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不应该和老爷对着来。”
曾经浣玉曾十分恼怒于老爷对自己不关心不爱护,整天在外面呆着不着家。浣玉儿时恼火,但是又无从发泄脾气,不管是身体好不好,都推脱自己身体不舒服,不去念书,也不和先生学习。那时候只想着每天和老爷作对,老爷让他读书他偏偏不读,甚至于半夜蹬被子,让自己着凉发高烧,希望引得老爷来看望自己。
可惜小孩子作天作地,发烧烧得差点去见阎王,老爷也没来看他一眼。甚至还嘱咐大姨太太少去看望自己,怕是得了什么*。
偏偏浣玉是个犟脾气,老爷越不来看他,他越是作死生病,一次又一次的在鬼门关徘徊。可以这样说,儿时浣玉的病有一大半是自己作的。都说“是药三分毒”,时长生病吃药,再加上老爷不许他外出玩耍,久而久之的,就落得了一个病秧子的名声。
吃在肚中的清热去火药也终于清去了浣玉对老爷的盼望。浣玉有时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老爷不喜欢自己,就是因为母亲去世,还是因为旁人挑唆。
浣玉曾经十分怨恨大姨太太,总觉得是大姨太太从中挑唆。但是后来长大了,再仔细想想,老爷若是真的疼爱自己,哪里能听信一个妇人的言论。
况且大姨太太确实比自己会治理吴家大院,自己的才能只能说是纸上谈兵。想着想着,对大姨太太的狠确实没有那么深了。
“还是要读书啊,跟谁置气都别跟自己置气”
可惜等想明白这个道理,浣玉早过了读书的最好年级,儿时缺课,现在狂补。有时候生病却是熬夜读书读的。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次大婚,大姨太太对婚礼的统筹规划之细致,让浣玉刮目相看,早先浣玉只认为大姨太太是个妖言惑众的人,后来时长常了,才发现,大姨太太的治理家的本事和见过的世面远在自己之上。
浣玉有些惶恐,他开始担心商家小姐会不会看不上自己,知道商家小姐是留过洋的,见得世面也多。听说在家里就已经伴着打理店铺的买卖。商老先生又是晋商联盟的管事,论实力,在晋商里,怕是找不出第二个能和商家比肩的晋商了。
“她也不知道中不中意我,她学习洋文化,应该了解洋人一夫一妻的婚姻。都说西方开化,她怎么还能接受嫁给我,继续在家里过这种憋屈的日子。”
“难道她,对我”
浣玉冷笑道“怎么可能,谁家姑娘会看上一个病秧子。我也就是得了一副好皮囊。”
“不学无术,自认参透魏晋风流,熟不知,自认风流者才学不及嵇康一半。”
浣玉开始惶恐起未来的生活,他甚至担心起了翠诺,他又怀疑,为什么商老先生要把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
“难道是为了钱不成,不对啊,吴家已经大不如前了,况且这点小钱,不太能如商家的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