上,青烟腾腾。众人不知,突见火焰变成这样,尽皆色变,还以为是怪物作祟,又不肯离去了。玄清暗暗观察,两只狐狸却是欢欣雀跃,一边掷跳一边欢叫。

一时书画焚尽,化作纸灰,玄清忽见眼前金光一闪,瑞气千条,晃得他眼花缭乱。等他定睛再看时,那绿珠已化作人形,两手各持一卷轴,霞飞两颊,肌肤润泽,笑意盈盈,向他说道:“小道士,叫你看看这好处。”

她一挥手,那卷轴迎风展开,画中明月竟朗朗挂于庭中,光华四射;悬崖突出身前,兰花摇曳,幽香阵阵。玄清不由得一低头,只见脚下竟是万丈深渊,大吃了一惊:“幻象?”

绿珠道:“莫动!这可不是幻象,此乃我今后的洞府了。”她皓腕一动,卷轴收回,顿时月山皆不见了。

玄清回过神来,只觉得心头猛跳:“这……竟是化纸作实?”

绿珠笑道:“文字有功,书画成真。也就是我们这些游魂野鬼能得了益罢了。”

玄清看看丹珠抱在怀里的两幅卷轴,深悔方才不曾细看,此时她定是不舍得给他看了。

丹珠比绿珠老练,也不好卖弄,自然不打算给玄清看她卷轴之妙。她微微一笑,向玄清道:“小道士,我且要投胎出了。前冤已报,我待要修来世,不妨借你之口,做一件好事。”

玄清忙问何事。丹珠道:“王家女儿,今生注定所嫁非人,原该受尽磋磨而死。只她今日已有幸遇了贵人,日后可要靠定了贵人,我更有八个字送给她,务必要牢记:教住即住,教去即去。”

言毕,两狐化作轻烟,转瞬不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