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锦衣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滚出去

锦衣 第三百三十二章 滚出去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0-16 03:49:32 来源:转码展示1

张静一便道:“臣去问问。”

于是动身,寻了人问过之后,又到了天启皇帝面前:“陛下,臣问过了,这些人……”

说到这,张静一就顿住了,一副很郁闷的表情。

“你不要支支吾吾。”天启皇帝道:“但说无妨。”

张静一只好如实道:“他们不是来欢送陛下的,而是打算迁居归德府。”

天启皇帝不禁道:“这么多人?”

张静一便道:“以前都是零星有人去,因为大家怕路途遥远,也怕出事。现在陛下的车驾要去,他们便觉得安全了,不少人于是下了决心,打算尾随着陛下的车队一道去。”

天启皇帝不禁叹道:“看来朕那兄弟,还是很得人心的。”

张静一却是道:“人心似水。”

天启皇帝的脸色明显的阴沉了一些,倒是好奇道:“都是一些什么人去?”

“读书人最多,得志和不得志的都有,尤其是不得志的读书人,听闻信王礼贤下士,都想去碰一碰运气。”说到这里,张静一压低声音,才又道:“绝大多数都是东林党。”

天启皇帝便更没有好脸色了,道:“不必理会他们。”

车队继续出发。

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路前行,天启皇帝坐在车中,显得烦闷。

走了一日,连下了几道旨意,命各地的州县官府不必迎送。

这一路,又得了几份奏疏,都是归德府施政的一些举措。

天启皇帝捡了一些看看,若有所思,他心里更加狐疑起来。

这些仁政,当真有用?

这般想着,天启皇帝自己也开始怀疑起来。

在第三天的傍晚,终于抵达了保定。

天色晚了,便设了行在,天启皇帝在一处驿站里住下,其余的百官就没有这样的好待遇了,因为人太多,只能扎营。

这一路来,不只是京城,便是沿途一些州县,也有一些士民百姓尾随着队伍,携家带口,带着全家的家当,奔着那归德府去。

天启皇帝好奇起来,于是让张静一寻了一个跟随而来的读书人到自己的行在来询问。

此人已年过半百,头戴纶巾,身穿着儒衫,一见到天启皇帝,便行了礼。

见了皇帝这人,还是很激动的,这读书人道:“学生邓天成,见过陛下。”

天启皇帝呷了口茶,打量着他道:“起来吧,不必多礼,卿家是哪里人?”

“是北直隶人。”

“是秀才吗?”

“不,是举人。”

天启皇帝诧异道:“既是举人,可是准备参加会试?”

“不考了,学生年纪大了,考不成了。”

天启皇帝便又忍不住问:“那为何不参加吏部的选官?”

按规矩,举人是可以参加选官的,当然,一般都只是给一个县丞或者主簿、教谕之类的小官。

这种官放在后世,就是副县长或者是教育局局长的级别,可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而言,却不太瞧得起的,县令人家都嫌小了呢。

邓天成笑了笑道:“地方的差役,大多油滑,学生不愿与之为伍。”

他说的冠冕堂皇,其实就是瞧不上的意思。

毕竟,能中举人的人家,家世肯定是不差的,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副县长……吓……

天启皇帝倒是不明就里,没有看透邓天成的心思,便道:“既如此,此番你去归德府,又有什么打算呢?”

“信王殿下礼贤下士,学生前去投效,愿助其一臂之力。”

天启皇帝诧异道:“你要助其一臂之力?”

“当然,臣心腹之中,有治民三策,得一策,便可安天下。”

天启皇帝倒吸一口凉气:“可是你从前并不曾治民啊。”

邓天成道:“治民之道,不在与胥吏为伍,而是应该以经书为治术。”

以经术为治术……

天启皇帝道:“经是什么经?”

“四书五经。”

天启皇帝:“……”

他能看得出来,邓天成对他还是显得很恭敬的,可是恭敬的背后,也有他骄傲的一面。

“这样说来,你是要去辅佐朕的皇弟了?”

“当然,信王礼贤下士,归德府内,贤士多矣,学生虽有一些学问,却总是一山还有一山高,就算不能得信王殿下的青睐,可归德府现如今太平,有大治的气象,学生在那里起居也是极好的。”

天启皇帝道:“可如何证明信王那儿就有大治的气象呢?”

“那是因为信王以仁义治民,归德府内也是群贤荟萃。”

天启皇帝觉得自己和他在绕弯子。

“归德毕竟在河南布政使司,朕倒是以为,你要小心,那儿流寇太多,还是北直隶安全一些。”

邓天成笑道:“陛下难道没有看奏报吗?信王殿下施展仁义,百姓受其教化,自然也就不肯反了,而温体仁等大贤辅佐信王殿下,自然百姓安乐,百姓们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如何还敢作乱?”

“而至于那些冥顽不化的流寇,却也无妨,这信王卫中也有不少贤才,其中学生最为推崇的,便是王文之,王文之此人,真是不世出的儒将,整肃军马,连破流寇,斩首无数,有这样的人在,归德府自然是固若金汤了。”

天启皇帝突然不想聊下去了,他抿了抿嘴,像是忍耐着什么,只点头道:“好吧,你去吧。”

“今日陛下见学生,学生还有一言……”

天启皇帝挥挥手:“好了,朕乏了。”

邓天成却道:“陛下,学生的谏言,关系到的是……”

“滚出去!”天启皇帝暴跳如雷。

邓天成脸色变了,原本他听闻陛下要见自己,本还以为这昏君总还算识趣,所以先是回答了天启皇帝的问题,这话才说一半呢,后一段话,该是表演一下自己劝谏的水平了。

谁晓得……

这昏君……

邓天成被人架了出去。

张静一作为车夫,其实还担负着卫戍的职责,一看天启皇帝暴怒,便苦笑道:“陛下,何必动怒呢,气坏了身子,终究不好。”

天启皇帝气咻咻地道:“他娘的,说了几次,他非不听,非要朕骂他,朕找他来是询问事情经过的,不是让他来骂朕的,朕这么下贱吗?”

张静一也理解天启皇帝会发火,笑了笑道:“腐儒而已,何必当真。”

“问题是,这天下这样的腐儒,多如牛毛。”天启皇帝似乎觉得骂了也没意思,便道:“朕就寝了,明日清晨出发启程。”

而那邓天成挨了骂,乖乖回到随行的队伍之中,自然不少人来询问他见驾的经过。

邓天成便骂骂咧咧:“孺子不可教也,哎……幸好老夫做了明智的选择。”

等浩浩荡荡的人马,进入了河南境内,这一路,就变得让人触目惊心起来。

赤地千里,沿途几乎没有人烟,田地大多已经荒芜,沿途的村落,极少再见炊烟。

于是,所有人都叹民生艰难,今岁遭灾的地方,主要是在关中,可河南这地方……虽是中原之地,可邪性就邪性在,其他地方是隔一些年遭一次灾,这河南却是年年都有,管他是水旱蝗汤,反正哪一场都落不下它。

天启皇帝见此情此景,竟不知如何面对,张静一见了,也不禁唏嘘,刚刚从自己车夫中的坏心情中走出来,如今却见这一路的道旁白骨,还有那残破无人的村落,心中不禁唏嘘。

再往前走一些,渡过了黄河。

便有教导队的生员来报:“恩师……不得了了,一群读书人脱离了队伍,先行往杞县方向去了。”

张静一倒是急了:“都有哪些人?”

“足有上百人,为首一个,叫邓天成,学生人等见他们先行,觉得不稳妥,骑马去追,让他们跟着队伍前行。”

“可这邓天成说,其他地方确实危险,可前头就是杞县,还笑学生,说是学生难道没有看过信王的奏报吗?信王早就奏曰,说是王文之已率军大颇破流寇,流寇早就败走了。现在杞县便有王文之率军驻扎,固若金汤,他们先行去,自然安全。”

张静一道:“话虽如此,该劝还是要劝,谁知道有没有危险。罢了,我去禀报陛下。”

说着,张静一去见了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的身边正围着一大群随驾的大臣,人们说到了河南这赤地千里的样子,都在唏嘘。

天启皇帝见张静一过来,便询问道:“怎么,有什么事?”

“陛下,邓天成他们,一百多个读书人,兴冲冲的先行,往杞县方向去了。”

天启皇帝脸色不好看了:“由着他们去吧。”

一旁的礼部尚书刘鸿训却是眉飞色舞地道:“陛下勿忧,信王的军马,早就收复了杞县,这些读书人,想来也是心里急了,想要先行一步,这情有可原。有信王卫在,一定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众臣纷纷点头。

说实话,现在信王提拔的王文之于杞县大破流寇的事,在京城里可是传的厉害,各种版本都有,人们将王文之想象成诸葛亮一般的人物,羽扇纶巾,运筹帷幄,智计破敌。

这难道不比那东林军校伪装成读书人的丘八们要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