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景明春 > 第7章 第7章

景明春 第7章 第7章

作者:舟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1 19:08:49 来源:文学城

安国公府内,宣诏官刚刚离开。

云静心情不佳,把自己关进寝院。

丹蓉趁主子歇息,得空去找主事嬷嬷拿月钱,回来时刚好经过言氏院子。

云舒吊着眼角和言氏嚷嚷:“瞧这一眨眼的功夫,阿姊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以后我们见了她还得尊称一声‘王妃’,咱们母女俩要强多年,怎还沦落到向她低头的地步!”

母女俩说话声不小,一墙之隔听得真真儿的,丹蓉靠在架子下,不费什么劲便灌了满耳朵。

“她这一嫁,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呢。”言氏独自摆着双陆棋谱,鼻中一哼,“听宫里的娘娘们说,越王常与徐州林间那些隐士厮混,男男女女坐在一处,说是行些曲水流觞的风雅之事,实则淫.词艳曲不堪入耳。”

她警觉地望了望院外,挡着半边脸说:“听闻这些隐士饮五石散成瘾,酒后敞胸露怀,白日.宣.淫,身子虚透了都不加节制。我朝尚武,这药在军中是禁物,咱们这些武将家眷自然没见过。”

云舒蹙眉,拿起帕子挡嘴,疑惑道:“那为何柏萱阿姊还吵着非越王不嫁?她同我讲过,幼时有次进宫赴宴,因投壶准头太差,输的连条脚链子都不剩,被那些贵女公子取笑,不与她玩耍。只有越王不嫌她笨,还教她怎么投的准。”

言氏眨着一双丹凤眼问:“她那时几岁?”

“八岁?”云舒摇着扇,眼珠一转,“九岁?”

言氏眄她一眼,“孩童之言怎可尽信?这么多年过去,脸变,心能不变么?”

云舒深觉有理,莽足了劲儿点头。

“要不然,为何及冠皇子都已婚配,只有越王老大不小仍未议亲,那是没人敢嫁呀!”言氏说,“哪个京中贵女愿意放弃帝都荣华富贵,跟着他如乡间野女一般游荡?”

末了,又嘱咐幺女:“这些话你可要烂在肚子里,千万别让次女知道!万一她不想嫁,举蹄子跑了,犯下罪过得全家替她受!”

丹蓉听着心惊,从墙根儿下溜回了姑娘寝院。

云静见她神思不定,手里的活无章法甚是反常,便将人叫过来问究竟遇到何事。

丹蓉起初不说,但为了自己姑娘,把听到的墙角一五一十告诉了云静,还哭喊着劝她:“姑娘快逃吧!所嫁之人非良,别把一辈子搭进去!老爷最疼姑娘,肯定会和长公子想办法顶下来的!”

云静坐在榻上,抱紧膝盖,一滴泪顺颊而落,哑声嘀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能逃到哪儿去?到时候慕容氏一族,连同濂州的长孙氏都吃罪不起。若还有别的法子,父兄也不会顺从这道旨意。”

水韵为她擦干泪痕,一副打算出生入死豁出去的模样,“既然到哪都是活,那就偏要活得好,只要能跟着姑娘,刀山火海我都不怕,那小小越王府又算什么,妖魔鬼怪冒出来,咱们见一个打一个!”

云静破涕为笑,“哪那么夸张!不过确实是这个理儿,日子哪有顺遂无虞的,若想着什么坎都要绕过去,那边境的仗也莫要打了,把州县拱手让给柔然蠕蠕岂不省事?”

这话让水韵心情明朗了许多,宛然一笑。丹蓉没心没肺,抹了把脸又去忙了。

云静铺展身子躺下,脑子里全是旁人议论越王的话,忍不住又开始分辨起真假来……

夜幕降临。

一个着墨色披风的修长身影,步入一间门楣气派的酒楼中,在阁楼尽头的雅间前驻足。

门被推开,墨色身影向坐于上首的贵公子唤道:“三哥。”

轻盈的纱帘一掀,露出三皇子元琰棱角分明的脸:“八弟这么急着找我,是为了押送谢义入京一事吧?”

八皇子元琪将披风解开,坐于一旁,一副焦灼神色:“难道三哥不知情么?案发在徐州,按照辖属所分,这差事理应该由东境军所领!只要是东境军,就脱不了我们的掌控。可父皇下旨审案后,押送谢义的差事居然落在驻定州的北境军头上了!”

元琰仿佛并不在意,“不稀奇,还不是因为今日你在朝堂上那么沉不住气。”

元琪道:“我原本以为,就算父皇不让东境军接管此事,也定会派临近州署督军,没想到父皇竟然舍近求远。反正我已布好局,回京路上找个适当时机,把谢义做掉,以防他把我们的人全都咬出来!”

元琰反而叹气:“听三哥一句劝,此事收手为好。”又给他递了杯酒。

元琪先是一愣,接过来饮尽后将酒杯“啪”地一掷,“皇兄这是何意?谢义一旦落网,牵出的可是吏部和度支两部,谢义本就与吏部尚书卢源嫌隙不小,此案开审,两部恐怕不保,你我二人苦苦经营的果实,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它毁于一旦吗?”

“我当然不想!”元琰瞪起犀利双目,“吏、度两部皆由卢氏两兄弟把控,这二人一倒台,动摇的不仅仅是两部,而是整个卢氏的利益!只是,此次要动卢氏的恐怕不是老六,而是父皇!”

元琪漂亮的凤目低垂一闪。

今日朝堂上,元珩和元瑞的证词若细究起来漏洞百出,但为何魏帝拘押谢义的态度如此坚决,还不是因为卢氏这棵大树太惹眼招摇。

元琰道:“现在百般阻挠谢义进京,你以为是在和老六作对吗?这是在向父皇挑衅!我母妃司马氏与卢氏有姻亲之联,倘若我们不就此收手,触怒了父皇,岂不是要自毁前程!”

瑾妃司马氏育有三、九两位皇子,度支尚书卢裔之妻正是瑾妃的长姐,二人同出一族。

元琪咬牙,“我算是看明白了,父皇眼里从来就容不得世族!当初的庆阳侯崔绍,还有现在的卢氏,到头来不都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八弟慎言!”元琰朝他一瞥。

元琪叹了口气:“我是越发猜不透父皇的心思了。这几年父皇身子大不如前,但却丝毫没有立储的打算。”他冷哼道,“在位二十余年,不封中宫皇后,不立东宫太子,真是前所未闻!”

他看了元琰一眼,有些顾及皇兄的情绪,“不然,凭借三哥如今‘长嗣’的地位,恐怕早就入主东宫了!”

元琰向他摆了摆手,“即便是东宫太子,不也屈居于皇权之下么?”

他为元琪斟了杯酒,两人举杯对饮。

元琪脸上的焦灼慢慢平复,“三哥说的是,眼下丢了两部不打紧,稍安勿躁为上策。再说那老六也翻不起什么浪来,难道还敢带着豹骑卫造反不成?”

元琰笑了笑,“只要父皇一日不立储就有的是机会,路还长。”

两人一番酌酒后,元琰雅兴尽散,待元琪离开,眼神复又犀利起来。

纱帘后响起一个女子的声音:“楚王殿下这浮躁性子,怕是有一天会坏事!”

元琰道:“但八弟天生聪慧通理,比本王那个鲁钝的胞弟强百倍,用着不累。”

那女子又问:“陛下怎会让越王监审此案?”

“老五多年不涉朝政,父皇想两端制衡,用他最为合适……”他轻笑了下,“无论是谁,不都是父皇手中的一把刀么!”

那女子像是转过身来,隔着彩纱,朦胧中身影窈窕,“陛下突然启用越王,殿下不起疑吗?”

“老五在朝堂中尚无根基,若是他有争位之心,短期内增势不易。”元琰挑了挑眉,“比起他,本王更担心的是老八!”

“殿下是怕楚王和您不是一条心?”

元琰摇头冷哼:“各谋其利,他从来就不可能与我同心。老八虽心浮气盛,但才能尚佳,朝臣们也颇为信服,实在危险。”

女子道:“吏部的卢源与楚王交情不浅,卢源倒后,殿下不妨暗中推自己的人上位,将吏部彻底归为己有。”

元琰微笑着朝纱屏伸出一只手:“就属你最懂本王心思。”

白皙玉指覆于掌上,被轻轻一握:“那度支怎么办?”

元琰拉着纤纤玉手一拽,将美人抱在怀中:“度支未必就会丢……”

*

没过几日,祠部选好了吉日前来安国公府通禀。

郎官称,原为了筹备宽裕,定于七月大婚,但祀典之前无吉日,只能提前至六月二十,满打满算连一个月都不到。

备婚期间,国公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往来的祠部官员、女官内侍应接不暇,云静疲于应付。

大婚前日,裴昕来府上看她,见她眉目依旧舒展不开,劝她这都要嫁人了,还有什么事不能释怀。云静说因着婚事如此一闹,怕与裴家生嫌隙,没的与裴昕连密友都做不成了。

裴昕嫌她尽.操没用的心,紧着安慰:“我今日来就是想告诉你,陛下看在我阿翁两朝帝师的面子上,已把老人家叫去宫里当面解释。两家长辈心中有数,不会因此怨怼。以后我要去王府拜会,你可别摆架子呦!”

裴三妹是个敞亮人,她知那日裴旸在大殿上把婚约推得一干二净,让云静心里始终揣着疙瘩,这会子趁机说起长兄坏话来:“我那位兄长自入仕之后,心思连父亲都摸不透,他在情.事上八成是块不开窍的木头,亏的你没嫁给他。”

云静冲她微微一笑。仔细想来,其实自己只是认准了这份婚约,并非认准裴旸这个人。他在情.事上不开窍,自己不也一样吗?旁人说的芳心已许,私定终身,她从没经历过,又哪来的根基相互守诺呢。

如此说来,嫁谁又有何不同。

但还是两情相悦最圆满,她一想到自己就像硬塞给别人一样,心里总是忿忿的。

上回,云静把言氏议论越王的那些话私下里说给裴昕,让她旁敲侧击问问裴老太师是否知晓越王品行。

裴昕也模棱两可:“阿翁曾教过越王,这位殿下确实不拔尖,其他的没有细讲,就只提到,比起七殿下,宁贵妃娘娘更偏爱越王一些。”

这些零碎之词已然太多,云静也听不进去,趴在榻上唉声叹气:“明日大婚,越王却一直蒙着脸,我连夫君长什么样都没瞧见,万一是个毁容的可怎么办。”

裴昕故意作坏,“入洞房的时候,你把眼睛蒙上不就得了。”

云静的脸唰一下就红了,辣灼灼跟熟透一样,转身去挠裴昕痒痒,裴三惨遭报复,嗷嗷求饶。

门外忽然有人唤云静“阿姊——”。

她听出是三弟的声音,便要去开门,哪知裴昕一把拦住她,红着脸说:“别……别开!”

云静见她反应不对劲,忽然明白过来这二人八成是暗生情愫了,悄声打趣:“他是来见你的吧?我就说沛均弟弟从来不爱管我闲事,怎么想起敲我房门了?”

裴昕羞赧,一头钻进帐帘里,翘着半个脑袋说:“你家我家,多半以后还是亲家,我叫不成你嫂嫂,你得叫我一声弟妹!”

说完,两姐妹又笑闹了好一阵。

直到夜深,因明日大婚,云静实在无法留她,特意让三弟云祥把裴昕送回府……

今夜,云静原本想睡个好觉,碰碰运气是否能梦见母亲,却辗转难眠。

以前在濂州曾无数次想过嫁到裴府的情形,总觉那里去过,熟悉、有依靠,就应该是自己的家。如今却忽地换了人、换了地方,心悬在那里不知该往哪儿落。

母亲不在,无人同她讲过嫁为人妇的感觉。她见过姨舅家的阿姊们与夫婿相处,有郎情妾意,也有争吵无休,实是想象不到自己今后的日子……

想着想着,眼前飘舞的大红绸幔变得模糊……

再睁眼,新日金辉透入窗牖,宅院里人流穿梭,熙攘繁忙。

到了待嫁时辰,云静从里到外换了遍新,开始打理妆容。宫里的女官嬷嬷站了满屋,亲自指点礼仪行头各种细节,耗了巨大工夫才全部装扮好,又用红珊瑚镶金箔的团扇把脸挡上,便跟着喜娘和侍官的队伍,声势赫赫出了闺房。

行至前院的中轴线上,她透过团扇绢丝,隐约看见不远处身着大红喜服的元珩。

广袖飘逸,金冠耀眼,他脸上那块蒙面巾已经不见。

但新妇眉目又须娇敛,隔着扇丝,她看不清他的样貌。

走至跟前,他也紧挨她站立。

前几次匆匆相见没留意,此时才发觉他高拔俊挺,步伐轩昂。

两人跪地拜别高堂,慕容煜噙泪教导——勿忘修身立德,鸾凤和鸣,养正育人,又亲自为她戴上生母留下的玉镯。

云静默默闪动眼睫,心中不舍愈发强烈,但盛礼之中不能落泪,只能将眸中秋水凝成铁,抛去留恋转身离去。

喜娘搀扶她登上金舆。

数百随行簇拥着金顶玉轱的御赐金舆,浩浩荡荡驶过街坊。热闹的京师人头攒动,也只能在层层侍卫的拦截外,踮脚远远遥望皇子的迎亲队伍。

入王府后,又行了一通繁缛冗长的拜礼听训,云静才被送入新房。

今日的宾客多半都是皇亲国戚,身份贵重。为表敬意,元珩一直留在外府陪从,几近深夜还未回内院行合卺礼。

云静举着团扇坐在喜榻上,端了一整日的双臂酸痛麻木,实在忍不住,就朝丹蓉水韵轻咳了一声。

其余伺候的侍女皆是一等一的识眼色,听见她这一咳,头都没抬,在领班侍女的带头下,退出去了。

门一关,云静立刻放下团扇,绕着手臂,满脸痛苦地活动起筋骨。水韵和丹蓉赶忙上前,一人捧起一只胳膊,按捏得极为仔细。

闹躁了整日,颅中像压了块铁石,云静干脆起身走动,换个清醒。

环视了一圈,这寝阁太大,与外厅接着一条蜿蜒夹廊,有重重纱幔阻隔,安静隐秘。门楣上木槿紫的卷帘,虽被悬挂的大红绸缎遮住了半边,但仍掩不住若浓若素的点点微妙。

琴案后挂着幅《溪山月夜咏梅》,右侧末端的两行字迹风雅清逸。

这笔墨她见过。

上次那八个字他没认真写,这画上题词一看便知用了心,尤其是落款那个“珩”字。

云静抬指轻抚过最后那笔一弩一趯ti○1,暗赞笔法绝妙,不禁叹出声:“真好看!”

“姑娘说谁好看?”丹蓉乐呵呵问。

云静忽地转身,抚着面前的瑶琴支吾:“……琴好看。”

丹蓉已把此话当真,“琴好看有什么用,好听才行。”

云静随口应“是”,顺手拨了几下琴弦,个性分明的七弦令她忍不住覆手轻弹,一首凌云戛玉的《玉妃引》○2飘出了阁外。

人来人往的王府,在琴声的浸染中变得静谧。

此时,有人轻轻推开阁门,踏着琴声步入,她竟丝毫不觉。

抬眸的刹那,忽见一角红色衣袂拂过门槛,绣金蟒的宽大敝膝越来越近。她意识到进来的是谁,猛地接过婢子递来的团扇,复又将脸挡上。

扇面绢丝外的红影在琴案前停下。

视线中,修长的手指扶上扇柄,轻轻向侧却开。他没有把扇放下,又用扇边抵上她的下颌。

脸被缓缓抬起。

她的目光渐渐上移,最终蓦地凝住。

眼前,硬朗的面廓饱满流畅,薄唇轻阖出一股傲然清冷,恍惚间却有一丝悲悯闪过。如剑英眉之下,一双星目胜过皓日烛炬,连这身大红喜服都黯然失色。

瑶琴的缥缈余韵霎时化为阵阵鼓声,急速擂在云静心中。

她不知,此时的兵荒马乱,竟是十八年来从未有过的怦然。

1.注1:永字八法里的“直笔为弩,钩为趯(tì)”

2.注2:《玉妃引》就是《梅花三弄》

3.三皇子秦王元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7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