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锦衣 > 第三百八十章 罪臣伏法

锦衣 第三百八十章 罪臣伏法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0-16 03:49:32 来源:转码展示1

张静一见天启皇帝饶有兴趣,却道:“陛下,利器再犀利,终究还是人使用的,同样的火铳,若是给京师三大营使用,只怕效果……臣并没有编排京营的意思,而是只怕这样的利器,交给了他们,也是暴殄天物。”

“所以……”张静一继续道:“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人,而要保障人尽其用,就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保障,使其作战时无后顾之忧,能够主动,并且训练有素。所以本质上……练兵之道,不在于给人战马,给人火器,而在于首先明白,自己要征召什么样的人,然后告诉这些人为何而战,此后,再令其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给与他们尊重。”

“如此一来……这样的军队,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其实怎样人尽其用,即便是臣,也在慢慢的摸索,军校这里,依旧还有不少不妥善的地方,还需慢慢结合实际,进行建设。任何事,都非一日之功,不过幸好的是,这一次咱们的生员们遇到的是关宁军这样的废物,如若不然,只怕也难有侥幸。”

前头的话,天启皇帝听的连连点头,觉得有理。

可后头的话,天启皇帝就听的有些不明白了。

关宁军是废物?这还是大明的精锐呢……

好吧,他们确实是废物。

天启皇帝此时不禁激动起来。

他却没有再和张静一多说什么,而是对人吩咐道:“召百官来此。”

于是没多久,信王朱由检便带着人到了这阵前。

此时,看着这里已是满目疮痍。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这时候,天启皇帝则是背着手,脸色铁青,目光逡巡之后,冷冷地道:“朕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京畿之地,朕在这里……居然会遭遇袭击,而袭击的是什么人,朕不言,诸卿想来也自明了吧。朕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些人在辽东,为何遇到了建奴人,个个战战兢兢,可在举刀反叛的时候,却能如此彪悍!难道,在他们眼里,朕连建奴都不如吗?”

这话一说,百官悚然。

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

皇帝竟比外族还要可恨。

不过张静一站在一旁,心里却忍不住想:这历来不是如此吗?外族是可以媾和的,毕竟谁做皇帝都一样,但是一切前提,是保障自己的利益,若是建奴人能给某些人保障利益,那么就算是弑君又如何?

这样的事,在神州已发生了不知多少次。

天启皇帝的脸色越加冷凌,道:“来人,将叛贼给朕拿来。”

百官们已看到许多的俘虏,个个垂头丧气地给押送而来。

这些人竟不下千人。

而看着人数单薄的生员,许多人更是头皮发麻。

这东林军校,真是一群疯子啊。

这样也能赢?

不过幸好,大家的命算是保住了。

而此时,却已有人押着两个人来。

一个是李如桢,另一个则是吴襄。

对于吴襄,可能许多人还不认得,他现在在辽东,也不过是刚刚崭露头角,不过区区一个游击将军而已。

可是李如桢,这百官谁不认识?

一见到李如桢被反绑着押解到了天启皇帝面前,众人哗然。

一个个的,露出来的乃是骇然之色,随之而来的,乃是窃窃私语:“是李成梁的三公子……这李家……何至于牵涉此事?”

也有人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辽东李家,在辽东盘根错节。当初的李成梁,说是辽东王都不会夸张,他的儿子和门生故吏,如今哪一个不是身居总兵、副总兵等要职?

辽东的军马,绝大多数都和他有关。

当初的熊廷弼,之所以极力反对以辽人守辽土,倒并不是说大明在辽东的军马之中,兵源不该取自辽东,本质上,就是熊廷弼看出了这辽东军队之中,几乎所有的辽东军将都和李家为首的军功集团有关系。

不过,显然熊廷弼的建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根本不切实际,李家和李家有深厚关系的上下人等,早已把持了几乎所有的职位。

譬如李成梁的弟弟,现在官拜参将,他的大儿子李如松本为总兵,不过因为战死,所以追封少保、宁远伯,立祠,谥忠烈。而到了次子李如柏,当初也是辽东总兵,只不过和建奴作战,却是败逃,最后自杀。可即便如此,到了李如桢这里,李如桢依旧还是任总兵官。

而第四个儿子则任广西延绥总兵官,五子李如梅早死,除此之外,还有祖大寿这样的辽东总兵官级别的将军,也几乎都是当初李家一手提拔起来,和李家关系匪浅。

他们之间彼此进行联姻,在军中相互拜为兄弟,彼此之间结成了死党。

这就如李如桢与祖大寿之间,乃是至交,而祖大寿又与眼前这个吴襄,乃是姻亲,说起来吴襄的儿子吴三桂,还得叫一声祖大寿为舅舅呢。

这种靠着相互提拔,彼此结亲的关系,使这辽东内部,尤其是像关宁军这样的军马,犹如一块铁板。

现在众臣见到了李如桢,大为吃惊,甚至有人低声道:“辽东是反了吗?”

天启皇帝显然也看出了百官的疑虑,却是冷声道:“你是何人?”

他的视线落在吴襄的身上。

吴襄此时已是战战兢兢,脸色灰沉,他方才的气概,现如今早已荡然无存,他艰难地道:“臣乃山海关游击将军吴襄。”

一听到吴襄之名,一旁的兵部尚书崔呈秀顿时道:“你莫不是天启二年的武进士?当初你的文章,还受了陛下的赏识,说你素有韬略,必成大器。”

此言一出,天启皇帝才有了些许印象,听闻这样的人竟都甘愿谋反,更是大怒。

吴襄匍匐在地,惭愧地道:“臣……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为何不得已?”天启皇帝绷着脸,怒道。

吴襄道:“臣凭本事中的武进士,却遭兵部嫌弃,处处都不如人,若非跟从李总兵,何至今日能忝为游击将军。”

这意思是,我想升官,就得找靠山,不找李家做靠山,我现在只怕还是无名小卒而已。

天启皇帝不禁讽刺地笑着道:“所以,即便是谋反的事,你也敢做?”

吴襄倒是道:“做了,或许能得富贵,不做……必死!”

天启皇帝没想到这人能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这番话。

不过他也深感当今天下纲纪的败坏已到了这般的地步,若是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在的时候,谁敢做这样的事呢?

天启皇帝的目光,随后落在了李如桢的身上。

李如桢此时反而显得气定神闲了许多,没有吴襄的恐惧,他甚至鄙夷地看了吴襄一眼。

天启皇帝忍不住冷冷地瞪着李如桢,骂道:“李如桢,你何故叛朕!”

李如桢却沉默了起来。

良久,他居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天启皇帝:“非臣叛君,实乃君叛了臣等,陛下已走上了歧路,难道现在还不自知吗?”

此言一出,百官骤然之间色变。

人们细细咀嚼着这番话,越发觉得恐惧了起来。

这话的意思是足够明白了,并不是我李如桢背叛了你天启皇帝,而是你天启皇帝背叛了我们,你在辽东清查账目,在归德杀戮士绅,已经让我们忍无可忍了。

说实话,这话在一旁的张静一听来,其实颇觉得很有几分进步的思想。

皇帝本就不该背叛自己的阶级,如若不然,自然会引发反噬。

可细细去想,却发现这番话简直反动透顶,他所谓的皇帝背叛了他们,而这些‘他们’,恰恰是食利了数百年,以至于将这大明吃空,到了大厦将倾地步的一群人。

现在大明存亡只在眼前,他们不单没有醒悟,甚至依旧理直气壮地继续想要榨取好处,只想着个人私利,稍有不如意,便一句君叛臣,想要动手杀人。

弑君……这在明朝的历史上,其实并不鲜见。

许多皇帝……都被人怀疑是被臣子们所谋杀,以至于嘉靖皇帝病了不敢看医生,甚至一些皇帝,不敢轻易的进宫中膳食。

但是,这些终究还是一些‘小手段’,而这样明目张胆地直接发动叛乱,却也算是够狠的了。

张静一看着依旧神色淡定的李如桢,却是想到了更重要的事,于是道:“你说陛下背叛了‘臣等’,你说的‘臣等’,是哪一些人,只你李如桢一人吗?若只你李如桢一人,只怕不够吧,你们既有如此大胆的谋划,一定会有后着。如若不然,就算今日杀死了陛下,你们作为叛臣,也决计活不成,何况这样的兵马调动,是你李如桢可以做到的吗?”

李如桢脸上带着世家子的倨傲之气,哪怕到了今日,他依旧还能摆出几分对人不屑于顾的样子。

他只斜眼看了张静一一眼,眼中有着明显的鄙夷之色,冷冷地道:“你便是张静一吧,久闻你的大名了,陛下今日众叛亲离,和你张静一,也不无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