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佳人在侧 > 第101章 嫌隙

佳人在侧 第101章 嫌隙

作者:我想吃肉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9-28 07:23:55 来源:转码展示1

以公孙佳对纪氏的了解来看, 这家人家得意之后张扬是肯定的,这甚至都是不以他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旧部门生需要补偿,失去的十几年时间需要夺回, 子孙后代的富贵需要打牢基础,这三样, 要实现无论哪一样都必然充满了侵略性,也必然令人警觉。

但是不应该是现在,纪宸还什么都没干呢, 容逸过来干嘛?

容逸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 我与李四郎是奉了家中长辈之命前来请教的, 原本赵司徒家的七郎, 你也见过的赵朗也该来的,然而他领了差遣脱身不得, 所以只有我们两个。今天来是想请教, 你看纪将军此行, 如何?”

公孙佳听他真的问了纪宸, 愈发觉得不可思议:“如何?这才一个月, 能如何?何况朝中有太尉, 有诸位宿将,纵然这些人眼拙, 你们当陛下这江山真是有哪个神仙捧在盘子里送上来的不成?你们来问我, 这就奇怪了。”

李岳一直默默听着, 他不大理解容氏与公孙佳的交情为何到了这样, 但是很知道为什么长辈让他们来问公孙佳——这些老大人们从皇帝、朱勋等人那里问不到。不过他与公孙佳没那么多的交情, 就等容逸来解释。

容逸也实话实说了:“是政事堂想预先知道,家父、司徒、侍中等人都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昔年烈侯在世的时候,军需不是这样的, 对沿途的官员也不是这样。有心请教,钟太尉不能视事,安国公得两位真传如今又不在京中,请示陛下,陛下也不置可否。我们思来想去,唯有你能解惑了。”

公孙佳知道一些行军的情况,但是不知全貌,问道:“哪里不对?”

容逸与李岳对望一眼,又看看这厅内的侍女,公孙佳摆了摆手,阿姜清人,亲自站在门边守着。容逸才说:“愈是主持大局愈要见微知著,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政事堂发现,这支取的辎重比烈侯时多了三成。就这一个月,三成!”

这个数字相对于整个开支来说,其实不算大,但是赵司徒等人何等的精明?一看就知道不大对。这才第一个月,接下来会怎么样?纪宸能被选中,是之前就有过战绩的,只是被压制了些时光,他当年就不如公孙昂,现在肯定就更不如了。所以,他花费的时间肯定比公孙昂要长、消耗的兵力比公孙昂多,这个开支的总数已然惊人,现在平均的花费又增三成。赵司徒担心纪宸这个败家的风格会一直吸血。

公孙佳道:“说不好。”

容逸道:“愿闻其详。”

公孙佳道:“我听外公、阿爹都讲过一些旧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打法,我现在不知道纪宸是什么路数,没法对你讲。他这还没开始打呢,你总得让我看完一个囫囵个儿,才好给你个断言吧?而且他这一个月做了什么,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评断?几位未免有些心急了。”

容逸只得又添了一点内容:“他已参了两本,都被司徒压下了,纪司空虽没有说什么,可……”

“参什么了?”

李岳叹了口气,容逸道:“参了两个人,参这沿途的地方官员玩忽职守,要撤换。”

公孙佳道:“究竟是不是玩忽职守呢?”

容逸道:“年年考核都是上等。大军粮草半是各地筹集,半是当地供给,他必要人一日办完,这……”

公孙佳有点茫然,问道:“难道是有人为难他吗?军情紧急,当然要可着主帅的令来啦。这打仗的时候,跟太平年月的要求肯定不一样。”她也没经过战阵,但是她薅了不少人来复盘过。她对纪宸的所作所为不是全然不知道的,按照她的标准,纪宸这一路上走得也不算慢,军纪尚可,处事也挺果断,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要不然公孙佳也不能这么老实窝着不在背后捅刀子。

容逸理解她的意思,是说这些人无事的时候合格,有事的时候经不起考验。一时不知道如何解释了。李岳的耐心耗尽了,这两个被参的,是李侍中的人,跟李岳他爹一起读书长大的那种。他说:“旧年烈侯北征,也是他们支应,从来没有差错。是以祖父命我来请教县主,可有什么当年的文字?”

公孙佳顿悟,这是有矛盾了。这勾心斗角的事儿,她熟!只因她出身武将之家,知道武将之间的关系,文臣之间的勾连她不甚了解才会一时没有想明白。看来,这两人今天过来,司徒等人确实有“为国家计”的意思,想对纪宸的战争消耗有个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了!钟氏、公孙氏的势力几乎都在军中,因为皇帝是个明白人,知道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地方官员还是以务实、有文的官员为主。那是赵司徒等人的势力范围,纪氏插手两界,还要再削别人的势力,这就不友好了。

想通了,她也就干脆地说:“那你们稍等。”让阿姜将单良、荣校尉、薛维都叫了来。

薛维到得最晚。因黄、张二人入宫,薛维这些日子什么事很忙,一天里要有半天在公孙府里待命,来的时候脚步很是匆忙。

公孙佳道:“你坐,有件事要请教。”

薛维没敢坐,先抱了个拳:“主人但有吩咐,何敢说请教二字?”

公孙佳道:“甭弄虚的了,你说说,纪宸为什么会这样?”示意容逸讲一下刚才的事儿。容逸也认出了薛维,心道,一个烈侯带出来的老卒,必然深通兵事,也不敢轻视于他,将事说了。

薛维被请教,难免有点小得意。公孙昂在世的时候,处事与公孙佳是不一样的,凡兵事,公孙昂自己就有主意,如果有要商议的,他不是跟荣、单二人商议,而是与部将讨论的。公孙佳处境不同,更多的注意力在庶务与心机上,荣、单二人反而靠前了,正常的路子应该是部将排序在前的。

今天问到了,薛维也就不客气了,听完就咧嘴了:“嗐!少爷兵!”

单良的看示,纪宸这作派是纪家开始夺权了,荣校尉的看法,没将纪宸想这么坏,也是觉得他这是要立威,不然接下来没法令行禁止。但是公孙佳没有先问他们,而是先问薛维,他们也就不抢答了。

公孙佳的想法是,薛维先答,如果答案有理,就将这答案送给容逸,如果一眼看去太傻,再让单良、荣校尉找补,反正她是不会轻易说话的,以免说错了有损自己的形象。

但是薛维这个答案就让她很满意,轻轻拍了一下扶手,道:“着啊!我说呢!十九郎,回去准备着吧,往后这样的事儿可能还有。”

李岳脸都绿了,竟不顾礼貌地抢问:“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佳道:“很多人说,纪将军与先父差的是天赋,这话过于武断了,他们的性情也不一样。纪将军天之骄子,他心里不是针对这两个人,但是只要这两个人没办成他要办的事儿,他就要发作。你在自己家,怎么对没办好事的奴才的?好,守令是士人,不是奴才,那就路边随便一个布衣,让他办事办不好,你怎么办?是脾气、习惯使然,等他改了就好了。”

她之所以突然明白了,是因为复盘的时候看到有些事,她想破头也想不明白公孙昂为什么要这样!她从一开始就总结出自己比父亲差在哪儿,其中一条就是,公孙昂是真能跟兵士打成一片,她不能!她没这本事!她娇生惯养。这一点她在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忖如何处理拉拢收束父亲留下的遗产的时候反复推演过,这就是创业者与二世祖的不同!

纪宸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些事没经过、没见过,他就是不知道,他就是不能体谅。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坏心,可就是不在乎,就像钟佑霖半道拣了个元峥,顺手捎到了湖阳公主府当侍女,公主误会了,薅了小妖精去打一顿,余盛又能给拦下来,公孙佳再为了舅舅家的安宁又将元峥薅回府里来一样。

一个地方官员当然不是“阿静”这样的奴婢,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不是清流、望族出身,纪宸对这官员的尊敬礼貌恐怕也是有限的。没当场把两人打一顿而是上表,纪宸已经很讲道理了。

公孙佳认为自己还挺公允的,她不想现在就暴露对纪氏的过份的敌意,没有故意说纪宸的坏话,可是李岳的脸色却更加难看了。容逸的表情也不太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哪有这么容易的?

公孙佳奇道:“你们怎么了?为什么是这中表情?”

单良心知肚明,暗笑了不知多少声,却从头到尾不吱声。薛维说的跟他想的不一样,可仔细一想,可能薛维说的才是真的。因为纪氏就是这么个作派!而容、李二人的心思,单良就能猜出来了:要是因为利益,那还能讨价还价,他要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你能怎么办?

单良道:“两位郎君怕是对兵事也不很熟悉,所以有些绕了,您让他们回去好好想想,想明白就好啦。二位,您说是不是?”

公孙佳道:“这跟兵事没关系呀,全是人事。要是兵事,我也不能尽知的,问我也没用。不过,我与纪将军只见过几次面,不且我也年轻,看人未必准的。你们何妨放宽心,多看一看?实在不行,就换两个能干的,人选还不是由着政事堂来定?如今的大事是边患,纪将军身负重任,怎么能给他拖后腿呢?”

漂亮话都被她说了,李岳勉强笑笑,道:“多谢县主赐教,在下,这就回去覆命。”容逸也拱一拱说,说:“改日再来请教。”

都是人精儿,话后几重意思也都明白了,行,纪宸不是要换人吗?换,还换李侍中的门生,试试他。

~~~~~~~~~~~~~

容、李二人一离开,公孙佳就大笑:“亲娘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笑完了又认真地说,“如果阿爹还在,我大约也是他这个样子。还好,表哥不是这样。我们现在,都不是纪宸的样子。”

单良道:“安国公还是有些傲气的,只不过被烈侯掰过来不少,所以常安公主很感情烈侯。”

公孙佳点点头,又问荣校尉:“事情办得如何了?”

荣校尉道:“揪出来几个,已经处理完了,留两个尾巴,防着以后要用。”

公孙佳道:“那好,咱们就继续等。”

接下来,她果然是蜇伏了,这一年她十四的生日也没有大办,更没有往外送帖子。舅家的人也不齐,各位舅母礼物送到,到了生日这一天,过来吃了一桌酒而已。其他如江仙仙等朋友也有礼物送到,人也没有到,却送了问候的书信。

此后,公孙佳除了去看望外公,与朋友的联络更多的都是通过书信与礼物。皇帝也没有闲着,他先是让侄子延安郡王挂了京兆尹的名头,虽不用管理事务,但是名义上是以他为主。接着,皇帝将朱勋的长子派往前线,替换回来了钟保国,将钟保国放到了宫里领兵宿卫,让钟源依旧呆在前线。

靖安长公主闻讯大怒,驾车冲到皇宫门前才急刹车,调头去了公孙府。

公孙佳正在看邸报,邸报上没写钟源这个事儿,她也无从知晓,直到靖安长公主到来。

钟秀娥先出去迎接的,靖安长公主推开了女儿的手,说:“我还走得动!都当我是死人了吗?”钟秀娥莫名其妙:“阿娘,怎么了?您有火甭冲着我发呀!有什么事儿,大家一起商量嘛!”

话音才落,常安公主等人也追了过来,她们都是追到宫门口,又跟着来的。

人人脸上都不开心,公孙佳出来的时候,就见到一群娘子军,问道:“怎么了?”她看信看得挺开心的,她没有看错纪宸,这就是一个有少爷脾气、有军事天赋的人。他一路打得很顺利,但是凡与他打过交道的官员却又苦不堪言。公孙昂的旧部纷纷给她写信抱怨,随信附上了家庭住址。通过他们的来信,公孙佳终于知道了现在前线的情况:分左右两军,纪宸在左,老将张飞虎在右,朱勋的儿子就给张飞虎做副手去的。其余将领各有归属,公孙昂旧部不大喜欢纪宸,心里别扭,屡次与纪宸旧部发生摩擦。

纪宸能啃硬骨头,也会用灵活的战术,相对的,他的赏罚都很重。厚赏重罚是调-教手下的好手段,效果应该不错,他又带着大量的纪氏家将私属以及戚亲旧部,这些人又与朝廷调派的部队之间有隔阂。公孙昂旧部军事素养更高,但是执行他的命令爱打折扣,自己旧部还算听话却又缺点肃杀,双方他都需要依仗,公孙昂旧部更适应公孙昂的为人处世跟这个“少爷”合不来,纪宸有多少次“给你个眼神你自己体会”,人家愣是没看,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瞎子们还要说他假模假式,扭扭捏捏。将领不同于地方官员,该哄要哄,尤其公孙昂留下的这些都是百战之余,还势力不小,纪家也眼馋的,可实在哄不下来。于是纪宸在公平与亲疏之间反复横跳,仗是打下来了,做人的口碑却没攒下多少。

靖安长公主看公孙佳心情不错的样子,冷哼了一声:“陛下将你舅舅换回来了。”

公孙佳问道:“那表哥?”

“调到纪宸帐前了。”

公孙佳眨眨眼:“好事啊,阿爹教表哥教到一半,剩下的都要他自己摸索,如今又有一个人来给表哥领路,咱们应该高兴才是。嫂嫂,您该给表哥去信,告诉他,听完了姑父的教导,现在又有了舅舅。”

延福郡主险些尖叫:“什么?!让你哥哥给他……美得他!他要上天吗?”

公孙佳附在延福公主耳边道:“就是要送他升天。”继续惯着纪家,惯坏他,惯到所有人都受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