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 > 进化之超越星辰 > 00988 淘汰

进化之超越星辰 00988 淘汰

作者:曲奇小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0-06-19 21:32:32 来源:转码展示1

社会进步与发展总是伴随着蜕变与淘汰的。xinghuozuowen

对此游格格的《自由觉悟》中也非常明确的提到了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延展预测了未来一些正在被淘汰,或者即将被淘汰的人或机构整体。

这也是《自有觉悟》下卷最后一部分的核心内容。

在这里卓知雯的笔记清晰的总结出了由游格格的预测被淘汰对象。

其中第一种正在被社会所淘汰的人就是远离网络的人。

游格格在这里说明了网络于人类社会整体的重要性,并断言,在未来,人类将会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每个人都会拥有两个身份。

一个是现实的地球生态社会,另一个就是由人类自己创造出的网络社会。

并且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出现,虚拟政体,乃至虚拟国家都会诞生,这种概念绝非荒谬之言,而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届时就算各个国家的实体政权予以否认,虚拟政体依然会出现,虚拟国家依然会诞生。

而且他们绝非某个网络游戏中的“过家家”,而是可以干涉现实地球生态社会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第二种人就是耕种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民”。

农民这个概念会继续得到保留,但是未来,随着智能机械的诞生,智能城市概念被现实化,人类现实社会中将不会再存在“农民”这个职业,所有的粮食种植作业都将由智能机械完成,而人类则上升一个级别,成为智能机械的终端管理者。

此时,一座城市可能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可以,甚至由其他部门的监管者来负责兼容管理,就可以满足城市自身的粮食供给。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的有地区已经在着手做了。

在这里卓知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的职业农民。

虽然现在还是人在工作,但若要最快速度过度到游格格猜想的未来状态,中国的做法显然更快更平滑。

第三种人是觉悟低下者。

在这里,游格格详细的说明了她所描绘的“觉悟”。

人类社会要想进步,就要尽可能的去除恶性循环,趋向整体和谐安定。

这时,个人的思想觉悟等级就成了衡量社会整体进步能力的指标。

由贫富悬殊带来的低**导致的利己社会风气若想得到扭转,不是某一个政体在表决大会上通过单一政策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需要整个社会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的严重性。

在这里,游格格虽然没有具体的说明如何让所有人意识到这种严重性,但她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教育回归本真面貌。

“教育去商业、去利益化,教育者身份高尚化,教育主体家庭化”是回归教育本真面貌的重要组成元素。

教师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游格格在的书中是这样写的。

“如果整体社会认为教育就是为社会输送资源的工厂,那么从一开始,这种教育就是彻底失败的。教育者认为自己的工作与其他人并无区别,都是挣钱糊口

那这是教育者的悲哀,同样的,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认为自己时被服务者,受教育只是一种暂无可观收益的风险投资,那这是社会的悲哀。而更可怕的还不止是两种观念上的悲哀,而是教育者身份单一化,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有人说过,这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忽然间就成了父母,失败的人生,卑劣的习性都是在家庭环境中传递的,一个家庭的家风决定了下一代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端。”

卓知雯对此非常认同。

因为她依稀记得自己在毕业大会上听到的,来自自己导师的一段演讲。

当时导师说了一件很小的事情。

就是校内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这种话题说真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早就听腻了,可是鲜有几个人真的意识到这件细小的事情背后折射的问题所在。

导师说:“我在很小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告诉我,随地丢垃圾,乱吐痰是很不礼貌,很不文明的行为,我应该为此感到羞耻,所以当我长大了,我在公共场合里被这种羞耻心约束,才有了今天的自律,可是我发现,很多同学是没有这种羞耻心的,他们从不认为乱丢垃圾和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大小便有什么可羞耻的,尤其是当看到自己的‘同类之后’,他反而觉得这么做才是正确的,对此我替你们感到羞耻,你们就像一群刚褪去了毛发的猩猩,不穿衣服对你们来说,应该也没什么可耻的,因为你们本就如此!”

这次演讲还没结束,场内就哗然一片,有人鼓掌,有人嘘声不止。

当时卓知雯却觉得很解气,因为她也觉得某种意义上的“自由”不过是某些劣质行为的“遮羞布”罢了。

如今再看游格格的书,才猛然发现,所谓小事,其实背后隐藏的是社会问题。

恶性循环带来的结果就是,失去了灵性与道德的教育,失掉了本真,随后,教育物质化、工具化,带给社会的将是所有人的苦难。

也许在这里有人会质疑,富人会为这种恶循环付出代价吗?

游格格没有给出答案,但她引用了类似“反三季”的论点痛斥了“反智主义”的追捧者。

其中最让卓知雯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把今天的一点点努力就当成自己拼了命,其实你只是懒惰了太久,忘记了思考。”

这些话可以说是非常的刺耳了。

甚至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你都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因为这本书既不好笑,也不会让你觉得受益匪浅,只是在一次次的尝试激怒你,让你感到自己很无知,很没有罢了。

可如果你真的在这里放弃看下去,那你的损失就太大了。

当初卓知雯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来看的,加上她自己的习惯使然,所以压根就没注意到个人情绪的变化。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两点,卓知雯却没有一点困倦的感觉。

于是她继续翻看《自有觉悟》和自己的笔记,但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忘记了自己翻看这本书的初衷是

为了找寻“线索”。

说完了三种人,游格格还预测了三种机构整体。

在这里,游格格真的是“胆大”到了极点。

她首先提到的就是在遥远的未来,在人类真的实现星际航行,或确定外星文明存在,并进行第三类接触后,人类的“国家”概念将被淘汰。

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的未来主体架构。

和其他一些带有猜想性的作家不同,游格格并不认为人类在星级文明时代依然会如今天这般“四分五裂”互相觊觎,因为她认为那种思想很落后,甚至很可笑。

就好像一群小孩把几个大国搬到了银河系,人类依然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斗争依然在继续。

可在游格格看来,单纯用量变引发质变来描述科学进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科学的迸发是在一个非常意外的时间节点下出现的,它所带来的革命不是透过现存的基础就可以展望的。

就像她前文提到的未来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样。

随着一些技术的逐步成熟,或许还有一些人不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他们可以通过类似“意识上传”这种技术把自己彻底变成网络公民。[s:类同于人类在盖亚星文明时期的数序世界]

这种猜想并不是游格格第一个提出的,她只是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具体的肯定了这种可能性。

而既然我们的想象力往往是处在局限状态的,类人外星人也不过是落后的想法。

那么如何肯定游格格的想法就是正确的呢?

在这里,游格格作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假设。

那就是借用“火鸡与感恩节”的故事描绘人类自身。

人类理解世界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在很多年前,我们并不知道太阳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有许多传说给出了简化的解释。

在东方,比如中国神话里太阳是一只鸟,而在西方,比如希腊神话里,太阳是太阳神放在马车上拉着经过天空的。

直到很久以后,科学这个概念出现了,人类开始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并把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太阳才终于有了具体的,真实的概念。

可是相比较科学的解释,似乎一只鸟、或太阳神放在马车上拉着的火球更有吸引力。

于是即便到了科学时代,当第一张黑洞照片被公布的时候,在不考虑那些专业的数据的情况下,人们放开思维去想象,不算太“清晰”的黑洞照片就成了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东西。

所以,从本质意义上,人类与火鸡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一个基础上发现和认知世界的存在。

火鸡的科学家们也很“伟大”,因为它们能够总结出哪天会有新鲜的食物和水,并意识到这是一种规律。

可在人类眼里,这种规律有点残酷……因为火鸡不知道感恩节。

那么对比之下,我们存在的世界就是全部吗?

或者说,我们观察到的“黑洞”和真正的黑洞是否会有不同?我们会不会迎来“感恩节”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