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锦叠云重 > 第4章 第四章

锦叠云重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尉洛子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1-17 12:18:27 来源:文学城

04

叶简也顺着褚颖的视线,去看亭子里的贵妇们。

顾女官与褚夫人相聊甚欢,大伯母吴氏是刺史之妻,在顾女官旁有一席之地,而她母亲杨氏,始终默然陪在尾席。

叶简心情复杂,……父亲说“君子固穷”,非得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的身与心都“固穷”。

旁边的褚颖稍作思索,叫人另取了自己一套私藏的珍贵笔墨,亲自捧着送去亭内问候诸位长辈,将笔墨纸砚献给顾女官。

趁着这会无事,叶简又到葛薇旁边坐着,“竟然是顾女官亲自出题。”

葛薇远远看着牡丹亭上面的贵人,手中帕子在手指上绕啊绕,低声说了句,“这也是好事。”

这里是褚家,若是没有顾女官亲自考教这该是较为公平的筛选,其他人无论如何,都比早有准备的褚颖差了三五步。

看来顾女官来宁州果然是有所图。

不多时,褚颖回来。

她将顾女官写的放于其中一个条案之上,微微笑着看向众人,轻声道,“牡丹为题,深、临、心——依次做脚。”看向周围,“时间是三炷香,这倒比咱们往日宽松许多。”

说完之后,她命人将此题传于诸姐妹观看。

这样的题目和要求,要说难也不是很难,但就是太过普通,要做好,确实得多下一番功夫。

叶简走回自己位子,旁边褚颖给她讲了这几个韵脚,该有几种怎样怎样的应对之法。

她不爱做诗,褚颖知道,所以格外照顾她,叶简看似认真听着,目光却偶尔落到不远处。

孟熙然两姐妹悄声亲密地说话,她二人右手后方的葛薇也开始动笔。

在这群小娇娘中,她从来不是这方面的好手,打油诗或可一二,繁丽复采的她一向做不来,因此还只拿了团扇若有若无地扇着,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发呆。

褚颖看她心不在此处,也不勉强,自己略作忖思,便挥笔写诗。

场面渐渐安静下来,大家各自有了事业,关系好的在一起低声讨论,大多都是各自端坐凝神思索,并不攀附别人的诗句。

叶简对丫鬟招招手,要了一杯茶,细细抿了一口,佯作沉思,心中却为晚上要交的“君子固穷”做起了腹稿。

诗歌是点缀,文章才显真名士风流。

只是不知父亲要“穷”到什么时候,才会去“达”,还是说父亲本来甘于清贫,所以当年探花留名,根本就是父亲的人生巅峰。

这其实也挺好的,流水的知府大官,铁打的叶氏书院叶探花。

褚家花园集一州之精萃,高柳映楼,垂花慕台。

牡丹亭下牡丹群芳吐艳。

偶有不服时节的芍药点缀其间,各自芬芳馥丽;花园旁边的群芳贵女衣裳鲜艳,装束不压青春面庞,一片姹紫嫣红。

只是看着这良辰美景,便觉心情舒畅。

叶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远远看去确实名副其实的“木美人”。

高高坐在牡丹亭上的褚夫人满意地看着这一切,自觉这些贵家小姐们,没一个比得上自己的女儿,也就放心地和顾大人说起宁城的一些典故来。

亭中的燃香很快就烧尽第二支。

顾女官身边的宫装女子换了第三支香,袅袅青烟燃起。

时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

此时已有人徐徐写出好诗,认真誊抄在好一些的洒金纸上;有人心知自己能力有限,索性胡乱涂鸦作画,以画为主用诗作辅,这样的一番作为,竟也相得益彰甚有特色;有的人欢声笑语一派自然无畏,也不知诗作写得如何,只为尽兴而已。

旁边的褚颖将自己刚刚写成的三四篇读了读,从中认真挑了自觉最好的一篇,重新誊写一遍。

叶简便道,“姐姐也借我一个吧?”

说得大而无畏。

褚颖白了她一眼,把其余几页都递了与她,“又是这样作懒!一个字都不准改,好好的交上去,别再弄得乱七八糟不像诗,叫人家笑话。”

“我就改一点点,要不,任谁看都不像我的。”

叶简顺手取了离自己最近的一篇,上下飞快浏览,自叹自己写不出人家这些富贵韵味,提笔在纸上面圈圈改改,将语句改得通俗浅显一些。

笔下轻散,偶尔不经意抬头一看,竟发现顾女官并不在台子上。

于是她忍不住左右环顾,却见褚夫人与顾女官沿着西边的石子路绕过石假山离开,只留下了个残影给大家。

奇怪。

那方向并不是如厕或者休息的地方,倒像要直接绕出后院,从那边的一排青砖石廊穿过,往前头直接出二门的样子。

大概是叶简目光停留太久,褚颖誊写完自己的诗,顺着她看的方向看去,“怎么了?……母亲和顾女官出去了?”

“好像是吧,”叶简不确定的很,“就瞧见个影子。”

收回目光,叶简拿起褚颖誊好的细细品读:

“丽帷含春烟笼深,玉颜照影复登临。

红衣绿腰挟凝珠,群芳莫问东风心。”

果然是才女,写得真好。

再看其他两首诗的,也都诗兴高妙,靓丽的句子时不时叫人赞叹。

这几年的诗风如同盛世时风一般,流行繁文辞藻,尤其今上也喜欢这样的风格,曾经钦点了好几位诗人入宫献诗,所出都是这种华丽恣肆的作品。

上好下效,自然诸人所做越来越浮华炫丽。

很快,葛薇也写好了自己的,着人递到前头交付。

叶简跟在褚颖身后,看她拿起葛薇的诗作轻声念了起来:

“春红芳菲映日深,娇妍庭栏阶前临。

亭亭绿草泥中诉,更得倾城付真心。”

别有一番清丽鲜妍。

叶简瞧见褚颖微微点头称赞,除了褚颖自己的,还没见她对其他作品有所表示,只怕这篇也能落在前三甲?

而葛薇走到叶简方才坐着的地方,来看她写的。

看了两行就看不下去了,待叶简挪过来,葛薇无奈的按着她坐下,“这样寡淡无味,真白白跟你好了一场,好好写,别再乱逛想着打哈哈!这可是长公主府出来的女官,叶大人的脸面你要也不要?!”

叶简只好提笔再改。

等勉强改的入了葛薇的眼,这才手笔,揉着手腕苦道,“这比作文都难,要我说,我宁可写三千一万字时论,也不要做这东西。”

“诗都写不好,谈什么作文?叶山长惊才绝艳,怎么就有你这样的木头女儿?”葛薇叹息,兆麟九年的探花郎,诗名满天下,“你要有叶山长十分之一的诗才,都比现在强。”

叶简不服,“都是假的,你们都不知道我父亲根本就不爱写诗,最爱叫我背经,还说诗文轻浮,少年心性浅薄才慕于表面,真正绝妙的还是读经。”

典型的靠诗起家,成功后就翻脸不认诗的“正人君子”。

褚颖将大家的诗文一一收好,还不见母亲和顾女官回来,只怕今日另有要事,于是便招呼了大家继续赏玩牡丹,撤去条案文翰,重新布置茶果点心。

然后她悄悄安排人去前头查看,究竟怎么回事,顾女官还会否回来,这些诗作如何放置?

褚颖身边的大丫鬟碧桃应声离开。

她沿着石子路绕过石假山,却不想当头碰见了三少爷,连忙行礼,幸而平时话多的三少爷只是在这里发呆,并没问她宴会如何,摆摆手便让她过去。

一路小心问来,碧桃到了二门处就不能再往前,便托了看着二门的一个婆子去给褚夫人身边的田妈妈传讯,自己在这边等着。

兴许是今日家中宴会下人们都绷着精神做事,婆子倒也不敢耽误,很快就把田妈妈找了来。

碧桃复述了姑娘的吩咐。

田妈妈点头,说了前头的事情,“夫人马上就过来了,你叫姑娘略等等,只是顾大人恐怕此刻脱不开身,姑娘们写的东西且收起来,等顾大人忙完,自会翻阅。”

碧桃得了话立刻原路返回。

一直跟在褚颖身边的叶简听见了碧桃的回话:“说是万山寺主持到访,方圆大师为先帝亲自加封的主持,身份显赫,便是咱们家的大人也未必能请来。田妈妈说主持此来,是为顾大人所请,请诸位小姐勿要心焦。”

这更奇怪了。

叶简把“有福之人”和寺院联系起来,并不能找到连通之处,随口笑道,“难不成还想叫我们去庙里做姑子么?”

天真烂漫的夏明笑道,“这样的话,也该是尼姑庵主持来访啊。不过可惜咱们宁州有大寺,却无名庵。”

庵堂女尼生活不易,要么是依附大寺院修行,要么是大家族的家庙家庵。

褚颖笑道,“青天白日的,做什么姑子,纵是咱们宁州有没有名庵堂有什么要紧的,你我又不做姑子,管那些事。好了,咱们也去别处玩罢。”

众人写好的诗作于是被装进上好的木匣中,送入牡丹厅内,放在褚女官才坐的地方。

褚夫人不多时果然原路回来,解释了顾女官临时有急事,将木匣取走,笑着保证了不叫大家的诗作明珠暗投,过几日顾女官阅完,依旧原物奉还。

不至让各家闺阁之作流落外人之手。

既是褚夫人保证,诸位贵妇也都没什么异议。

女孩子们离了牡丹亭,却去别的地方赏花赏景,长辈们不在身边时时盯着,褚颖招待大家吃玩,没了拘束。

几人或者下棋对子,或者三五人在一起投壶游戏,或者就和叶简一样没什么玩兴的,干脆坐在树下凭栏看远处蜂蝶采蜜。

待到时间差不多,女孩子们依旧回到前院,与长辈汇合开宴。

至此时,诸人也没瞧见顾女官的身影。

及至午后宴会结束各自散去,叶简挽着母亲手臂,细细将今日所见所闻讲来,“不知那顾女官为何这时候请万山寺的主持大师前来府官家做客,分明这一日是请大家来赏玩牡丹,却偏偏挑了今日与大师见面,也不知有什么典故在里头。”

杨氏今日应酬疲乏,闭着眼睛答道,“过几日大概就该知道了。”

“兴许吧。”

一路摇晃着,叶简伏在母亲双膝,也不累也不困,静静的想着晚上要写的文章,忽然想到什么,抬头对母亲道,“今日有一事挺有些意思,母亲想知道吗?”

“什么趣事?”

“褚颖平日最爱王体,练的最多的也是王体,偶尔会写薛体,可今日她誊录诗稿时,却同我一样也用了欧体,——虽然粗眼看去颇有神韵,但若是细细看来,还是有几分生疏艰涩。母亲可知这是何意?”

听得女儿这样说,杨氏睁开眼,抬手抚着女儿乌黑发丝,嘴角微微带着笑意,“你都知道了,还问什么。别人的福气别人自能承受,你快赶紧省着精神歇一会儿,不想了。”

叶简也是这样想。

尽管她写的欧体很好,但诗太烂了,比不上褚颖的十分之一,大家都来为褚颖做了锦上添花的陪衬,多吃了一顿好饭,但浪费了这一身体面的衣裳。

褚府,褚夫人送走最后一位贵客,回到房里更衣歇息。

用不着送客的褚颖早也到了褚夫人的内房,坐在书桌前一一翻看今日大家写的诗作,当时在牡丹亭看得粗疏,此时重新阅览,将看过的零零散散随意放到桌上。

满桌文墨。

瞧见母亲进来了,褚颖笑着站起来屈膝微微行礼,“母亲也不去房里歇一歇。”

她将主坐让出,自己侍立在母亲旁边。

“你的呢?是哪一份?”

褚颖取出自己的,递给母亲,“我的有什么好看,总归能叫顾大人入眼就是了。母亲总说叶简聪慧,便是男儿也不及居多,我看肯定是母亲看走了眼,若说聪慧大概有一些,可是男儿也不及她,这就太过了。”

说着,将叶简的那首诗递给母亲,“这回又是抄了我的,虽说改了几个字,但刚刚好把原诗的味道改没了,真叫我无法读下去。跟她那个疏散的性子一样。”

女儿这样评价,褚夫人也不多语。

看完女儿的那一篇,又把叶简的诗作上上下下念了几遍,摇头笑道,“是有些寡淡白话,确实是叶探花教出来味道,不过念着倒也顺口,没什么大错。”

褚颖深以为然。

放下纸张,褚夫人再看了褚颖觉得不错的几个,然后指着女儿的那张笑着点头,“今日之作长进不少,看来这一甲非你莫属?”

褚颖骄傲的笑说,“也未必了,只是挣个前三约莫没什么问题。”

褚夫人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不假他人,自己顺手整理好诗稿放回了木匣,然后前往顾女官的住所,将木匣送了去。

今日万山寺主持方圆大师就住前院,顾女官还在前院与方圆大师说话。

褚夫人将木匣子交予顾女官住所的人,就与女儿离开了;宴会之后大大小小的事情还很多,须得一一回归原位。

过了一阵,就有人前来褚夫人处理家事的地方报信,说是那些诗作被顾大人带来的宫婢送到了前院客房。

送到前院方圆大师手里。

顾女官喝着万山寺后山悬泉水所煮之茶,品着个中味道,静静闻着室内禅香。

大师翻开匣子将里面的诗作全都拿了出来,先是粗略的翻了翻,然后开始一页页细细阅读,室内无人说话,只有香炉袅袅禅香和纸张翻页的声音。

越发显得静宁虚怀。

半个时辰后,方圆大师选出了四分,将其他重新放回匣子中。

顾女官见状笑道,“这些孩子能得大师阅目,已经有幸之至,为何大师不好事做到底,给她们一些寄语?”

方圆大师摇摇头,“不必。”

等大师将那四篇重新来阅看,顾女官也不再等待,拿起距离自己最近的一页来看,是个极有趣味的孩子写的:有趣之处在于通篇都是涂鸦,天真可爱,尾篇寥寥几句小诗算作点睛。

有几分雅趣。

若是她,也会选这样有灵气的作品。

第二篇倒还不错,字体也是近十来年长公主最爱习用的欧体字,不过笔力生疏,只怕是临时抱佛脚之故。

顾女官指着这份欧体的诗,笑道,“这必是褚大人爱女之作了。”褚家在京城亦有根基,能打听出长公主的喜好不难,但在宁城这地方有这本事的,无非知州一家。

然后她把最后两份取来看了看,其中亦有一份圆熟的欧体,只是诗写得寡淡了一些。

顾女官把寡淡的那份放在下边,这一样题目四样诗品,各有所得,于是笑道,“大师属意于谁?”

……

次日,顾女官将这这选出的四份诗作交予褚夫人,并说会择日另请这是四位来府相见,并与方圆大师一谈。

褚夫人得知女儿是第一份,顿时觉得单论那三人的诗作,大概都是为女儿陪衬,承诺等到晚间一定要同丈夫说说,年底定给万山寺捐足够米粮,心情雀跃着应承了接待事宜。

“这倒不必了,我用自己的名帖便可,无需惊动后院诸人,由我派人将四位小姐直接引至方圆大师的院子即可。”

顾女官淡淡婉拒,大概看出来褚夫人心中所想,“夫人随意即可,此事不必太多注目。”

等褚夫人离开后,顾女官身边的小宫婢笑着说,“这知州夫人也是高门出身,怎的连个规矩都不懂?连我都知道万山寺在佛宗的地位,她却不知,以为有点钱就能支应万山寺主持?真是叫人意外。”

“你跟着我自然会知道,知州大人多年不在中枢,褚夫人不懂也不意外。”

顾女官把其余三份帖子准备好,叫人送去三家。

其中有一份被送到了叶家。

正在自己闺房做功课的叶简听闻顾女官又有帖子送来,心情稍乱,不满的心情叫她实在写不下字,搁下笔就往母亲那边去了,在正院外瞧见大伯母身边的丫头在那边探头探脑,眼中不喜,鉴于小乌才和人打架,硬是装作没看见径直进了院子。

是顾女官身边的贴身之人送来的。

“正好你来,”杨氏将帖子交给她,想到丈夫的话,微微皱眉,“里面只请了你,我与你大伯母都不在应邀之列。你若是不想去,回了便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