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假千金的佛系日常 > 第131章 第 131 章

假千金的佛系日常 第131章 第 131 章

作者:时三十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21 06:18:17 来源:转码展示1

从前百姓能够打听到京报上面那些坊间逸闻写的当事人是在何处, 如今便更是能查到这个可恶黑心食铺是在何处。kanshushen

便很快有人查到了林记食铺的身上。

林记食铺在京城里可不小, 东市开了一家,西市也开了一家, 平日里顾客盈门,更别提经由金报宣传之后, 这几日的生意更比从前好了不少,到了饭点时, 店中几乎连一个空位都找不到。

林记的食铺火了, 非但是金报宣传,百姓们口耳相传之间,也会互相提起,读了京报的百姓之中,其中也有不少是尝过的。

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其他食铺的后厨自然不是外人轻易能进去瞧的, 但百姓们机灵,直接报了官,京报的读者之中不乏有城中的官兵, 平日里最爱听这些不平事, 一接到百姓报官, 当即火急火燎地带着人去了食铺。那会儿可正是正午,店中坐了不少人,便见一大群人闯了进来,直奔着后厨而去。

林记食铺的老板也未想到这一切竟被京报拆穿,他看见京报上的内容时,也并想到自己身上, 直到官兵闯进来时,一切都还来不及遮掩,就展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食铺的后厨堆了不少食材,可其中许多看着都已经不新鲜,肉块发黑,鱼虾发臭,可那些食材却还是由厨子放入锅中翻炒。林记食铺的口味重,放了足够多的香辛料,将其中不好的味道掩盖,端上来时,便是色香味俱全,便是谁也没有发觉。

官兵哗然,有食客听见动静,好奇地放下筷子凑上来看,等看清之后,很快转身干呕,想要将刚吃下的东西吐出来。其余的也纷纷抗议,喊着要赔钱。

林老板满头大汗,店中怒骂声摔碟声叫喊声连绵不绝,可还不等他去安抚那些食客,官兵的动作更快一些,抓着他就往官府去。

不到半天的工夫,林记食铺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京城的百姓哪想过身边藏着这样一家黑心的食铺,纷纷怒骂不止,又十分感激京报,竟然帮他们拆穿了这样一个黑心食铺,让大家以后不用担心这些。

一时,夸京报的声音大了不少。

与此同时,也有人开始嘀咕起来。

“这林记食铺,是不是有些耳熟?”

“好像是在哪儿听到过。”

“想起来了,是金报!那个金报,上面推荐了林记食铺,我便是看到了金报后,才去那家食铺里尝尝的。”

有一个人提起来,便有更多人注意到。

无数人去将金报找了出来,果然在上面看见了林记食铺的内容,除了林记食铺之外,还有不少铺子。但有林记食铺的教训在前头,再看其他铺子,众人眼中也不禁带上了几分怀疑。

有心人刻意去调查,竟然还当真查出了一些问题来。

虽然没有林记食铺那么可恶,可其他铺子之中,也有几个有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尽管问题不大,平常听到了也会一笑而过,可如今却不一样。

有林记食铺的教训在前头,一时百姓们也不敢再听金报的推荐,再去光顾那些铺子。若是有了这个念头的,反而还会被其他人拉住,将林记食铺的事情说给他听。

百姓们对京报颇为信服,也常常见着上面推荐铺子,去过之后,发现那些铺子有些的确是不错,久而久之,京报宣传铺子时,百姓们也都信了上面的话。可金报却不一样,金报竟然是对那样一个坑害百姓的铺子大加赞扬!

林记食铺都能夸的出口,那其他夸赞的话中说不定还有多少水份,谁知道是不是如今还没被人发现呢。更甚至,连这都要说假话,谁知道上面的内容又是真是假?

果然还是京报好啊!

顾思凝在府中正挑着下一期金报上该宣传的铺子,这些人的价钱开得丰厚,她只恨不得让整个京报全刊登上。正选着,外面忽然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王妃,不好了!”

顾思凝不满地抬起头来:“什么不好了?”

“那些……许多铺子的掌柜都来说,说是不要在金报上宣传了,就当是先前……先前……”丫鬟的声音越来越低:“就当是先前没提过……”

“什么?”顾思凝顿时不满:“这些人怎么能这样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丫鬟不敢反驳,只小声地将外头发生的事情给说了。

“因着林记食铺的事情,大家便都觉得,咱们金报上提过铺子不好。那些掌柜怕坏了他们铺子的名声,便……”丫鬟不敢说了。

顾思凝面上已满是怒火:“京报?又是京报?叶明蓁为何处处与我过不去!”

她刚在金报上提了林记食铺,叶明蓁便在京报上说了林记食铺的不好,如今引得这些掌柜都主动上门来拒绝,不是特地与她过不去又是什么?

丫鬟不敢吭声。揭露是揭露了,到头来,当真出了问题的却是林记食铺,当初他们王妃点头时,可一句话也没有多问呢。

顾思凝又问:“如今还有哪些铺子想要登在金报上?”

丫鬟便忙说了几个。

这些铺子开的价钱也不高,顾思凝有些不满,可想想如今金报的名气还不大,吸引不来人也是情有可原,她便勉强应了下来。

可林记食铺的影响却不是这样轻易便能消去的。

京报百姓们对这些事情最是愤愤不平,知道林记的可恶之后,因为自己也是被害过的一员,便也关注着案情的进展。好在此案处决的十分快,知道林记食铺关了门,老板也被狠狠处罚了以后,百姓们这才心满意足。而这时,新一期的金报又发行了。

林记的余波还未过去,有好事者便又买来金报,看看上面的铺子究竟是好是坏。

但这回,金报上宣传的铺子并不曾有任何问题,百姓们好奇之后,才哄然而散。

还没过去几日,便有人在官府门前击鼓鸣冤,状告金报。

百姓们才刚放下的好奇一下子又被提了起来,一下子涌到了官府门口。

金报后面站着的是豫王,寻常百姓哪里敢与豫王硬碰硬,可今日来状告金报的人却是底气十足。当众人涌到官府门口后,才发觉,连瑞王也在场!

先前瑞王抓陈家人的时候得了不少百姓的好感,当即便有人问:“瑞王殿下为何在此处?

“本王自然是给百姓撑腰的!”瑞王昂起下巴,拍了拍身边的少年——就是此次要状告金报的人。“本王向来热心肠,听说了这等不平事,自然是要为百姓出头了!”

这次还不是听了谁的吩咐,是他自己要来的。

知道金报之后,瑞王心里头也不痛快,在他心中,还将京报当成了自己的分内之事。可他也不能多做什么,便只能虎视眈眈地盯着金报的错处。前头林记食铺给了他灵感,凡是金报上刊登过的内容,他都让人去查了一遍。

对面可是豫王,他也不敢贸然行动,特地去请示了太子的意见。也幸好,当真让他查出了一点问题来。

问题就出在这少年身上。

直到金报的掌柜匆匆赶来,众人才听到了前因后果。

原先,在金报先前记载的坊间逸闻之中,说了关于少年的家事。坊间逸闻说的从来都是民间的不平事,众人听过许多,也习以为常,时不时便要因为上面的内容义愤填膺一回。金报也学了过去,可却并未做到公正。

照少年说,就在去年,他爹因为变故去世,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可家中的祖母与叔伯却对他们十分无情,非但要占走他爹生前费了诸多辛苦挣来的宅子,还要强行将他的寡母嫁给一个好酒好赌的老鳏夫,只因老鳏夫出了十两银子,更甚是,还将爹事先为他交了的束脩拿回来,不准他去学堂读书,却又将这个机会强让给了叔伯家的弟弟,种种行径,论说起来,三言两语也说不完,却听得路人愤愤不平。

但这些事情,到了金报上,却是他的叔伯祖母占了理,反倒是他成了不听长辈话,辜负他们苦心的不孝儿孙。金报上的文章误导了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跑到他的家中对他指指点点,金报的影响力不大,跑来的人也不多,可少年也忍受不了,便特地到官府来告状。

至于瑞王,那是意外之喜。

等少年说完前因后果,瑞王便已经高高挺起胸膛,义愤填膺地道:“这天底下有这等不公平的事情,本王如何能看着不管,定然是要还你一个公道,让那金报对你道歉!”

围观的百姓群情激昂,纷纷振臂应和。

“啪”地一下,惊堂木一敲,案子便开堂了!

……

叶明蓁待在府中,也听下人说了此事。

林记食铺是她揭发,可金报上写的真假她是当真不知道,听人转述时也兴致勃勃。

有瑞王在场,官府也不敢怠慢此事,豫王与豫王妃当然不能来,便将京报的掌柜请了过来,代表着金报。而后又派观察去少年老家打听,同村的村民也都知道他家发生的事情,甚至学堂那边也点头表示确有其事。

为了防止出现纰漏,连那个老鳏夫都请了过来。

金报那边也连忙请了一个状师,为自己辩驳。

在京城百姓的亲眼见证之下,少年的叔伯与祖母跪地认了少年的话。原来,金报也让人去搜集坊间逸闻,写出内容的人与少年的叔伯并不相识,只是在喝酒时,听邻桌说了几句,觉得可以放进逸闻之中,便特地问了前因后果。话从少年叔叔口中说出来,自然是添油加醋,给自己说尽了好处。而金报的人也并未确认,回头便将此事写成文章,交上去后,也刊登了出来。

围观者纷纷称奇。

京报发行了那么多期,可从未出过纰漏,百姓们都为上面的不平事出过好几回的头了,可从未有过哪个是被冤枉。

当此案做出判决后,事情的前因后果便从百姓的口中传了开来。

知道金报上写的是假文章,宣传的是坏铺子,金报的形象本来就不好,如今更是一落千丈,原先还有一些买了金报的,这会儿便纷纷丢弃。

二十文钱也不是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多数人家中并不富裕,只是偶尔花银钱买个消遣。这上面本就说普通人的故事,若是真的也就罢了,还能为之真情实感愤怒一回,若是上头的消息还是假的,他们花了钱,还得白气一回,这算是什么道理?!

也不是所有人都爱看文章,所有人都爱看话本,爱读坊间逸闻的,便再也不光顾金报了。

听完前因后果,叶明蓁长叹了一口气,面上倒也并无太多喜色,她道:“她学去就学去,可连京报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也不明白,就是学也不认真一些。”

椿儿道:“小姐这京报这样厉害,让小姐费心这样多,岂是豫王妃想学就能学走的,她可没小姐这样厉害呢!”

叶明蓁摇了摇头,也就不多说了。

……

顾思凝怎么也想不到,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林记食铺的事情也就罢了,怎么连那些坊间逸闻都出了错?

她平日里看京报时,只爱看上面的话本,其他却是不愿意看的,那些坊间逸闻说的都是民间普通人的事情,她在叶家村长了十六年,知道自己是侯府千金之后,便已经不再和那些人平起平坐,半分视线也不多给,更没兴趣看那些人为几两银钱计较得鸡飞狗跳的事情。

再说了,管它是真是假,看这京报,不也就是看个热闹吗?叶明蓁的京报里写过那么多事,怎么就能确保没有一丝错处了?怎么轮到了她,便有这么多人挑剔她的金报?

照顾思凝看,虽然是叶明蓁先行一步,可她的金报也不输给谁,她与豫王都费了不少心思,怎么就能输给叶明蓁呢?

金报掌柜败诉了案子,又有瑞王提出来的蛮横要求,顾思凝还不得不掏出银子赔了那个少年银钱。银钱不算太多,只是她一件首饰钱,可这金报还没给她挣银子,便让她倒赔了银子,让顾思凝很是不平。

金报很快便出了新的一期。

出乎顾思凝意料的,这期金报的销量竟然大幅度减少,比七日前卖的更差不说,甚至是还不如刚开始的时候!

卖的差也就罢了,就连她去请来写文章的那些先生,也说什么都不愿意答应,京城里有些名气的文人都拒绝了她,唯一肯答应的,便是名气不大,还生活窘迫的书生。

若是没有有名气的先生,她该如何吸引那些书生来买?

顾思凝只能硬着头皮,又请豫王帮忙,舍出了大价钱去。好在话本是一早便商量好了,她早就直接将整本话本都买来,也不怕接不上。

可出乎顾思凝意料的,等到再下一期金报发行时,反而卖的比之前更少了!

她的禁足已经解除了,顾思凝亲自跑到了京报门口去看,便见京报发行那日,铺子门口人来人往,路过的人便都掏出银钱来买,再看金报门口,她特地将铺子选在人流更多的地方,却是门可罗雀,好半天才能卖出去一份。

等一月过后,她理了理账目,好哇,这一月卖金报挣的银子,连铺子的租金都不够呢!

非但是她想不明白,连豫王也是勃然大怒。

“本王将此事交给你,你不是与本王保证过了,定会办的妥妥帖帖?”豫王将账本摔到她的面前:“赔了那么多银子不说,这便是你保证的妥帖?本王要京报的名气,先前便已经帮过你的忙,你倒好,如今在京城里,金报可却是坏名!”

顾思凝不敢反驳,弱弱地道:“王爷,再给我一段时日……”

“再过一段时日,恐怕整个豫王府都被你赔了进去!”豫王怒不可遏:“太子妃一手创办了京报,还让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听她的话,先前帮了太子那么多。都是长宁侯府出来的,你们二人怎么就差了那么多?!”

顾思凝有心想要解释,却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那账本上写的清清楚楚,自从金报开办以来,便从未盈利过,原先豫王说,这金报日后会成为她的产业,一直便是她出银子贴补,铺子平日运转,请先生的花费,一笔一笔全是银子,险些掏空了她的私房。

豫王寒着脸,最后狠狠瞪了她一眼,还想要骂点什么,可想起长宁侯,到底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你好好待在王府之中反省,别再给我添乱了!”他甩袖离开,顾思凝忙让人打听他的去处,听说他去了后院一个宠妾那,心中更是委屈。

做了豫王妃之后,她本以为自己能得到豫王独宠,可豫王府后院的姬妾那么多,豫王的心分给了那么多人,虽有豫王妃的名头在,可除了身份之外,她的待遇却与上辈子做豫王姬妾时并未有太多区别。

反而是叶明蓁。

连豫王都夸了她。

到底是为什么呢?

明明她已经拿回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爹娘,这辈子已经不是上辈子的那个农户女,叶明蓁做的事情,她也都做了,她本该与叶明蓁一样风风光光的,为何叶明蓁能得到那么多赞扬,可她却是什么也没有?

……

金报在京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连那间铺子也在悄悄关了门,之后更是半点踪影也没有了。

知道金报消失以后,叶明蓁本还想去找顾思凝对峙。顾思凝抄她的东西不是一回两回,为此,她特地去赴了几个宴席,可顾思凝却是没出现在这些宴席上,后来听虞曼音说起,她才知道,顾思凝这些时日十分低调,连平日最爱的热闹都未凑,一直待在豫王府中没有出来。

找不到人,叶明蓁也就不强求了。

冬日过去之后,很快便到了新年,这是她回到叶家之后的第一个新年,叶明蓁十分重视,定国公与叶夫人也是如此。

从前的每一个新年,二人都要想着不知在何处,不知是否还活着的女儿,别人家中是阖家欢乐,可他们却觉得冷清,如今却不一样,她们的女儿回来,府中只多了一个人,便好似整个府都满了。

新年之前,叶夫人便张罗着让下人将府中收拾干净,热闹的灯笼福字窗花都贴上,她还大手一挥,直接给下人发了翻倍的工钱。又拉着叶明蓁去做了好几套衣裳,配了好几套头面,他的满腔激动无处宣泄,直到了除夕前日,都高高兴兴的。

定国公府位高权重,除夕那日还要进宫参加宫宴,不待在府中。由叶明蓁提了一句,叶夫人便提前将叶父叶母请到了府中,与他们一块儿热闹。

叶父叶母哪想到还有这份殊荣,也特地换上了新作的衣裳,动作拘谨的很,可脸上也是藏不住的喜色

他们住到了城里头,还与叶家村的人撇远了关系,本以为今年是要孤零零的过,还特地去买了好几刀肉,哪想到定国公府会邀请自己。

他们手头拮据,连年礼也准备不了太好的,只带了一些年节时作客常备的干果点心,又提了一篮子鸡蛋过来。好在定国公府无人介意这些。

国公府的年菜丰盛,吃着叶母满脸红光,等酒足饭饱后,她才提起一句:“等过了年,开了春,蓁儿是不是也该出嫁了?”

叶明蓁动作一顿,筷子在空中转了一个圈,夹着的肉也落到了她的碗中。

叶明蓁冷静地道:“您多吃点。”

别说是叶母了。

就这几日,皇宫与朝堂都因为年节而忙碌起来,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偏偏东宫里的某人还天天打发侍卫给她送信过来。

几乎是每封信里头都要提一句,二人明年开春便要成婚,她便要嫁给太子,言语之中还带着几分催促。

叶明蓁心里头还纳闷。

太子莫非是忙昏了头了,此事催她有什么用?

催了她,难道她还能催着老天爷让时间过得快些,让他们早日成婚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