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惊婚 > 第12章 没了成名作

惊婚 第12章 没了成名作

作者:林跃然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1-20 10:01:23 来源:文学城

“钟兄这是买了什么?”

“是啊,买了什么新鲜故事了?快拿来我瞧瞧?”

钟恒一回头,原来先前在书铺里挑书的三人都出来了。

贾忘机还好奇地从他手里拿走了那本小册子。

贾忘机手快,一拿上就翻开了一页。

“咦,不是话本,是首诗,呃……”

就算贾忘机的诗词才华不怎么地,也能看得出来,这首诗……它水平实在不咋地。

“这花了多少银子啊?”

依着他看,一百钱都不值啊!

钟恒从他手里接过这本破破烂烂的文集,就着贾忘机机翻开的那页又多翻了几页。

“贾兄再看看……”

钟恒之所以把身上的银子都花了出去,买下一本看上去一文不值的册子,除了那婆子的确引人恻然,还因为他突然想起前生听说过的一件事。

他和孟妍初成亲的时候,虽然说大家都知道对方是有过去的,但各自的过去,都是不想提起的耻辱,一直到过了好几年,儿女都有了,两夫妻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才能把过去的伤疤拿出来闲聊,甚至还能调侃几句。

孟妍就跟他提起,顾凌云当初来到源城,在源城文会上亮相,以几首清新隽永的诗名振一时,让源城各家都误以为顾凌云年轻有为,才学兼备,也让孟家岳父和大舅子对顾凌云印象大好,才华光环将顾凌云身上的总总疑点都遮掩住……但其实那些诗压根不是顾凌云写的!

据顾凌云酒后透露,原来是他来到源城后,身边的下人去书铺买书,却带回来一本破旧册子。

顾凌云也是随手翻了翻,这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本诗集。

诗集的主人自称饮风散人,小册子里的诗都是饮风散人从年轻到年老时最得意的佳作。

这位饮风散人倒也有意思,早期写的几首诗实在是乏善可陈,越到后就渐入佳境,尤其是压卷的几首,简直能称得上神来之作。

顾凌云本来就是个偷机取巧的,他拿着这本诗集再三打听琢磨,知道源城压根没人听说过这个饮风散人,就起了心思,将这些上佳的诗作据为己有。

果然,顾凌云在文会上一战成名,成了耀眼的大才子,得了门称心如意的亲事……却把孟妍坑得好惨。

顾凌云那些窃取来的“成名作”,孟妍自然也都说给钟恒听了。

钟恒刚刚翻看几眼,就已经看到了眼熟的“成名作”,顿时心情欢畅,直想放声大笑!

他这一趟源城之行,的确是来得好,来得巧啊!

顾凌云的“成名作”都到了他手里,看顾凌云还怎么显露才华,名扬文会?

贾忘机的手中又被塞进了册子,他还挺无奈地瞥了眼。

“这般诗作,我一天也能做出来好几首……咦?”

贾忘机不由自主地就念了出来,听得杜寅和黄涵玉眼前一亮,争相翻看。

这出来逛街,却得了一本无名氏的惊艳诗集,四人激动之下,哪里还能再逛得下去?

四人兴冲冲地带着这本诗集就打道回府……

“五老太爷啊!这事你可不能不管啊,你四哥,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他都一把年纪了,天天都呆在家,能做什么犯王法的事啊!”

“冷不丁地,这府衙就把人给带走了,到现在还没放回来啊!”

“呜呜呜,老头子要是有事,我老婆子也不活了呜呜呜……”

黄涵玉走在前头,一眼就看见自家大门口,闹哄哄的围着好些个人。

被围在当中的一个老妇,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

不用看模样,光听声音,就知道这是族中四老太爷黄蕴芸的夫人尹氏。

芸老太爷是因为收了银子帮忙把丁小六安插进黄府,这才被知府大人给拘去问话的。

虽然幕后主使还没有找着,但依着多年审案的经验,以芸老太爷这个智商,大概也的确不是什么主谋和同谋……

胡知府就拿芸老太爷有点没招了。

这老家伙为点银子犯糊涂,差点就把他恩师的性命给送了,要是按律法来判,怎么也得打上几板子,再罚以十倍的银子。

然而这老家伙看着糊里糊涂,胖得连站都站不稳当,别没打几板子就过去了……而且这老家伙也姓黄,还是恩师的族兄。

胡知府就打算多关这老家伙几天,让他受点活罪也好。

黄涵玉当机立断,趁着老妇没发现自己,拉着几人转身就走,绕到了后门,悄咪咪地进了府。

老夫人正气得不行。

“别拦着我,看我不出去,好好骂尹氏一顿!”

“她也有脸上咱们府门来哭?”

黄先生满脸无奈,“罢了,不理会就是了。”

“芸四嫂也未必知道芸堂兄做了什么事。”

黄涵玉正好走过来,“祖父,祖母,要不,孙儿带人去把他们请走?”

虽然芸老太爷做了错事,但跟祖父祖母都是亲戚,他们不好出面,但也不能任由自家府门口闹哄哄的呀!

黄先生摇了摇头,“罢了,他们闹上一阵,自然散了。”

老夫人斥道,“以后再也不许他们家的人进府里一步!”

今日尹氏想上门来求黄先生出面,把自家老头子捞出来,结果却在门房就被拦下了。

尹氏压根不知道老头子为啥被抓的,只当是黄先生一家子不乐意出力帮忙,就在黄府门口大吵大闹起来……

几位主人正在说着芸四一家的事儿,就听着有人来报信。

原来是府衙那边听说了有人在黄府门口闹事,便派了衙役过来驱赶。

尹氏敢带着人在亲戚家门口大吵大闹,但见了官还是犯怵的,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老夫人念了句阿弥托佛,“幸亏有胡知府在,不然尹氏这泼皮还不知道要赖到什么时候,以后不管怎么样,都不跟他家来往了!这可真是沾不得,一沾就晦气!”

老夫人被尹氏闹得心烦了半日,这会儿去了心病就交待了几句,自回房里歇息。

留下祖孙二人叙话。

黄先生问了几句,黄涵玉就笑了。

“祖父,今日可算是遇上了奇事了。”

黄先生听他说起钟恒路遇贫妇,拿出银子来买下一本手抄小册子,却意外得了锦绣之作,也是惊奇。

“现在那诗集呢?”

“他们三人拿着,现下想来正和岑夫子一道赏析品评呢。”

“走,咱们也看看去!”

黄先生兴冲冲地就往客院走,一边还拉着黄涵玉打听细节。

“你说那诗集开篇平平无奇,还是钟恒慧眼识珠,多看了几篇,这才渐入佳境的?”

黄涵玉笑着点点头,“可不正是,开篇的几首诗,就是孙儿前些年随手也能做得出来,可越往后就越是锦心绣口,字字珠矶了。”

黄先生走了百来步,忽然感叹一声。

“这个钟生,果然如岑兄所说,是个诚挚君子。”

岑夫子说钟生的欠缺之处,就是诗心文采不足。若是钟生拿了这本诗集,并不张扬,悄悄地将其中佳作据为己有,或者在诗会上大放异采,或者投给自己用来拜师,也是天知地知无外人知道,但钟恒就大大方方地跟同伴们推荐了这些佳作,完全没起过什么私心杂念……

别说如钟生这样处境有些艰难的了,就是富贵锦绣堆里出来的子弟,能这般淡然名利也极难得。

黄家祖孙来到客院的时候,果不其然,南园书院的师生四人,正在那儿忙活呢。

杜寅拿着那册子大声念诵,旁边贾忘机奋笔抄录。

岑夫子拿着支竹笔在桌上打拍子,时不时品评上几个字。

反倒是钟恒,坐在桌边,面前铺好了纸,他手里拿着笔,却一个字也未落。

黄先生顿时心痒,都顾不上跟四人多寒暄,离着老远就叫了声好。

“黄先生来得正好,快来品评品评这诗集……”

岑夫子也是感慨万千啊。

他自己虽有点小才华,但也就是那么回事罢了,因此绝了科举的想头,安生地在小书院里做个寻常夫子。

却没想世上还有这般默默无名的人,能写出这般绝妙佳作,却贫困一生无人知。

要这么说来,他比这位饮风散人,命运还是强许多的。

这一班都是读书人,碰到了佳作,那就跟武将得了名剑良马一样的激动。

黄先生才看了两首诗,就大叫着让人准备酒菜,今夜要就诗把酒,秉烛夜读!

果然经过几个时辰的誊写归类,一本新册子新鲜出炉了。

纸是上好的雪筋玉叶纸,墨是紫光乌云墨,执笔抄写的是众人里书法最佳的黄涵玉,擅长花鸟的岑夫子给画了个封面,那封面上一只瘦伶伶的仙鹤隐入云霄……

大儒黄先生也没闲着,提笔用蝇头小字给写了五百多字的序。

而且众人一致同意,在源城文会的时候,就由黄先生将这本奇人奇作公之于众。

这新诗集表面上看没杜贾二人什么事,但黄先生的序里头,却把前因后果说得很明白,里头也少不了提起名号,这样他们也算能跟风出名了!

客院里的热闹总算散去。

一间间的客房都熄了灯,只有钟恒的屋子还是亮着。

他磨好了墨,备好了纸,提笔疾书。

一行行工整的字跃然纸上。

“话说洪平六年,有一沅城,城中有富商姜姓……”

钟恒写诗,那可真是要了老命那样的艰难,可如今写起这个话本来,当真是下笔如有神助,洒洒洋洋,不知不觉,就写了几大页……

无他,只因是她的故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没了成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