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不服气地把他的手给拿开,鼓着腮帮子气呼呼道:“爹爹小瞧人!”
“就是小瞧你们又如何?”段萧然嗤笑一声,弹指挥灭了桌上的蜡烛,“先长大了再说吧!”
云儿、清儿窝在爹娘怀里闭上眼,默默记下了他们父亲说过的话——先长大。
……
供被拐孩童们读书识字的学堂就这么开始创办了起来,楚筱妍每天都会到那宅院里查看修缮进度。
她还邀请阿声和朵儿也来这家学堂上学,两个半大孩子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都愣在了那里,许久才反应过来,激动地看着她。
“我,我和阿声也可以念书吗?”朵儿之前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很理解读书的重要。
“当然可以。”楚筱妍笑道,她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让朵儿和阿声也读书识字。
“夫人,你对我们真的太好了。”外人面前冰冷若霜的朵儿此时却泪眼汪汪,“我,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上学堂。”
阿声也激动地比着手势,相处这段时间里,楚筱妍从朵儿那里学会了不少手语,知道阿声是在表示自己的感激激动。
她和这两个孩子又说了一些有关学堂的事,忽然想起来学堂创办好了,没有夫子教学也是白搭。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所学堂好与不好老师是很重要的。
楚筱妍对这个时代的学堂了解不多,她能做的只有亲自到学堂里去看一看,亲自体验一下。
她带上了五个孩子开始来往于附近城镇的各家学堂间。
西梁还算重文,学堂在西梁境内并不罕见。
他们来到的第一家学堂,楚筱妍以送五个孩子入学念书的名义问了一些关于念书的事。
当说到自己没太多钱,可不可以看在孩子们都是无家可归的被拐者上便宜一点。
衣着异常光鲜的高瘦夫子顿时吹胡子瞪眼,“没钱念什么书啊?穷酸!你也不看看我们这儿的学生都是什么人?”
“有县太爷家的公子,镇上首富的少爷,再不济也是家里有些现钱的,你想不花钱就送孩子来我这儿读书?做梦呢吧?”
年过半百的夫子一脸刻薄。
原本他就看楚筱妍穿的普普通通有些瞧不上眼,这会儿听她说没钱还想来读书,简直荒唐可笑。
“交不起束修还是省省吧!我看你自己都手头拮据了还领养这么多被拐卖的孩子,还想送他们上学,真是天真。”
夫子摇着头啧啧道:“我要是你才不会这么做,你得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念书的,没钱还想供起一个学子?怎么着想砸锅卖铁啊?”
话虽然刻薄了一点,但楚筱妍承认他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毕竟在这种人眼里穷人就不该读书。
她虽然承认这夫子的话有道理,却并不认可。
“我明白了。”朝这家学堂的院中看了一眼,楚筱妍带着五个孩子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学堂大门。
身后隐约还能听到夫子在教育他的学生,读书,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
出师有些不利,楚筱妍却也不生气,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她只要去找志同道合者就行了。
沿着街道走了盏茶时间,楚筱妍带领孩子们坐上马车前往下一家学堂。
第二家学堂坐落在繁华的市井间,宅院又小又破,周围环境还吵吵嚷嚷,并不适合读书。
楚筱妍换了个说辞,称只要让自己的五个孩子在学堂里念书,她可以注资捐给学堂一大笔钱,帮学堂搬到其他地方去,改善学子们的学习环境。
本以为这家学堂里的夫子会答应,没想到又遭到了拒绝。
这家夫子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甚是年轻,身上穿的衣服打了好几个补丁,但衣服干净整洁丝毫不显脏乱。
年轻夫子黑亮的眼睛盯着楚筱妍,“我身为文人自有骨气,岂能吃嗟来之食?你们想让孩子读书可以,但是捐赠就不必了。”
“我不会多收任何费用,束修所有人都一样,一个月六钱银子,你若是以为捐赠银两就能让我对你的五个孩子多加看照,那我只能说抱歉了。”
在他眼里天下读书人都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读的都是圣贤书,拜的都是孔圣人,哪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不要求夫子对我的孩子们特殊对待,我捐赠银两,只是想帮孩子们改善一下学习环境。”楚筱妍解释道。
她的余光落在了门后躲着的一群孩子身上,若有所思地眨眼隐去了眼底兴味。
夫子还是坚持己见,“那也不可,要是让其他学生的爹娘知道了此事,你让那些学生们的爹娘怎么想呢?”
人家肯定不信只收钱却不特殊关照。
“有意思,”楚筱妍像看一件举世无双的特殊珍宝一样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夫子,“太有意思了,同为读书人,差距怎么会那么大呢?”
年轻夫子平静地回望向她,没有追问自己和谁差距大。
楚筱妍自顾自把第一家学堂的夫子说了出来,年轻夫子这才恍然,一声嗤笑似讥讽似不屑,“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有人选择走宽敞平坦的阳关道,而他选择的路在世人眼中或许就是狭窄寸步难行的独木桥。
他并不会评判那种为钱财读书的人,这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
“我想这位夫人来我这家学堂里,并非是送五个孩童上学念书那么简单吧?”夫子话锋一转,望向楚筱妍的晶亮黑眸微微眯起。
楚筱妍大方承认,“没错,我来这里,是想邀请夫子到我开创的一家学堂去教书。”
“夫子这家学堂里的学生都可以跟过去,束修依旧每月六钱不多收一文,不知夫子可愿答应?”
“抱歉,我不能答应。”年轻夫子拒绝了,“夫人家境殷实雄厚,完全可以邀请有名的夫子到家中教夫人的孩子念书,甚至每个孩子配一个夫子都可。”
何必请他这个名不经传平平无奇且只中过秀才的夫子,到她开创的学堂里教书呢?就为了照顾她的五个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