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金骨传奇 > 第23章 庆功飨宴

金骨传奇 第23章 庆功飨宴

作者:木杉55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06 21:23:30 来源:文学城

当日,祭祀先王阳甲(商代第十八任君王,子昭父之长兄)和小辛(商代第二十任君王,子昭父之三兄)的周祭从清早大食之时开始,至晌午时分方才祭罢礼成。周祭完成之后,照例需要由主祭作东举办宴会,宴请参加祭祀的众人分享祭品,称之为“飨宴”。这次周祭的主祭是商王子敛,因此祭祀结束之后,参与周祭的助祭、陪祭和观祭的一众子族宗亲、肱股重臣和方国亲贵俱赴王宫□□,参加在这里举行的飨食宴会。

虎缶作为此次大捷的有功之臣,外加虎方世子的身份,自然列庭内上席就坐。在庭内主席就座的是商王子敛和王妇妇婵,在首席就坐的是此战的首功之臣攸侯攸由与王子子时,陪在首席就坐的还有冢宰和太师。与虎缶一同列于庭内上席就座的除了一同因功受奖的攸喜、望乘、林笃外,便是先王盘庚(商代第十九任君王,子昭父之次兄)嫡子子显、先王小辛(商代第二十任君王,子昭父之三兄)之子子昌,太傅、宗尹、多尹、太史等一众重臣,以及在殷都的方国国君与王子,计有杞侯凡、仓侯硕、垂侯品、兴伯彰、贮侯之子贮其、周伯之子姬非、兴伯之子兴汶、丹伯之子丹褒一共八人,皆在庭内上席就座。

庭内就座的一众贵宾早早便已入席就坐,每人案几之上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果品和瓷壶中清甜的醁(lù)酒。醁酒是将桃、李、梅、橘等鲜果果汁与上等黍酒混合而成,果香浓郁、暗藏酒香、清甜可口、酒力不强,最适合消暑解渴。案上酒水果品是为众人解去祭祀半天所致的干渴疲乏所备。

在庭下就座的是在殷都的子族远支宗亲,殷都都尹(大型都邑的行政长官)、众卿士和几位内史。鹿辰、虎负、田石等其余立功之人,参战四旅的司旅(亚旅副手,旅的副指挥官)、大行行正和行长等人也在庭下席上按尊卑职位就座。参战四旅的将士大多是初次进入王宫,更遑论王宫□□,出身低微的中下级校尉多数也是第一次参加飨宴,新奇之心远胜紧张之情。更何况他们皆在庭下就座,距离君王重臣和自己的国君长官较远,顶头的达官显贵一时管不到自己头上,所以倒能放开手脚,一边张望,一边纵情吃喝。只不过庭下之席,从所设席案、饮食器具,到果品酒馔,均比庭上之席逊色许多。就拿饮酒之具来说,庭下之席所用的铜卮(zhī)角杯,虽比寻常邑人家庭所用的陶骨木竹等质地的器皿贵重了许多,但与庭上所用的精雕玉饰的金杯瓷盏相比,仍差了一等,更无法和商王及王妇所用的玉盏牙杯相提并论。

虎缶已不是第一次参加飨宴了,自然轻车熟路,在侍者引导之下就座之后,见安坐主席的商王微笑着抬手示意,便不待侍者斟酒,自己拿起瓷壶为瓷杯中斟满美酒,迫不及待地一饮而尽,以解半日滴水未进所致干渴。虎缶饮罢一杯醁酒,干渴稍解,但仍感意犹未尽,再次斟满一杯,慢慢嘬饮。虎缶一边畅饮美酒,一边四顾张望,见旁边席上第一次参加飨宴的望乘稍显紧张,正襟危坐、目不侧视。虎缶连忙侧身倾首悄声对望乘说道:“大王方才已示意吾等不必拘礼,尽享酒食,亚旅可畅饮醁酒,以消酷暑。”望乘这才发觉周边众人都已自顾自地吃喝起来,微微颔首向虎缶致谢之后,也端起面前案上由侍者刚斟满的一杯醁酒轻呷起来,只不过腰背还是挺得如松般笔直。

此时,飨宴还未正式开始,宾主等人只是就座歇息。商王子敛与坐得较近的妇婵、攸由、子时、冢宰和太师谈笑风生,其余人等也各自三三两两侧首交谈。虎缶见状,便扭头与身旁沉默不语的望乘闲谈起来:“这醁酒酒力虽不强,但空腹多饮亦能醉人,不知亚旅大人酒量几何?”

望乘答道:“鄙人常在军中,虽能饮酒,然酒量不胜,寻常黍酒能饮一升,再多便要醉倒了。”

虎缶饶有兴趣地继续说道:“亚旅大人如此雄壮威武,又值盛年,酒量却是平平,定是平日饮得少了,多多畅饮,大醉几回,酒量自当增长。”

望乘渐渐放松,饮一口杯中美酒,说道:“在军中最多浅酌几杯,岂可多饮?若在军中贪杯大醉,轻则贻误军机,重则丧命沙场。”

虎缶点头称是:“戎事无儿戏,亚旅大人说得是。”

两人沉默片刻,各饮一杯之后,虎缶拿起案上一只鲜桃,拱手示意望乘也吃。望乘见状,也取自己案上桃果大嚼,吃罢对虎缶说道:“以前常闻人道,王宫宴饮,礼仪众多。不想今日赴此飨宴,却如此不拘礼仪,轻松自在。”

虎缶微笑说道:“亚旅大人有所不知,飨、燕、酓(yǐn)、食四等宴席之中,这飨宴因是祭后分飨食之,故而最为讲究礼仪。此时,飨宴尚未开始,主宾皆可轻松自在,待鼓乐声起,飨宴开始,则举杯先后、进食节仪、酒食礼器、言谈唱和皆有一定规矩,为得是以礼序次、规矩周旋、行止有度、威仪有则。”

望乘皱眉道:“饮食礼数,鄙人倒通得一二,但如虎君所说,飨宴礼仪如此繁杂,却叫人手足无措了。”

虎缶微微一笑,说道:“大人莫忧,这飨宴礼仪虽繁,但也有一定之规,只需留心一二关键处即可。大人切记,待飨宴鼓乐奏罢,大王与王妇敬酒三巡之时,第一巡酒称之为献,既献天地神灵,又敬上下宾客。因而我等宾客须得奉杯至眉,再灌酒半杯于地,以为敬天献祖之意,其后方可饮杯中余酒。而大王与王妇所敬第二、三巡酒,则需一饮而尽以示恭敬感激之意。待王与王妇敬酒以毕,只需静待首席贵宾敬罢大王与王妇之后,我等上席之宾便可由大王而下依次向庭中主宾人等敬酒。依古之礼法,敬献醇酒必以单为吉,故君王受九献,侯伯受七献,大国之卿受五献,侯伯之卿受三献,其余人等受一献。宫中宴饮皆依古礼,我等最多可向大王敬酒九巡,向攸侯等方国侯伯敬酒七巡,向冢宰和太师等朝中重臣敬酒五巡,子时等王族子侄亦是五巡,向姬非等侯伯之子敬酒三巡,其余人等敬酒一巡即可。”

望乘闻言,不禁瞠目,问道:“莫说大王要受敬九巡,便是侯伯也要受酒七巡,庭上这许多人众敬将下来,大王与众位侯伯定要不胜酒力,大醉不醒。”

虎缶笑道:“莫说大王与众位贵人有鲸吞虎饮之量,便是其中酒量不显者,受人敬酒,轻抿即可,吾等敬酒之人岂有胆量迫其满饮全杯之酒?”

望乘笑道:“原来如此,鄙人多虑了。”

虎缶又道:“受人敬酒,除大王所敬第二、三巡酒外,是否饮尽杯中酒皆由君便。但此前也有人因不饮尽他人所敬之酒而得罪其人者,这又是礼法之外的人情世故了。到底是否饮尽杯中酒,请亚旅大人斟酌。”

思索片刻之后,虎缶接着说道:“飨宴餐食之礼,匕柶箸勺用法与日常用法无异,须在意者二。一者,前三道肉食,必是周祭所献,数量额定,吃尽不可再添,且务必食尽,以示尊天敬神之意。之后菜肴皆可剩余,一箸不动亦不失礼,只是要惹得多食(宫廷厨师)受卤小臣责罚。二者,飨宴中饭食品类众多,除方才所言前三道肉食,侍者献上其余饭食后,若觉此物味美,可唤侍者再二、再三献此饭食,但至多三次,绝不可再多,再多则失礼矣。”

望乘拱手为礼,谢道:“多谢虎君提醒,不然鄙人真要在这王庭之中失礼了。”

虎缶还礼道:“好说。飨宴之中若有其他需留心之处,在下随时提醒大人。”

正说着,一队侍者排两列进入,每人手捧大托盘,托盘上放着纹饰精美的铜觥与铜爵,徐徐来到庭上各人席边,将案几上的瓷壶瓷杯撤下,换上铜觥、铜爵,然后恭敬端起铜觥将铜爵斟满美酒。此酒一闻便知,异香扑鼻,是佐以名贵香料三酿而成的上等鬯(chàng)酒。

商王子敛见庭间宾客案几上的鬯酒俱已齐备,便轻轻一挥手,□□中便传出了钟鼓丝竹之声,乐声庄重典雅。庭上众人听得乐起便立刻停止交谈,安坐于各自席上。

待鼓乐奏过一阙,子敛端起案上铜爵,起身行到席下庭间,肃立后双手高举铜爵至头脸高度,朗声向天地神灵以及诸位宾客敬第一巡酒,祝词言罢将爵中美酒倾洒一些在地上,然后端起爵来一饮而尽。庭上庭下的所有宾客恭敬举杯至顶,与子敛一般将酒倾倒一些在地上,而后端起爵来满饮杯中美酒。接着子敛返回自己席上,由妇婵持铜觥为其斟酒,站在席上敬了第二巡,这次子敛与宾客皆满饮爵中美酒。最后,子敛端坐于席上,待妇婵为其斟满酒后,与身侧席上的妇婵一起向众位宾客敬第三巡酒,主宾人等皆饮尽爵中酒。

商王子敛敬罢三巡酒,朗声说道:“今日献神灵,祭祖宗,敬众卿。王庭上下,席间人等,只须把酒言欢,飨食佳宴。今日之宴,亲宗族兄弟,待四方宾客,尽宴之合好。席间宴上,切不可谈论国事政务,所有军国之事,二日后在王宫前殿再议。违此言者,犹违王命。”

望乘悄声问虎缶:“大王所说,两日后在王宫前殿议事,是何礼仪制度。为何要等两日,明日议事有何不可?”

虎缶答道:“亚旅大人有所不知,每次王宫宴饮之后,因为开怀畅饮,赴宴中人大半必大醉而归。吾等年轻体壮之人还好说,歇息一日酒便醒了。如冢宰、太史、太师三位大人年迈体虚,大醉之下若无两日歇息酒必不得醒。大王以下其他人等,最好也是歇息两日,方有精力议事理政。故而大王令在两日后再议国事。”虎缶代表虎方在殷都奉公深耕多年,对殷都中的掌故事宜知道得清楚,故而望乘有所问,虎缶必能一一答疑。

子敛言罢,乐声再度奏起,只不过旋律比方才的轻快婉约了许多。旋即侍者川流不息,将一份份置于铜盘、铜簋上的美食奉上。第一道菜乃是炙马肉,将周祭大鼎中烹煮过的马肉切成小片,在炭火上炙烤而成,炙时加了椒盐姜桂等佐料,香气大增,倒比奉献给祖宗神灵的白水煮马肉香了许多。但是马肉本就坚韧,加之煮得老了,炙烤之后吃在口中颇为考校牙力。望乘牢记虎缶嘱托,低头狠嚼,偷眼望去,庭上众人,包括商王和王妇在内都在用力咀嚼。望乘遂不敢马虎,用力咀嚼口中马肉,但肉实在坚韧,咀嚼不碎。好在肉片皆切割成小片,只得胡乱在口中团成团,生生咽下。

第二道菜是烙牛肉,乃将周祭中燎烧过的牛肉切成薄片,佐以牛羊油脂在铜板上烙煎而成。周祭所用二色之牛皆肥大,油脂较多,更兼加工此菜的多食刀功精湛,肉片切得更薄,故而比第一道菜鲜嫩可口许多。牛肉片烙熟之后,只撒上研磨过一遍的粗盐粒,不加其他佐料,吃得是牛肉及油脂原本的香味。即使贵为一旅之长的望乘,平日一年也难得吃一次牛肉,这烙牛肉甘旨肥浓,吃得望乘脂香滑口。只不过如虎缶所说,前三道菜分量厘定,不能要求再添,望乘吃得颇不尽兴。

好在第三道菜很快由侍者奉上,乃是炮三牲,即是先将周祭所献的牛马羊这三牲的心肝肾肺肠肚切为小块,用葱蒜汁水加黍酒腌渍过后,再加椒盐姜芥等佐料,最后由三牲的网油包裹腌渍好的内脏,置于炭火之上慢慢炮烤而成。这道菜所包的主料是三牲内脏,油脂不多,与油腻的网油相得益彰。更兼制作此菜的多□□心调制腌渍,以文火慢烤,吃入唇舌后各种动物内脏的口感与口味皆有差异,咀嚼之后油脂香味和佐料香气混合于口中,顿感口齿摩挲润滑,唇间焦香四溢。望乘在军中各类野物的下水吃得不少,平日所吃的总有一些腥膻臊臭之味,从未像今日这般下水杂碎也吃得饫甘香美。

以周祭中所用三牲之肉制作的菜式皆已奉上,坐在首席的攸由风卷残云、吞咽迅捷,此时已将案上的三道胙肉吃得干干净净,起身端铜爵向商王与王妇敬酒去了。攸由恭敬向商王行礼之后,连敬三巡,每巡都将自己爵中饮得滴酒不剩。商王和王妇微笑举杯回礼,三巡之后爵中酒仍未饮尽。敬罢商王和王妇,攸由依次向子时、冢宰和太师敬酒。子时受敬之后,也不甘示弱,起身端着铜爵向商王和王妇敬酒去了。庭上饮酒的节奏陡然加快,庭间负责斟酒的侍者顿时忙碌不休。好在攸由、子时等人的酒量惊人,向庭上首席和上席的宾客敬酒都能做到酒到爵干、一饮而尽。

作者按:

商代的饮食大体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每日常食,另一类是筵席宴飨。商代人的每日常食为两餐制,一餐是在上午食用,约在当今时制的7—9点间,称为“大食”,另一餐在下午,约在当今15—17点间,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用作两个专门的时间概念。

原始社会人们祀天祭地享祖先,氏族首领把祭食分给族人共食,可视为筵宴的滥觞,后来演化成筵宴仪式。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贵族在祀神祭祖时要举行飨礼:

大乙事,王其飨。(《甲骨文合集》27125)

庚子,王飨于祖辛。(《甲骨文合集》23003)

《论衡·祀义》即云:“世信祭祀,以为祭祀者必有福。……鬼神饮食,犹相(飨)宾客,宾客悦喜,报主人恩矣。”这里说得是“飨”的第一层含义,在祭祀的时候将美食美酒奉献给鬼神,鬼神享用之后心情喜悦,就会报答祭祀之人。

商代用酒食飨鬼神之后,也不会将祭品完全燃烧埋葬,会留一些给自己享用,这就是“飨”的第二层含义,如:

甲午卜,王其侑祖乙,王飨于庭。(《小屯南地甲骨》2470)

丁未卜,宜?祖乙,丁酓。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495)

上述第一条卜辞中,王祭祀先王祖乙后,再移到庭举行飨礼,属于祭祀后设宴与众人分享祭食。第二条卜辞中的“丁酓”,丁为人名,酓(yǐn,同“饮”)为宴饮之义,先祭祖乙,然后与丁这个人宴饮。

祭祀而后飨,是商礼的通则,传承至今日,形成祭奠先人之后,大家分享祭品的礼俗。这也逐步形成了酒宴之前,象征性先奉献给先人,然后再食用的礼俗。

古代因席地坐食,筵席是以铺在地上的坐具为名。席一般用苇、蒲、萑、麻之类的植物茎秆编成,商代考古遗址均有发现。礼书说天子之席五层,诸侯三层,大夫二层,考究的席以帛缀边,有其严格的等级之别,但这是西周礼制。商代宴飨亦设席,享者席地坐食。商代有身份地位的贵族,还设置俎、案,凭俎、案而食。

商代的筵席宴飨,相当注重饮食器的质地品位,饮食器相当繁复,有酒器、食器、炊煮器、水器等等。饮食器的质地材料有铜、漆、骨、角、象牙、玉石、白陶、瓷(原始瓷)等。郑州商城除发现许多青铜酒食器外,还出土过一件非常珍奇的象牙觚,当属于极名贵的奢侈品,一般宴飨场合未必舍得使用。

殷墟妇好墓出土著名的象牙杯,高筒形,敞口,弧形腰,通体雕花纹,嵌以绿松石,采用了线刻、浮雕和镶嵌等多种工艺技术。妇好墓还出土2件玉簋,出土时里面还放着进食餐具铜匕1把,骨匕2把。这两件小巧玲珑的玉簋,似属于王家筵席上商王与王妃两人专享的华贵食器。相对而言,殷墟王陵区第1567号大墓所出的700余把进食餐具骨柶,恐怕只是为大型筵宴所备用的一般餐具而已。

商王朝除在一些特殊礼仪宴饮场合,要由商王或其他权贵象征性地充当一下主厨的角色,以为礼仪仪轨外,通常还有许多专职人员前后奔走伺候,还有专职厨官掌烹调之事。如甲骨文中有“鬯小臣”是管理或从事调制鬯酒的臣属,“卤小臣”负责菜品的管理,“多食”是厨官的群称。

上层社会的筵宴,一般有音乐歌舞助兴,如《说苑·反质》即说商纣王筵宴,“妇□□倡,钟鼓管弦,流漫不禁”。“以乐侑食”是商代宴席通则,有专门的乐师“多万”和“舞臣”等负责宴席的音乐歌舞。

20世纪70年代殷墟西区发掘的M701墓,虽被盗过,仍出不少白陶、瓷陶质地的高级餐饮具,同墓又出石磬1件和铜铃14件,有12人殉葬,其中1人的头部还戴着牛头铜面具。说明这位贵族墓主不但生前喜爱美食舞乐,死后还要舞者伴葬,乐器相随。

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商代宴席除了前面所说的“飨”外,还有“燕”、“酓”和“食”三种:

贞乎妇井以燕。(《甲骨文合集》8992)

乙未卜,子其自酓,弜?。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454)

贞翌乙亥赐多射燕。(《甲骨文合集》5745)

己酉卜,翌庚子乎多臣燕见丁。用。不率。(《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34)

食多子。(《英国所藏甲骨集》153)

与“飨”这类正规的礼宴相比,称作“燕”或“酓(饮)”的宴会,似乎气氛显得随和得多,参与者有王妇、宗子、多臣、多射、多子等一众家人、文武近臣、外方来宾,礼仪显得简明,性质接近后世的“便宴”。而称作“食”的一类设飨赐饮,礼节更显轻松,重在渲染家族间和睦气氛或系心于礼仪教诲,性质属于家常的“私宴”。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云:“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与甲骨文所揭示的在性质内涵上有所区别的飨、燕、酓、食四类筵宴,显然是有渊源承续关系的。

参考文献:

宋镇豪.商代社会生活与礼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