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金骨传奇 > 第13章 贤者甘盘

金骨传奇 第13章 贤者甘盘

作者:木杉55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1 22:47:11 来源:文学城

子昭与鬼殳前行到距离瀑布更近之处,任由雨雾落在头脸上,找一块未被完全打湿的石头坐下,静静欣赏飞瀑奇景。山间偶有飞鸟翱翔而上,与飞流直下的瀑水背道而驰。子昭此时向往天上飞鸟,能够自由飞临瀑布,飞跃大山。想到此处,握住腰间宝刀玄雀刀柄的手腕一发力,金光出鞘,舞动起来,似要以此宣泄心中郁气。玄雀由隞都(今河南郑州管城区)能工以百炼铜锡合铸,又由巧匠打磨修刃,刀身轻灵坚韧,锋刃寒气逼人,在以厚重见长的刀中,是一柄难得的轻便快捷的宝刀。太傅子岳在亳都任都尹(大型都邑的行政长官)时得此宝刀,爱而珍藏,后担任子昭太傅,负责教导子昭学习雅乐、刻辞、占卜等术,为鼓励子昭钻研,将此宝刀赠予子昭。

正当子昭舞刀翻飞如龙之际,有歌声从山间传来,其声雄浑高亢,如钟鸣鼓震,直穿飞瀑流水之声,入子昭之耳。子昭停下刀舞,细细倾听,歌者气息悠长,唱罢一遍,接着再唱一遍。听过三遍之后,子昭听清歌中词意:“笋竹甘甜,滋育我身。山泉清冽,荡涤我心。鸟鸣雨声,悦吾耳目。和风气朗,清扫天地。天清地明,人人相亲。人相亲近,天下大安。”

再过一刻,歌声越来越近,仿佛已经穿过瀑布来到近前。子昭听得分明,歌中曲调悠扬庄重,又不失婉转悦耳,曲风与子昭在殷都中所听雅乐完全不同,似与鹿观所唱的俗曲相近,但又不如俗曲那般轻挑热烈,节奏明快。

子昭与鬼殳正举目眺望,在茂密山林中找寻歌者所在。只见一人已从不远处山下快步走来,来人歌声虽悠扬舒缓,但脚下却健步如飞,显然是常在山中行走。此人右手握一短竹杖,左手持一竹扇,身着绛红色上衣,玄黑下裳,外罩麻布深衣(长至及膝的长衫),头顶阔大的无边斗笠,斗笠边缘的竹枝随着来人坚实迅捷的步伐快速起伏。

来人也看到子昭主仆二人,快步走到近前,子昭看清其眉目,是一名不到三十岁的男子。子昭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偶遇行人,本以为是甘盘悠游归来,心中欢喜。但看其年纪与攸几相仿,心中不免冰凉如瀑中之水,想这来者如此年轻,必不是甘盘。

来人向子昭二人施礼,说道:“山中偶遇,何其幸也,在下有礼。”

子昭还礼发问:“幸会,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来人笑着答道:“山野中人,姓甘名盘也。我见阁下衣饰贵重,不似山中之人,想必是由名都大邑而来。”

子昭听闻此人便是甘盘,大喜之中带着大惊,惊喜交加。喜得是,眼前此人正是自己苦寻静候了多日的贤者甘盘。惊得是,号称贤者的甘盘竟然如此年轻,年轻得仿佛他嘴上的胡须都是刚刚长出一般。在子昭的脑海当中,他所相识的如此年轻之人,不是如虎缶那样出身显贵的贵胄子弟,喜好玩乐、挥金如土,便是如攸几那样的邑人奴仆,朴实勤劳、埋头苦干。如此年轻之人,在子昭的脑海当中绝对无法和品德高尚、博学多识联系在一起。

惊喜交加之下,子昭愣在当地,旋即猛然清醒,深施一礼后,拜下不起,对甘盘说:“大商国君嫡子子昭,奉王命向贤者求教。今日得见贤者,诚惶诚恐,请贤者指教经世治国之道。”

甘盘连忙还礼说道:“原来是太子殿下亲至,请恕甘盘未迎不恭之罪。”

子昭生怕甘盘效仿上古传说中那些贤者愤世倨傲的做派,仍不起身,说道:“请贤者收我为徒。”

甘盘连忙将竹杖和竹扇放在地上,腾出双手扶起子昭,说:“殿下请起,既有王命令殿下求学于鄙人,鄙人必知无不尽,倾囊相授。”

子昭这才放心起身,约定明日便行拜师之礼。心中所念便是抓紧拜入甘盘门下,完成父亲王命的关键一步,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相谈之中,甘盘得知之子昭等人三日前便已到自己竹林中的居所,于是三人一起返回竹林竹屋。

一路上子昭与甘盘相谈甚欢,子昭问出了最让自己好奇的问题:甘盘何以如此年轻就成为让父王指名道姓的贤者呢?甘盘倒也不藏私,一五一十得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

甘盘出身亳都甘氏,甘氏十数代人养蜂制饴,因制甘味而得其氏,也由此积累家财万贝。但甘氏只善养蜂制蜜,未曾有人奉公出仕。甘盘自幼好学多问,不愿从事养蜂之业,只愿随贞人(负责刻辞占卜)、史官(传递政令,兼有巡视监督之责)乃至万人(乐师)学习各家之道。好在亳都乃是大商旧都,都中博学之士颇多,甘氏家财富足,便请名师教导甘盘学习古今圣贤故事、刻辞卜卦之法、歌舞雅乐之道。甘盘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少年之时便已学而有成,显名于亳都。子昭的太傅曾在亳都但任都尹(大型都邑的行政长官),征辟甘盘为作册(负责起草政令公文),后子岳升任太子太傅,子岳便将甘盘带回殷都,推荐给商王。甘盘由此在殷都历任作册、内史(传达王命、政令,兼有巡查监督之责)等职,才能为商王赏识。但是,甘盘虽受商王知遇之恩,却因其出身的甘氏只是百工一族,家门地位低下。加之甘盘任内史时刚正不阿,严格履行监察之职,以致得罪殷都中很多权贵,受到殷都贵族排挤,被抓住传达王命失仪的把柄,借口免官。甘盘喜动不喜静,不愿返回亳都继承养蜂家业,因而离开殷都后游历四方。六年前途径河邑时喜大河景色,贪河邑鱼肥,便留居河邑。后在悠游时发现北砀山景色壮丽,兼具雄奇幽险,故而携攸几来此隐居。

甘盘侃侃而谈、滔滔不绝,正说到三年前攸几失足跌入竹林边山涧摔断腿之事时,三人已回到了竹林中的竹居。此时,竹屋中早已升起袅袅炊烟,攸几施展高超厨艺,烹得一瓮蒿葵野韭羹,碧绿绿一瓮,想必吃下去定有去脂减油、清心寡欲之功效。攸几眼见甘盘和子昭、鬼殳一同回来,悄咪咪去竹屋后檐下的一口泥封大陶缸中,取出一条五花束脩和一尾大河腊鱼,束脩洗净切片后在铜锅上煎得片片油黄光亮,仿佛黄玉一般。又切了几支竹笋成片,在煎出的油上将笋片煎了一遭。最后,在铜锅之中加入水,将剁成段的大河腊鱼与葱姜置于水中蒸煮。

在攸几一番操作之下,本来清心寡欲的小食,立刻变成了荤素搭配、色味俱佳的一餐。

次日天还未亮,子昭便起身指挥鬼殳和羊井布置拜师之仪。竹屋中一应用具器物皆简陋不全,子昭因陋就简,借花献佛,借用竹屋中的碗筷竹杯,坛瓮案几,摆设齐全之后,请甘盘端坐,向甘盘行了拜师之礼,正式成为甘盘的学生。完成了王命规定的任务,子昭心中轻松了许多,倒是忘了攸几就此成为自己的师兄这一层关系。

拜师完毕,作为老师的甘盘自然开始认真规划教学事宜。想起这竹林中生活艰辛,两间竹屋太小,容不下子昭、鬼殳与羊井三人,再建几间竹屋也非一蹴而就之事。于是,甘盘对子昭明言此中难处,让他先去河邑羁所居住,求学问道之事,从长计议。日后,或在竹林新建竹屋,或由甘盘下山去河邑传道授业,俱是可行之计。

本来这几日子昭在山中游玩怡然欢乐,皆是因其从未进入深山之故,可如今新奇之意已过,此时子昭慢慢觉得竹林中身边只有攸几、鬼殳与羊井几人,单调乏味、无事可做。甘盘之言正中子昭下怀,连声称赞老师所言高瞻远瞩,英明无比。

因此,行完拜师之礼的当天,子昭便带领鬼殳和羊井走上了下山之路。下山路上,子昭心中欢喜,一因完成了王命所赋任务,二因此行下山便可去河邑和西牧玩耍驰马。鬼殳心无旁骛,只是一心追随子昭,只要子昭安全欢乐,他便心安理得。三人中恐怕只有羊井不愿下山,返回西牧后,他又要开始没日没夜操劳不休的奴仆生活了。

子昭一行三人出竹林居舍,才行十余里,便见山路对面匆匆忙忙行来一队人众,约有十余人。领头的正是西牧的牧尹。那牧尹远远瞧见子昭,弹冠相亲、手舞足蹈,其余人等也都欢呼雀跃。子昭不知何故,唤牧尹近前一问才知,原是子昭此番进山至今已有六日,三日前河邑来了一位殷都的贵人,指名道姓要见子昭,一问之下方知子昭进了北砀深山,三日不见踪影、不闻回音。这位贵人大怒之下便差妥亘与西牧牧正等人仔细寻找,若当今太子有个三长两短,必定严加惩处。因此,这三日来妥亘召集河邑八百余人,不仅将邑中丁壮悉数征召,还拉了些老幼妇孺,加上西牧三十余人,分成数十股分头进山寻找,到今日已苦苦寻了三天。

牧尹叹道:“天降玄鸟,玄鸟保佑,列祖列宗,祖宗可怜,教我寻到了殿下。若是再寻找不到,那殷都来的贵人说要将我和牧正、邑长一并执回殷都问罪。若是殿下有个好歹,我三人定要被送上祭坛,剖腹挖心,送去给祖宗受用。”说罢见羊井在后探头缩脑,牧尹怒挥手中木杖狠抽羊井,口中兀自斥道:“这合该斫头下锅的贼羌,只顾在山中游荡,也不回西牧禀报一声。”

子昭见这牧尹抽打得凶狠,羊井蹲在地上抱头呻吟,感念此次能顺利找到甘盘,全赖羊井。故而对牧尹说:“休要责怪此奴,此次寻访贤人,此奴出力颇多,岂能未赏而先罚?”子昭见牧尹碍于太子金口玉言业已停手不打,但气势汹汹,怕是还未解气,担心他随后又出什么恶毒方法惩处羊井,便又说道:“这羌奴手脚倒是勤快灵便,还会相马训马,替人接腿,我留着倒有用,不如叫这羌奴跟了我,做我的随身奴仆吧。”

牧尹一听,面带笑容地说道:“能追随太子殿下,这贼羌倒是有天大的福气,叫小人也羡慕三分。”笑容一收,正色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西牧乃先王所建,牧中物事自然属大王所有,故而不论牧中的牛马猪羊,还是牧人奴仆,都属大王。若是小人家中的奴仆,只要殿下喜欢,随便取用,但这西牧中的奴仆,小人可不敢替大王做主。更何况这羊井还是大王亲自拨到西牧的羌奴。这羌奴可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是凭空不见了便属逃奴,连带着牧正和小人也有干系。就是册劈了小人,也不敢随意将之送人。”

牧尹连绵不绝地说道一番,自然是拒绝了子昭的要求,忽见子昭面色不善,眼看就要发作。牧尹脸色又变,再次挂上笑容,和声细气地说:“不过大王的也便是殿下的,小人虽不敢将这奴随意送人,但殿下要用,小人岂敢说个不字。殿下在河邑这些日子,让羊井跟着殿下,好生伺候殿下,只是不能叫他离了河邑,逃奴之责,小人确确担待不起。”

子昭见片刻功夫,这牧尹脸色三变,不愿和他计较,便率众人下山返回西牧。在路上,子昭询问这六天山下情形。据牧尹说,自昨日起殷都来的贵人已在牧中坐镇,亲自指挥寻找子昭事宜。子昭心中颇为好奇,自己离开殷都一个半月,东西游逛,走到哪里都有殷都来的贵人。上次是宣王命的虎缶,不知这次来的贵人是何许人也。但问来问去,牧尹夹缠不清,既不知此人的姓氏名讳,也未记住其身份官职。牧尹花了三刻口舌向子昭形容此人形貌,都是在夸这贵人气度非凡、穿着华贵、脾气颇大,具体外貌衣冠特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气得子昭只想夺过他手中的手杖狠狠抽他一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