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将军令 > 第142章 第二版个志后记

将军令 第142章 第二版个志后记

作者:偷偷写文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0-01 11:58:25 来源:文学城

这是23年初我给某个商衍写的全文详解。感觉比之前的解疑写得更系统,所以稍加修改后替换贴出。

要点:

1、原文正邪CP,陈正萧邪,所有的人物行为都围绕这个基调展开。本文立场偏陈,如有漏洞,请尽量优化,而不要逆转改成偏萧(原因见详解);

2、感情线——不似爱情,其实是爱情(萧);胜似爱情,未必是爱情(陈)。陈的感情主体是以忠为主;

3、杨如钦知道老杜卖国,萧定知道萧谨大军必败,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没有制止,而是加以利用。才得来了复辟的机会。

《将军令》原文详解

1、请务必删去平行番外和相性,只看正文。

这俩东西类似同人,是之前听网配广播剧后的情绪产物,与正文逻辑挺脱节的。而且平行番外是隐藏BE,陈也走了。

2、主要人物关系定位:陈为正,萧为邪。

陈的成长线是:从愚忠忠君到忠国,对君君臣臣这一套失望,最终离开这个权力场域。(活着离开死着离开都可以,最完美的结局是他死于最后一仗)

萧的成长线是:从任性嗜杀,到懂得仁政有必要性,而修正自己的执政方式,成为一个合格君王。

文章早期,萧的很多行为是私权力侵蚀公权力,虽然君主**时期这种现象不少见,但不能视之为正确。

萧复辟后修改执政方式,后期也不再有嗜杀过激(前期挺多的)的表现,意思是陈的造反使得萧意识到仁政是一种政治需求,早年杨太傅及其他朝臣的劝谏并不是瞎话(其实陈也劝过他),于是开始收敛自己的肆意妄为。

文中人物分两类:

陈,杨梁,杨亭等,行事可视之为理想主义,民本主义。

萧,杨如钦,老杜等,行事可视之为利己主义,官本主义。一朝有权,十分任性。

陈政变失败是正常的,理想主义要在现实中成功很难。但它的意义在于把不受限的官本主义,钳制成受限的官本主义。萧后来的修改执政方式,即他修正了自己的“权力不受限”的认知。陈在后期,其实也意识到理想主义不能落地,很多时候会有不得已。彼此都有改变。

这些分析可能说得太大了,但它涉及一代人的共识,落笔的时候是按这种认知写的,且默认大家共识相似,于是很多地方都有留白,并不写得特别清晰。但近两年我慢慢意识到年龄小的读者貌似没有这样的共识,以至于理解误区非常大。如果制作还是该说清楚一下。

宣化府事件,局势是局内所有人共同推动造成的,并不是陈的个人过错。(虽然他自己疯狂自责)

3、故事前期视野比较小,主要是陈萧之间的君臣矛盾;后期扩大,引入国仇家恨,让主角合作(早期电视剧中,这是解决主角仇恨的一种常见手法)。

但他们之间的事或者人已经铸成了天堑,本身就无法跨越。所以不该强行he。最多是到最后个人恩怨已淡,不再值得那样在意。

4、感情线——不似爱情,其实是爱情(萧);胜似爱情,未必是爱情(陈)。

两个人中,更看重爱情的是萧。

所谓情感复杂这些阅读感受是陈带出来的。但陈的感情主体是忠。

陈是个直男,他这种情感暧昧是际遇性的、甚至病理性的,与他的忠君陈疴彼此纠缠。他对萧的爱其实不在意(文里提及得非常少)。他真正渴求的是一个合拍的事业搭档(陈介意的始终是杨如钦而非杨梁,暗喻了陈的需求指向是合作而不是爱情)。

萧那边没啥复杂,就是爱,只是萧心理有点问题,导致萧始终回避。(唯一表示情爱的“爱”字是萧思念陈的时候说出来的,暗喻情感指向。)

整个故事的故事线远重于感情线。抽掉感情线,故事线还是基本一样的走向。所以删掉感情戏的商志其实更接近故事本来面目。(如果需要我可以发过来)

5、有的人很认可萧的观点。

但萧的逻辑只是看似有理,不是真的有理(他的理都以自我为中心,用君权至上作为根据。君权至上本身是封建糟粕,所以不能用他的立场取代故事立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这才是一般意义上皇帝这类角色的定位。萧定并不例外。

萧最多只能走枭雄的路子,没法洗白。因为他整个行为逻辑视他人如草芥,而且贯穿始终。比如说,前期他想让陈死,总是少给兵马;又比如后面他知道萧谨出征必败哈哈大笑,并不在意大军会死伤无数。

他嗜权如命,因为这是他唯一的护身之物,所以勤政。

在家国和自己利益一致的时候,他是个合格的君主;在这两者利益不一致时,他考虑自己。

6、君和国的关系

君和国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君并不等于国。

杨如钦是忠君之臣。忠君未必忠国(重点就是国与君利益不一致的时候,怎么表现),“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他事先已经知道杜卖国的情报,但等着萧谨大败好复位。这里有两个伏笔,一个是收到降书之后,他马上拿出了老杜的信(前期他和萧的对话,挑明了暗卫在杜府有钉子);二个是复辟的时候路从云在萧的身边——路从云是太子的亲随,而太子的封地在几千里外(杨千里搬救兵的时候提过),所以这个计划不会是临时实施的。只能是早有预谋。

陈是忠国之臣。“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他有个从忠君往忠国的转变过程,这是全文的主脉),他后面说在他看来那张龙椅上坐着谁都行,就意味着他已经看破这一套。肯定不可能再入仕途。

因为水平有限,很多地方有漏洞,但人物性格和行为在这个框架下应该是基本自洽的。如果有任何未能说清楚的地方,或有其他疑问,欢迎联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2章 《将军令》解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