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锦衣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宏图大业

锦衣 第五百五十二章 宏图大业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0-16 03:49:32 来源:转码展示1

朱由检这个人,性情便是如此。

他一辈子都在瞎琢磨弄点事,是个真正想搞事业的人。

而且这个人虽是天潢贵胄,不但搞事的心情很迫切,而且还真肯去干。

说实话,莫说是宗室里头,就是放眼全天下,还真没几个有朱由检这样勤恳肯干之人。

当然……历史上,他走错了道。

以至于,干的越多,死的越惨。

归德那件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不但相敬如宾的王妃死了,而且价值观直接动摇。

张静一现在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这已不是什么立不立功的问题了。

他本身就是亲王,要这功劳有什么用?

而是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原来人可以这样的活着。

若是从前的朱由检,陷入一团黑暗之中,那么……张静一就是光,于是朱由检豁然开朗,顿时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因而,他的这一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绝没有半点虚情假意。

此言一出,群臣默然。

方才还有人讽刺张静一不肯为天下苍生做事呢!

尤其是那李国,更是心里皱眉,如此一来,倒显得这张静一……居功至伟一般。

他心里若是没有一点涟漪,怎么可能?

天启皇帝才不管那些,他已是大喜,乐呵呵地道:“不错,种植黑麦,乃是张卿所倡议,张卿实是居功至伟,哈哈……不世之功,这是不世之功啊。”

天启皇帝目光一转,看向张静一道:“张卿……你上前来。”

张静一此时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附体了。

一副不敢承担如此大功的样子,上前道:“陛下,信王殿下,言之太过了,臣能有什么功劳啊,只是花费了一些气力,找到了一些黑麦的种子,又请了像信王殿下这般肯为陛下用命的人去辽东种植,臣这哪叫什么功劳?信王殿下……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哎呀,言过其实,言过其实啦。”

天启皇帝乐道:“怎么没有功劳呢?这就是天大的功劳!人人都想增加粮产,只有张卿能寻到黑麦,这才叫做为国为民,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朕看……你都可以做周公了。”

管仲乐毅算个鸟,只有周公才配得上这样的功绩。

群臣一听,有人暗暗点头,单以此功绩,说是周公还真不过分。

可也有人暗暗皱眉,尤其是李国,他算是和张静一彻底反目了,当然,不反目也不成。

其实李国并不愚蠢,并非不知道张静一势大,而且得到了天启皇帝的绝对支持。

可这也是他很聪明的地方,内阁之中,自己的资历和名望,都稍逊,若是论资排辈,这熬死了黄立极,还得熬死孙承宗,还有那刘鸿训,鬼知道……是不是也要熬死。

可是……有一条捷径,却是可以走的。

随着张静一推行新政,而内阁之中暂时没有了约束张静一的力量,可是……这天下……却有反对新政的巨大的群众基础。

如此巨大的力量,内阁之中,哪一个大臣愿意站出来,站在张静一的对立面,便会迅速的得到无数大臣、士绅和士子的支持!

这是何其巨大的力量,只要善用,便可让自己迅速在内阁之中脱颖而出,到了那时,想一想看自己的份量?

如此一来,将来左右朝局,甚至直接取代黄立极,也未可知。

哪怕退一步,将来也可以类似于司马光一样的形象,名垂千古,为人所传颂。

这对于李国而言,是有着巨大吸引力的。

此番,天启皇帝竟将张静一喻为周公,令李国心里暗暗不悦,周公可是孔夫子都要推崇的圣人,在儒家的地位,不比孔夫子要差。

陛下推崇至此,这还不够明显的吗?

只是……他没吭声。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若是多言,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张静一自然在这个时候开始谦让。

天启皇帝此时满心惊奇地道:“张卿,这黑麦,你是如何得知世上竟有此神物的?”

“因为从前我们的观念错了。”张静一斩钉截铁的道。

“观念错了?”天启皇帝诧异的道。

那朱由检更是开始津津有味地听起来。

张静一点点头,接着道:“在从前,我们的观念是,我中原便是天下,周边虽有些许藩国,可这些都是天下的边边角角。哪怕是郑和下西洋,一路向西,至昆仑州,见识过天下广袤,我大明依旧还存此观念,所谓天下,无非九州而已。”

“可是……天下当真只有这九州之地吗?我大明的物产,当真是无所不有吗?陛下,这天下太大太大,以至于连我大明,也不过是偏居于一隅之地,天下的人种也是多如牛毛,这普天之下的物产之丰,乃至于连我大明,也未必能有。那些对我大明而言,有巨大利益处的物产,我大明视而不见,闻所未闻。这样下去,怎么可以呢?”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就说这黑麦,也是臣派人四处打探,这才得知的东西,陛下可知,此物的原产地,距离我大明有多远吗?”

天启皇帝显然没什么耐心,便立马道:“你别卖关子!”

张静一道:“有上万里之多,万里之外,也有一处地方,居于极寒之地,可那里……照样也有无数的人繁衍生息,他们依靠这黑麦进行耕种,将这黑麦,当做他们的食物,他们先是一个村落,继而养起了一个城镇,而后建立起一个个的国家。所以臣才以为,大明若要中兴,效仿那光武是不成的,而是应当着眼于四方之地,要令陛下的恩泽,真正远播至万里之外。同时,大量了解天下诸国,不但要知其国,还要了解各国的物产,从而使其为我大明所用。”

“一个黑麦,便可解决我大明无数耕地的问题,那么其他的呢?不说其他,便说前些日子,臣从吕宋等地大量收购来的一物,此物名橡胶,有了这橡胶,却有了大用,臣为了囤积,花费了重金,到现在……陛下还没有报销……不,臣的意思是……若是将这橡胶,引种至两广、琼州等地,则使我大明又可受益无穷。”

这番话,若是从前说出来,大家可能嗤之以鼻。

可今日说出,却令人遐想。

天启皇帝此时更是心驰神往,是啊,若是再有一个黑麦这般的东西,又不知可以解决多少问题了!

于是天启皇帝道:“既如此,那么你以为该当如何?”

张静一自也是早有一番考量,于是道:“成立探险队,向极北之地,或者一路向西,亦或者通过海路,至大洋彼岸,去了解天下各处的风土人情,这一点……臣以为可以交给锦衣卫来办,只是……要探险,非大智大勇之人不可,如若不然,谁能经受如此苦楚,因此,必须给与厚赐。”

“那么此事便交你来办了。”显然,天启皇帝对张静一有着天然的信任感,他接着道:“朕不吝赏赐。”

说着,他看向朱由检,终于是兄弟,见朱由检落魄如此,便感慨道:“信王受苦了,天潢贵胄,却如农人一般耕种,所谓身体力行,便是如此。信王此番也立大功,可想要什么赏赐?”

朱由检则是一脸认真地道:“陛下,臣弟不要赏赐,只求一样东西!”

天启皇帝道:“你但说无妨,朕什么都舍得给。”

朱由检道:“就让臣弟继续留在辽东,推广黑麦,这黑麦的习性以及培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现在只知可以耕种,可是……如何将其推广开,能否通过不同的地质和气候,培育良种,以此增加产量,却是大问题,臣弟愿留辽东,毕一身之力,做好这些微之事。”

说实话,只见过有人想要黄金和爵位的,但是似朱由检这样,拼了命想要去吃苦头的人,却是闻所未闻。

天启皇帝一时无言,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他只好长叹一口气,道:“这件事,你需问张卿,张卿才是辽东郡王,镇守辽东,他若是接受准你去再说。”

朱由检便看了张静一一眼。

他对张静一的心态,此时心里只有钦佩,因而认真地道:“张兄弟意下如何呢?”

张静一苦笑道:“若是殿下肯去,我是求之不得,只是辽东苦寒。”

朱由检想也不想的就立马道:“正是因为苦寒,所以才需有人做表率,孤王打算在旅顺、锦州、沈阳、宁远、还有科尔沁置几处屯田所,各屯田三千亩,再带人去更北的地方!”

“据闻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还有东海女真发源之地也甚是苦寒,尤其是东海女真,孤王听闻那里,几乎寸草不生,四季大雪,孤王想在那里也试一试。”

张静一心里想,那地方……卧槽,这朱由检是疯了吗,再弄下去,只怕他要去白令海峡种黑麦了。

不过……从前张静一见这朱由检,是真将他当傻子来看待的。

毕竟,先入为主嘛!

可现在,张静一却有些钦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