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晋击天下 > 第400章 羯赵大乱

晋击天下 第400章 羯赵大乱

作者:湘南笑笑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16 02:25:42 来源:转码展示1

太武殿之内。

石虎满脸涨得通红,眼神更是极其恐怖。

邺城兵败,四万多精锐全部战死,对于石赵来说,已经明显的是穷途末日了。

石虎在愤怒的同时,心底也涌起了浓浓的恐惧感。

石赵征战天下,破匈奴、战西晋、灭段辽、斗燕国,何止百战,都是有胜有败,而且胜多败少,独独对司马珂就没胜过,这是怎样的一个魔咒。

如今邺城主力全歼,粮道被截断。而且襄国也只有三万精锐士卒和五千黑槊龙骧军,又有乞活军袭扰,根本无力去营救邺城。邺城被破那是迟早的事情。

邺城一破,整个河北就丢了一半,接下来襄国将直面战无不胜的晋军的兵锋,又能有几分胜算?

石虎怎么也想不明白,原本被羯人打得落花流水,只敢以大江为固、偏安江南的汉人,不过几年之间,就占领了河南之地,席卷河北而来。

如今不但不能去邺城猎场围猎了,他在邺城之内修建的华美的行宫,无数的奇珍异宝,如花的宫女和女官,都将归汉人所有。

更令他胆寒的是,从司马珂一向不留羯人活口的狠绝来看,其恐怕是不攻破襄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大殿之内,挤满了石赵的文武百臣。但是石虎抬眼望去,能打的除了孙伏都,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将领了。当年石勒给他留下的猛将如云,只是一部分被他所杀,一部分老病死,一部分被司马珂所斩,就只剩下张貉和孙伏都两人了。

偏偏张貉还在这关键的时刻见死不救,害死了石遵。他十几个儿子,如今也只剩下北面的代王石鉴和留在襄国的石冲、石琨、石袛和石炳几人。

当初石虎与石宣关系甚佳的时候。命令太子石宣到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顺便周游打猎。石宣乘坐大车,车子饰以鸟羽华盖,树立天子旌旗,十六路军队的十八万士卒从金明门出发,石虎从后宫登上陵霄观眺望,曾自豪的笑着说:“我家父子如此,除非天崩地陷,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但是,此刻他抬眼望着垂头丧气、沉默不语的文武百臣,又感觉到心头一阵的悲凉。他从他们的神色之中已经看出来,除了几个羯人的将领忠心耿耿,那些汉人和其他杂胡的文臣武将,一个个心头其实都已经放弃了挣扎,做好了灭国的准备。

“诸位都是大赵股肱之臣,如今晋人气势汹汹而来,兵临邺城,威逼襄国,尔等可有良策?”石虎沉声问道。

整个大殿顿时一阵沉默,过了好一会还是沉默。

终于,孙伏都唰的一声拔剑而起,厉声道:“我等食国家俸禄,今国家有难,我等岂可苟且偷生,末将愿率五千黑槊龙骧军,南下邺城,攻破晋贼!”

话音未落,石虎第五子、太保石冲也挺身而起,激声道:“孩儿愿率大军南下,,取司马珂之头而归,还请父王恩准!”

“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

果然,请战的都是羯人将领,那些汉人和杂胡,基本都不吭声。尤其是汉人官员,更是一个个低着头,如同老僧入定了一般,一动不动。

对于他们来说,羯赵灭了,跟他们虽然有关系,但是却并非灭顶之灾。晋军破城之时,就是他们投诚之时,虽然官职不再,但是终究能保命。而且司马珂入主河北,最后还得用他们所在的士族之家,否则就无人可用。所以他们一点都不慌张。

石虎眼中不禁杀气凛冽,望向中书监王波,问道:“中书监意下如何?”

王波心头一寒,全身都微微颤抖了起来,一旦回答得不对,恐怕就会有杀身之祸,急忙站了起来,恭声道:“微臣……微臣以为应调镇北将军纵横北地无敌,若是调镇北将军前来,应可破敌。”

王波说的镇北将军,指的是石闵。

石虎冷笑一声,怒声道:“有棘奴(石闵小名)镇守北地,慕容鲜卑不敢越长城半步,若是调棘奴前来,幽州岂非将失守,如此我大赵岂非腹背受敌?尔等食我大赵俸禄,却不为大赵着想,留你何用?来人,拉下去,斩了!”

王波不知道的是,石虎此刻心中不忿他们汉人官员一个个事不关己的样子,决意杀一儆百,拿他做典型,从石虎问他的那一刻起,他就死定了。

几名如狼似虎的羯人虎贲一拥而上,当即将王波像老鹰抓小鸡一般揪了起来,不管王波如何挣扎和喊冤,硬生生的拖着出了大殿门。

不过片刻,王波的头颅已用一个盘子端了上来,呈递到了石虎的面前。

大殿之内,那些汉人和杂胡的官员们,一个吓得胆战心惊,面无人色,却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他们出声进言不是,不说话也不是。

幸好的是,石虎看到了王波那血淋淋的人头后,顿时又冷静了下来。不管如何,王波倒是跟随了他近十年,一直也是忠心耿耿,为他处理了不少的朝政,算是他的一条臂膀。一怒之下斩了王波,又有点后悔。

冷静下来的石虎,开始与诸将细细的协商了一番。终究决定还是先缓后急,急调石闵南下,救援襄国和邺城。慕容燕国要进攻幽州,也不可能一口气吃掉幽州之地。况且幽州苦寒之地,也不能跟河北相比。如今河北腹地危急,还是先保河北为紧要,就算丢了幽州,也比丢河北好。

于是,石虎当即下旨,传令石闵率三万步骑兵马,日夜兼程,驰援襄国。

接下来,便是讨论关于姚弋仲弹劾张貉见死不救,任石遵陷入晋军重围被杀之事。

这件事,众说纷纭,各有各的意见。

有人认为姚弋仲是羌人,其心必然不会跟羯赵一起。恐怕跟当初的李农一样,怕承担责任才推给张貉。也有人认为当年东燕城之战,败得一塌涂地,姚弋仲都没推卸责任,不应该被怀疑。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之时,一旁的石冲冷冷的笑道:“张将军与柳嫔妃关系不一般,宫内皆知。除掉九弟(石遵),对柳嫔妃极为有利……孩儿认为姚将军虽然为羌人,却是一向忠心耿耿,必然不会有诈。”

这话也只有石冲敢说,其他知情者虽然心知肚明,又有哪个敢出声,这毕竟是事关石虎的帽子的颜色问题。

石虎一听,脸部的急剧的抽搐了起来,眼中喷火,回头喝问身边的中常侍可有此事。中常侍见得石冲这般说,必然是有足够的证据,嗫嚅着不敢答话。

石虎心中顿时明白了,他是真的被绿了。

其实,张貉与柳嫔妃还真没那么一回事,但是勾连在一起,协商如何确保石炳的储君之位却是确有其事。但是其经常私自出入后宫,被人看到,便是裤裆里的泥巴,不是屎也是屎了。

石虎心中再次受到重挫,当即拔剑斩了那中常侍,又传令虎贲,将柳嫔妃及其身边的宫女数百人全部斩杀。

随后,盛怒之下的石虎,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下令抄斩张貉满门,派虎贲围住其府邸,将他的妻妾子女上千人,全部屠戮了干净。

不过,石虎倒也知道石冲将这件事捅出来的意思,无非是想借机拉石炳下马,以便自己坐上储君的位置。有了石宣前车之鉴,石虎自然不愿意在自己没死之前,立了一个成年且位居高位的太子,来威胁自己的统治,故此依旧以十一岁的石炳为储君不变。

太武殿这场风波之后,不但众汉人官员和杂胡们人心涣散,对石赵失去了信心,就连羯人们也开始人心惶惶,有人甚至筹划着逃往并州,以躲避即将杀到襄国的司马珂,那个羯人眼中的恶魔。

整个襄国,被一团浓浓的乌云笼罩着。

…………

邺城。

东门之战结束之后。司马珂便将近二十万的汉人,全部迁往漳河以东,为他们搭建临时木棚、帐篷等,暂时安置。

毕竟,邺城被破,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情,他们迟早还是要回归邺城。否则的话,邺城就算被打下来,杀光了羯人,难道让那些杂胡为主不成。

幸得此时天气尚热,汉人们只要有个遮蔽之处,有饭食填饱肚子,却也心满意足了。尤其得知他们还能再回归邺城,就更加感恩戴德。除了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其他人大都充当了晋军的辅兵,协助割麦、搬运粮草辎重、搭建营盘等。就算是那些士族,也没敢闲着,纷纷自告奋勇,协助晋军做一些安抚、协调、账目等事务

而邺城的守将张貉,便一直龟缩在邺城之内不出。城内少了近二十万的汉人,又被斩杀了四万多的羯人精悍士卒。邺城之内的粮食消耗一下少了将近一半,暂时还够维持两三个月,所以张貉暂时也不急。

赶走了近二十万的汉人之后,城内十余万的杂胡,也成了张貉的眼中钉。因为这些人也占了邺城余下人口的三成有多。

如果去掉这十余万的杂胡,邺城之内的粮草,足足可支撑到年底。

要知道漳河也好,白沟也好,一旦到了农历九月份,就逐渐进入了枯水期,大船就进不来了,则司马珂的粮草运输就成了大问题。光靠陆路运输的话,若是支撑他那几万兵马勉强还是够的,如今又加了近二十万张嘴,就算割了东面的麦子,也未必能支撑到年底。

邺城城高墙厚,又有宽广的护城河连着漳河,护城河上只有石桥相通。晋军想要强攻几乎不可能,终究是比消耗,谁消耗顶不住,谁就得败北。

所以对于张貉来说,这十余万的杂胡的粮草减负,势在必行,关系到邺城的生死存亡。

只是,这十几万的杂胡如鲜卑、氐、匈奴人、羌人,个个都是游牧民族出身,喜欢好勇斗狠,男人们随身都是带着刀的,不像汉人那么好说话。一旦出了甚么动静,这些杂胡就抱团搞事,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张貉也有点投鼠忌器,一直没敢动手。

最后,张貉决定先各个击破,从人数最少的羌人下手。毕竟羌人的主力已被姚弋仲带走,如今城中的羌人不过两万多人妇孺和老弱病残,处理起来动静小一点。

然而,就在张貉正在处心积虑的计划着解决城内的杂胡,以便邺城守得更久一点,可以拖到援军的到来。却被从襄国传来的消息,彻底改变了计划。

………………

邺城东门大营,司马珂中军大帐。

司马珂端坐在大帐正中,邓遐、陆纳、王猛、庾翼等人,则跪坐于两旁。众人正在讨论的,还是粮草的问题。

司马珂当然知道,历史上的桓温第三次北伐,在枋头之战大败,就是因为进入了枯水期之后,江南的粮草运不进来,导致粮草无以为继,才不得不撤回黄河以南的。如今已经到了农历八月,又增加了近二十万张嘴,粮草消耗量更大。虽然可以将漳河东面的麦地割麦就食,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终究是要提早多储备粮草。

按照司马珂的意思,所有的运输船只,船歇人不歇,日夜兼程,趁着漳河和白沟的水位没有落下去之前,多运输粮草,有备无患。

众人商议完毕之后,刚刚走出大帐,王辉便急匆匆的奔了进来,对司马珂如此这般说了一通,然后递上一封火漆密信。

原来,晋军的斥候,在巡视的时候,抓到了一个年长的羯人,从他身上搜下这封书信来。众斥候见得此人看起来不一般,像是羯人的大户人家管事,不敢怠慢,将那人扣下之后,当即派人传报司马珂,并呈递这封书信。

司马珂将那封火漆密信拆了开来,细细的看了一遍之后,递给身旁的王猛,笑道:“张貉果然被你诓了。”

王猛看完书信之后,哈哈大笑道:“邺城将破,就在数日之间。”

说完,他让人找来一个同样的牛皮信封,模仿着信封上的字体,依样画葫芦重新写了一行字,几乎与原来的字迹一模一样。然后递给了王辉,并吩咐了一番。

王辉将那封密信又递回斥候,下令斥候将那送信者和密信一起放掉。

那名羯人送信者,正是张貉在襄国的府上的管事,手中的密信,是张貉的父亲在府邸被围之时,咬破手指写的血书。这名羯人管事,为人极其机灵,因其身材矮小,硬生生的从狗洞之中钻出,逃出了生天。又在城中偷了一匹马,悄悄的出了城,飞马前来邺城送信。

虽然这送信者,对晋军将他抓到又放走的事情感到莫名其妙,但是能逃得生天,比什么都强。再说他只是来给张貉送家书的,又没什么紧要军情,所以也没考虑太多,当即便飞马奔往了邺城北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