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锦衣卫七零奋斗史 > 第5章 第 5 章

锦衣卫七零奋斗史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陆女公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2-10 00:25:44 来源:文学城

虽然陆绎不知道五块钱到底是什么概念,可是看周围人的表情,他大概也能理解,这五块钱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许就和一二两碎银子差不多,你就是让一个农民随便要,以他们的眼界,他们又能要多少呢?

”好,可以!”陆绎回答这个问题时,很自信,自信到周围的人都不敢相信,他是不是好日子过惯了,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疾苦!

事情谈妥,陆绎接着把陆煊的东西拿出来,不过听说要和哥哥分开,陆煊小姑娘早已经泪水连连,“哥,我不要和你分开!”

对于照顾小孩子,陆绎真没有经验,他本是陆家的三少爷,上面有两位兄长,一个姐姐,一直以来他都是被偏爱的那一个。

陆绎擦掉妹妹的金豆子,摸着小丫头的后脑勺,说:“以后哥哥要干活,没办法一直照顾你,和若娟在一起,有个伴儿不好吗?而且哥哥每天都会来看你!”

陆煊:“那哥哥每天都要来啊!”

“每天都来,哥哥不骗你!”

朱建华帮着陆绎到赵宝安家提行李,等两人到了知青点后,其他人都已经去上工了。

所谓的知青点在村子的最东头,和村子隔了一条路,有个独立的小院子,院子中间一共有两个独栋的房子,看样子一栋住男人,一栋住女人,另外还有一间茅草屋,想必是厨房!

男人住的地方,推门进去是会客厅,里面放了一张小的四方桌,还有几把椅子,经过客厅往里的一间是内室,挨墙砌了一个大土炕,看起来这几个男人睡的都是大通铺,墙上贴纸,上面印着陆绎不大认识的字。

大通铺陆绎不是没有睡过,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段经历就是参加锦衣卫选拔的时候,并不是说他出生于名门世家,他就没有受过什么苦,锦衣卫选拔那是非常苛刻的,层层选拔,层层筛选,筛选内容涵盖家世、武力、毅力等,每一次都要经历过重重非人的考验,每一次考验都沾染着血腥,充满了杀戮,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捍卫皇上的绝对王权。

成为锦衣卫之后,为了办案,他们的行踪遍布大江南北,遇到的环境也有好有坏,并不是每一次都有人接风洗尘,大部分时间他们还是风餐露宿。

他的一贯原则是:条件允许时绝不将就,条件苛刻时,也能过!

不就是个通铺吗,马厩他都睡过。

朱建华一看就是个长袖善舞之人,从他身上说不定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朱建华先给陆绎介绍:“我们作为知青,按照政策,第一年,每个知青每月有3块钱的生活补助和半斤油、5两肉、40斤小麦的计划指标,这叫做“过渡期”,从第二年起就得自食其力了。”

小麦和粮油这些陆绎都明白,可这三块钱到底是多少,他还没有概念。

陆绎问:“3块钱能买多少东西?”

朱建华看了看陆绎,这位还真是位不知人间疾苦的主,“鸡蛋五分钱一个,3块钱能买60个鸡蛋;猪肉7毛钱一斤,3块钱能买4斤多猪肉;坐火车的话,可以从周家口坐到郑城!”

原来是这样,1块钱就是10个一毛,一毛就是10分,3快钱也只能买60个鸡蛋而已,这些东西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说还要养个妹妹了。

陆绎问:“建华兄来多久啦?”

朱建华有点不习惯,“怪不得你家里是当大官的,说起话来都是文绉绉的!”

陆绎问:“你怎么知道我家里是当大官的?”

朱建华解释,“我也是从郑城来的,伯父可是郑城□□,郑城最大的官啦,来到的这,才知道原来赵家所谓的女婿就是你!”

朱建华说到这,陆绎的脸立马变了,阴沉沉的,让人不寒而栗,“你什么都知道啊!”

朱建华赶紧解释,“只是听赵家人提起伯父的名讳,感觉熟悉,最后才想起来是shiweishuji,听说伯父伯母被关起来了,他们怎么怎样了?”

陆绎没有立即回答,从朱建华话里得知,他父亲是郑城市shiweishuji,郑城最大的官员,等级换算,那就是大明的知府,州府最高行政长官,从四品,他爹陆炳,锦衣卫指挥使,可是正三品,这辈子自己勉强算个官宦人家,可是离世家大族可差远了!

从上辈子到现在,陆绎简直是从云颠跌到烂泥里,虽说这辈子仍是官宦人家,可是父母已经被关起来了,那不就是罪臣吗?自己俨然就是罪臣之后了,历朝历代基本都规定罪犯之后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就算科举也不可能高官厚禄,御史台御史不是吃素的,有瑕疵的人别想封侯拜相。

这样以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不知道要呆到何年何日了。

陆绎摇摇头,“不说我了,你们家呢?”

朱建华说:“我爸是化肥厂车间主任,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我妈是化肥厂会计!”

这下陆绎明白了,怪不得朱建华长袖善舞,原来他父亲大小还是个官!

“其他知青呢?”

因为陆绎在收拾行李,里面应该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朱建华不方面上前,他干脆半躺在炕上,望着房顶给陆绎介绍。

“今天说话的那个瘦瘦的,他叫余得勇,爸妈就是化肥厂的普通职工,另外一个男的沉默寡言,叫袁喜兵,父亲是逃亡海外的大资本家,这个化肥厂本来就他们家的厂,两个女孩,其中那个不愿意你妹妹住进来的那个叫于抗美,父母都死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是烈士遗孤,那个说话温和的女孩叫范丹丹,他爸是化肥厂运输队的队长,丹丹要小一点,56年的,和你差不多大,其余我们四个都是49年的,从小一起长大,还是同学呢!”

刚才在村长家,他们五个知青站在一起的画面早已刻在了陆绎的脑子里,包括他们的音容笑貌,就像是画卷一样,丝毫不差,在记忆这方面,陆绎他天赋异禀,过目不忘。

虽然朱建华的描述,陆绎有些听不太懂,不过大概意思已经明白,谁是谁他已经弄清楚了。

陆绎一边听一边收拾东西,打开行李,发现了一些票据,仔细一看,是什么粮票,布票,肉票,还有几张花花绿绿的,上面写着一毛,两毛,一元,两元,最大面值的是十元,看来这些应该就是刚才朱建华所说的钱了,类似于之前的银票,不,只能说是碎银子或者说是铜板。

用手翻过一边,陆绎已经计算出了他现在的全部家当,他一共有50斤粮票,10尺布票,2斤肉票,270元钱,还有一张自行车票!

原来这个社会竟然这样,买东西,有钱还不行,还必须凭票购买,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东西严重匮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用票据来限制人群。

想到这,陆绎明白自己手里这几张票据简直是少的可怜!

粮油布肉这些他理解,自行车应该就是他在火车站见到的两个轮子可以跑的车吧,这世界还真是神奇。

陆绎收好这些票据,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这哪里能买到自行车?”

陆绎话出口,朱建华早已鲤鱼打滚的坐起来,“你有自行车票?”

陆绎表情很淡,丝毫没有放在心上,“有!”

朱建华说不出的羡慕,“还是你们家厉害,你知道吗,一辆自行车要将近200块,一个工人一个月才30几块钱,要想买一辆自行车,一个工薪家庭要辛辛苦苦攒一年,不过有钱也不一定买的起!”

陆绎平平淡淡的说:“那等收完小麦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啊!这下咱们知青中也终于有辆自行车了,出行方便多了!”

一共才270块钱,扣掉一辆自行车,就所剩无几了,不过无论如何这自行车是一定要买的,在这一没有马,而没有轿,再不买自行车的话,难道出远门就靠两条腿,那也太惨了。

除了几张票据就只有衣服和被褥,剩下的就是十几本书,mao主席语录,语文,数学,政治……

一本本翻过,文字全部横着书写,看着好不习惯,而且只有语文能看懂,其他的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建华看过了,说,“陆绎,你来插队还带着高中课本啊,这有什么用呢?高考都已经中断八年啦,想通过高考上大学是没什么希望了,只有靠推荐啦!”

科举制度至隋朝起,是朝廷所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是普通人的唯一一条晋升道路,如今连这条路都被堵死了,那穷苦人真是一条出路都没有了。

想到这,陆绎把这些书仔仔细细的收好,入乡随俗,自己就是一滴水,周围就是大海,要想活的更好,就要了解并遵守既定的规则,自己要想更全面了解规则,还是要从书本入手。

陆绎并没有接下去,官场上混了这么久,祸从口出这四个字早已体现的淋漓尽致,私下里和其他人评判当权者这显然就是一个极其愚蠢的举动,一个不小心,轻者被贬入狱,重者株连九族。

谨言慎行,这四个字朱建华还有的学呢。

前期设定有问题,现在从开始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