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今天也在向反派朗诵剧情 > 第22章 第 22 章

今天也在向反派朗诵剧情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柚子在跳舞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03 17:13:33 来源:文学城

第22章

“烦请小世孙仔细说说。”顾知时的面色不变,安排身后之人将庆王的行李放进驿站房间。

又推开驿站一楼的小房间,请几人进去,仔细说说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

李长恩陪着庆王妃一同走了进去,因着方才被庆王再次拒绝回娘家小住的提议,庆王妃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而世子妃和安茹郡主则老老实实跟在身后,微微低头,看不出脸上的神色。

小世孙很快便将自己这一路上遇到的问题说个清楚。

郁州是庆王的封地,也是大周最偏远的州府,向北接壤契丹,这些年一直在打仗,风调雨顺之时,百姓们还能勉强温饱。

若是遇到天灾**,再加上战乱,有时候可以直接空出一座城池。

以往霍家诸位镇守郁州的阳关城,契丹虽然连年来犯,但霍家军勇猛无比,契丹并不能得到什么好处。

但霍家众人战死后的这十年,契丹一次比一次勇猛,使得郁州几座城池都成了空城。

庆王身为藩王,虽然没有领兵的权力,但郁州每年的赋税关系到庆王的根基,庆王很是费心费力,在郁州经营自己的天地。

庆王心系百姓,每年冬日都会特意施粥,郁州百姓们都说,他们如今能够好好活着,都是因为庆王散尽半数家财,给了他们一口吃的。

为了让百姓们好好活着,庆王府厉行节俭,家中的奴仆都少的可怜。

因此庆王在郁州的名声可谓是活菩萨。

而这位活菩萨在入京路上也践行了自己日行一善的准则。

庆王一家在路上遇到了许多逃难之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原来的地界生活不下去,听到郁州活菩萨的名声后,特意前来郁州,挣扎求生。

庆王听到后,深受感动,又担心这些难民们路上遇到危险,特意将自己的亲卫队拨出一半的人手,护送这些难民前往郁州。

因为帮助的人多了,庆王身旁的侍卫也越来越少。

但他们一行人却又带着诸多行李,一路上难免被有心之人盯上。

这一路上虽然都是官道,但官道也会分好走和难走。

尤其是庆王入杭州之前,要横穿连绵一片的青要山。

也正是在青要山附近,庆王一行被人抢劫了。

好在身旁的侍卫武功高强,没能让这些盗贼得手,反而将盗贼送入了牢狱之中。

但对于庆王世孙周霖来说,路上被人抢劫,简直是奇耻大辱。

尤其是他在郁州时,哪怕身旁没有侍卫小厮护着,也从未遇到过什么危险。

两相对比,周霖对一路上的遭遇更加不满。

眼看祖父和父亲还想要为其遮掩,脸色上的不满更甚。

“前些年各地都有灾荒,如今虽说恢复了一些,但还是有许多百姓困苦不堪。”庆王再次抚须,看了一眼周霖。

周霖将自己的不满说个一干二净,此时倒是安安静静,低着头聆听祖父的教诲。

李长恩坐在一旁,抬眉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庆王。

心中有了计较,今日这场戏,怕是庆王殿下自己安排的。

看庆王世孙如今恭敬站在庆王身后的模样,便能窥探出这孩子对自家祖父想来是最为尊敬。

若是庆王有意让周霖闭嘴,今日之事根本不会发生。

想来是庆王也对这一路上的遭遇心有不满,但又不能直说,只好借孩童之口,抒发自己的愤懑。

“殿下一路所行辛苦,是微臣办事不力。”顾知时十分痛快地将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还请殿下在杭州稍作休息,微臣将此事报与皇上,彻底清查路上匪徒。”

庆王点头,面容显出几分疲乏,顾知时和李长恩适时提出告退,驿站之中重新恢复安静。

“阿霖,今日之事你操之过急了。”庆王世子看了眼站在父亲身后的儿子,沉下面容。

倒是庆王无所谓地挥挥手,“阿霖还小,思虑不周在所难免,你们几人且去休息吧。”

几人都回到了自己房间,庆王妃也亦步亦趋跟在庆王身后,不敢发出丝毫动静。

“再不许提回你娘家小住的事情,若是觉得这驿站不舒服,我们便提早入京。”庆王的面容比方才还要冷硬,庆王妃诺诺答应,掩去眼中的泪意和不甘。

“本王瞧着你同这位荣国公夫人倒是亲热,这几日同在杭州,倒是可以聊聊。”庆王说完,让一旁的下人为自己更衣,独留庆王妃在桌边沉思。

几次想要开口,但又愤愤闭上。

“庆王已经接到,几日之后我们便要动身回京了,娘子可要准备好。”夫妻两人十指相扣,慢悠悠走在小道上,偶尔有清风拂过,看起来十分肆意。

“如今在杭州不明显,待回到京都日子定然是一日冷过一日,还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顾知时面色如常地说了许多生活中的小事,听着心情很好。

李长恩一一应着,同样没提起驿站之事。

无论庆王这一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没什么资格评判这件事情。

庆王身为皇帝的亲叔叔,若是真的对大周如今不满,只管入京之后对皇帝亲口说去,想要让她们这些人张口,替庆王殿下打抱不平,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同庆王碰面之后,顾知时愈发忙碌,特意请辞了赵家的挽留,从赵家的府邸搬入了驿站之中,同庆王殿下畅谈公事,又叫来杭州知府,带着一千府兵,在杭州附近打击盗匪,将府兵的搜查范围逐渐引到了青要山上去。

顾知时的正事同李长恩的关系并不大,也不曾特意打听过。

她跟着家中的表妹在在杭州各处寻乐子,还换上了男装,去了趟书院。

这日子让李长恩过得十分乐呵,然有两件事情,让李长恩觉得不满。

一是系统时不时提醒自己写信,系统这次虽然不再胡乱嚎叫,但是日复一日地说起写信一事,让李长恩烦不胜烦,只能堵住耳朵假装听不见。

二来便是这位庆王妃,时不时便招李长恩过去喝茶,为此李长恩多次登门庆王妃的母家。

庆王妃母家姓宋,庆王妃的祖父,宋家老太爷曾经做过先帝的老师,因此宋家虽不在京都,但在杭州也别有一番地位。

但整个宋家,十五个成年男丁,除了宋家老太爷,竟再无一可用之人。

宋家子弟虽说也都入朝为官,但大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官,尤其是宋家老太爷同新帝一年去世,新帝登基后,宋家的门庭愈发冷落。

庆王妃多次请求庆王从驿站住回宋家,也是宋家一应人的请求。

只是庆王坚若磐石,并不愿同岳家有太多牵扯。

若是庆王妃只让人来喝茶,李长恩倒是没有多大抵触。

只是这宋家未嫁的女儿的太多,每次李长恩来宋家,宋家的女儿们总是围在身旁,对着李长恩问东问西,言语中表达出对京都的无限畅想。

宋家姑娘们叽叽喳喳,似乎李长恩这客人不是庆王妃请来的,而是宋家请来的。

偏偏庆王妃身为身份最高的人,不仅不加以阻止,反而乐在其中,恨不得让李长恩多说一些有关京都的生活。

甚至言谈中还有意透露,此次入京,准备带两个乖巧可人的侄女,一同前往。

引得宋家姑娘们人心浮动。

几次之后,李长恩索性用身体不适的借口,推了庆王妃的应酬,一心一意在家中陪着两位老人,顺带收拾回京的东西。

清闲下来后,李长恩突然意识到顾知时竟然已经一周不曾来赵家府邸了,系统更是频繁催促她写信。

“两人虽在一个地方,但你们已经多日未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你们夫妻七日未见,这不是如隔好几秋吗?不应该写封信,慰藉一下自己的思念之情吗?”系统振振有词,从各种角度剖析,希望李长恩能够动起来。

但李长恩根本不听她的,每日都过得优哉游哉,好不清闲。

距离他们离开杭州只有两日了,顾知时依旧不曾出现,但晚间的时候却突然命人送来一封信。

“国公爷这几日在外办事,多日不曾归来,未免夫人担忧,特意送来信件。”送信的小厮恭恭敬敬将信封双手呈递给李长恩。

李长恩拿住信件却有些怔愣,“这是相公写的信?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小厮摇摇头,“国公爷一切都好。”

国公爷帮着杭州的府兵,在青要山查出了盗匪私藏的兵器,已经送信给京都,只等着京都派钦差过来,将青要山仔仔细细搜索一遍。

李长恩挥手,拿着这封信走进了书房。

她晃了晃手中的信封,“这也算是走剧情了吧。”

别管是谁给谁送信,反正都是信嘛。

系统沉默良久,到底没能再说出话来。

李长恩原以为顾知时特意写信,是有要事叮嘱。

但将信件打开后,却发现并非如此,上面的话不多,但大都是小事。

顾知时在心中简单说了这几日的事情,剩下则是在通篇关注李长恩的心情如何,听闻李长恩托病,仔细询问了多句,看起来极为不放心。

伴随信件而来的,其实还有很多小东西,不仅有杭州各地的美食小吃,还有一些精巧的小玩意,虽然都不慎名贵华丽,但却能看得出,这些都是花了心思的。

李长恩拆开这封信时,脸上的表情是随意的,但看着信中的一字一句,表情变得正经起来。

将桌面上这些零零总总的小玩意都看过,尝了顾知时特意让人送来的小吃,李长恩的唇慢慢抿起。

她对于旁人的情绪并不迟钝,反而算得上敏感。

就像是最初时,顾知时脸上的笑容无懈可击,李长恩却笃定顾知时一直在演戏。

而此时李长恩从这封信中感受到了顾知时的真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