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金吾不禁,长夜未明 > 第18章 第 18 章

金吾不禁,长夜未明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2 13:52:26 来源:文学城

“昨夜除了张三郎,到宴者都有迹可循。只有镇西将军失踪了一段时间。”

“失火处有一枚匕首扔在地上。客人中有那般武艺的,寥寥无几。恰恰镇西将军是其中之一。”

帝姬李令歌听着侍从的详细汇报,开始相信了夜里那场闹剧,有什么样的人阻拦了自己。

她大为恼火。

张行简好说话,却并非无原则,他必然会回敬她。而沈青梧……张行简是沈青梧的妹夫,沈青梧会帮张行简逃走毫不意外。李令歌要让沈青梧变成自己的敌人吗?

她闭上眼,想到傍晚时见过的那个娘子。

年少,淡漠,坚定。年少的女将军立在屏风外,巍峨如一把寒川下的雪剑,剑未出鞘,锋利已震慑他人。

沈青梧是大周朝唯一的女将,是帝姬想要培养的己方势力。李令歌不愿因为一个张行简给自己塑一个敌人,可她也不容自己的威严受到挑衅。

寒夜中,想得出神的李令歌打了个寒战,开始后悔自己招惹张行简,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

可她能怎么办呢?

那个人死了。

张行简是那个人的弟弟。张家最像那个人的,只有张文璧亲自教出来的月亮了。

李令歌手撑着额头,烛火的光落在窗前薄纱上,微微摇晃。

侍女为她披衣,担忧地唤了声“殿下”,李令歌睫毛轻轻颤,慢慢说道:

“将沈青梧夜里点火的证据稍加整理,送给沈家。沈家怎么管这个女儿,我便不多问了。”

听闻,沈家与这个二娘子,关系不好。她不会与沈青梧反目,却也要给沈青梧一些教训。

沈青梧的事到此为止,李令歌接下来要应对的,则是张行简的“回敬”。

--

年后未开朝,关于安德长帝姬的几桩弹劾便传遍了朝野。

几亩田地的开采不良、侵田驱民,几家皇商的经营不善、阳奉阴违,还有帝姬与几位官员不应摆到明面上的关系、帝姬修建园林致使国库亏空……

这些奏折摆在皇帝案头。

皇帝年少,事事过问帝姬,听了这些弹劾,吵着要杀了御史。帝姬夹在中间,焦头烂额。

这些弹劾尚能应对,但是朝野中若有若无的声音更让李令歌在意——

皇帝应早日大婚,早日登基,将权柄从帝姬和宰相手中夺回。岂有真龙天子一直受人左右、成为傀儡的道理?

无论少帝有没有被这些话影响,李令歌都私下愈发恼怒。

她知道这些事方方面面有张行简的痕迹,知道是自己理亏,不该对他起意。但是气怒羞恼之余,她又有几分恍神——

张家的儿郎,有些手段,真的很像……

昔日,张容也用这种手段对付过她。

不同的是,张容对她手下留情;张行简却无情无欲。

--

张家内院,已至黄昏,华灯初上。

院中寂静无比,树叶已枯。仆从们在廊下或说闲话,或回寝舍歇息。主舍的烛火正通明,那是郎君在理事,张家的下人都不会去打扰郎君。

侍女们只敢背着二娘,悄悄观望家中那位能看不能碰的郎君——

早冬夜里,一层霜色浮起,窗开半扇,郎君坐在书桌前。

他披着家常的宽松野服,衣微黄,两带结之。不提侍女们面红耳赤的偷看,月升半空,他已在窗下坐了整整一个时辰。

张行简提笔,在面前的桌上宣纸上,写了一个“无”字。

他笔法隽古风流,清雅十分。尾笔飞扬,最后一笔墨汁甩出,像是要飞出宣纸一般。

若是沈青梧在此,便会吃惊地发现,张行简所写的这个字,和她玉佩上的那个“无”字,笔锋一模一样。

而这正是张行简静坐于此沉思的缘故。

张行简在嫡系行三。

他上面有一个排行二的姐姐张文璧。

除此之外,他本应有一位兄长。但若是那位兄长活着,张行简便不会是今日的张行简——

少有人知,张行简不是张文璧的亲弟弟。

十三年前,九岁的张行简被张文璧牵着手进入张家宅门,磕头三拜,记在了张家嫡系名下。

那年,张家父母亡故,张家大郎随后郁郁病逝。张家嫡系只剩下一个张文璧,年少的娘子无人可依,她需要一个儿郎,成为自己的弟弟,帮自己重振张家。

九岁的张行简,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被张文璧从旁系中挑出。

张行简从那年起,就将“张容”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间。

世人会事事将他和张容对比。

病逝的张容不过弱冠,已做了太傅。他与父亲齐名,被誉为“一门双太傅”。他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广受世人喜爱。但在他早逝后,世人便不再提他,因他的存在,造成了一桩皇室的丑闻——

弱冠之龄的张容,随父教导年少的帝姬,以及更加年幼的少帝。

风雅的才子,与美貌的少女帝姬,应该有一桩故事。可是挂着师徒之名,那段故事,张家羞于启齿,皇室三缄其口。

随着张家的没落,往事被掩埋,张家人枯寂。十余年后,东京城中不再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帝姬,只剩下一个牢牢把控权柄的李令歌。

这些年,空旷的张家院落,只有张文璧姐弟二人守着。

张行简习惯了自己成为家族的唯一希望,习惯自己被人称为“月亮”。但他牢牢记着,在月亮之前,本有过一轮太阳。

那轮太阳早就落山了。

除了李令歌,谁会记得张容?即使是张文璧,在张行简长大后,张文璧也不再提张容了。

然而此时此刻,张行简不得不再次记起张容。

他坐在书桌前,看着自己写的“无”字,又翻开一本曾做过笔记的旧书,从旧书中准确无误地找出一个“无”字。

他盯着与自己所写的“无”字笔法一模一样的那个字,久久不动——

这本书,是张容的旧书。

他意乱情迷的那夜,拥着怀中娘子神志不清的时候,摸到的娘子身上玉佩上的“无”字,确实与他记忆中的笔迹一模一样。

张行简当时的心情,如瞬间被一湖冰水浇灌,周身冷寒。

此时此刻,他静坐屋中,思考着这些:一种本应消失于这世间的书法,为什么会从沈青梧身上看到?

沈青梧遇到过什么人?

那枚玉佩,是谁给她的?

是他多疑了,还是张容的“死”,另有蹊跷?沈青梧知道些什么,李令歌又知道些什么?自己被下药的那夜,是否不独独是男女之间的琐事,而是有其他的阴谋?

这世间,本不应有那么多的蹊跷。

--

“将军,再拜访过这几位大臣后,我们便应离开东京,回益州了。”

这一夜,杨肃带着几位将军从外归来,他们提着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地告诉沈青梧这个好消息。

正坐在桌前捏着领下玉佩出神的沈青梧抬头,淡漠无比地看着他们。

沈青梧不吭气。

杨肃这几日与她话说得多了些,稍微了解一些沈青梧的脾性,他笑着提醒:“将军不置办些东西,回益州分给交好的朋友吗?来东京富贵迷人眼,来一趟不容易。”

沈青梧不感兴趣:“我没有朋友。”

杨肃看她半天,见她没反应,不得不干咳一声:“就算不给其他人,博帅一路提拔您,您不备点礼物给博帅?”

沈青梧恍然大悟。

她学会了。

沈青梧起身,问:“我们什么时候回益州?”

杨肃被她的果决弄得一愣一愣的,答:“上元节总得让兄弟们在东京过吧?过了上元节就该走了,不然就犯了朝廷的忌讳……将军,你这就走了啊?”

沈青梧已经出了驿亭,自然回答不了他的问题。

--

九桥门街市,沈青梧从街头逛到街尾,却不知道博容会喜欢什么。她不信任自己的眼光,逛了一圈,也没有擅做主张。

不知不觉间,她走到了街市后少人的一条长巷。汴河水清寒,抬头看到高墙后悬挂的明月,沈青梧怔了一怔:

这处巷子是张家所在的地方。

张行简就住这里。

沈青梧心中忽然一动:博容和张行简都很好看。虽然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人,但是博容不上战场的时候,风雅从容,与张行简何其相似。

那她给博容备礼,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张行简?

张家是数百年的大望族,是沈家那类新崛起的门户无法比的。张行简那里,必然有许多器物古物,可以供她参考吧。

沈青梧有了主意,便重新轻松地爬上了张家的墙头,熟门熟路地潜去张行简的院落。

……得到一个人不烦,烦的是似得未得。那夜过后,她百爪挠心。

而今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借口。

--

寒夜风动,沈青梧轻轻跃在屋檐上,踩到一片瓦,当即觉得自己似乎踩到了一根绷紧的线。她纵身向屋侧的树身跳起,却见树叶间寒光闪烁,是武器的寒光。

沈青梧警惕心大作,在夜半再次跳起,向后疾退——

坏月亮又在折腾什么?!

檐下铃铛撞起,沙沙作响。

一灯如豆的屋内,坐在窗下思考的张行简听到铃铛声,推窗站起——

嗯?

那个总是偷闯张家、最近几天却不来的小贼,再一次来了?

他布置的陷阱,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