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姜帅 > 第4章 武考

姜帅 第4章 武考

作者:鸣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01 13:16:50 来源:文学城

姜严著起身一看,果然是碰上了行经,只感觉整个人头重脚轻,腰酸腹坠。

这日刚好郡公旬休在家,见她迟迟未起,亲来梅香院看视,才知道她月客至,气滞血瘀,命人煮了益母草鸡蛋汤来,又吩咐人泡冰糖山楂给她喝,一时又叫人去抱汤婆子。

姜严著见她忙前忙后,笑道:“姑妈莫忙,没有这么娇气,等我再睡一个时辰,起来依旧生龙活虎。”

郡公听见她这样说,在她床前绣墩上坐下,拉着她的手正色道:“女子行经乃天经地义,这不是你的弱点,不需要这样羞于启齿。我知道你素来要强,但要强也不应在这上头,难道女子都该在行经时强忍不适,只当作没有这件事才能算是个好的吗?”

姜严著听了如醍醐灌顶,认真地点了点头。

郡公见她听进去了,笑道:“再说这‘娇气’二字也不当的很,古人偏要将这‘娇’字加上一个‘女’字旁,只道女子就是柔弱不能吃苦的,却不知道我们每月行经失血的苦楚,也不懂得生育的痛苦,年月长了竟连我们自己也想要遮掩这些苦。细想一想,我们这一生要承受的,不比男人强远了?怎么就将这不能吃苦的字眼写做‘女乔’?依我看,不如生造一个字,写做‘男乔’,我看很有些男人,一遇伤痛就要死要活,倒和这个字相配得紧!”

一番话毕,姑姪两个笑做一团,姜严著顿觉爽快了许多。

郡公见她好多了,站起来笑道:“好了,我也不在这里吵你了,你且歇着吧。觉得好些了就起来走走,到我书房里来,我们说话。”说罢径自去了。

姜严著喝过送来的汤水,抱着汤捂子又睡了一觉,醒来感到气血通畅,已无碍矣。

她也并未着急起身,坐在床上还想着昨日姬燃的话。

她与姬燃是幼时起的挚友,深知姬燃情性,虽然面上总是笑吟吟的,实际心思无比深沉,心里话轻易不与人道。

昨日酒后这番话,已是极为反常了,她若再追问,姬燃必然也不会细说。

思量片刻后她打定了主意,起来梳洗后换了衣服,往郡公书房来。

此时郡公正独自在书房练字,见她来,放下笔笑着招手道:“气色见好了,过来坐。”

姜严著在窗边椅子上坐了下来,有执事人送上姜茶来,转身退了出去将门关起,书房内只有她与郡公二人。

郡公拿着一封信,走过来在她身旁椅子上坐下来,说道:“中秋过后,武举开考,前些日蜀军嬴都护曾来信和我说,以你的能力,虽不敢保状元,但拿三甲犹如探囊取物。”

姜严著喝了口茶笑道:“嬴都护惯是这样爱夸大的。”

郡公又道:“如今科举,不管文举还是武举,都多少沾带些关系,已不似从前公正了,尤其武举舞弊之风更盛。我原想着,有我在朝中打点,你哥哥又在兵部,再怎样也不至于影响到你,保你得三甲进禁军,没有什么问题的,但…”

郡公迟疑了片刻,将信递给她,她接过来拆开一看,竟是她三年前,射杀蜀军同袍嬴华风的督察简述。

郡公忧愁地问道:“我的儿,此事果真么?”

她将信纸折好,低头道:“是真的。”说罢欲言又止,半晌只叹了口气。

郡公并未追问,只是叹道:“我知道你必定有苦衷,否则嬴都护也不会保下你。”

姜严著神色严肃地说道:“姑妈,有人很不想我去禁军。”

郡公惊问:“这是怎么说?”

“昨日我去随园,发现晋王那里有不少执事人,是被人安插进去监视她的。”随后她又低声道:“皇上防她甚严。”

郡公思忖半晌:“我只道皇上是有意在观望,不曾想他们之间芥蒂这样深。”

姜严著道:“此中必定还有隐情,我们做臣子的,不好细探皇家密事。只是我们和晋王关系这样密切,时时有人盯着,这信就是威胁,禁军绝不能去了。我准备给大祖母修书一封,武举过后我回蓟州,到燕东军去。”

郡公听了缓缓点头,姜严著的姥姥姜老太尉虽已致仕,但仍是燕东军背后的掌舵人,所以这也是一条以退为进的好法子,只是想她才回来就要走,心中不免生出许多不舍来。

二人一时都沉默了,各自沉思,忽听有执事人在门口禀道:“大哥儿回来了,在外求见。”

郡公答道:“叫他进来吧。”又回头和姜严著说道:“你哥哥因武举将近,旬休也得去衙门应个卯,今日武举办法想是已最终确定了。”

原来自周朝武皇创立武举,至今数百年,到本朝虽也都是相差无几的内容,但仍需在考前重新制定应试办法。

姜陶岭现是兵部武库司的侍中,所以也需要参与武举应试办法制定,他进到书房内,看到姜严著也在,笑道:“大妹妹果然在这里,武举办法定下来了。”

随后走到案前说道:“今年武举仍是七项,文试、平射、步射、马射、马枪、格斗、械斗。依次递进考选,前面五项若有一项得了次等,接下来的考试就无需参加,直接视为落榜,后两项用来排成绩名次。八月廿六文试,九月初三平射和步射,初五马射和马枪,初七格斗,初十械斗。”

姜严著听了点点头:“和我预料中也差不多。”

郡公走上来拍了拍她的肩道:“其他的先别去想了,专心备考吧。”

第二日衙门散班后,姜陶岭来到梅香院寻姜严著,递给她一份武举应试文告,上面写了每一项考试的流程和标准,另外又递给她一把弓,说道:“这是十力的弓,三场射箭考试都是这个规格,这把就是考试用的,你拿着练练手。”

姜严著没有去接,皱眉问道:“拿考试弓练手,这不算舞弊吗?”

姜陶岭笑道:“放心吧,今天开库分发,人人都有,文试前还得交还回去呢。”

她听到后才放心收下,二人又说了一回话便散了。

此后十余天,姜严著只专心准备武举事宜,每日晨起看两个时辰兵书,随机选议点写一篇策论,下午在郡公为她临时开辟的场地练习。

射箭上她是好手,考试规格和标准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她并未因此轻视,仍尽全力准备着。

中间只有中秋节休息了一天,大嫂嫂巡盐未回,姜云璎在随园陪伴晋王,所以鹿园的中秋还是只有郡公同妫云氏,带着姜陶岭和姜严著在花园赏月吟诗,也算一个小小的团圆。

到了八月廿六这日,姜陶岭提前和衙门告了半日假,亲送姜严著到文试考场。

文试的考选范围出自七大兵书,即《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

姜严著翻看考题,前半部分是七部兵书中的基础问答,后半部分两篇策论,议点分别出自《孙子兵法》的军争篇,和《六韬》中龙韬的选将篇。

这些问题和议点都是她惯熟的,没花多少功夫,笔翰如流,一气呵成。

不到两个时辰就全部完成了,交了考卷,在座位上坐到散场。

走出考场正见到姜陶岭已散了班在门口候她,见她出来上前问道:“如何?”

姜严著自觉满意,但又不知是否会有人在阅卷时从中作梗,只含混道:“应该总不至于得个次等。”说罢与表兄二人一路说笑回鹿园不提。

五日后九月初二文试放榜,甲乙丙三等,分三张榜文张贴在兵部告示处。

一早郡公就派遣了执事人去看榜,那人在甲等榜单上看到了姜严著的名字,一路小跑回来报喜,到梅香院敲门时,她睡回笼觉才起。

看见那执事人兴冲冲的,她笑道:“什么天大的喜事乐成这样?”

那执事人将文试甲等的结果告诉了她,她点点头:“知道了,还得辛苦你再跑一趟。”

她回身拿块小银饼打了赏,说道:“再去榜上找个名字,姞项玉。”说罢又细细在手上描给他看是哪几个字。

不一时那人又跑了回来,笑道:“这人的名字在乙等榜上。”姜严著听了十分开心,又递给他一块银饼。

那执事人笑着凑上来问:“大阿姊还让我去瞧谁?就再跑个十趟八趟我也情愿。”

她笑着踢了他一脚:“美得你,还想赚几趟银子?”

那人也笑道:“不敢不敢。”拿着银子欢天喜地去了。

第二日她没让姜陶岭送,独自来到射箭场参加第二场考选,这日是上午考平射,下午步射。

平射即站立不动射靶,一个三尺宽的圆形箭靶立在人前方三百步处,靶心是一个三寸宽的小红点。

平射需要连续射击五次,击中靶的不同位置有相应的分数,积累起来用做格斗场的对战名次,五次需要全部中靶,脱靶一次即视为次等。

姜严著注意到,武举射场是女男分开的,她一进大门就直接被引到了女子射箭场,入口处写着:坤场。

等了约有一个时辰才轮到姜严著,她向来出手迅速,接连五箭,无一虚发,箭箭正中靶心。最后一箭射中时还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旁边监试御史笑着向她说道:“你是今天第一个连中五次靶心的。”

到了下午步射,难度比平射高一个层级,共十个靶,射程和靶的尺寸与平射完全一致。只是需要一路边走边依次放箭,前面五个靶在左侧,后面五个靶在右侧,所以需要应试者做到左右手都能开弓。

步射允许脱靶一次,超出一次者视为次等落榜,中途要持续前行,停下者亦视为落榜。

这次轮到姜严著时,她又已等了一个时辰,加上中午在考场又没甚好茶饭,此时已生出许多烦躁来。

她拿了弓箭在考道上快步走过,左右开弓,顷刻间就结束了考试,仍是全数射中靶心。

有了上午的先例,这次结束时周围人已淡定了许多,只是目送她拿了成绩单子,大跨步走出射箭场。

出来时她正巧遇到蜀军的一个同袍,二人寒暄了好一阵,一同走出射箭场,准备找家酒楼吃些东西。

刚至场外,男子射箭的乾场也涌出了许多人来,姜严著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喊她:“见微!”

[1]“武皇”,指武则天,历史上武则天于长安二年首次开设“武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武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