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啥?”贺老黑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差点没有脱窗而出:“你、你要给村里投资?”
贺美嗯了一声,脸上的表情充满了理所当然。
“正确的说是我能给你们拉来一笔投资。”贺美淡淡地说道:“十万块……若是效益好了……有可能还会追投。”
十,十万块……
贺老黑闻言顿时倒抽一口冷气,整个人激动的快要晕过去了。
贺美这次回来,的确就是为了这件事情的。
一来,贺家屯是她的家乡,她支援建设家乡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二来,贺美可是还惦记着贺家屯后面的那座大黑山呢。
可要是贺家屯发展不起来,她就是想开发宝山也困难啊。
贺美也不客气,当着父兄二人的面,把自己的计划给大致说了一遍。
“想要富先修路,咱们屯到县城的路,一定得修,不然的话,无论什么作物都运不出去。”
修路的费用,贺美计算过了,先修一条石子的,浇上层沥青,成本大约可以控制在四万元左右。
“至于投资的项目。”贺美竖起了自己的两根手指:“一个是养猪,另一个是种黄烟。”
养猪的好处不用细说大家都知道,而种植黄烟,是因为这里的土地很适合种植烟草,而且也有种植烟草的传统,在原身小的时候,就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在清朝的时候,他们这就有很多人种黄烟的,据说种出来的烟草连京城里面的贵人都是有人抽的,只不过来后来改朝换代,这门生意自然而言地也就断绝了。
黄烟价格固定,对一些自然灾害有一定成都的抵抗性,更何况论收益是绝对要比种植粮食要高许多的。
然而,贺美的提议刚一说出口,就遭到了贺老黑的拒绝。
“不行,不行,万万不行。”老头一改刚才的兴奋,整个人瞬间变得谨慎了起来,他表示,农民的本分就是种植粮食,不种粮食来年大伙吃什么?不种粮食怎么向上级公社交代。况且现在政策上说是要改革,但到底怎么改,这改革能持续多时时间,会不会没两天就恢复成“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这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简而言之一句话:风险太大。
贺美其实挺理解老头内心里的忧虑,于是也开始耐心讲解了起来。
“第一,不是全村都种黄烟,可以利用空余的土地,先进行试种,第二,政策上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屯子里面消息闭塞,你们可能还不清楚,现在国家是支持农村搞创收的,不信的话你们看看我带回来的这些报纸……”
贺美显然是早有准备,很快地就从随身的行李袋中拿出了一摞报纸。
那上面有关于中央会议的,有关于各种政策法规的,前两者比较深奥,可能不太好理解,但其中一张报纸上登的确是某农村集体包池塘养鱼,结果大丰收,村里人人致富的新闻。
不仅有文字,还有照片呢。
黑白色的纸面上,人们个个笑逐颜开,在他们的腿脚旁是一筐一筐还在不停扑腾着的肥鱼。
丰收的喜悦气息简直是扑面而来。
贺老黑果然不说话了。
“爹,我觉得小美说得没错,现在时代不同了,正是该领着大伙好好干一场的时候。”作为在外面大大开过一回眼界的贺大庄显然最容易接受贺美的思想,只看他挺大的两个眼珠子因为兴奋变得都有些充血了起来:“咱不应该在过着以前背朝黄土面朝天,辛苦一整年,兜子里面却攒不下几块钱的日子了,咱应该领着乡亲们致富,像城里人那样过上真真正正的好日子。”
贺老黑抬起头看了眼满脸兴奋与希冀的儿子,又看了眼旁边一脸微笑笃定的女儿,最终,他长长的叹了口气,摆了摆自己满是褶皱的大手。
贺大庄见状脸上忍不住露出一抹兴奋的笑容,并且狠狠地捏了下自己的拳头。
如此,搞定了老父亲的兄妹二人彼此对视也一眼,然后开始热切地讨论起接下来的计划。
贺美说:“既然是集体致富,那所有人多少都得拿出些本钱来,就当是入原始股。”
贺大庄脑袋一点:“好!就以家庭为单位,本钱出的多的,年底的分红就多,本钱出的少的,年底的分红就少。”
“嗯!你开动员大会的时候要跟大伙说明白。养猪场开起来不是个人的,而是大伙的,公家出大头,村民们出小头。而且厂子开起来后,会公开招募员工,大家到时候可以积极报名,村里择优录取。”
贺美他们现在说的这些事情如果放在其他的地方绝对会困难重重,别的不说,光是让本就贫苦的村民们掏钱,这就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但是,在贺家屯这种情形却又完全有所不同。
归根结底,大伙信任贺美,或者说信任贺老黑这一脉。
只要他们登高一呼,在屯子里必定会有人大力支持。
怎么建养猪场,怎么和公社领导沟通争取上级支持,怎么购买良种猪仔……
兄妹两个整整讨论了一个下午,而越讨论,他们对彼此的信心也就越足。
贺大庄发现,妹妹基本上已经把未来的蓝图给勾画好了,方方面面都想的非常周到的那种自己只需要照着步骤做就可以。贺美则是发现,她大哥外出一趟,的确长进不少,别的不说,光是这种对事业的干劲儿就充的足足的。
“行了,你们两个也歇一会儿,都出来吃饭吧!”最终打断了这般热情讨论的是嫂子汪萍就见她轻轻地瞪了眼自己的丈夫,然后拉着贺美地手说道:“看你说话说的,连嗓子都变哑了。”
贺美闻言一笑,果然不在继续说下去,而是顺从的站起了身。
看着两个人女人手拉着笑呵呵走出去的样子,身后谈兴正浓的贺大庄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非得在这个时候吃啥啊,小美刚和俺说到怎么科学养猪呢……”
*************
一夜休息自不用多说,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贺家屯家家户户都接到通知,今天晚上五点,全村要开大会,所有人必须到场。
村里人听到开大会这三个字,心里都还挺疑惑的。
这不节不晌的,开啥大会啊,莫不是像几年前那样,是那种批斗大会?
也不能啊,这四1人1帮都破灭了,还能斗谁去啊!
怀揣着这样的疑惑,当天晚上五点,村委会人头攒涌。
贺家屯大队长贺大庄同志,以及村里的几个干部,坐在当头,等到人差不多都到的时候,就用大瓷缸底子狠狠敲了下桌面,大伙听声知意,一个个的全都闭上了嘴巴。
贺大庄咳咳两声,然后站了起来,就见他朴实无华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大大的笑容,用着满是惊喜的嗓音大声道:“乡亲们,今天把大伙叫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告诉给你们,我的妹妹,贺美同志为了支持家乡发展,回馈父老乡亲,特地为咱们从外面拉来了一笔投资……巴拉巴拉巴拉……”
别看贺大庄人长得老实,但说起话来竟然非常的头头是道。
词语中的重点抓的也是无比准确,总而言之就是,老子妹妹有能耐,能弄来大钱,以及老子要带你们发财致富,识相点的都要举四肢支持。
妈呀,老贺家的二闺女,真这么有能耐吗?
村民们震惊了纷纷情不自禁的把视线放在一旁安静当“旁听生”的贺美身上。
然后,这么一看就看出门道来了。
她看起来打扮的好时髦,好城里人啊。
瞧那一身的穿戴,真是再体面没有的了。
贺美在国营饭店当总经理的事情,村里的大伙基本上早就已经知道了,在他们心里所谓的总经理绝对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官职”,认识的厉害人肯定也多,所以能拉来投资什么的,应该也不是那么令人不可置信的。
况且,对方也没有骗他们的必要啊!
于是,不出所料的,村民们完全相信了投资的事情,并且对于贺美不忘家乡,不忘父老乡亲的举动给与高度的赞扬与吹捧。
“小美这孩子打小心就良善……经常扶老奶奶过沟渠……”
“还曾经捡过我家的两个鸡蛋……要一般小孩早就自己吃了……她却乖乖地给送了回来……”
村民们一个个的双目含笑,看着贺美的目光充满了无比的欣慰。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贺老黑心疼姑娘完全不让她下地干活时,他们也曾偷偷骂过她是一身懒骨头,绣花大草包。
投资的事情说完了,接下来按照流程,贺大庄又说了养猪场的事情。
场面顿时就从极度火热的状态变得微微冷却了一些。
无他,毕竟这次,需要他们自己掏钱,所以个个的自然不可能答应的那么痛快。
砰—
大瓷缸底部再次重重地敲击在桌面上。
贺大庄这个刚刚还一脸兴奋笑意的壮男瞬间变得面无表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