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金丝雀娇养记 > 第19章 警告

金丝雀娇养记 第19章 警告

作者:山间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08 02:02:48 来源:转码展示1

郗翰之闻声,微微蹙眉,冲一旁呆若木鸡的巧娟道:“你先下去吧,我与母亲有些话说。xinghuozuowen”

语气间,俨然只将她当作个婢子看待。

巧娟眼眶一红,绞着衣角,慢吞吞不愿挪动,直至见刘夫人眼神示意,方迈着碎步出去。

刘夫人见她去了,忙拉着儿子道:“翰之,你说你娶的那妇人——是高门贵女?”

郗翰之点头,柔和面上下意识升起几分自豪之色:“她是一流士族家的女儿,母亲是大长公主,父亲是大司马。”

不论崔女如何,能娶她,便表明他如今的身份与功劳,即便那些士族朝臣们再是不屑,也不得不承认。

他遂将当年娶崔女之事尽述之。

刘夫人本有一瞬欣喜,然不过片刻,又面露忧色:“这样出身的女郎,怕是从来没侍奉过人,她待你可贴心?”

郗翰之一顿,想起那妇人绮丽面容下,一颗冷硬倔强的心,面色微沉。

可当着母亲的面,他到底只道:“母亲,她是个心地善良的女郎,身在那样的人家,从小在宫中长大,自然会有些骄纵任性的脾性。只是,她父母都已亡故了,亦是个可怜的女子。儿子知晓母亲最是好心的,当年对我这并非亲生的儿子,都能如此,待她,也定能宽厚包容。”

刘夫人连忙点头:“这是自然。我只怕,我这样生在乡野的无知妇人,会教媳妇嫌弃。”

郗翰之默了默,望着屋中摇曳的昏黄烛火,想起那日那妇人与谢夫人针锋相对的模样,又想起昨日她主动允他入车中避雨的模样,摇头道:“母亲放心,她不会如此。”

刘夫人这才稍稍放心,到底不愿教儿子为难,遂未将巧娟之事说出,又叙话许久方休。

待郗翰之离去,始终守在外的巧娟方快步入内,眼泪汪汪跪至刘夫人跟前,哭道:“母亲,这可如何是好?”

她本是个寄居在叔父家中的孤女,今年不过十八。

当年叔父家中贫苦,欲将生得尚清秀的她送至豪绅之家,作痴儿之妾。

她闻风后连夜奔逃,一路流落,险些惨死,得刘夫人给了一口饭吃,方能活下来。因刘夫人本也孤老,怜她身世,便留她在身边,二人相依为命。

至前年,刘夫人记挂着始终未寻到的儿子已过弱冠年纪,该成家立业,又听乡野间人说,若家中替其成家立室,则漂泊在外的游子有所牵挂,便会归来,遂做主让巧娟做儿媳。

其时旁人皆道,刘夫人之子流落在外多年,未有音信,即便仍活着,这辈子还能归来的希望也实在渺茫。

巧娟心中自然也曾犹豫,可想起自己身世堪怜,又无余财傍身,往后便是真嫁人,定也不比与刘夫人住在一处,与陈家表亲毗邻来得可靠,遂咬牙应了。

因郗翰之不在,便请了乡间一位与他同日生辰的郎君代之行礼,巧娟从此亦改称刘夫人为母,二人以婆媳处之。

哪里知晓,好容易寻到了郗翰之,知他已为一方封疆大吏,她尚未能喜悦两日,却惊闻他已然娶妻!

刘夫人初闻亦惊,然想起儿子如今已然二十有四,的确早该成婚,遂也觉合情合理,倒是于眼前这个巧娟,有些对不住。

可儿子与崔氏,也不过才新婚,崔氏更是高门贵女,也不知脾性如何,她这个母亲若此时便冒然提了巧娟之事,反倒教儿子为难。

她思忖片刻,方冲巧娟道:“好孩子,明日咱们先跟着翰之去,待见一见他那妇人,再做定夺,可好?你放心,我总会教你有个好着落。”

巧娟纵心中百般不愿,也只得含泪应下。

……

第二日一早,郗翰之便亲自携母亲一路往北,追赶已然先行的阿绮与刘澍恩等人。

因本就相距不过百里,刘澍恩又早得了吩咐,带着队伍渡江后,便行得十分缓慢,是以第三日傍晚,郗翰之便已携母赶至阿绮暂歇的山桑县驿站外。

站外道上,驿丞等早已迎候在侧,一见车马行近,忙上前行礼,欲将人引入。

马车中,刘夫人由巧娟与郗翰之一同搀扶着步下,甫落地,便下意识张目四顾,欲寻那位尚未见过的儿媳的身影。

然而左右瞧了数回,却皆是男子,不是驿站中人,便是随行兵卒,并无半个女子身影。

刘夫人稍有失望,然到底未多言。却是身旁的巧娟,捏着衣角嘀咕:“怎不见夫人来迎?”

声音不大不小,却恰落入郗翰之耳中。

他不由蹙眉。

他今日至此的消息,早先已命随从连夜快马送出,驿站之中,驿丞也罢,刘澍恩也罢,皆能迎候,独那该出屋迎候夫君与婆母的妇人,不见踪影。

虽二人关系不睦,可当着毫不知情的母亲,他不得不将将刘澍恩唤近,问:“夫人在何处?怎不出迎?”

刘澍恩道:“夫人前日夜里起便染了风寒,目下正修养着,此时不出迎,约莫是恐累及老夫人。”

他说的确是真话,然落在郗翰之耳中,自然并不相信。

须知那崔氏,可是连他这个夫君别后一年,返回建康时,都恍若未见,不曾出迎,如今又怎会尊他母亲?

倒是刘夫人,丝毫未见不满之色,闻言忙道:“儿媳想得周到,既染风寒,的确得多修养,咱们莫去扰她。”

郗翰之知母亲素来好脾性,遂掩下眸中冷色,搀扶着她入屋中去,一一安顿后,方冷下脸,快步往阿绮屋中去。

屋门外,翠微与戚娘左右守着,一见他面色不善行来,忙心惊肉跳地要上前阻止。

然一声“使君”才出口,他便已直接越过二人,推门而入。

屋门之内,是一间宽敞朴素的寝室,室中置了个半人高的木桶,其中正漫溢出丝丝缕缕的朦胧水雾。

而木桶之旁,却立了个身姿婀娜的女郎,正是阿绮。

只见她背对着屋门处,单薄的身躯只被一块大巾堪堪裹住,露出大片肩背处柔腻湿润的粉红肌肤,勾勒出寸寸玲珑曲线,串串水珠正沿着她的肌肤与拢在一侧的满头青丝滚滚落下,滴落在赤|裸的白玉纤足边。

郗翰之脚步一顿,眸色幽深,望着眼前才出浴的女郎,薄唇紧抿,语带讥诮,道:“听闻你染了风寒?”

阿绮未答,只仍背对着他,以大巾拭去身上水珠后,自取过一旁架上外衫披上,方回过身去,冷冷道了声“是”。

她说话时,纤巧的面庞上,有被热气蒸腾后,也掩不住的憔悴苍白之色,素日清泠泠的嗓音,也多了几分沙哑。

的确是染了风寒。

他黑眸微眯,细细端详片刻,心中怒意方退去,然出口的话,仍带着不容置喙的警告:“我母亲是个良善淳朴的妇人,一生坎坷辛劳,方将我养大。望你莫将你我之间的种种,牵扯到她身上。”

说着,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肃然道:“你无论如何刻薄冷待于我,看在你父亲的面上,我皆可忍耐。可母亲不同,她已为我受尽疾苦,我绝不容她再受委屈轻慢。她若知晓你我婚姻不睦,定会担忧伤心。崔氏,你可明白我意思?”

这一声,竟连她名也未唤,只以“崔氏”称之。

阿绮静静望着他,一时有些恍惚。

他话中之意,她自然明了,无非是警告她,要以亲长之礼敬刘氏,更不能将他二人间的不睦透露至刘氏面前。

这位继母于他有多重要,她从来都是知晓的,因是失而复得,他自然更要加倍敬爱珍惜。

前世他们二人感情笃定时,他待她这个恩人之女,几是百依百顺,鲜有的几回龃龉,便大多与刘夫人有关。

原因无他,不过是刘夫人心地慈软,易遭旁人利用,常令她委屈不满。

只是如今既决定放下,自然便不会在意。

况且,刘夫人也的确是个良善的妇人,从前待她,也从无恶意。

倒是郗翰之这般郑重其事的警告,仿佛将她视作个刻薄恶毒,不尊亲长的无知妇人一般。

她轻嗤一声,唇边漾起嘲讽笑意:“郎君且放心,我自认是个恩怨分明之人。”

她的漠视也罢,冷待也罢,从来只对他一人。

郗翰之浑身一滞,只觉在她这般注视嘲讽下,心底压抑的莫名痛苦与困惑再度浮现。

好半晌,他方紧攥着双拳,将就要脱口而出的质问压回心底。

“如此最好。”

说罢,他自大步离去,命仆从替母亲备吃食、衣物等。

……

这日晡食,夫妻二人自然未同用。

阿绮独留在屋中,因风寒未愈,稍用了些热羹小菜,便更衣入睡。

郗翰之则往母亲屋中,母子二人一同用饭。

刘夫人望着桌案上的精美菜式,虽已经用了两回,仍觉不适应,好半晌,方举箸道:“这样多的好物,只咱们二个用,着实奢费。”

郗翰之知母亲朴素惯了,遂耐心解释:“这些皆是驿站中的定例,儿子如今为使君,驿丞便如此备下了。母亲若觉多,可留下些,赠给仆从等。”

刘夫人闻言,看了半日,取了陶碗来,盛出几样好的,送与巧娟尝尝。

这两日,因心中有事,巧娟连在人前唤她母亲也不敢了,实在教她心疼得紧。

想起方才的事,刘夫人方小心问:“翰之,你方才可看过儿媳了?她可一切都好?”

郗翰之顿了顿,替母亲夹了些菜,道:“她都好,只是风寒尚未好,还修养着,等过两日方便了,再见母亲。”

刘夫人稍稍安心,道:“快不必教她着急,将身子养好才是。翰之,若是不急着赶路,待她好了再走也不迟。”

郗翰之垂眸,心底莫名烦躁,道:“区区风寒,并不严重,且走慢些便是了,不必逗留费时。”

刘夫人不再多言,母子二人饭后又说了些话方别。

待郗翰之离去,巧娟入屋中服侍着刘夫人梳洗,嗫嚅着试探道:“母亲,夫人染了风寒,可要替母亲去探望一二?”

她这两日只觉抓心挠肝般难受,实在想窥一番那位出身高贵的夫人到底如何模样,眼下实在有些忍不住了。

刘夫人才换上崭新的绸缎衣物,正因那柔顺软滑的触感有些不适应,闻言思忖片刻,道:“罢了,咱们别去搅扰她,只托这驿站中人替她多熬些姜茶驱寒便好。”

“是。”巧娟心有不甘,只讷讷应是。

待熄灯出来,廊上已空无一人。

她方转身欲往侧间去,然才踏出两步,却忽然一顿,犹豫片刻,竟是转身往另一间屋子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