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惊婚 > 第7章 生来便不同

惊婚 第7章 生来便不同

作者:林跃然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15 09:40:54 来源:文学城

黄先生把丁小六两次行凶被识破的经过一说,把黄夫人和黄涵玉两个吓得不轻。

“这个丁小六还是芸四老爷推荐过来的,谁知道竟然是引狼入室!芸四老爷这安的是什么心!瞧我不打上门去!”

黄夫人惊魂未定,拉着老伴细细检查,生怕掉了一根头发丝儿,又愤愤不平地嚷着要找族兄算账。

涉及族中长辈,黄涵玉这个小辈,不能像祖母那样骂口大骂,但也拧起了眉头。

“祖父,此事必得查个清楚。不然把丁小六送到府衙?请知府大人断明案情?”

如果只是寻常的家仆犯事,在自家审一审,打几板子,吓唬一番,就能了事。

但这丁小六居然想谋害祖父,而且还动了两次手,最后一次见事败露,居然咬舌自尽,还是个死士,这就十分不一般了!

源城知府是他祖父弟子,手下也有能干刑名老吏,想来弄清丁小六的动机和来历,当是不难。

黄先生还有些犹豫,“如此岂不是把黄家的家丑外扬了?”

黄夫人啐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怕家丑外扬?他们做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家丑?”

黄氏家族原本只是寻常的耕读人家,最厉害的读书人也不过是个秀才。

还是黄蕴芝少年中举,之后放弃科考,教书授徒名闻天下,黄底家族才跟着飞升起来的。

黄蕴芸跟黄先生同辈,比黄先生大个一岁,少年时跟黄先生还一起在家族私塾里同过窗,参加科举之前,他们俩都是族里前途光明的读书种子,然而黄先生一举夺魁,芸老爷却名落孙山,后头黄先生就跟开了挂一样,在考场上战无不胜,大放异彩,芸老爷却屡战屡败,一直奋战在考秀才的路上,最后都四十多岁了,还是当时的主考官觉得这老童生怪不容易的,而且还是黄先生的同族兄弟,就网开一面,让他中了个最末的秀才,总算没有一辈子白身。

黄蕴芸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考个秀才都拼了老命,要是去考举人那更是没戏,便歇了科举的心思,专心经营自家的田产商铺。

因他跟黄先生算是发小,有时候碰上麻烦事儿,都会来黄府找黄先生帮忙。

黄先生虽然无官无职,这些年连夫子也不做了,专心做个清静散人,不理俗事,但黄先生还有两个做官的儿子,高官贵族的弟子……

只要不是做奸犯科的事情,芸老爷所求,就算黄先生不插手,也有黄夫人或者黄涵玉帮忙解决了。

但谁能想到,多年交好,还交出仇来了!

黄先生听到老妻的话,不由长叹。

“罢了,那便送去吧!”

既然要送,那就得趁早,毕竟黄府是读书传家,还真没碰上过这种杀人害命的凶徒,夜长梦多,万一丁小六跑了,可就不知道究竟是谁要害黄家了。

黄涵玉马上找了几个可靠人手,亲自押着丁小六,送往了府衙。

黄先生又对黄夫人道,“送老夫回来的那几位,是南园书院的夫子和学子,古道热肠,出手相助,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可就回不来喽,夫人可要好生招待几位贵客。”

黄夫人擦了擦眼睛,点头道,“阿弥托佛,得亏老头子福大命大,紧要时得了贵客相助,不然这会儿老婆子可得哭死,你放心,这几位贵客就是咱们府上的大恩人,怎么招待都不为过!”

说起来,六十来岁也算可以了,但能好活谁想死呢?

更说句不好听的,她家里两个儿子前程正好,要是赶上丁忧,一下子就是三年,三年以后再回去,还有没有位置就不好说了。

儿子的前程耽误了,孙子也要受影响啊!

起码今年的科考就不能去了,错过一次就得再等三年。

南园书院的四个人,被安排在黄家的客院里。

师生四人每人一间正房,他们带来的仆人住在倒座。

茶点热汤什么的自然不必说,最让岑夫子惊喜的是,客院里居然还专门腾出了三间厢房做书房!

三间书房三面书墙,少说也有几百本藏书,他问过院里侍候的黄府下人,这些藏书居然是专门为了客人准备的,客人可以随意翻阅,若是实在看中了哪本,同客院的小管事说上一声,签个名儿就能带走!

“不愧是天下闻名的黄先生啊!”

岑夫子就像是掉进了米缸的耗子,又像是抓到了鱼的狸猫,快活得不行,手里摸摸这本,又拿拿那本,还陷入了纠结之中,都是他久闻大名无缘得见的好书,他是先宠幸这本呢,还是先结识那本?

“看看,这长山选集在前朝可是大大的有名,可惜因为战乱失传,没想到黄府里还有抄本!”

岑夫子虽说名气远远没法跟黄先生比吧,可半辈子书生意气,爱书识书的热情劲儿是不减的。

“如今那些世家大族,生怕藏书外传,就是家里有万卷,也都锁在高阁,别说外人,就是自家旁支庶族都别想看上一眼!若是子孙成器还好,若是碰上那不肖的,再价值千金的,最后都要败光损毁!”

杜寅和贾忘机两个人也各拿一本没看过的藏书,随声附和着岑夫子。

虽然没看过的新书是新鲜吸引,但倒底是年轻人心性,更好奇的是源城的风物人情,要不是才进黄府不好轻举妄动,他们是真想上街逛逛啊!

“嗯,你们仨个正该趁此机会,多读多看,若是黄先生有空,能指点你们一二,那终身也是受用不尽了!”

虽然这三人都不是什么良材美玉吧,但也不是顽劣不堪教化的,既然赶上了,就该顺势而为。

岑先生满意地看着杜贾二人应和点头,这会儿才发现少了一个。

“钟恒呢?”

钟恒正在客院门口,同客院的小管事打听着事儿。

小管事笑眯眯地有问必答,心里却想着,看着这位公子长相沉着稳重,没想到还是年轻人的心性啊!

一会打听源城的各家商铺,一会又打听源城近期的赶集庙会的,可见是个闲不住的。

岑夫子走到院中,远远地听到了几句,老脸就沉了。

赶紧冲着钟恒招手,把他叫进了书房。

“钟恒啊,咱们师生四人有幸在黄府做客,这是何等的机缘,你不思进取,怎么反而打听些街坊俗务?”

“尤其是你,既然做了好事,黄先生也记在心里,这一路上我与黄先生同车,就听他提及你,还问起你的学业,老夫是尽力夸赞了一番,你平时读书也算勤勉,只是诗文上才气不足,我刚刚才在这里看到几本好书,正想要你临阵磨木仓,及时补缺!”

岑夫子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钟恒这个学子哪里都好,唯一欠缺的就是文才不足。

偏偏黄先生的弟子们无不是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就算黄先生再想感恩,碰上一个教不成材的,也怕堕了自己的名头啊!

钟恒听得一愣。

怪不得一到客院,黄先生就要督促他们多读书,尤其是总盯着他看,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钟恒就笑了。

“多谢夫子为学生打算,只是我资质不足,又志不在此,就算有所倚仗,硬是拜入黄先生门下,上头那些多才华横溢的师兄们,我却蠢笨不堪,让师门头疼也就罢了,自己也羞惭无地啊?”

每个人擅长什么,喜爱什么,大概也是天性。

上辈子钟恒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感受不到在钟家地位的尴尬,考入南园书院之初,也是有过一番展望的。

他曾经幻想过,他在科考中一举成名,连中三元,让继母和生父不敢再小瞧薄待于他。

然而他精心的准备之下,第一次县试,连秀才都没过。

后头经过新婚之夜的惊魂,毕三娘和纪氏两个硬要栽赃给他,他愤而离家,改名换姓,最后定居忻城,更是不可能再科考了。

忻城地处边塞,冬日苦寒,夏日酷暑,又多风沙,但凡有些出息的文人都不乐意呆在忻城,县衙总有师爷的空缺,而钟恒为了做些事业,庇护妻儿,便去应征。

忻城县令考较钟恒一番,本来以为最多就是当地识几个大字就敢来毛遂自荐的,没成想碰上了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钟恒在写诗词歌赋上头没啥文采,就是字词堆砌,毫无感情,干巴巴的如同公文。

但什么算术,记账,规划,公文,书法,那绝对的中规中矩,严谨密实……

这岂非是每个主政官都想要的师爷吗?

当时忻城知县如获至宝,留下钟恒做钱粮师爷,此后几十年,忻城知县贫寒进士,上头无人,就呆在三等下县不得升迁,索性他也安然自若,与钟恒宾主相得,有如老友。

而钟恒也是在那段时间,明白了自己的长处。

让他计算钱粮出入,工程规划,良种选育这些,他就浑身是劲儿。

可让他写一首咏雪诗或者贺寿歌,他能咬破笔杆,愁肠百结,最后也只能憋出个谁也不想看见的干巴巴的玩意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