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景明春 > 第15章 第15章

景明春 第15章 第15章

作者:舟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1 19:08:49 来源:文学城

云静刚要挪开脚,就被元珩托住腋下,像举小儿般端上条案坐稳。

两腿悬空,双脚彻底露在外,她蜷缩起脚趾想要藏到裙下,但没穿外裳,身上的薄襦裙下摆不够长,遮不住。

水韵和丹蓉一机灵,立刻拿过鞋,扶她下来穿好。

元珩往后退了几步,看她把又白又秀气的玉足塞入鞋中,踝上还有一根极细彩线,系着红豆大小的银铃,随动作轻巧地摇晃。

他微不可见移开目光,望着天色问:“天还没黑,王妃可否与我同去池边看日落?”。

这才刚从池里出来没多久,云静并不是很想去,便找个理由推拒:“池边夕时蚊虫最多……”

“或下棋,投壶,均可。”元珩坐下道。

听口气,像是必须要选一项陪他?

他不是一会儿还要去官署么?就不用在此处费功夫了吧。

元珩显然没有要走的意思,云静也不好赶人驳面,便蹦出个点子,叫侍女把弓架搬到院子里,漾起小梨涡道:“出嫁时,长兄送了我几副好弓,但我只会用袖弩和小连弩,这么好的弓也用不上,不如拿给殿下试试手,顺道展示一下箭法。我来出题,如何?”

元珩暗笑自己被反将一军。

她不愿同他玩耍,便想出这么一招。

若他箭法庸常,怕出丑自然会想法拒绝;若真要展示,品相就不能太差。二十几岁的男儿意气风发,向来爱在年轻女公子面前出风头,她这是要凭此拿捏他呢。

不过,元珩不是争强斗狠之人,要换作对旁人,如此伎俩确实无用,但她扬起下颌故意挑衅的样子,却令人欲罢不能。也不知小姑娘要出何题目,这般吊胃口实在让人技痒,决定下场一试。

他大致挑选了一番,选了张最衬手的弓,一脸从容请云静出题:“以何为靶?”

云静指了指探入墙内的一棵杏树,“那棵树杏果饱满香甜,但总是会招来一些蝇虫,飞进东苑惹人烦,想请殿下帮忙射几只下来。”

一旁,丹蓉和水韵蹙眉对视,这难题听着就眼花,果蝇身小翅疾,眨眼换个地方,姑娘还让人用箭射,像是故意在为难人了。

元珩却答应的干脆,找准位置站定,举起了弓。

天热,他只穿了件压襟长衫,是种近灰透蓝的白,如峰顶云雾,暮晖之下隐泛珠光,包裹的人清瘦修长,抻臂开弓时,愈发能看清腰背的峭骨劲健。

一缕夕彤涂上他的眼睫,“嗖”一声放箭,矢尖从几只蝇虫间穿过,直射入树干。

云静迫不及待跑去看,竟有两只被刺残的黑蝇掉在地上,不由惊叹书中的“飞箭射蝇”居然可亲眼所见,就开始不停夸赞殿下的箭术如此精妙,上了战场定能将柔然蠕蠕连成串地射。

对面的元珩正低头理袖口,唇角扬起一丝笑。

看英俊潇洒的郎君弦无虚发实在养眼,云静有些上瘾,还想上演“百步穿杨”。

元珩依然痛快应下,让人测好步数,在对面树上挂了一颗樱桃做靶。这次当然不负所望,又是穿樱射桃,精准命中。

一时间,东苑撒了欢儿,下人们也都跟着云静喝彩尖叫。

无意间回头,云静刚好看见元珩拉弓的手臂有顿挫,停了片刻才缓缓垂下双臂,脸上的笑也消失不见,捂着胸口下方,坐上石凳。

她这才想起他的伤还未痊愈,许是刚才拉弓绷到了伤口,忙跑过去问:“是伤口疼吗?”

元珩喘了口气,只说“无妨”。

那日遇刺的情景忽现在云静眼前,一直未祛的忧心又重新涌上。她怕伤口裂开,赶紧把元珩扶进寝阁,取下他腰间折扇放在一边,又解开束带上的玉扣,掀开衣襟检查。

小心揭下纱布,见无血渗出,伤口愈合得不错,才放心贴回去,内疚地说:“我的错,忘了你身上有伤。”

她跪在身前为他整理衣物,头上未戴钗环清丽无暇,浓密的睫毛如羽轻闪,红润的脸颊像颗熟了的樱果待人摘下。

他不禁伸手,在她下颌边一触。

云静受惊般抬头,撞上元珩深邃的眸。

辉燃的星目中只有一瞬的烟波涌动,却又敛却,移聚在她颊边。

随后,他若无其事端起她的脸,俯下身仔细瞧道:“哦……看错了,我以为是被蚊虫叮了个小红疱。”

云静跟着往这个地方摸了下,一片光滑平整,疑惑地望了他一眼。

时辰差不多也该回宫了,元珩起身正了正腰间束带,说了句“走了”,便头也不回地出了寝阁。

待人走了多时,云静才看见案上的象牙骨折扇。

又落下了。

这可怜的扇子真是命途多舛。

那道裂纹仍在,如一道狰狞的疤痕横在扇骨中间,很丑。这么久了还这么用着,也不命人修补。

云静不由皱了皱眉,吩咐婢女:“把我的木兰香膏拿来吧,塞进缝里,给这扇子填一填。”

窗外忽然狂风大作起来,入秋前后的天犹如婴孩的脾气,哭笑从不需酝酿。

云静不禁放下手里的活,走到窗边远眺,轻嘀了句:“不会下雨吧……也不知他带伞了没有……”

王府和宫城在同一团阴云下。

此时,元珩刚至端门前,几道闪电就在空中乱舞,一阵轰雷过后,雨倾盆而降。

刚好有两位官员路过,为他撑起伞,“今年就连京城的雨水都如此多,南边怕是又要遭灾了。”

另一人道:“度支的卢尚书可是难做呦,管着国库钱粮,哪儿要银子就得给,没银子就到处找,这会子八成又在盘算南边的赈灾款吧。”

“你这是揪着耳朵过江,操心过了度。卢尚书再难做,也不会把自己拎到南边淹死呀。”

这二位把元珩送到御史台,目送他进去后才敢道:“卢氏两位尚书祸福难料……谢义的案子明日就能有结果吧?”

“谁的福,谁的祸,焉能说清啊。”

……

雨,一直下到翌日晨。

太极殿内早朝依旧。

谢义一案已审毕,元珩将审结文书呈上,“启禀父皇,谢义案经三司会审,其子为泄私愤杀害老夫妇之子罪行属实。据谢义本人所供,吏部尚书卢源卖官鬻爵,多次经谢义之手贪墨徐州赈灾粮款,具体数额由谢义亲笔所录账簿所得。”

不出所料,谢义供出了卢源。

前几日,元珩伤刚好,就召集三法司于御史台。

裴旸呈上一本账簿,“殿下,这些账目是谢义亲笔所录,参与贪墨的郡县官员均被记录在内。但最终进入这些地方官员囊中之数其实已所剩无几,大头都给了吏部的卢尚书。”

元珩翻开账簿,所录不仅有公款贪墨之数,还有近年来谢义贿赂卢源的私钱,数额巨大,令人震惊。

元珩暗想,这谢义与卢源之间也不知是生了多大嫌隙,背后竟留了如此阴招。

裴旸又递上一沓书信,“这是卢源与谢义之间的往来书信,卢源利用吏部尚书职权,通过谢义在徐州培植亲信,结党除异。”

元珩展阅,字字句句铁证如山,甚至还有雇刽子手杀人这等不大光彩之事。

阶下有官员议论,言辞不甚悦耳:“这是瞎着眼当了这么多年的吏部尚书吗?到头来养了条咬主人的狗!”

元珩听这些口舌间隙,借着堂外的一缕光,发现一笔不太顺畅的墨迹,他隐约感到手中的账簿有些不对劲。

他将账簿上的字迹,与谢义的亲笔书信对比了一番。

书法之道,自己最是精通,这字迹一眼看上去并无差别,但若细究,侧勒走笔差别甚大。且这账簿是谢义任职两年间所录,墨迹、笔触的确应该有所变化,但笔触刻意求变的痕迹未免太重。

他略微抬目望了眼裴旸,这位御史中尉一身紫色官袍立于前,精致的眉眼从容不紊,看不出半点异色。

这本账簿“假”的如此明显,难道这位洞若观火的小裴大人看不出来吗?竟还如此昭彰地上呈给自己。

元珩的目光往狄颢身上一移,想探明都官部是否知情:“狄尚书,这些证据你可都看过?”

狄颢起身道:“回殿下,都看过。谢义上交证据时,臣与小裴大人都在场,陛下命都官与御史台共同监管证据,臣不敢马虎。”

元珩心中飘过一丝疑影:倘若账簿的名录都是假的,那么将这些官员单择出来与其对质便可拆穿,如此,手段岂不是太低劣。况且这簿上所录之数详尽,官员之名清晰,不像是凭空捏造。

他心中忽然有个大胆的猜测——这本账簿是新誊抄过的,目的之玄机就在于誊抄前后的增删取舍之间。只是他尚且想不通,到底是增?还是删?怕是只有问过谢义本人才知道。

但若有人存心伪造证据,自己此时去见谢义,岂不是更易打草惊蛇,是以他决定立即提审卢源。

没想到卢源起先嘴硬,后来见着账簿与书信甘愿认罪,声称没有人指使。他似乎想的很明白,自己是臣,不是君,就算说出许多事其实都是秦王和楚王指使,魏帝要面子护犊子,能杀了自己儿子为他开罪吗?

世家之人将家族利益看得极重,眼下的形势,只能舍己。

此时的太极殿上,魏帝宣道:“拟旨,徐州刺史谢义贪墨公款,教子不慎至滥杀无辜,但念其揭发卢源有功,免其死罪,处以流行。老夫妇之子予以厚葬,拨一百两银抚恤家眷。”

这档口,他又望了眼度支尚书卢裔。

而后却悄然移回目光,接着道:“吏部尚书卢源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密谋刺杀朝廷命官,处腰斩!其单支一脉男丁发配伊吾,女眷为奴!卢源所供其他州郡党羽,小裴卿汇齐行文之后,回报给朕!”

“臣遵旨!”

“陛下,臣有本要奏!”

众臣工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位御史。

他手捧文书,在阶下一跪,“臣御史台侍御史陈绰,具本弹劾度支尚书卢裔伙同都水台贪墨河堤修筑款,并伙同吏部尚书卢源贪墨今夏徐州赈灾粮款,致使河堤坍塌溃决,淹没数万名百姓和千亩粮田,却与徐州官员沆瀣一气,隐瞒不报……”

“住口!”卢裔瞪起外凸的金鱼眼,指着陈绰斥道,“你不要以为头顶察谏百官之责,就可以无凭无据闻风奏事!”

陈绰将手中文书呈给魏帝,“陛下,此乃谢义亲笔供述。徐州临江偏南,连年季夏遭水患。前年,朝廷拨款四十万两固堤修坝,可七月依旧水患成灾,为此,又拨放五十万赈灾粮款;至前年秋,都水台称要修改固堤方案,度支又拨去三十万两,换来的竟是今年河堤溃决。下官倒要问问,这固堤的七十万两银钱究竟去了哪里!”

魏帝垂着威目,盯着那份供词良久,抬首向都水使者钱洺问道:“钱爱卿,你如何说?”

钱洺容色淡定:“回陛下,这七十万两当然全数用于固堤修坝,用料、工匠等款项明细,度支均有详录。洪灾乃是天灾,臣又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怎知这灾情轻重,只是尽所能修筑河堤,适度调整方案是工程常见之事,合情合理。陈御史莫要因自己的无知就随意指控他人啊!”

钱洺张口闭口都是度支为证。

陈绰朝卢裔冷笑道:“你与卢源同贪赈灾粮款,后又指使谢义抹平上报明细之行径,乃是谢义亲笔供述,现在就在陛下手中,卢尚书还想抵赖吗?”

代王元瑞忽然插了一嘴:“这谢义怎么不一次吐干净,方才小裴大人呈上的证据里,怎么只有吏部,没有度支呢?”

其实那日,不仅元珩一人发现账簿的蹊跷,这位陈御史也起了疑。三法司官员散去之后,他邀元珩去了城外的湖心亭密谈。

“殿下,卢氏兄弟一向亲厚,他二人手掌朝廷财吏命脉,却贪赃枉法,坏事做尽。臣此前一直暗中调查都水台,钱洺与卢裔过从甚密。据臣派到徐州的监察御史来报,东海郡淮水堤坝溃决,可徐州竟无一人上报朝廷。今夏朝廷拨给徐州赈灾粮款已有三十万两,依照徐州人口来算,若是一文不少全给了百姓,又何至于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疫症频发!”

眼前这位年轻的御史言语赤诚,眉间正气令元珩动容,“可你御史台的同僚并不都和你一样……本王今日看到的账簿是被人誊抄过的,应该是将有关卢裔的证据都抹掉了。有人既然敢这么做,那账簿的原本,肯定已经被销毁。”

自元珩复朝之后,他便知晓卢氏与秦王楚王是一党。只是舍卢源,刻意保全卢裔,仅是因为三王和八王并不是一条心么?

他不禁想起裴旸那张气定神闲的脸。

这位小裴大人一向谨慎,怎会明目张胆偏帮一方,说他没看出证据有异,元珩笃然不信,还有那天在一旁附和的狄颢。

此事可能是裴旸或狄颢授意,或者根本就是他二人所为。

陈绰当着元珩的面没再说什么,实则私下赶去审问了谢义,今日就直接将谢义的供述呈到了御前。

此时,太极殿的静默无声中,传来了裴旸的声音:“陛下,谢义如今流放在即,定要提防他随意攀咬,陈御史极有可能被谢义蒙蔽。毕竟,只是谢义一人片面之词,并无有力证据。”他走到陈绰身边,欠身提醒,“陈御史,下次若要弹劾重臣,需提早向本官禀明,不可再如此鲁莽了。”

陈绰愤然瞪着裴旸,哼了声:“若下官提前告知了您,恐怕今日的太极殿就见不到下官了。小裴大人和狄尚书身为一司之首,竟伪造证据,包庇罪臣,执法犯法,罪加一等!”他跪上前,额头触地,言辞恳切,“陛下,吏部和度支之所以如此胆大包天,视百姓命如草芥,都是因为背靠的两座大山是秦王殿下和楚王殿下——”

“放肆!”

魏帝一声怒喝,龙案上的香炉“啪”一声被摔的粉碎。

群臣齐跪。

他几乎是从宝座上腾起,死死盯着陈绰,幽幽的语调伴着令人恐惧的压抑:“陈御史是在指责朕教子无方,此案的罪魁祸首是朕吗?”

陈绰凛然抬头,“臣并非此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臣只是想请陛下秉公彻查,还千万黎庶公道!”

魏帝的脸浮上怪笑,连五官都变得扭曲:“朕听懂了。是朕,对不起天下人。”

他的脸上不再有怒意,只是沉沉地唤了声,“玄龙内使何在?”

当值的副统领兆北从一旁走来:“末将在!”

“拖出端门,杖毙!”

四位玄龙内使将陈绰架出了太极殿。被拖出去时,陈绰的口中仍然在喊:“倘若不能直谏,还叫什么御史,可笑至极……”

“父皇!”元珩忽然行至最前方,跪地磕头,“求您免陈御史死罪,陈御史今日所为皆是儿臣授意,儿臣甘愿替他受罚!”

自回京来,他过手的事桩桩件件都是思虑周全,发现有人故意抹掉卢裔罪证,他想了几夜都没有想通是为何。臣子间勾连着千丝万缕,被发觉一点破绽就会功亏一篑,是以他不会冒然。

只是没想到,那天与陈绰的一番谈话后,竟将他送上绝路。

魏帝向他投来幽暗目光:“朕以为奕尘是个懂事的。”

元珩起身,眸中明灿之光卓然闪烁:“父皇,儿臣并不认为陈御史所言有错!儿臣的别苑就在徐州,亲眼所见洪灾暴发,百姓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灾民逃窜四地,又致疫病频发,仅凭少有的几个施粥棚如何能救得了那么多人命!”

十五岁那年夏末,他回别苑时,途径徐州署衙。

他坐在马车中,看见徘徊在官署周围的灾民不计其数。薄衣轻裹的母亲,咬破手指,以血代乳,任凭怀中婴童吸吮;骨瘦嶙峋的少年,跪在父亲的尸身边,双眼中尽是无哀无泪的绝望。

记得在山脚下,林衿给了饥民一袋碎银,那人看了眼鼓起的钱袋,却不接,凄楚地望了他一眼道:“这点子钱又换不了官府的粮,还不如换着吃咱们的孩儿。”

这就是饥不择食,遂易子而食吗?

而地方官署皆由世家大族把持,当地绅豪从未将他这位闲散皇子放在眼里。后来,他不得不连同交好的几位隐士,拿出私钱换了粮,多设了几个施粥点,才暂缓饥民之急。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大殿上,元珩又磕了个头,“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您幼时教导的经世之言,儿臣一直谨记于心。如今卢裔罪责未明,当下应立即审问清楚,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可父皇为何反倒先治了陈御史的罪……”

“够了!” 又一声怒喝之后,便是龙案上的奏疏“哗”一声散落在地。

满朝文武的头又低了些。

元珩却岿然不动,赫然立在群臣俯倒的身影中。

从小,他与父皇连一次交心长谈都未有过,而今却在百官面前触怒了君父。

或许,他该诚恳磕头认错,收回方才的不慎之言。

只是刚直的脊骨中,有份去伪存真的执着在滋长,是在景明寺消失之后,或是比那更早。他仿佛看见老御史嵇耘为那些无辜牵连之人请命,愤然撞上金柱,用四溅的殷红,换心中清正的一腔孤勇。

在他父皇眼中,皇权稳固胜于一切。

当年,也是因景明寺之案,才有了梁王谋逆篡位之罪。梁王一死,罪名坐实,父皇便可高枕无忧,而真相在皇权面前一文不值。

寺塔埋葬了他最亲的人,若仅仅是为了报仇雪恨,什么贪墨,什么党争,他完全可以坐视不理,只是人若心底尚存大爱悲悯,又岂会对万千黎庶的安危视而不见。

他要的不仅仅是真相大白,而是常被人宣之于口,却总是被人忘却的“公道”二字。

从未变过。

这时,崔文敬忽然抬首,上前跪挪了几寸,双手合揖,“陛下息怒!”

他手握笏板,不紧不慢道:“越王殿下久不入朝堂,初次审理大案,力不从心乃属常情。”他容色旷展,微微一笑,“自古‘君明则臣直’,臣下敢如此谏言,全因陛下圣明!”

语罢,俯身深深一揖。

列队中的几位朝臣顺着崔文敬的话尾,皆俯首一拜:“陛下圣明!”

随后,众臣就像通了默契一般,全都深深拜了下去。一时间,沉重的山呼在大殿中萦绕:

“陛下圣明!”

崔文敬缓缓起身,“陛下龙体要紧,万不可为了几个不懂事的孩子气伤了身啊!”

他望了望陈绰被拖走的方向,又温言道:“越王殿下前些时日为陛下挡刀,身负重伤。太史令曾进言,为破这肃杀之不祥,切不可再见血光了。”

一席话令魏帝的眉眼渐变柔和。

崔文敬袒护外甥和陈绰之意昭显。但他的话,好似一方清凉之水,缓缓灌入魏帝心中,浇灭了腾燃的火气。

他想起那天遇刺,儿子决然挡在自己身前那一幕,心中的怒意慢慢平息。随后,一摆手,“罢了!”重新坐回龙案旁,宣道,“陈绰御前言语冲撞,诬陷朝廷命官,罢官回乡,小裴卿安置妥善吧!”

身边一片狼藉,令他烦躁不已,望着阶下大气不敢出的朝臣们挥袖道:“都散罢!”

退朝后,群臣在乾元门散去。

元珩看见站在角楼上的崔文敬,也抬步登上眺台。

“今日之事怪我没能及早拦下陈绰,他是个好御史,可惜丢了官职。”元珩说。

崔文敬慈言:“你行事素来谨慎,是陈绰这个毛头小子过于冲动,不怪你。”他伸手抚着外甥的手臂,宽慰一笑,“你们都无错处,不必自责!”

他眺望远处巍峨的宫门,怅然道:“今日之事若真要以对错而论,那我也有错。我身为尚书台之首,竟不知自己手下的两部长官以权谋私,弃民生于不顾,理当获罪受罚!”却也只是淡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慈蔼的双眸中淌出洗尽铅华的沧漭萧肃:

“该认错的,不是你我!”

他没再说什么,转身向官署走去。

富丽的宫檐之下,深紫色官袍内敛庄重,霎时间起的风,裹着他的裳摆衣袖翻飞,清瘦的背影好似在排山倒海的风浪中穿过,坚稳而又凛凛怆然。

身后,许征握剑走近,躬禀:“殿下,此案已尘埃落定,您若有别的什么话,趁谢义还未流放,可前去问一问了。”

雨终于停了,但阴霾仍在元珩头顶盘桓,等了数月,也不知能不能等来太阳。

标注:天地不仁......引自《道德经》

你俩搞快点儿啊啊啊啊~~

这章我卡剧情了,下章V,但是感情剧情都有,会有万字掉落~想说的话如下:

1.具体请见文案指南和第一章作话排雷。如果不放心的话不要一次性全订哈,觉得合口味再买哦~不喜欢直接弃掉就好了。

2.我不是纯纯感情流写手,这本是我的白月光,想把它好好完成。并不只有男女主感情,人物多,剧情多,融合了许多我喜欢的元素,可以说是两个主角在我构建的世界里的所历,感谢大家追到这里,也感谢大家支持!

如果不喜欢权谋剧情的,可以收藏预收《心上秋》

文案:

*

美艳邻国公主VS高岭之花将军

双强‖白切黑VS腹黑

秋云渐死了。

死在去大雍和亲的途中。

她本是北狄的嫡公主,只因卦师一句“远嫁消国厄”的预言,就要嫁给大雍迟暮的老皇帝。

不过,死了也好。

这样便可结束被视为灾星且任人摆布的一生。

没曾想,她又再次睁开了双眼。

这一回,她竟成了大雍镇国公家的表姑娘,当朝的准太子妃。

历经生死劫难,受过虞诈倾轧,新生一回,她不愿再做困于皇室笼中的雏鸟,费尽心机,只想逃离。

却没想到,怎么逃都逃不出那位世子表兄的掌心。

谁人不知,镇国公世子南玄澈位高权重,京畿重兵在握,就连当今陛下都忌惮三分,那双冷玉双眸无情无欲,不沾染半点红尘。

只有秋云渐知晓,南玄澈留下她,只是想利用她太子妃的名头,保南氏全族荣耀。

过去十几年,她的命运不曾有一刻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今,她要在这陌生国度,为自己挣得一份自由。

她还要把南玄澈变为盘中棋,手中刃。

起初,他为她编织了牢笼,她只能享受他给的自由。

后来,她用他亲手给的自由设下情陷,诱他彻底坠落。

但她不知,他不愿放她自由,却是为一己之私。

仅此而已。

1.美艳邻国公主VS高岭之花将军。

2.非重生,女主没死,HE。

3.宅斗 权谋。

4.架空,正剧。

2025.4.1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15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