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锦叠云重 > 第8章 第六章

锦叠云重 第8章 第六章

作者:尉洛子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17 12:18:27 来源:文学城

因为方才叶简问起她的诗稿,褚颖刚坐下就问了她大嫂。

问大嫂当日叶简和葛薇的诗稿可有给人家送回,毕竟这东西留在褚府也不妥当。

大嫂不知其中玄机,只说葛薇的诗稿她记得叫人送了,但叶简的她当时没拿到,也不知送回没,因此事要紧,她准备回家再找一找,兴许是丢在了方圆大师所住静室的哪个角落。

褚颖笑着掩饰了自己的吃惊,答道,“我回去找吧,找到了我叫人送还给阿尖妹妹。”

褚夫人行事拿大放小,送还诗稿这种小事情肯定是大嫂帮做的,且一事不烦二主,没有把送还诗稿的差事放给两个人做。

她的诗稿早已拿回,就放在自己书房案头,夏明年纪小可能性不高,连同葛薇的诗稿也都一并送走了。

或者说,唯一留在顾女官那里的,就剩下叶简的。

褚颖强忍着回头之意,将顾女官来宁城前后的事情串想一遍后,越发心沉如水。

那些虚无缥缈的好处可惜是可惜,然对她来说,她总是不能靠近藏书楼,最让她难过。

顾女官不动声色观察在坐的几位贵女,除了对叶简特别关注外,也将目光在褚颖身上停留了几回,心中颇是讶异这小姑娘的变化。

倒是比初见时有了几分沉静的气度。

反观叶简听经,同样是静坐,却显得单纯木讷,一眼就能看出那姑娘神游四方不知归期,……顾女官觉得这叶小娘同别的闺中女儿没什么区别,但方圆大师说她性灵,能自持能守心。

想到这里,顾女官心忖,且看今日悟机大师如何指点了。

一天漫长的听经终于快结束。

叶简已经能够把赠送的经书倒着背一遍了,听到悟机大师言语之间像是要结束,这才抬头投去诚心的目光,像别人一样虔诚的听讲。

悟机大师讲坛讲经完毕,随即不留一丝眷恋离开。

顾女官皱眉。

叶简刚好低了头听母亲说话,心中发愁自己的诗稿丢去哪里,褚颖推说不知道,那她该问谁才好,难不成真的被顾女官弄走了?

和尚庙里做姑子啊,她还要不要清白了。

她就罢了,她家,她父亲她家的书院还要不要名声了。

来时各自有车,去时褚颖和孟家姐妹同坐一辆车,叶简与她们道别时,却见褚颖手腕多了一串檀香木做成的念珠,也不只她是何时得来,她微微吃惊。

恰好此时夏明邀请叶简一起去坐葛薇的车子,她就把这个事儿撂开,大约是捐香火钱人家送的,随即同夏明葛薇一起说话解闷。

这一整日的听经夏明觉得十分无趣,上了车就对两个姐姐抱怨今日礼仪不太好:

“刚开始还觉得没什么,时间久了,腿脚酸麻浑身没劲,也不知看在顾女官眼里是什么样子。”

葛薇安慰她,“正是说呢,一整天任是谁也挺拔不了那么久。晌午有两回我腿都木了,就想着趁着没人注意揉一揉,结果就叫顾大人看见了。当时羞得我半晌都没敢再抬头。”

夏明看向叶简。

叶简于是说,“还是我厉害了,你们都没发觉我一直坐着睡觉呢。”得意的眨眨眼睛,“现在一点儿都不困。”

那两人笑在一起,“这也是门功夫。”

笑话了一会儿,三个人就各自找了舒服的位置靠在马车侧壁,慢慢说着话,夏明撑不住先睡着了;叶简随即闭上眼闭目养神,坐了一天怎么样都还是很困的。

葛薇闭眼小憩了一会儿,悄悄抬起眼眸,将目光放到了叶简身上。

叶简感觉有人看她,她却不想睁眼。

回到家时天色朦胧黄昏,叶简在车里睡了一觉,虽然整个人还是酸困疲倦,但好歹缓了一些精神,扶着母亲下马车,进了二门先去正院梳洗一番,稍微更换衣裳首饰,就得去祖母那里。

谁知前脚才踏入正院,走了一米远,后脚就有婆子急匆匆前来通禀,说是顾女官亲临,已经在大门外等候了。

顾女官官居五品,不论是否正式拜会,都不能叫人家从旁侧小门进入。

看这时间环境,杨氏来不及疑问或者惶惑,先得叫人去通知母亲,又让自己身边的妈妈去前院问丈夫是否回来,若是没回来就着小厮去城门口候着;再吩咐去库房取了过年才入手的一套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茶器,并节前龙井,窖藏了两冬的万山寺后山悬泉之冻雪,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一声不停的吩咐完布置好。

之后也不用更衣,她就这今日出门的衣裳,带着女儿重新回转,心事重重的往二门走去。

这样短的时间,应该是算着她进府,等着登门而来的。

正门打开,顾女官果然是今日装扮未曾变化,含笑上前与杨氏携手进门,不忘回头夸赞叶简,谈笑风生和蔼近人,见之使人如沐春风。

这样的顾女官叶简之前从未见过,便是在褚家老夫人那里,顾女官也是一副少言寡语,表情淡漠的样子,俨然不同流合污的绰绰青莲。

现在青莲入世俗。

叶简心道,无事献殷勤,自己要糟。

什么“有福之人”,落到人家褚颖身上才叫好事,落到她这样籍籍无名的人身上,福祸难料,——今日顾女官这样的温柔大方做派,福祸难料的“福”直接就可以删掉。

不提叶简各种揣测,长辈大人们的谈话还是很好的。

顾女官与杨氏似乎一见如故,两人说了许多话,她的来意应该是叶简,可全副身心都在杨氏那里,十分周到,十分令人心生好感。

过了会儿,顾女官便提议去老夫人那边拜见,听说下月月初是老夫人寿辰,怕到时行动不便,便提前来送个寿礼。

这理由倒是很好。

叶简跟在母亲和顾女官身后,安静贞淑的行礼或者静坐一旁,听长辈们寒暄,然而满脑子都是剃了光头做姑子的叶阿尖。

顾女官说的也不多,恭维老夫人高寿福运,一门三进士,子孙儿女有福气,“从京城来时,听说有一叶姓少年郎以一绝妙残曲名动京城,原来竟是老夫人亲孙,很有当年叶大人杏园宴饮之风。”

叶简耳朵一动,立刻把头埋下,低头敛眉掩饰内心的骇然与震动。

她哥还真的技惊四座了?!

老夫人呵呵笑着,“我家那几个小子皮相不错,脑子却比他们老子差不少,顾大人谬赞了。”

在座的杨氏和吴氏分别在想,莫非是对方的儿子不成?

吴氏长子叶清松在国子监读书,比京城外明心书院的叶清树大了许多岁,称一声“少年郎”或者不够。

都是自己生的自己了解。

杨氏却想,的长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勉强乐论能合格就是天意开恩,更不说什么以曲出名这样的事情。

两妯娌表情都很勉强,更不对视交流,以免看到对方惬意的表情。

坐在下首的叶简最知道这是说谁,她与兄长之间的约定并未说给父母,且叶正谦与杨氏向来没有翻看儿女通信的习惯。

哥哥的事情今晚定要说与母亲知道,好叫母亲日后能应对,然则自己的事情更为棘手。

叶简把头深深低着,让自己不要表现的太紧张而被人发现端倪,深思起这件事。

她前几日才收到信,听哥哥说了《春江》残曲大受书院同窗欢迎的事情,这么短的时间顾女官根本不可能突然立刻就打听到。

除非再来宁城之前,这位就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和调查。

那么她这“再世之人”的秘密,又有多少纰漏已经暴露于人前了?!

叶简茫然之时,顾女官与家人寒暄后便走了。

大概是第一次登门,而且行动间略显仓促,顾女官来了之和大家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多于杨氏交谈,便是含有目的性的夸赞叶简,也只有寥寥几句,似乎此时不足挂齿,倒是杨氏之人令她仰慕心折。

若不是她来到宁城目的明确,听她的话,大概她登门真的就只是因为偶遇杨氏,有知己之感,然后顺道给祖母送寿礼这么简单。

送走贵客后祖母就累了,也不想再吃东西,杨氏与吴氏只能侍候老夫人休息;叶简等母亲忙完,才跟着一起离开。

路上母女二人无言。

默然回到正院进入熟悉的房屋,紧绷的心弦稍微能放松一点,杨氏挥退屋内其他人,再次详细问了这几日女儿与顾女官的交集,哪怕是眼神的交流也不放过。

叶简本身就记忆力好,在母亲的询问之下,能回忆起的事情越来越多。

细细算来竟是触目惊心。

叶简甚至无法从那些种种看似无意的动作里,推测出顾女官是第一眼就注意到她呢,还是看了她的诗作才注意到的?

母女二人俱是心烦意乱,坐着吃了一些点心垫肚子,大概过了有一阵,叶正谦才回来。

杨氏帮丈夫换了舒适的衣裳后,就把今日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尤其是顾女官后面来家这一趟讲过的话,格外让她心慌。

也许是心中不安,杨氏甚至把从大嫂那里听来的闲碎之语讲出,“说是京中这几年怪力乱神说法很多,好些贵家喜欢给夭折了的子女配阴婚,甚至还有那种——”

“荒谬,”叶正谦不想听下面的话,制止了杨氏继续说下去,温声正色道,“这些事情别人传就罢了,怎么你也跟着胡来?”

丈夫有点无奈的虚点了妻子额头,“你啊,听风就是雨的,平日在家无事,多读些书。”

杨氏气恼也有点不好意思,甩手不管他剩下的纽扣,负气坐到一旁,“我妇道人家读什么书,没得跟你一样读得不分五谷不懂出入,你到底听我说不说?!”

恼了一阵,她也不再说乱七八糟的传闻,只把顾女官的事情捡重要的说了。

叶正谦只好自己给自己扣纽子,“也不是多大的事,长公主自幼与今上同受大儒教导,算得上是饱读诗书,驸马仁厚和顺,在京中很有名声,府里所出的那位公子也都彬彬有礼,行事必不会有什么大差错。”

他安慰了妻子不用多想,看杨氏依旧愁闷,叹气道,“你夫君我虽然不才,未有官身,但也是朝廷一甲出身,地方待我都还不错,就是有一些腌臜难言的事情,也不会落到咱们女儿身上。你信不过我总能信得过朝廷法度?”

杨氏眉头微解,心存侥幸。

毕竟自己这也算是官宦出身,贵人强权也是要有分寸的。

叶简终于等得父母从内室更衣出来,也不必问什么,但看父亲坦荡自若和母亲愁意轻散的模样,便觉还是父亲厉害,自己情况没那么危险,于是传了晚膳后努力吃了三碗粥压惊。

这一吃多晚上就不能早睡。

叶简从正院出来,围着家中后院几进院子的内墙外墙溜圈,差不多消食之后正要回去,却瞥见一个丫头身影探头探脑的来正院附近,不大大方方就罢了,甚至明显看到她了还往边上躲。

自从大伯母来了以后,家里的治律越发混乱,这都什么时辰了还在外头逛?

叶简这几日压抑得厉害,为着她的事情母亲忙不过来,竟叫这些没规矩的越发不收敛,一时恶向胆边生,招呼自己身后的婆子,“来人,过去把那偷窥家主之人捆过来。”

桐屿立刻护住姑娘,往背风的地方挪了挪,小声劝道,“姑娘,不如直接绑了扔去柴房,明日再审也不迟?何必此时叫她们过来碍眼。”

“古来巨富之家多少是小事酿成大害的?小事不抓,酿成大事,谁能挡得住?”

叶简向来不做坏人,这家里大大小小有母亲把持,她至多学一些管家的门道,很少越过母亲直接出售;但这几日顾女官的事情不能不叫她警惕:

这是没有公正法治的古代社会,皇权是一切的基础。

皇权是大道,小人物是小道,大能倾覆华盖,小能蚕食内蚀,哪一样都叫人不得不警醒。

那边小丫头挣扎了一番,终于认命被带了过来。

看对方的清样貌服饰,叶简微微蹙眉。

那婆子邀功道,“这不是咱们府里的。”忍不住踢了那小丫头一脚,踢她下跪,呵斥地啐道,“直挺挺的不知道跪下,还要老身教你不成?!”

是大伯母那边从青州那边带来的丫鬟。

看年龄样貌服侍,应该不是近身服侍的。

那小丫鬟浑身瑟瑟发抖,跪下强行解释自己是迷了路,本是要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谁知三转两转的找不到路。

长辈身边的人不好处置,叶简也不看她,对婆子道,“将她送还给大伯母,想必多多少少会有赏的。”又说,“大伯母若是问起,你就说我丢了一样首饰,不知叫哪个没长眼的捡去,在院里遍寻不着,正巧遇见这迷路的丫头。夜路难走,千万叫姐姐们出门仔细。”

然后带着桐屿转身回了自己院子。

前些天,她一门心思发愁分家,发愁父亲怀才不遇,现在她统统都不愁了,只愁自己会被拉去剃了头发做姑子,还在和尚庙里做姑子。

回到房里,叶简翻来覆去,后半夜才睡着。

第二日一早,顾女官正式递长公主拜帖,官品大服拜见叶家长辈。

这样的正式场合叶简并不出席,而是等顾女官来到正屋,才在花厅下首屏风之后坐下,静静听顾女官与母亲寒暄。

“宁州人杰地灵,宁城的人物更是钟灵毓秀,”顾女官目光扫过屏风,仿佛知道那后面有谁,微微笑道,“长公主多次写信与我,让我督办此事,最后幸得万山寺大师点化,在几位贵女中间中意了令媛,想来冥冥之中万事都有一线牵连。这是令媛之造化,也是长公主之福气。”

叶简即便在屏风后也要讲究风仪,闻言深深吸气,轻轻放出。

目光担忧地落到母亲身上。

杨氏紧紧闭嘴不言,表情严肃看向别处,不知是在听还是不在听。

那顾女官却不看人脸色,似乎很高兴,也似乎略感惆怅,继续笑道,“长公主自去年以来就在京中延请大师测算大郡主的福分,最后顾某来到宁城、亲见令媛,才知果然大师所言不虚。

那孩子目光澄亮心思细腻,且淑静聪敏,方圆大师都对她高看有加,实在是叫人心爱。

除了这些,夫人恐怕不知,令媛通体的气派竟与当年的大郡主竟有几分像似,便是长公主见了,恐怕都要以为这是自己家的孩子!可见此次万山寺为大郡主祈福,非她莫属!

叶夫人且放心,长公主的意思,令媛只需在寺中清修三年,为大郡主祈福收集福报,以有福之人的身份引导佛光祛除恶信。除此之外一切山中生活,全按照大郡主的日常用度置办,再不会有别的俗务劳烦。”

听到这位大人的真正来意,叶简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妙玉。

妙玉好像是家里买了许多的替身,代替她出家挡灾,但都没有用,最后她自己出了家,身体才好了,——书里说的她如今忘了大半,想来应该是为长辈了保住小孩性命,才找人去庙里出家做替身的。

但现在不一样啊,这伙子人是想叫她给一个作古的孩子当“替身”?!

虽然对顾女官这番话很是烦恼,但毕竟叶简不是古人,不太了解这种事情是古代特有的习俗,还是别的强权压制,只能等过后再打听。

叶简如何反应不提,那杨氏简直是怒不可遏,原来竟是这样的“福气”!

“顾大人这话折煞我们家女儿了,”杨氏忍着怒火,抑制着情绪和声音,冷声反问道,“大郡主千金贵体,我这木讷的孩子如何能够替贵人积福?这叫旁人听去,可不是笑话。”

顾女官依旧温和的笑着看着她,“谁敢笑话?”

杨氏眼中藏着愤怒,看向这位大人,丝毫不退让,“既是笑话,谁人又如何能蠢笨的,在大人眼前说起?我家孩子万万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夫人不必忧虑,此事长公主已然上报天听,是走了官家规程的,和外面那些胡言乱语的大不同!若是夫人心有所虑,在下自会禀报长公主,为令媛求赐金衣以保平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