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金手指在1972 > 第17章 旧事

金手指在1972 第17章 旧事

作者:水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1-13 21:36:19 来源:文学城

苏慧兰对大伯一家很陌生,只是知道大伯跟奶奶和爸爸的关系很冷淡。小时候爸爸还在时,每逢年节都会给老家写信、寄东西,大伯也会回信,但是回的很少,偶尔也会随信寄一些山货过来。

奶奶曾跟她提过一回当年的旧事。

57年春天的时候,钢厂要到农村进行二次招工,而已经参加工作两年的爸爸当时正巧请假回乡,一方面是想帮大伯也报名进厂,顺便再把奶奶接到滨河一起生活,他本人几乎和钢厂招工的消息脚前脚后到了村子里。

之后因为推荐名额的事,大伯娘怨恨奶奶和爸爸放着自家亲兄弟不帮,反而帮外人,再加上婆媳两个从前的一些琐碎矛盾,新恨、旧怨加在一起,算是伤了感情,后来奶奶一气之下又跟爸爸来了滨河,随着距离拉开,两家彻底开始生分。

大伯有两个儿子,奶奶离开那一年,大伯的小儿子还不到三生日(周岁),之后一直到65年冬天爸爸出事,奶奶处理好爸爸的后事,又将她安顿在苏大旺家,年底的时候便一个人黯然回了乡。这期间将近十年的时间,两家的关系一直不曾好转。

回老家后,奶奶就很少给她回信,仅有的几封信上也没提过大伯的事,而这次她还没来得及问一下,也不知道老家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苏慧兰暗暗提醒自己找时间问问奶奶,这样心里也能有个底儿,知道回去后该与大伯一家怎么相处。

从百货商店出来,祖孙俩又往远绕了绕,特意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东西往空间里收了大半。

眼见时间临近中午,苏慧兰又直接带着奶奶去了国营饭店,点了几道好菜,美美的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吃完了饭,祖孙俩在午后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在滨河市公园散了一会儿步,如此吃的饱、穿的暖,惬意又悠闲,可甭提多美了!

到了下午,苏慧兰把奶奶送回招待所后,就去找虎哥回话。

双方约定好,明天早上四点半,苏慧兰先把一千二百斤猪肉送到她自己指定的废品收购站旧仓库里,等虎哥验过货后,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明早这回是双方之间头次操作这么大的买卖,如果一切顺利,之后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的交易。

事情谈妥后,从虎哥那儿出来的时候,苏慧兰又找到赵全,送给对方两对猪耳朵、四个猪蹄,请他找人帮忙去盯周干事两天。

赵全十分高兴,满口答应了下来,反过来还夸苏慧兰够意思,是讲究人儿!

回去的路上,苏慧兰想着明天要起大早,怕时间掐不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到百货商店花八十块钱、十张工业券,买了一块上海牌17钻半钢手表,以后出门办事也能方便不少。

等回了招待所,苏慧兰一边把新买的手表递给奶奶看,一边告诉老人家,交易的时间定在了明早四点半来,她们得提早过去,最好四点就到地方,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苏奶奶连声答应,直说孙女手表买的对,又说是得早点过去,到时候先把那仓库摸清楚,可不能叫人发现孙女的秘密!

待听苏慧兰说明儿这一次就要卖掉一千二百斤猪肉,老太太登时就有点发懵,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最后算的眼睛都花了也没算出来!

“兰啊,你给奶说说,这一千二百斤肉得卖多少钱?奶咋还不会算了呢!”

苏慧兰抿嘴直乐,趴在奶奶耳边小声说了个数字,一下把老太太给震住了!

“哎呦,天老爷啊,这、这么老多啊!”

苏奶奶震惊过后就是高兴,自己高兴,更替孙女高兴,接下来小半天干啥都乐呵呵的,结果这股子兴奋劲儿一直下不去,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了!

苏慧兰只好想办法帮奶奶转移注意力,她想起大伯的事,便顺口跟奶奶打听起来。

没想到这一问,老太太脸上的喜色瞬时就淡了下去,苏慧兰直觉不好,连忙又开口说起别的,想把这话题岔过去。

倒是苏奶奶摇了摇头,拍了拍孙女的手,叹了口气:“好孩子,别担心奶,以前奶不跟你说这些,是因为怕你惦记着、不放心奶!现在既然咱都要回去了,是该早点说给你听。”

苏奶奶这才把关于大伯一家的事告诉苏慧兰。

原来苏奶奶跟苏父回滨河的那年秋天,苏大伯家里就出了事。

那天,苏大伯夫妻俩上山采松子,把两个儿子留在家里看家。

苏大伯的长子、苏慧兰的大堂哥那时才六岁,别看年龄小,但是特别懂事,给弟弟喂饭,自己那份却不舍得吃,而是都留给了辛苦干活的父母。那么小的孩子饿着肚子干了不少家务活不说,还爬到家门口的大树上,想给苏大伯和大伯娘摸几个鸟蛋吃。

哪成想因为没吃东西,这孩子上树不久就开始手脚发虚,结果当场就摔了下来!

更没成想,这一摔就摔坏了脊椎,好好的孩子竟然变成了瘫子!

苏大伯娘哭得死去活来,砸锅卖铁凑钱要给儿子治病,把村里挨家挨户都借了个遍儿,可惜直到家徒四壁、债台高筑,儿子的病也没有半点起色。

无计可施之下,苏大伯娘想起了苏奶奶和苏父,就想带着儿子到滨河,让他们给想想办法,没想到却被苏大伯拦住了。

原来那时苏父刚好写信告诉苏大伯,说自己在滨河市处了个对象,如果一切顺利很快就能结婚。

苏大伯虽然对当初自己弟弟把名额给了别人的事不快,但是兄弟俩从小感情就好,倒也没像苏大伯娘那么大的反应,在他心里还是很看重苏父这个弟弟的。

苏大伯知道儿子的病就是无底洞,甚至接连看的几个医院都说,像儿子这种情况就是去了首都也没大用,苏大伯其实已经不抱希望了,就不想再给弟弟和老娘找麻烦。

只是苏大伯娘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她见苏大伯不肯给滨河写信,就认为苏大伯为了维护自己的老娘和兄弟,连亲儿子都不管了!

当时的苏大伯娘已经被儿子的病折磨的性格有些偏激,认准了要去滨河,还因为这个事整日和苏大伯吵架。

再后来,苏父又为了救苏大旺出了事,苏大伯知道后就更不肯答应大伯娘了。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苏大伯两口子整日吵架,便是得闲就一心扑在大儿子身上,因此就忽略了小儿子,连孩子着凉生病发烧都没察觉!

等苏大伯娘第二天早上发现的时候,小儿子已经烧迷糊了!

那一番惊慌失措、慌乱求医自不必说,只是等好不容易养好了病,这个小儿子的一只耳朵却听不见了!

接二连三的噩耗彻底压垮了苏大伯两口子,尤其是苏大伯娘,一夜间好像老了十几岁,而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跟苏大伯说过话。

而老家发生的这些事,在滨河的苏奶奶和苏父全不知情,只当苏大伯娘还在对当初的事耿耿于怀,所以不愿叫苏大伯与他们多联系!

等苏奶奶回去,得知这一切前因后果,顿时犹如晴天霹雳!

看着形同陌路、满脸沧桑的大儿子和儿媳妇,再看看一瘫痪、一半聋的两个孙子,还有这个一贫如洗的家,苏奶奶那些日子几乎天天以泪洗面。

老太太告诉苏慧兰,当初苏父生前的积蓄加上同事给的奠仪,还有苏奶奶那些年糊火柴盒和信封攒下来的体己钱,加一起总共有四百多块钱。

苏奶奶离开滨河前给了苏大旺二百,剩下二百原本是打算每年二十块钱寄给苏家,直到苏慧兰成年。

结果回去看到大儿子家这种情况,苏奶奶便挪用了一百块钱先帮苏大伯家还了一部分外债,又给两个孙子添了点营养品。

这些年,苏奶奶为了多挣钱,一个人开荒种地,得空不是编柳织、就是采山货、挖草药,一半是放不下她,希望她能在滨河过得好,另一半也是为了帮衬大儿子一家。

到苏奶奶这次来之前,大伯家的外债才差不多还清了。

苏慧兰完全没想到原来大伯一家这些年过得这么难,一时间心中也有些难过。

虽是未曾见面的人,但是大伯毕竟是奶奶的亲儿子,爸爸的亲大哥,只这一点就足以让苏慧兰重视;更不必说,大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不愿去影响爸爸,可见在大伯心里是真心疼爱爸爸这个兄弟的!

苏慧兰便安慰道:“奶奶,您也别太担心!说不定大伯一家很快就能苦尽甘来,就像我一样……”

说到这里,她语气忽然顿了顿,“……奶奶,您看我现在有了“金手指”,福册的馈赠每天都能让咱们吃饱喝足,我估计以后照顾大伯一家应该不算难事……”

苏奶奶闻言却连忙摇头,一把抓住苏慧兰的手,神情严肃道:“孩子,你答应奶,这‘金手指’是你最大的秘密,不管发生什么,你万不能在别人面前露出一点行迹!要不然别说你爸、就是俺这老婆子,死了也合不上眼!听见没!”

苏慧兰看着奶奶眼中的坚决,咬了下嘴唇,轻轻点了点头。

苏奶奶还是不放心,又让苏慧兰再三保证,之后才长舒了一口气,把孙女搂紧怀里,轻声道:“兰啊,奶知道你想让奶高兴,可这些事一旦漏出去,那就是能要你命的天大事!咱可不能犯糊涂!”

“你本来就是个聪明有出息的,现在更是苦尽甘来,以后估计也不用奶替你操多少心了!奶省心了,就有功夫多看顾你大伯家一点,这就够了……”

“兰啊,你记住,你大伯家的事,那是奶的事,不用你小人跟着瞎操心,你就顾好你自己,记着没?”

苏慧兰趴在奶奶怀里,一边用力点头,一边任由眼中的泪水倾泻而出,打湿了苏奶奶的衣襟。

只有她自己知道,方才她说出要用自己的“金手指”去帮助大伯一家时,她其实是带了几分试探的!

此时此刻,她为自己那一瞬间的动摇感到羞愧,她不该去怀疑奶奶对她的爱,如今这个世上,再不会有人比奶奶更爱她了。

苏慧兰伸手紧紧环抱住奶奶,一边汲取奶奶身上的温暖,一边暗自发誓以后绝对不能辜负奶奶对她的这份心意。

这一夜,苏奶奶将沉积心底多年的伤心事一吐为快后,心情渐渐平和,很快陷入了梦乡。

苏慧兰也紧紧挨着奶奶,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凌晨三点半,祖孙俩就起床了,简单梳洗一番便捂得严严实实出门了。

可能快到十五的缘故,天上的月亮还很大,皎白的月光照射下,视线也特别清楚,连手电都不用打。

祖孙俩很快到了废品收购站的旧仓库,这里地方挺大,里头只有几面拆了大半的屋墙和一些零散的木架子。

苏慧兰从那堆破木架子里勉强找出一个不那么零碎的靠在墙上,从空间里拿出一盏煤油灯挂在上面。

原本漆黑一片的仓库里登时亮堂起来。

考虑到老家的情况,苏慧兰一早就置办了煤油灯、手电筒,还在空间里存了不少煤油、蜡烛,没想到先在这里派上用场了。

苏慧兰四外看了一圈,最后在对面一堵半截的墙旁边站定,然后回身对苏奶奶招手:“奶奶,待会儿人来了,您就站在这后面就行!”

苏奶奶看了看那少了大半的墙面,又看了看里侧墙角那一小堆破架子,不解道:“兰啊,奶站这儿有啥用啊!”

苏慧兰抿唇一笑,径自走到那堆破烂木架子前,稍微整理了一番,又抬手摘下自己头上的帽子和围巾,往其中一截探出来的木头上一套,最后拉着奶奶退回到煤油灯附近,指着那半截墙笑道:“奶奶,您看!”

苏奶奶定睛一看,这才注意到,煤油灯亮度有限,从这里往对面的位置看,已经不太清楚,只能看到孙女方才整理过的木架子中,有一截在地上拉出了一道长长的影子,尤其是把帽子和围巾套上后,看着就好像那里真站了个人似的!

苏奶奶一下就明白了孙女的用意,等到时候自己也站过去,从这里远远看着可不就像那堵墙后站了两个人吗!

别说,这真是个好办法,这种时候就得让自己这边的人显得多些才稳妥呢!

老太太看孙女这么聪明,登时笑的合不拢嘴,一叠声的夸孙女能干!

苏慧兰见奶奶明白了,也没再多说。

这不是她故弄玄虚,实在是经历了苏大旺一家,防人之心变得格外深刻,这么做虽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起码可以震慑一二。

求收藏,么么哒你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