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 第20章 太倒霉

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 第20章 太倒霉

作者:藤萝浠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1-05 16:25:10 来源:文学城

后面骑马跟着的侍卫有三个,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下马过来推马车,想要下来的苏辰脚步没沾到地儿呢,车子就从泥坑里出来了。

只是这一段路况实在太差,刚下过雨又来来回回有大车经过,这路上到处都是泥沟纵横,前脚才出一沟,后脚就陷入另一泥沟。

一开始穿着鲜亮的侍卫们,没走出这段路呢就都成了泥人。察岱也在车里坐不下了,跳下车来沿着路边走。

苏辰一瞧,也要下来。

深觉失策的康熙拦不住儿子,掀开窗帘看了看,同样扶着车跳了下来,然后干干净净的靴子上顿时一脚泥。

让有强迫症的人看着,觉得很不舒服。

梁九功在后面呢,见万岁爷下来,赶紧跑过来扶着。

皇上都下去了,常海还能在上面坐着吗?紧跟着下来了,最后只剩下懒呼呼的保成,扒在车窗口,看着外面一路的黄泥满脸嫌弃。

康熙笑道:“保成,下来走走。”

小家伙连忙摇头,道:“阿玛,我很轻的,不压车。”

你还知道不压车?

苏辰忍不住笑起来,“那你就在上面坐着吧。”

正说着话,倏一下子有什么东西从旁边的田地里闪过,苏辰哎呦了一声,随手抓一个泥块就扔了过去。

他在山里抓野兔、野鸡之类的惯了,随手抓的泥块是散的,被他投出去的力道却不小,竟然将那飞速闪过的灰色兔子给打晕了。

侍卫们不由地大声喝彩,察岱已经跳下去,一脚一脚的走过去,将那晕在田里的兔子给提溜了过来。

康熙赞道:“好肥的一只兔子,咱们有口福了。”

苏辰:说的好像您缺一口兔子肉吃似的。

察岱也很惊讶,没想到小表弟现在手上都有功夫了。晕着的兔子突然一蹬腿儿,又在他手里跳蹬起来。

察岱哎呦着,然后毫不客气地将这兔子在地上摔晕。随后向苏辰竖起大拇指,道:“辰儿,等围猎的时候,我要跟你比一比。”

康熙一向对妻子家的长兄子侄没有过多的关注,今儿个儿子要找他们一起出来,这短短的相处时间让他发现,他们都是有些才能的人。

“喂,你们是什么人?”

有人喊着从前面的路上跑来,到跟前,看看田里那一串脚印,再看看路上这几个路人,伸手道:“赔钱。”

的确是踩到人家田里了,康熙给梁九功示意了一下子。

大总管立刻解了腰间的钱袋子,从中摸出一个碎银子扔给那人。

见他们这么好说话,那人眼珠子一转,指着察岱手里的兔子,道:“这是在我家田里捉的,也得给我。”

一个侍卫上前就搡了那人一把,道:“给你脸了是吧。”

宫廷侍卫在宫里是侍卫,但却都是在贵族人家的子弟里选的优秀的,哪个在外面行走的时候不称一声爷的?

那人一瞧侍卫的气势,知道不好惹,却还嘴硬道:“你知道这是谁家的地吗?”

侍卫立刻忍不住笑了声,回头看皇上一眼,好整以暇道:“谁家的?”

“我们是明相家的。”那人双手拱拳,一脸得意。

侍卫:…这下尴尬了,他也不了解京畿这些土地的情况,没想到这一问捅出了明相,回去皇上一问,明相岂不是要记恨自己。

其实记恨他还罢了,就怕给自家阿玛下蛆。

这家伙又看了眼皇上。

康熙眼里,这侍卫就是个孩子,说道:“老梁,再给他赔一两银子。”

兔子是儿子打的,自然要拿走的。

梁九功:老梁?

那人很是得意,一会儿赚了一两多银子,捧着就回去跟庄子上的管家讨巧。

走出这一段难走的路,再上车的时候,众人脚上都沾了不少泥,现下没有奴才处理,康熙看着鞋上的泥上不去。

车里铺着整洁的地毯,这样走过去都踩得脏污了,这还罢了,一路上看着脏污的地毯多不舒服。

康熙正为难呢,就见他儿子手撑着车板,转身一坐,而后脱下鞋在外面一放,人只穿着袜子进到了车厢里。

“阿玛,脱了鞋再上车。”

到车上的苏辰还提醒康熙。

这时候,他儿子在民间生活过的痕迹就很明显,身上没有一点儿贵家子弟的娇气,康熙笑了笑。

心里多少又有些难受。

这一天,经过京畿西北这条官道的人,都看到这么一辆奇怪的马车。宽大的马车外面,排排放着大小好几双锦靴。

靴子上沾着不少泥,也不知道这样的贵家公子,怎么给脚上踩了这么多的泥?

十里庄,村子的东边,空地上摆着许多麦秸秆和泥做的泥胚,黄义腰里系着上衣外衫,直起腰看了看刚从屋子里移出来的这些泥胚,叹息道:“以后若都是好天,入冬前咱们还是能把房子盖出来的。”

黄家长子提着一坛清水过来,揭开上面的黑陶碗倒了大半碗递给老父,道:“爹,不剩多少了,您歇着吧。前些天我们去扛活儿,问了城里青砖的价格,虽然比家里的贵一些,但我们的钱还是能盖两间出来的。实在不行,咱们买些青砖,不能到冬天了没个地方住。”

黄老头说道:“省着些钱,我是想送义儿去读书。如今太平无事,读书还是正途。”

黄家长子面露反感,低声道:“当初父亲在那些清军手下几次受刑,儿不欲家中小辈再与朝廷牵连。”

他的几位堂哥,早些年受大伯牵连,还死了几个。

朝廷不好,反清复明的那些人,也没有几个好的,黄家长子现在就想家里人只守着几亩田,不缺吃不缺喝的便好。

黄老头点了点长子,道:“你从小就是这样,恨不能一件事只有好处没有一点坏处,要不然就全不要了。”

说着转过身,走出泥胚子队伍,在外面捡了个小凳子坐下,又道:“今儿个也做不成活儿,一会儿你带着宇儿他们几个再去京城一趟,找些活儿做,回来的时候捎几斤糯米。另外,再打听打听辰儿的下落。”

黄家长子名宽,下面的两个弟弟,一个叫黄完,一个叫黄宇,虽然大家都已有了儿子,但老父在堂,他们做什么都还要听大哥的调度。

他们去京城做活儿好几次了,不止一次打听跟他们同行过一段路的小家伙儿,然而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没有。

黄宽早就怀疑,那个小家伙心眼多着呢,不定给他们的不是真实信息。

可老父惦记着要把小家伙塞给义儿的二两银子还了,这些话黄宽就不多说了,免得让父亲误会是自己不想还银子。

“行,这次我再换一条街问问。”

这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黄大伯”的喊声。

在另一边照看田地的黄义登时放下水瓢,跑过来,看到正往这边跑的小孩儿,不禁满脸笑容。

“辰儿,你找到亲人了?”

黄义跑过去接住小孩儿,看了看在后面跟着的康熙等人,确确实实地放了心。

虽然只是同行一小段路,黄义对这个听话的小孩儿,却是颇为挂心的。

“找到了,”苏辰还记着自己是怎么跟黄家人说的,转身指着已经到跟前的康熙道,“这是我大伯,那个是我大伯家的儿子。”

黄义向他们点点头,道:“家里简陋,请这边坐吧。”

康熙知道这一家子的来源,连同黄宗羲这些年的活动,早两日便放在了御案上,因此对这家人他一点不好奇。

就是觉得有些不高兴,怎么成儿子大伯了?

大伯就大伯吧。

康熙客气道:“辰儿说了,此前的一路,多亏你们照顾。”

梁九功和侍卫们手里提着一盒子一盒子的礼物,皇上话音刚落,他们就满脸笑容地跟黄家人点头。

黄宽也扶着黄老头,迎了出来。

两人先看了苏辰一眼,才和康熙寒暄。

一边寒暄,一边引着人往临时用几根木棍扎出来的,光秃秃的篱笆小院儿走去。

黄家其他人也得知来了客人,妇人们紧忙地烧茶,黄大嫂最是热情,还把二儿子叫过来,让他去前面的集镇上买烧鸡来待客。

一群人就坐在院子里,康熙和黄老头说话,问的都是朝廷对他们这些灾民是如何安抚的,谈话间还涉及黄家人逃难时在路上的见闻。

小保成坐在阿玛后面听着,然后第一次知道,自己大哥当初是和流民混着,才走到的京城。

小保成有些心疼,转头找大哥,却见大哥正笑呵呵地在和这家的孩子说话。

大哥太好哄了吧。

小保成又有些嫌弃。

而常海和察岱,心疼之余,很快地接受了辰儿在外面落难时,这些对他提供帮助的朋友。

叙过旧,一群孩子就跑到黄家人这两天开出来的荒地上,看他们种下来的红薯。

苏辰这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和黄义说了红薯粉条、红薯干的做法,希望黄家人能凭借如今在京城还是个稀罕品种的红薯立足。

黄义担心这小家伙是把他大伯家的秘方说出来了,拉到一边问他。

苏辰好笑道:“我大伯家不靠这个秘方吃饭,你们放心用。”

还真是啊。

黄义觉得这个小孩有点神奇魔力,如此没有心机,也不知道以后在他大伯家生活容易不容易,便交代:“常言道人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在你大伯家住要注意一些。”

“嗯嗯,”苏辰点头,对于真心关心他未来的黄义有些愧疚,可也不能说实话啊,就道,“我家里还有祖母呢,你不用担心我。”

有祖母在当然会好很多,黄义放心了许多,打量他两眼:“看你的确是过得不错,在你大伯家好好待,如果有什么事,就来找我们。”

常海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几步外,说道:“你放心吧,辰儿还有我们这些舅家的亲戚护着。”

苏辰都忘了介绍小舅和表哥了,便和黄义说了那天他进京城后发生的事。

黄义听得惊叹,不得不说,辰儿这运气,是真好。

黄大嫂整治了一桌颇具农家特色的席面,整只的鸡,炖得烘烂的一条大鲤鱼,还有一锅炒崧菜,一大锅蒸米饭。

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在农户人家来说,是极为丰盛的菜肴了。

苏辰很给面子,米饭都回了二碗。

康熙也没少吃,别的不为,就这家人待他家辰儿的真诚,这顿饭就必须得吃。

因为此,十分敏锐的黄老头对于康熙等人的身份没有做过多的猜测。

饭后又闲聊了会儿,康熙便带着儿子告辞。

黄家人一直送到十里庄外,双方约定以后常往来,这才分别。

回到家,看到苏辰大伯送来的礼中,除了有五个五两一锭的银锭子,还有许多幼儿的开蒙书,黄老头感慨颇深。

他将家里的三个儿子和孙子们叫到跟前,展示了苏辰大伯的谢礼,告诉他们苏家人可以结交,并告诫他们以后能行善事便不要漠然。

这是实打实的好人有好报了,黄家这些人一个个的对老爷子都是心服口服的。

最后,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用这二十五两银子买两亩良田,随后先在家中给孩子们开蒙。

因为苏辰送来的谢礼,黄家人很快地就在逃灾后恢复元气。但对于其他灾民来说,想要重新有安稳的生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马车再次走过西直门的时候,苏辰从一掀而过的窗帘外看到许多聚集在城门外的灾民。

康熙的脸色不太好看,只是他也知道下面的官员对于灾民,已经尽力在安置了,但是源源不断的灾民就像是决堤的洪水,总能一波又一波的涌来。

真要全力安置,户部肯定承担不了。

像今日的黄家人,若不是那位黄老爷子能调度得起来,自个又有非同一般农人的见识,他们一家也很难这么快在京城边安稳下来。

哎!

康熙不自觉叹了口气,手指雨点似的敲打着膝盖,暴露出他心中的焦虑。

听到阿玛叹气的苏辰转头看了一眼,康熙察觉到,给儿子笑了笑。

苏辰有个打算,他想把水泥搞出来,一则是以后下雨后能有好路走,二则是不想看到他阿玛这么发愁。

对于水泥,苏辰只是知道一些皮毛,有这个想法的他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搞出来,或者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搞出来。

“小小孩子皱什么眉头。”

眉心被康熙点了下,苏辰笑道:“我有个想法,就是现在不能告诉阿玛。”

康熙也笑,直接道:“想要什么直接说,没什么好愁的。”

这时马车明显的一震,然后停住了,赶车的侍卫转头说道:“皇上,前面是明相家的马车,叫我们后退呢。”

“是吗?”康熙说着,手里折扇挑开了窗帘。

这个明珠,今天怎么非要凑上来。

对面马车里,刚从庄子上小院儿野餐回来的明珠,正惬意的瘫坐着,嘴里哼着小曲儿,突然他觉得一股不妙的感觉从心底升起,一骨碌坐正身体。

“怎么不走了?”明珠掀开车帘子问道。

赶车的马夫很是嚣张,“老爷,有车子挡了咱们的路。”

前面是个拐弯路,前面那辆车如果退后,他们就能很快的通行。

明珠骂了一句,撩开车窗帘,看到前面车窗后面的半张脸,吓得一个激灵,伸手打着车夫:“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你,老实在后面跟着。”

话未完,人已经跳下车去,跑过去跟里面的人见礼,然后是一通不着痕迹地马屁输出。

苏辰坐在一个外面人看不到的位置,听得额头冒汗。

康熙淡淡地打断了,道:“今日朕和明相挺有缘的,别说了,回去吧。”

明珠擦了擦额头的汗,不知道这话所谓何来,心里却知道自家人有些无法无天的影子了,回去他得叫来管家好好训个话。

不过这万岁爷,应该不会因为今儿小小的冒犯给他小鞋穿。

明珠虽然惶恐却不害怕,擦着汗上了自家的车,直等前面的马车走过去,才踹了车夫一脚:“还不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太倒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