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角色扮演没有演技,全是感情 > 第21章 第 21 章

角色扮演没有演技,全是感情 第21章 第 21 章

作者:长鲸一剑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6 23:52:19 来源:文学城

珲州县板荡镇石桥村后山,有条青色的深潭,传闻是数百年前一反王藏兵马军备挖的,经年累月雨水堆积,成了不知道多深的深潭,姚家就在深潭边百步左右。

姚家长子姚宜舟岁十七,底下有五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弟弟,父母前二年死在山洪下,留下兄弟六个艰难度日。

长兄为父,年仅十五岁的姚宜舟挑起家庭的重担,艰难养育弟弟们,虽然年纪小,却什么活都做。可即使如此,家里也穷的揭不开锅。

“阿哥,我不去上学了。”十四岁的姚俊把书包往竹篾上一放,拿起柴刀削着竹笋皮,“二婆说让我跟她一起做染料,挑到镇子上去卖,能给小三小四他们攒下读书的钱。”

“说什么傻话,学堂能收你是爹娘拼了命换来的。”山里人读书不易,像是姚家这样贫寒的家庭,往往是举家供一个孩子读书。

“总之我不去,唐先生已经暗示我了,如果拿不出束脩来就回家去,我怎么好继续呆下去,不如攒一二年钱送弟弟们……哪个去,我瞧着他们都挺聪明的。”

“那都是小聪明,哪里能读书。”姚宜舟苦口婆心,“我这日子攒了十几块钱,七七八八的,等卖了家里的羊羔差不多够了,你莫要担心钱。”

正在这时,屋外头传来徐婆婆的声音,嗓音高亮,“大山子在吗?”

姚宜舟放下斧头,用汗衫擦了擦脸,走出门。徐婆婆是知名的媒人,只是从来不上姚家的门。

屋外站着的女人穿一身蓝布,脖子上手腕上戴银色铃锁,走起来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她一瞧见姚宜舟便眉开眼笑,“怎么出来的这么慢,喜鹊都飞了,我可是有大好事来找你。”

姚宜舟甚少和女人打交道,尤其是嘴皮子利落脸皮厚的大嫂子,说话不算还要上手摸他几下。

徐婆婆打量着姚宜舟,看他健硕的跟大山一样的身板,浓眉大眼,古铜色的皮子,没挨上呢就能感到勃勃生机。

“徐姨请坐。”

徐婆婆立刻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掏出一把瓜子嗑了起来,“嗳,你怎么不问我是来做什么的?”徐婆婆眼尾一挑,钩子似的盯向姚宜舟。

姚家的一帮小萝卜头藏在门框后伸长脖子往这边瞅,小五机灵地说:“徐婆婆是来给阿哥说亲的吗?”老二姚子巍摇着头,“不像,娶老婆可是要聘礼,咱家咋拿的出来。”

姚宜舟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

“真是个木头墩子。”徐婆婆说,她声音媚中带尖,往地上扔了几片瓜子皮,“我是来给你说亲的……”

“我家的状况——”

“嘿,你家的状况哪个不知道,我却不是来给你说女人的。”

姚宜舟瞪大了眼,一张面皮蓦地涨红起来。

徐婆婆看他惊的不成样子,拍着大腿“哎哟哎呦”地笑起来,“这么惊讶干什么,我可是听人说,男人的滋味比女人好多了……”

姚宜舟哪听的这种话,像他这样的山里娃,别说荤话了,就是充楞的素荤也不曾听过。

“我不行,我真的不行。”

徐婆婆不爱听了,“行不行,没到了被窝里,人没摸着,怎么知道不行!何况,对方可是大户人家的少爷,没准还轮不上你呢,我接到了任务,要说个踏实俊俏的后生上门,可不一定是你,但是我瞧着,你的机会最大。”她说着拉住姚宜舟的手腕,往那结实的手臂上拍了拍,“这等好事,傻子才往外推。”

“你家这么多个兄弟,这几年都是灾荒年头,山里虽然吃喝不愁,靠山吃山,可你不是想送几个小的去学堂吗,哪怕读个一二年,认识几个字,会数几个数,也能在镇子里当个伙计,可不比烂在大山里强出十倍来?说不定,还有别的造化呢。”

这话可说到姚宜舟心坎里了,他嚅嗫着,“啊”了“啊”,徐婆婆也不着急催促,只管嗑瓜子。

“姨姨能仔细说说吗?”

徐婆婆露出了然的笑来,却不带半点轻贱,“男人说男人也不是稀罕事,你也别多介意,被窝里一钻都一样……”

见着姚宜舟又臊了,她正经道:“这可是鼎鼎有名的邵大善人家的大少爷,比你大五岁,可是喝过洋墨水的,人长得和……那叫什么竹子什么玉?好看的和画里出来的似的,邵大少爷说娶不得闺女,不耽误人家,邵大善人不得已只好招赘,珲州县的媒人都动起来了,我收到消息,可不第一个想到了你,论起来,我还是你出了五服的表姑婆呐。这等好事千万别便宜了外人,你要是同意,趁早与我去县里见见邵大善人和邵大少爷,成与不成,表姑婆我,可不敢与你打包票。只是,但凡去相看的,邵大善人都给半袋子细粮当路费,去了也不亏,你要是不乐意,你家小二子呢,也十五六了,鲜嫩的年纪,没准机会更大呢。”

一听这吃人不吐骨头的表姑婆打上阿弟的主意,姚宜舟连忙把高大的身子一侧,挡住徐婆婆窥视的目光,“阿弟虚岁才十五,实岁刚满十三。”

“要不说山里的娃娃就是皮实,我瞧着个头也不矮了。”

姚宜舟觉得徐婆婆瞧他们兄弟的眼神和猪倌看圈里的牲口没区别,定了定神,“那我收拾收拾。”

“那好,我就住在里正家,你明个早上去找我。”

这一夜,姚宜舟就没合过眼,他年纪小,偏偏阳气旺盛,第二天脸上就钻出两个红红火火冒白尖尖的痘,徐婆婆见了,噗嗤一声,暧昧道:“昨个想什么了?”

姚宜舟半点没听懂,他搔了搔头,背上背着个打了补丁的包袱,他早起烙了几张大饼,自己带上两张,剩下的留给阿弟。他下山去村里天还没亮,昨天和二弟说要出门,却没有说理由,实在是开不了口。

徐婆婆赶着驴车出了村,驴车每晃动一下,姚宜舟的心就跟着咯噔一次,他反复想,那留洋过的大少爷是何等人物,决计看不上他,他又何必想恁多庸人自扰,还不如想想半袋子细粮,些邵有一二十斤?换成小米能有六十斤?不了,还是留出三五斤给阿弟尝尝,剩下的换成小米。

到珲州县的两个时辰,就在姚宜舟想着二十斤细粮中渡过了,等徐婆婆喊了声吁~驴车停在一座新起没几年的五进院落,黛色的青瓦,红砖之间的缝系用米浆粘合的结结实实,米黄色的三合土打的地基,上铺着雕花的青砖,斗拱下刺绣云纹的大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无不显示出邵家的富贵。

这样的门面,姚宜舟别说进去了,见都没见过。

“看傻了眼?邵大善人可是珲州县的首富,哪怕是到了晋商跟前也是半点不差。”她跳下驴车,没去敲正门,而是握着角门上的铜环敲了敲。

“来了来了!大早晨的,谁啊!”一中年白胖门房模样的人双手插在袖口里,把门打开一条窄缝望出来,“您是哪位?”

“我是板荡镇的媒人,姓徐,双人徐。”

门房的目光从徐婆婆头顶穿过,直勾勾落在姚宜舟身上,那目光像一把刀子,扎进他眼睛里,还没等他从那双被肥肉挤得尤其小的眼睛里看出什么来,角门大开,门房侧身站着,“二位快请。”

徐婆婆垫着脚,缩着腹,下巴微抬的走了进去,她的举动,让姚宜舟想起了每半年带些稀罕货进村的货郎,石桥村人,能去镇子上的都得是叫得出名字的人,大多数女人都没离开过村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从娘家村到婆家村,十里八村,总有些大小姑娘和货郎跑了的,那些货郎,带着村人从没见过的货进村时,和徐婆婆此刻的神态动作差不离,他没读过书,自然不知道这有个词形容,叫待价而沽。

徐婆婆带着好货上门的消息,穿过三道门,立刻传到了邵家老爷,邵大善人邵买樵耳中。

门房喜滋滋地说:“这些日子媒人们带来的后生都不如这一个。”

“真有那么俊?”

“简直是山沟沟出了个金凤凰哟。”

“阿巍醒了吗?快去喊他,翠环!”

一个十**岁的丫鬟立刻朝东厢房跑去。

“大少爷,大少爷!”

丫鬟叫了几声门,里面才传出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不一会,一个穿月牙白里衣,身材腿长,眉目俊秀的男人推开门,道:“什么事?”

“媒人带着后生上门了,老爷喊你呢。”

邵经纶面上浮现些邵不悦,他系好外袍的盘口,“告诉我爹我知道了。”

丫鬟一跺脚,匆匆跑回去复命了。

一连走过了三道朱红色大门,才到正厅,他的包袱放在驴车上了,万一有人经过给拿走了怎么办,想着他被门槛绊了一下,撞在徐婆婆背上。

“哎哟!”这一下撞的真不轻,徐婆婆也是个场面人,当下就高声笑骂道:“好侄孙,再慌神也别乱了手脚,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邵买樵跟着大笑,“好后生,别紧张,人都有这么一回。”说着,他眼光毒辣地把姚宜舟打量一通,模样长得真是好,人看着忒老实,衣服浆洗的发白,家境贫寒……一条条的,邵买樵将姚宜舟分析了七七八八。

坐下后,按照惯例,姚宜舟只当个隐形人,一句话不说,由媒人和家老交谈。

徐婆婆开说姚家的状况,半点没隐瞒,听到姚宜舟父母双亡时邵买樵又喜又为难,听到他家还挂拉着弟弟五个,最小的才五岁,嘴角都耷拉下来了,有道是父母双亡的长女难嫁,父母双亡的长子更不好结亲,说好了上门,难道能放着亲弟弟不管?这样的人,他邵家还真不敢要。

“虽然父母不在了,看石桥村里头,沾亲带故的,这孩子亲姨母亲娘舅都在呢,便是没出五服的亲戚就有小几十口子,只要给些粮食,便能帮着照顾,一年半载回去看看……”见邵买樵沉吟着,徐婆婆立马改口,“便是三年回去探亲也是使得,左右都是男孩子,放着不管也能长大。”

听到这话姚宜舟有些急了,怎么能呢!别说一年半载不回去,便是一旬不回去也不成啊,他想开口却又不敢。邵买樵虽然和徐婆婆说话,但余光却一直在姚宜舟身上,见他笨嘴拙舌的,知道是个嘴糙的,他那儿子性格冷清,油嘴滑舌是一点没有,再说个笨嘴拙舌的,岂不是两个锯嘴葫芦并排一声不吭吗。

话是这样说,可如果换成个能说会道的,他也不放心。

这年头,老实人未必靠得住,靠得住的未必老实,谁也没火眼金睛,能从皮肉直看到心眼里,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谁知道心是黑是红。

邵买樵往门口瞅了瞅,有一会了,邵经纶还没过来,邵老爷朝翠环使了个眼色。

又要去催?翠环塌着肩膀朝东厢房走去。

又是一阵敲门声,邵经纶刚洗了脸,正擦拭着眼镜,门外敲门声急促起来,他才开门。

见着人了,翠环脱口而出,“少爷!你换新衣服了!”

方才应门时还是去年做的褂子呢,这会却换上了洋人的衣裳,叫什么来着,西服马甲!正别说,比褂子好看,腰线都出来了,翠环捂着嘴笑,邵经纶敲了她一下,“休要作怪。”

他跨过门槛,合上门,跟翠环一道往正厅。

刚到门口,他就听到一道声音:“邵老爷,我哪配得上大少爷。”

说着配不上,话语里确实说一千道一万的不愿意。

然后是女人压低了声音的斥责,“瓜娃子,你急什么。”

那人语气急了,说:“说好了的,我来看过,拿了半袋子粮食就走,怎么还要留下!”

“瓜娃子,那是姨婆匡你的。邵老爷看上你,你还想走,看见邵家的家底了没有,拔根腿毛都养活你全家,这等好事,不为你自己想想也为你全家想想。”老女人的声音变得凌厉起来。暗含了三分威胁。

那人不说话了,怕是心中剧烈挣扎。

邵经纶一声冷笑,迈进正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