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疆国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番外:平行世界的天幕直播(一)

天空上的光幕出现已经有小半年了。

大汉——确切地说,按照天幕里的人的划分标准,他们现在是东汉——百姓们都能看到天上的光幕播放出的信息。

通过之前半年的观看,他们已经了解到,光幕的出现只是个意外。

按照天幕中各个节目透露出来的信息,他们的直播对象实际上是阴世地府里的人,或者说鬼。

阴世地府掌管着不只一个世界,用直播里的专业名词来说,就是“诸天万界”,世界数量多如繁星。

阴世对不同世界的魂魄有意识地做了区域划分,但是整个阴世的画风依旧非常的清奇。

来自不同世界、不同时代的魂魄,聚集在阴世之中,使得阴世里出现了许多世界的特色产业。

节目直播放送是相当受欢迎的一种阴世特色,大部分魂魄在阴世中,对这种大众化的消遣方式都接受良好。

不仅能够通过观看节目了解到其他世界的发展,就连自己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有时候也会被直播剧透。

托不知为何出现在东汉时代的人间的天幕的福,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大致了解了主体历史走向。

要是他们这个世界没出意外的话,最可能的发展进度也是这一条。

通常来说,了解历史之后,就能着手,针对性地去改变。

但问题是,现在是建武年间,按照天幕的剧透,开国天子光武帝刘秀都还至少有十几年的寿命。

朝中一切都欣欣向荣,未来的发展,最起码,没有太多会被吐槽的地方。

就算东汉的选官制度在后人看来不太先进,但是放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有其适用性的。

即使要改革成为科举制,也有很长一条路要走。

更何况,被后人视若虎狼的门阀世家,在这个时代尚未崛起。

或者,确切的说,那些号称传承千年的世家,存在的时间固然久远,但都只是在某个历史阶段焕发了光彩,实际掌权的时间,也是分朝代的。同时,门阀世家之间,也会因为争抢权力而争斗。

刨除他们同属于门阀世家的表象,就能发现,这些世家的代表人物要向上爬,就会挤占其他世家的生存空间。

也就是说,东汉时代,还没有朝廷掌控不了的世家。

而且,对于世家大族来说,能在朝廷中央发展,比在地方当个地头蛇是要强很多的。后世某些刻板印象中的地方豪强、地头蛇,远未成长到朝廷不能控制的地步。

桓灵二帝掀起的党锢之祸,打击的恰是极力向朝廷中央靠近的这类世家。

天子一边阻断了世家豪族的上升渠道,一边又卖官鬻爵、放任宦官势大,最后导致了“汉以强亡”的悲剧。

要说东汉毁灭的锅该给谁背,桓灵二帝一定逃不了。

纵观天幕透露的东汉发展史,就能发现,帝国的发展还是过于依赖天子的个人素质了。

天子能够选贤举能,那朝廷就算有问题也能慢慢解决,天子若是昏庸无道,便会导致天下大乱。

就以和帝刘肇和东汉后期的一些天子对比,和帝年少登基,隐忍几年之后,在外戚如日中天的时候夺权。

而后期的天子,质帝心性当真单纯,对外戚不满便直言不讳,以致被毒杀。

桓帝十五岁登基,却甘心当了十几年傀儡,直到某件事终于点燃了他对大将军的不满,才让外戚家族覆灭。后期开启党锢之祸、延续大将军卖官鬻爵行为的举动,都充分说明这位天子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为之君。

即使只从桓帝收归皇权的举动看,这位也并非纯粹的加强了天子的权威。

反倒更像是用权力堆砌出了宦官这一条猛兽。

桓帝之前的历代汉帝,即使重用宦官,也没让宦官失控到这种地步。

怎么说呢,底线果然是一步一步降低的。

在东汉开国时期,许多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或者可以轻松解决,要说难题,倒真没有。

和制度改革相比,东汉天子的寿命问题,才是真的令人堪忧。

已经提前知晓自己谥号的光武帝刘秀,废长子刘彊、立四子刘庄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天幕出现前,他从没有为自己的决定后悔过。

而在天幕出现,预告了东汉的发展之后,他更不后悔了。

刘庄和他的继任之君,刨除寿命这个外在因素来看,并没有不好的。

他之前的决定,也确实将自己的子嗣都保全了下来,没有让兄弟阋墙的祸事重演。

但是,偏偏又有寿命这个因素作为限制。

帝系频繁绝嗣,以至于不同家族的外戚轮番登场,大汉年少登基的幼主不在少数。

而按照天幕播放时,会弹出来的评论的说法,这是“基因”决定的。

刘庄和后代天子的寿数长短,固然会因为朝政拖累、宵衣旰食受到影响,但是基因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刘庄和他的儿子章帝刘炟这一支的后代,似乎都不太长寿。

但是天幕是在刘秀废太子之后才出现的,难不成他要因为寿命因素,再将新太子刘庄废了,重立东海王刘彊?

如此朝令夕改,别说刘秀的基业是偌大的大汉帝国,就算他只是个普通的富家翁,恐怕都会让家族传承出现大乱子。

而在刘彊、刘庄之外,就算刘秀还有其他的儿子可以候选,也都缺乏嫡长子的名分,立谁都会导致兄弟阋墙。

根据直播中出现的后世史书相关记载,刘庄谥号孝明皇帝、庙号显宗,是位有为之君。

除他之外的光武十王,有所谓“沛献尊节,楚英流放。延既怨诅,荆亦觖望。济南阴谋,琅邪骄宕。中山、临淮,无闻夭丧。东平好善,辞中委相。谦谦恭王,实惟三让”的评语。

从评语分析,能力、品行都不错,后人较为认可的,有沛王刘辅、东平王刘苍、东海王刘彊三人。

这几个皇子比较被看好,刘秀也不意外。

毕竟是他的前嫡长子、嫡次子和现嫡次子嘛,教育的时候总会更重视一些。

可问题是,他已经废了郭后,刘彊和刘辅已然出局。

刘苍如今虽是嫡子,排序却在刘庄之后,仅因寿命废刘庄立刘苍,更容易导致同室操戈。

而且,谁知道刘苍的子孙后代治国如何?

光武帝刘秀,一个刚开国就被剧透了帝国结局的男人,今天也在天幕剧透以后心里发苦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