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江梅引 > 第146章 茉莉竹荪

江梅引 第146章 茉莉竹荪

作者:仓鼠大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12-26 02:08:38 来源:文学城

淑妃带人离去后,皇帝并未歇息,命戴永春掌了灯,批起奏折来。戴永春奉上食盒:“陛下,方才淑妃娘娘临去时把这个交给小人,说是给陛下备的宵夜。”

皇帝头也不抬:“赏你。”

戴永春哭笑不得,硬着头皮道:“淑妃殿下还说,今日司苑司暖房送了两盆才开的茉莉花,她想着陛下总念叨茉莉竹荪这道菜,便学着做了,请陛下品尝。”

皇帝本有些心不在焉,偏生听进去了“学着”二字。他叹了口气:“难为她一片苦心。只是,英娘以花入菜的手艺与雅趣,又怎是旁人学得来的?”

“英娘”二字一出口,戴永春连大气都不敢出,只恭敬奉上汤盅。皇帝低头一看,是淑妃一贯的家常做法。汤色金黄透亮,散发着油脂浓香;竹荪莹白舒展,又有枸杞、红枣点缀其间增色。汤中还放了几朵怒放的茉莉花,鲜美中更添一缕清气,消油解腻。一旁的碟子里,配了三块梅花状的米糕,清甜暄软。

皇帝微微摇头,接了汤匙,略尝了两口,便示意戴永春撤下去:“若淑妃日后问起,你知道该如何回话。”

戴永春忍不住劝道:“陛下今日晚膳只进了半碗山药香稻粥和三片酸辣翠瓜条。既要彻夜批折子,还是再进些汤水吧。淑妃这汤,很是费功夫。”

皇帝瞥了他一眼,道:“再传一碗粥来。淑妃服侍用心,赐羊脂玉如意一柄,不必来谢恩了。”

戴永春怎会听不出皇帝不悦之意,连忙收拾了盘盏,躬身退出殿外。

戴永春走后,皇帝遣去宫人,又从荷包中取了一枚梅花香饼投入香炉。香雾渐起,消弭了殿内饭食的味道。

皇帝喃喃道:“鸡脯子肉去筋,细细剁作肉泥。清鸡汤烧滚,下入肉泥、竹荪段、鲜姜拧出的汁子,以小火慢煨一个时辰。再取茉莉花苞十朵,以茉莉香豆粉净手后,缓慢将花苞揉开。待汤煨好,撇去浮油,盛入盖盅,再撒入茉莉花。除了她,又有何人愿费几个时辰的细碎功夫在一碗汤上……?”

皇帝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苦笑:“不,自然是有的,只要朕喜欢,哪怕三天三夜,都有人前赴后继地去做,为荣宠,为官爵,为富贵。只有她,从无所求。”

皇帝思及往事,神色越发沉重,沉默半晌,扬声道:“戴永春!”

戴永春本守在门外,闻言忙进来:“陛下。”

皇帝肃容道:“去查她进宫是何人安排,所为何来。还有,派人暗中盯紧慈安殿和披香殿,莫让人动她分毫。”

竹苓赶到拾翠殿时,思茶和念酒等人正急得团团转。一瞧见竹苓进来,她二人忙一左一右地把竹苓拉去德妃榻边。

竹苓一瞧,德妃面色如常,并无醉酒酡红,却怎么叫都叫不醒,显然并非醉酒,而是被下了药。

竹苓嗅觉极灵,敏锐地察觉到卧榻附近有一缕若有若无的暗香。她假托取物,过去看了一眼,发现香味的源头是一枝快燃尽的宫烛,此刻早已熄灭。她环顾四周,寝殿内灯火通明,所有点燃的宫烛,都是一般长的。

竹苓心知反常必有蹊跷,只怕是拾翠殿内有人生了二心。然而此刻贸然点破,敌暗我明,只怕不利,于是便压下心头疑惑,吩咐道:“不妨事,娘娘不过是醉得厉害,我开一服醒酒汤,煎好服下便可醒转。”

思茶忙拿了方子去煮醒酒汤,念酒等人也被竹苓支出去准备热水,殿内再无他人。竹苓从袖笼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针包,利落地为德妃施针。

将近天明时分,德妃才徐徐醒转。看见竹苓,有些愕然:“本宫……怎么了?”

竹苓眼神微微往四周一瞟,道:“娘娘醉得厉害,酣睡不醒。奴婢已为娘娘开了醒酒汤。”

德妃何其聪敏,立刻从竹苓的眼神中明白了其中蹊跷,强撑着精神对众人道:“没想到本宫酒量大不如前。你们也守了一夜了,且去歇息吧。竹苓姑娘还请留一下,本宫久卧头疼,你可有法子?”

竹苓心领神会:“奴婢擅推拿之术,愿为娘娘解忧。”

待人散尽了,德妃才含笑道:“本宫没看错你。”

竹苓道:“娘娘谬赞。医者本分,不敢居功。还请娘娘把昨夜所饮之酒给奴婢一观。”

德妃抬手一指贵妃榻旁摆着的琉璃酒壶:“不过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昨日陛下新赏的。本宫素来酒量好,不过三杯两盏,绝不至于大醉。”

竹苓细嗅一番,心下已有计较。她把那蜡烛取来呈给德妃,道:“娘娘,酒无毒,是这蜡烛有古怪。其中巧妙地掺了安神香药,燃烛起效,火灭则只有微弱香气,难以觉察。下药之人似乎并无害命之心,并未掺入毒物,也并未点燃太久,或许只是为让娘娘好睡。”

德妃只觉好笑:“这么说来,这倒是个好心的内鬼了,本宫还得赏她一片忠心。”

竹苓肃容道:“娘娘好睡,宫中夜生变故,自然惊扰不到娘娘。这才是下药之人目的所在。”

德妃变了脸色:“难道昨夜……”

竹苓点点头,将昨夜之事尽数禀明。德妃冷笑道:“好个顾芸芸,怀的竟是这个心思。既带走了人,给陛下卖了好儿,还反手给本宫扣了一个酗酒误事的帽子。想必这内鬼早就在本宫寝殿里守着药蜡伺机而动,但凡本宫要与她争什么,便送本宫一场黑甜好梦。”

竹苓端详那蜡烛,总觉眼熟。她八岁进宫,被分在内库听差,对宫内蜡烛形制颇为熟悉。德妃宫中这枝残烛虽然烧得只剩两寸长,满布红泪,却能看出蜡身雕龙画彩,正是只有帝后宫中才可使用的龙纹描金彩烛。再看底部,刻有“景兴二十九年制”“昭阳殿”字样。

竹苓不由沉思。昭阳殿是先帝纯嫔的殿阁,更是如今宫中的忌讳。她在内库当差时,曾听老嬷嬷讲,当年先帝宠爱纯嫔,又偏信“祥瑞”之说,纯嫔有孕后,先帝便以龙纹彩烛专赐昭阳殿,以示荣宠。此事传至朝野,老臣纷纷上书,吵得沸反盈天。孩子未出世时先帝便欲晋纯嫔为纯妃,众臣重提彩烛之事,以此跪谏专宠误国,把先帝气了个倒仰,这位分便未晋成。先帝宾天后,太后以睹物思人、哀思难已为由,在宫中禁用此烛。

竹苓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凉。还好自己方才未捅破窗户纸声张起来,否则只怕此刻德妃就要大祸临头。她立刻将彩烛之事禀明德妃。

德妃本以为蜡烛中掺安神药不过是微末伎俩,万不曾想还有这般关窍在里面。她抚着蜡烛底部的字痕,面色沉了下来: “顾芸芸好大能耐,竟能弄来这等好东西!本宫若追究,这彩烛被人认出来,既违宫规,又触太后逆鳞,陛下也保不得本宫!今日之事多亏了你,本宫他日必为你得偿心愿。”

事已至此,这“酗酒误事”的黑锅,德妃也只得默默认下,去淑妃宫中要人之事也不好操之过急。二人一番商议,还是决定让竹苓先随江流春同去披香殿,随机应变。

送走了竹苓,德妃盯着那彩烛,沉吟道:“景兴二十九年……可真是个有趣的年份……”

她起身把蜡烛放回原处,扬声道:“来人,给本宫梳妆。”

方才她已在心中迅速将披香殿之人捋了一遍。平素能进寝殿服侍的,不过思茶、念酒,还有去岁才拨来的宫人听蝉、寻香。思茶、念酒是她从母家祝氏带来的陪嫁侍女,全家人的身契都在祝夫人手中捏着,又是一起长大的情分,绝不可能有二心。若有内奸,也只能出自听蝉、寻香二人之中。

思茶、念酒、听蝉、寻香四人此刻都候在殿外。听里头唤梳妆,听蝉、寻香二人便应声而入。听蝉有一双巧手,梳得好发髻,总被别宫妃嫔请走梳头。德妃与六宫交好,听蝉功劳不小。寻香则是司妆宫人,脂粉调配、采买都是她一手操持。

德妃任她二人装扮,见她二人面色如常,便闲闲地道:“今日阴得很,多点些灯烛来。”

听蝉正梳髻,腾不开手,寻香便起身去拿火折子:“娘娘,婢子去领些新式样的宫烛来,燃起来更亮堂。”

德妃把玩着妆台上放着的口脂盒子,上面画了草虫,似是螳螂捕蝉的图样,颇有些野趣。她并不抬头,只道:“只拣屋里有的点来,不必费事。”

寻香犹疑一瞬,便应声而去。德妃从镜中观察,果然不出所料,寻香唯独留了那截彩烛未点。德妃不动声色,支使寻香去传早膳。

寻香的脚还未踏出殿外,德妃吩咐听蝉:“榻边本宫记得有半截残烛。”

听蝉乖觉,忙起身去拿火折子。寻香三步并作两步拦住了听蝉,不动声色地拿走火折子藏在背后:“娘娘,残烛光微,恐伤眼睛。请娘娘略等片刻,奴婢这就去领新的来。”

德妃还未说话,听蝉忙轻推了一把寻香,低声提醒道:“你今日疯魔了不成?这是娘娘的意思!”

寻香不为所动,赔笑还要再劝,话头却被德妃洞悉一切的眼神堵在了喉咙里,冷汗簌簌。

德妃轻叹了一口气:“你跪下吧。你本不是个糊涂人,有什么说什么,本宫便给你留条活路。”

寻香面色苍白,惶然看着满室烛火,猛然“扑通”一声跪下:“奴婢家人在淑妃手上,求娘娘救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